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虫夏草通过IL-6反式信号通路改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滢雪 陈军 +4 位作者 唐培宸 张健 陈威泽 颜芷昕 宋娜娜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目的探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通过抑制IL-6反式信号通路介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进而治疗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单侧缺血再灌注(unilateral ischemia/reperfusion,UIR)肾纤维化模型,同时给药虫草菌粉、可溶性糖蛋... 目的探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通过抑制IL-6反式信号通路介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进而治疗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单侧缺血再灌注(unilateral ischemia/reperfusion,UIR)肾纤维化模型,同时给药虫草菌粉、可溶性糖蛋白130Fc(soluble glycoprotein 130 Fc,sgp130Fc)或Hyper-IL-6。Masson染色评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PAS染色评估肾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IL-6反式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qPCR等手段检测纤维化蛋白表达量以及定位情况。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探究虫草提取物虫草素对成纤维细胞中IL-6反式信号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在慢性期给药虫草菌粉可显著减轻小鼠患肾的炎症和纤维化,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和胶原沉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S治疗组α-SMA、FN的表达水平降低,IL-6信号通路蛋白p-STAT3、sIL-6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此外,Hyper-IL-6可部分抵消虫草菌粉的治疗效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虫草素可抑制NRK-52E分泌IL-6,而IL-6-sIL-6R复合物处理可诱导成纤维细胞NRK-49F活化,表现为α-SMA、FN和p-STAT3表达量显著升高。虫草素和sgp130Fc处理显著抑制IL-6反式信号通路引起的成纤维细胞的活化。结论CS可显著抑制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IL-6,并抑制成纤维细胞中IL-6反式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CS) 慢性肾脏病(CKD) 成纤维细胞 il-6反式信号通路 肾纤维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通皂苷D调节IL-6/STAT3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保肝作用研究
2
作者 张方洁 赵瑞娟 +4 位作者 王松 张国民 庞春淼 刘伟 刘耀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2-827,共6页
目的:探究木通皂苷D(ASD)调节IL-6/STAT3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肝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SD低剂量组(ASD 20 mg/kg)、ASD高剂量组(ASD 40 mg/kg)和抑制剂组(ASD 40 mg/kg+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 目的:探究木通皂苷D(ASD)调节IL-6/STAT3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肝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SD低剂量组(ASD 20 mg/kg)、ASD高剂量组(ASD 40 mg/kg)和抑制剂组(ASD 40 mg/kg+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LMT-283 mg/kg),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喂食标准饲料,其他4组喂食高脂高糖饲料,所有大鼠均连续喂养6周,第7周起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连续给药8周。所有大鼠称重,计算大鼠肝脏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油红染色观察大鼠肝脏脂质积累情况;qRT-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IL-6、JAK1、STAT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6、JAK1、p-JAK1、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肝细胞肿胀,伴有较多气球样变,细胞质空泡化严重,肝小叶结构界限不清,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并可见明显的红色颗粒状脂滴占据大部分细胞质,大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血清TC、ALT、AST、TG水平,以及肝脏组织IL-6、JAK1、STAT3 mRNA和IL-6、p-JAK1/JAK1、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ASD低、高剂量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损伤减轻,肝细胞肿胀和空泡化减轻,肝组织脂滴积累明显减少,大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血清TC、ALT、AST、TG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组织IL-6、JAK1、STAT3 mRNA和IL-6、p-JAK1/JAK1、p-STAT3/STAT3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LMT-28减弱了ASD对NAFLD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结论:ASD可通过激活IL-6/STAT3信号通路对NAFLD大鼠肝脏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皂苷D il-6/STAT3轴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 保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研究
3
作者 延思淼 李梦琦 +6 位作者 陈颐 钟秀驰 田滢舟 林怡然 林再帆 冉青珍 陈万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2-98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2)AG490处理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集落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3)将ADM小鼠随机分为AG490组和ADM组,分别腹腔注射AG490和等体积溶剂。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子宫组织细胞EMT、迁移和增殖相关蛋白表达;TUNEL实验检测小鼠子宫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DM小鼠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2)AG490抑制了Ishikawa细胞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5);vimentin和Slug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1),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的EMT、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Bcl-2和cyclin D1表达水平降低(P<0.05),Bax表达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凋亡水平升高(P<0.01)。(3)ADM小鼠腹腔注射AG490后,其子宫组织中p-JAK2/JAK比值和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和Twist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比值和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结论: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在ADM中异常激活,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侵袭及迁移过程对ADM的发展起到调控作用。AG490通过阻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具有治疗ADM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养生精口服液调控NF-κB/IL-6/MMP-1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影响
