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东复 黄革 +1 位作者 闫峻 申吉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3-805,共3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赛若金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大剂量干扰素α治疗前后乙肝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及 CD4+ /CD...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赛若金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大剂量干扰素α治疗前后乙肝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及 CD4+ /CD8+ 、IL - 1 0、IL- 1 2、TNF-α含量。结果 :干扰素 α治疗前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4+ /CD8+比值及 IL- 1 0、IL- 1 2和 TNF- α含量分别为 ( 39.91± 4.5 2 ) %、( 34.1 3± 4.2 4 ) %、( 1 .1 3± 0 .1 2 ) %及 ( 30 .61± 1 1 .2 1 ) pg· L-1 、( 5 8.1 2± 1 3.5 2 ) pg· L-1 和 ( 2 65 .83± 60 .63) pg· L-1 ,治疗 6个月后治疗有效组分别为 ( 4 3.1 2±4.31 ) %、( 30 .81± 5 .1 3) %、( 1 .41± 0 .1 1 ) %及 ( 1 6.5 1± 8.63) pg·L-1 、( 92 .93± 2 1 .5 2 ) pg·L-1 、( 1 2 6.92± 5 3.83) pg·L-1。结论 :大剂量干扰素 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免疫状态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治疗 干扰素Α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后病毒性肝炎病人干扰素中和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启桓 彭文伟 陆玮伦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88-291,共4页
使用4种α-干扰素的98例病毒性肝炎病人,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定期检测抗干扰素中和抗体,结果发现阳性率为34.7%,该抗体的产生与病人的性别、年龄、治疗前ALT水平、肝炎病毒感染类型、以及肝炎的临床类型均无显著... 使用4种α-干扰素的98例病毒性肝炎病人,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定期检测抗干扰素中和抗体,结果发现阳性率为34.7%,该抗体的产生与病人的性别、年龄、治疗前ALT水平、肝炎病毒感染类型、以及肝炎的临床类型均无显著相关;低剂量干扰素较易产生中和抗体;使用不同干扰素制剂产生中和抗体存在差异,其中以rIFNα2a最高,IFNαN1最低;但中和抗体的出现对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影响不大,由于病例数较少,干扰素治疗期间出现的肝炎再活动现象与抗干扰素中和抗体产生的关系,未能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病毒性肝炎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学福 张东敬 +1 位作者 罗晓丹 陈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1-1015,共5页
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主要通过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指标来定义。已批准上市的两大类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均能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以及降... 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主要通过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指标来定义。已批准上市的两大类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均能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以及降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然而,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目标是功能性治愈,其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结局。目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抑制HBV复制,但不能清除病毒,HBeAg和HBsAg血清学清除率低。研发以功能性治愈为目标的新型药物,并评价与现有药物的协同、联合等作用是HBV治疗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核苷(酸)类药物 干扰素Α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