4
作者 李庆龙 贺巧荣 +4 位作者 王辉 袁一丁 曹欣意 李心亮 彭艳梅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3-2388,共6页
目的探讨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0.054 g/kg)、古汉养生精组(13.5 mL/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连续6周采用香烟烟雾干预,第21天气管注射脂多糖建... 目的探讨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0.054 g/kg)、古汉养生精组(13.5 mL/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连续6周采用香烟烟雾干预,第21天气管注射脂多糖建立COPD模型。HE、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肺组织炎症、胶原沉积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NF-κB、IL-6、HSP60、TLB4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IL-6、HSP60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MMP-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古汉养生精组大鼠FVC、FEV0.1、PEF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减轻,肺组织胶原沉积改善;血清IL-6、NF-κB、HSP60、LTB4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NF-κB p65、IL-6、HSP60、MMP-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具有抗COP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L-6/MMP-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养生精口服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化应激 炎症 NF-κB/il-6/MMP-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L-6因子与肠道菌群紊乱的交互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的关联分析
5
作者 刘彦洁 李良霄 +2 位作者 陈庆娜 马利娜 肖冉冉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9-966,共8页
目的:探讨IL-2、IL-6因子与肠道菌群紊乱的交互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RA-ILD)的关联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0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部CT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RA-ILD组(合并ILD,27... 目的:探讨IL-2、IL-6因子与肠道菌群紊乱的交互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RA-ILD)的关联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0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部CT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RA-ILD组(合并ILD,27例)和RA-noILD组(未合并ILD,73例)。收集所有受试者粪便样本,培养并检测肠道菌群水平;提取粪便样本DNA,PCR扩增细菌16S rDNA,获得肠道菌群DGGE图谱,分析肠道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标,对图像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肠道菌群相关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A患者发生ILD的独立因素。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IL-2、IL-6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RA-ILD患者转归的独立因素。结果:吸烟、年龄≥53.77岁、抗CCP抗体≥334.60 RU/ml、IL-6≥199.47 ng/ml、IL-2<3.10 ng/ml、丰富度<18.39、Shannon-Wiener指数<2.88、双歧杆菌<7.27 CFU/g、脆弱类杆菌<7.75 CFU/g、H_(max)<3.14、菌群均匀度<0.92是RA患者发生ILD的独立影响因素。RA-ILD患者血清IL-6水平与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H_(max)、菌群均匀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血清IL-2水平与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H_(max)、菌群均匀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吸烟、年龄、抗CCP抗体、IL-6、IL-2、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双歧杆菌、脆弱类杆菌、H_(max)、菌群均匀度是影响RA-ILD患者转归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吸烟、年龄、抗CCP抗体、IL-6、IL-2、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双歧杆菌、脆弱类杆菌、H_(max)、菌群均匀度对RA-ILD具有显著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RA-IL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肠道细菌数量及结构变化可能是RA患者并发ILD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 肠道菌群 il-2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复胃颗粒通过IL-6/JAK/STAT3轴干预胃癌前病变黏膜损伤及其机制
6
作者 康菊英 关慧颖 +2 位作者 李培润 张立明 段永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2-397,共6页
目的:探讨健脾复胃颗粒(JPFWG)通过调控IL-6/JAK/STAT3信号通路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NNG联合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PLGC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20只/组):空白组(未处理)、模型组(给予生理盐... 目的:探讨健脾复胃颗粒(JPFWG)通过调控IL-6/JAK/STAT3信号通路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NNG联合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PLGC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20只/组):空白组(未处理)、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维酶素组(0.05 g/mL维酶素)、JPFWG低剂量组(JPFWG-L,0.088 g/mL)、JPFWG中剂量组(JPFWG-M,0.176 g/mL)、JPFWG高剂量组(JPFWG-H,0.351 g/mL)。各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12周后,麻醉处死动物并取胃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化、qPCR和WB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IL-6介导的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包括IL-6、JAK、STAT3)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维酶素组和JPFWG-L、JPFWG-M、JPFWG-H组大鼠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均减少,病理状态改善以JPFWG-H组最明显;IL-6、JAK1、STA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维酶素组和JPFWG-H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c-Myc、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JPFWG能够改善PLGC大鼠胃黏膜的组织病理变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IL-6/JAK/STAT3信号通路,进而下调c-Myc、cyclin D1的表达,从而阻断炎-癌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复胃颗粒 胃癌癌前病变 il-6/JAK/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IL-6诱导肽预测方法
7
作者 曹瑞芬 胡维玲 +2 位作者 李强生 宾艳南 郑春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7,共9页
白细胞介素6(简称IL-6)是一种高多效性的糖蛋白因子,可以调节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以及代谢的各个方面,包括糖酵解、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等。许多研究已证明,病毒感染患者体内的IL-6表达和释放量显著增加,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 白细胞介素6(简称IL-6)是一种高多效性的糖蛋白因子,可以调节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以及代谢的各个方面,包括糖酵解、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等。许多研究已证明,病毒感染患者体内的IL-6表达和释放量显著增加,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识别IL-6诱导肽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对于开发免疫治疗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IL-6诱导肽的识别大多采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特征选择与提取较为复杂,且需要依赖领域专家知识。鉴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IL-6诱导肽预测方法SFGNN-IL6。该方法根据所预测的IL-6诱导肽的结构特征,通过阈值筛选距离信息构建邻接矩阵,结合氨基酸的编码方式(One-hot编码、位置编码和BLOSUM62编码)提取氨基酸节点特征并进行图表示;然后,采用图注意力机制层和图卷积神经网络层,由双通道分别提取多视角特征,既关注节点权重的更新,也考虑节点信息的更新;最后,将两类特征进行融合,用于IL-6诱导肽的分类。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诱导肽 图神经网络 结构特征 图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BDNF、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敏 丁艳霞 +3 位作者 张业贵 产翠翠 龚儒杰 倪进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0-446,共7页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组,每组1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造模成功...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组,每组1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造模成功后,天麻素组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液10 mg/kg,1次/d,连续14 d;Nissl染色观察纹状体神经元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BDNF、IL-6蛋白在纹状体的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DNF、IL-6蛋白在纹状体的表达水平。结果:Nissl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纹状体神经元结构清晰完整,细胞排列紧密。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出现明显的胞体萎缩情况,细胞排列疏松。天麻素组较模型组Nissl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P<0.01),细胞形态也有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正常组与假手术组BDNF、IL-6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侧纹状体BDN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IL-6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组缺血侧纹状体BDNF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P<0.01),IL-6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结论:天麻素对脑缺血导致的纹状体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抗炎因子BDNF、下调促炎因子IL-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纹状体 天麻素 BDNF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头皮针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BDNF、IL-6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利梅 李德瑜 +5 位作者 陈小芳 蔡伟彬 秦敏 刘洋 蔡科达 陈琼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223,共5页
目的观察岭南头皮针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岭南头皮针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卒中二级预防及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组另予岭南头皮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头皮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测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运动功能、气虚血瘀证量表评估证候改善情况,检测血清BDNF及IL-6浓度变化,并通过MMSE积分评估临床方面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81.67%)较治疗组(95.00%)更低,疗效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MoCA、MBI评分及血清BDNF均有提高(P<0.05),中医症候评分、IL-6水平均有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差异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有提高(P<0.05),组间比较P=0.06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岭南头皮针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调节患者血清BDNF、IL-6水平,适宜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头皮针 气虚血瘀型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BDNF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轴研究阳和平喘颗粒调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吕川 朱慧志 +4 位作者 刘向国 曹晓梅 夏咏琪 张秋萍 余子奇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28,共7页
目的: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 目的: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2周的方式进行致敏,正常对照组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2周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阳和平喘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7只;后4周采用OVA雾化+灌胃的方式进行激发和治疗,阳和平喘高中低组每日分别予以15.48、7.74、3.87 g/kg阳和平喘颗粒灌胃,地塞米松组予以0.0625 mg/kg地塞米松进行灌胃,其余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HE、PAS、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量;q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L-6、JAK2、STAT3的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气道上皮增厚较为明显;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和IL-6、JAK2、STAT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气道上皮增厚程度明显减轻,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和IL-6、JAK2、STAT3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阳和平喘颗粒可明显缓解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轴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阳和平喘颗粒 气道重塑 il-6/JAK2/STAT3信号轴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通络方联合火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D-二聚体、IL-6、TNF-a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雪 李亦聪 +2 位作者 林景琳 余文林 李轶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 探究活血化瘀通络方联合火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D-二聚体、白介素-6(interleakin-6,IL-6)、肿瘤坏死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2月—2022年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 目的 探究活血化瘀通络方联合火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D-二聚体、白介素-6(interleakin-6,IL-6)、肿瘤坏死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2月—2022年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中医康复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包含阿司匹林肠溶片、依达拉奉、复方甘露醇、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活血化瘀通络方联合火针刺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血流动力学指标、D-二聚体、IL-6、TNF-α、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峰值流速(spectral atlas systolic peak velocity, Vs)、舒张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 Vd)、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 Vm)、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e index, PI)、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 RI)等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Vs、Vd、Vm、PI、RI等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ore, NFDS)、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评分降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增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FDS评分、SS-QOL评分降低,MMSE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D-二聚体、IL-6、TNF-α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D-二聚体、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通络方联合火针刺法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血清D-二聚体、TNF-α和IL-6的合成与释放具有密切相关性,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通络方 火针刺法 急性脑梗死 脑血流动力学 D-二聚体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介导的JAK1/STAT3信号通路探讨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对COPD大鼠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云坤 王杰 +2 位作者 李秀华 张文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6-261,共6页
目的探讨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IL-6介导JAK1/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5、10、15 g/kg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及中药低、中、高剂量(5、10... 目的探讨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IL-6介导JAK1/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5、10、15 g/kg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及中药低、中、高剂量(5、10、15 g/kg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伊他替尼(30 mg/kg)组,每组8只。采用气道滴注脂多糖(LPS)联合烟熏方法建立COPD模型,造模28 d后给药干预。给药2周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肺功能指标[吸气峰流速(PIF)、呼气峰流速(PEF)、分钟通气量(MV)],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RT-qPCR、免疫印迹分析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L-6、JAK1、STAT3、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PIF、PEF、MV增加(P<0.05),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减轻,肺大泡减少,肺泡腔的破坏、扩张和融合得到缓解,IL-6、JAK1、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给予伊他替尼干预后,中药各剂量组的作用均被逆转(P<0.05)。结论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可下调IL-6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过度表达和持续活化,并抑制IL-6表达,减轻气道炎症,抑制COP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l-6 JAK1/STAT3信号通路 SOCS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乳酸、IL-6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旭 李国旗 +1 位作者 张红玉 库尔班江·吐尔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探讨血乳酸、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5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血气分析及血常... 目的:探讨血乳酸、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5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进行SOFA评分。所有患者随访28 d,根据患者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46例和死亡组99例,比较两组血乳酸、IL-6及SOFA评分的区别,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基本资料,确定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乳酸、IL-6及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乳酸、IL-6、SOFA评分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最后,基于R语言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重抽样500次后,绘制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结果:脓毒症死亡组患者血乳酸水平、IL-6及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为68%(99/14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血乳酸、IL-6、SOFA评分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OFA评分、有糖尿病、高血乳酸、高IL-6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乳酸、IL-6、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者死亡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乳酸、IL-6、SOFA评分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依次为0.863、0.850、0.897、0.949。血乳酸最佳截断值为2.950 mmol/L时,诊断敏感度为77.800%,特异度为89.100%;IL-6最佳截断值为100.970 pg/mL时,诊断敏感度为70.700%,特异度91.300%;SOFA评分最佳截断值为7.500分时,诊断敏感度为93.900%,特异度为80.400%;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0.900%,特异度为89.100%。结论:血乳酸、IL-6、SOFA评分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此次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及临床适用度较高,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分析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 il-6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增强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华梦晴 高培宇 +2 位作者 方芳 苏浩宇 宋传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MH-S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脂多糖(LPS)经气道滴入激发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的含量。体外培养MH-S细胞,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MH-S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脂多糖(LPS)经气道滴入激发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的含量。体外培养MH-S细胞,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 (STAT3)抑制剂Stattic(5μmol/L)存在与否的情况下,再加入IL-6(10 ng/mL~500 ng/mL)刺激6 h,加入荧光微球孵育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H-S细胞吞噬荧光微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Janus激酶2(p-JAK2)、磷酸化的STAT3(p-STAT3)、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Arp2)、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鼻腔滴入LPS后,小鼠BALF中IL-6含量显著升高。随着IL-6刺激剂量的增加,MH-S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作用增强,Arp2、 F-acti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100 ng/mL IL-6刺激MH-S细胞后,p-JAK2和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阻断MH-S细胞STAT3信号后,IL-6促进细胞吞噬的效应完全消失,IL-6诱导的Arp2、 F-actin蛋白表达增加被抑制。结论 IL-6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MH-S细胞Arp2、 F-actin蛋白的表达增强吞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il-6) MH-S细胞 吞噬功能 Janus激酶2(JAK2)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肺泡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JAK2/STAT3通路中葛花解酲汤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晓玲 吴玉泓 +4 位作者 李海龙 殷银霞 舍雅莉 郝民琦 梁永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4-1460,1466,共8页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汤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UC-UCAC)小鼠结肠组织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8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选出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70只为造模组。造模组在建立脾虚湿热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汤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UC-UCAC)小鼠结肠组织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8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选出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70只为造模组。造模组在建立脾虚湿热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第1、2、3周期)、葛花解酲汤高、中、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10只/组,以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继续建立UC-UCAC转化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小鼠一般状态;统计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Western blot、IHC和RT-q 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EGFR、IL-6、JAK2、STAT3、 p-STAT3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第3周期)小鼠一般状态较差,结肠黏膜组织出现癌变,DAI评分、各目标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第3周期)相比,各治疗组小鼠一般状态有所恢复,结肠组织病理不同程度改善,除葛花解酲汤低剂量组外,其他各治疗组各目标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葛花解酲汤可能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破坏肿瘤炎症微环境,修复受损结肠黏膜组织,延缓UC-UCAC进程,预防UC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解酲汤 溃疡性结肠炎 炎-癌转化 脾虚湿热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在病毒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炎 高婉宁 +4 位作者 邵帅 范益阳 纪晓岚 张德荣 柏家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2-1187,共6页
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机体先天免疫抵抗病毒感染所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因其在细胞因子风暴中产生的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过去研究表明高水平的IL-6可以有效抑制病毒感染,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体内复杂的免疫应答中,IL-6... 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机体先天免疫抵抗病毒感染所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因其在细胞因子风暴中产生的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过去研究表明高水平的IL-6可以有效抑制病毒感染,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体内复杂的免疫应答中,IL-6分泌过多不仅会适得其反,还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本文综述了IL-6在乙型肝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轮状病毒、脑心肌炎病毒感染过程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阻断病毒感染和研制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病毒感染 细胞因子风暴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通络除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1、IL-6、TNF-α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华威 戴基浩 +1 位作者 董和平 张皖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除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5月经甲氨...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除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5月经甲氨蝶呤治疗无效的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托法替布,观察组采用清热通络除痹法联合托法替布,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IL-1、IL-6以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RF、CRP、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观察组在降低炎症指标方面的优势。治疗前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观察组在调节炎症因子方面的优势。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5/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络除痹法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疾病活动指标,抑制IL-1、IL-6、TNF-α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通络除痹法 类风湿关节炎 il-1 il-6 TNF-Α 疾病活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对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曹国芬 孟改利 +1 位作者 李彦霖 张永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47,共6页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究可能机制。方法研究METH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不同浓度METH(20、...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究可能机制。方法研究METH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不同浓度METH(20、100、200μmol/L)干预组(即METH/LPS组)。研究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 receptor,D3R)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应用D3R拮抗剂NGB2904处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METH/LPS组、NGB2904/LPS组、NGB2904/METH/LPS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6、IL-10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ERK1/2、ERK1/2蛋白表达。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METH/LPS处理组RAW264.7细胞活性、IL-6、IL-10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对于LPS刺激组,METH/LPS处理组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IL-6、IL-10水平、ERK1/2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METH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在200μmol/L时抑制效应最强;进一步采用D3R拮抗剂干预的结果显示:相对于LPS刺激组,METH/LPS组、NGB2904/LPS组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但IL-6、IL-10水平、ERK1/2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GB2904/METH/LPS组的IL-6、IL-10水平、ERK1/2磷酸化水平相对于METH/LPS组、NGB2904/LPS组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METH可能通过抑制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内ERK1/2磷酸化,降低RAW264.7细胞产生IL-6和IL-10;METH的免疫抑制效应类似于D3R被拮抗的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METH) 巨噬细胞 多巴胺D3受体(D3R) ERK1/2 il-6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白茅根汤联合康复新液对肛瘘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及对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剑 吴洪 赵红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白茅根汤联合康复新液对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 目的探讨人参白茅根汤联合康复新液对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124例,患者均行肛瘘切开挂线术,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康复新液)和观察组(60例,人参白茅根汤联合康复新液),两组持续治疗10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面积、临床症状评分、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及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FG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创面表皮生长因子(wou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浓度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7 d和10 d创面面积治疗后较对照组更低(P<0.05),而两组术后2 d的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的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创面分泌物的评分以及创缘水肿的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下降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内的IL-6、TNF-α和IL-1β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血清内的IL-6、TNF-α浓度水平下降明显,而血清内的IL-1β浓度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内的FGF-1、VEGF和EGF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GF-1、VEGF和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术后肛瘘病人实施康复新液结合人参白茅根汤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白茅根汤 康复新液 肛瘘术后 切口愈合 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L基因通过调控IL-6/STAT3通路影响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静 唐玉麟 +1 位作者 周丽丽 袁小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STIL基因对宫颈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IL mRNA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aski、人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UCEC中的表达。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NC)组、si... 目的:探讨STIL基因对宫颈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IL mRNA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aski、人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UCEC中的表达。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NC)组、si-NC组、si-STIL组、si-STIL+IL-6组。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IL-6、IL-6R和p-STAT3蛋白表达。将稳定转染sh-STIL的HeLa细胞注射到裸鼠背部,研究抑制STIL表达对肿瘤形成的影响。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TIL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HeLa、SiHa、caski细胞中STIL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UCEC细胞(P<0.05)。与si-NC组比较,si-STIL组细胞吸光度、克隆数及IL-6、IL-6R和p-STAT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si-STIL组比较,si-STIL+IL-6组细胞吸光度、克隆数及IL-6、IL-6R和p-STAT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抑制STIL表达显著抑制体内肿瘤生长(P<0.05)。结论:STIL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上调,抑制STIL表达通过抑制IL-6/STAT3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TIL il-6/STAT3通路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