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桃花源记》的符号翻译艺术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牧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1-224,共4页
将《桃花源记》的文字翻译成英文,属于语际翻译。对该作品通过影像与绘画进行"变"、"易",用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属于符际翻译。语际与符际翻译发掘了源语文本的经典性与可译性,使《桃花源记》通过多模态叙事而...
将《桃花源记》的文字翻译成英文,属于语际翻译。对该作品通过影像与绘画进行"变"、"易",用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属于符际翻译。语际与符际翻译发掘了源语文本的经典性与可译性,使《桃花源记》通过多模态叙事而在异域寻求到来世,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艺术作品
《桃花源记》
语际翻译
符际翻译
影像
绘画
艺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模态外交隐喻框架下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以大型政论纪录片《大国外交》为例
被引量:
17
2
作者
赵玉倩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3期61-70,共10页
图像时代下,传统的静态化、纯文本隐喻难以满足人类外交活动的需求,须引入多模态外交隐喻理念。本文拟采用国际关系学、隐喻学、符号学、翻译学、传播学等跨学科视角,以大型政论纪录片《大国外交》为例,系统分析多模态外交隐喻的特征、...
图像时代下,传统的静态化、纯文本隐喻难以满足人类外交活动的需求,须引入多模态外交隐喻理念。本文拟采用国际关系学、隐喻学、符号学、翻译学、传播学等跨学科视角,以大型政论纪录片《大国外交》为例,系统分析多模态外交隐喻的特征、功能和类型以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意识形态关系;认为多模态外交隐喻作为一种视觉修辞符号或符际翻译手段,有利于推动“大国外交”等重要概念的传播以及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话语
多模态外交隐喻
视觉修辞
符际翻译
大国外交
中国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桃花源记》的符号翻译艺术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牧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1-224,共4页
基金
2013年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学>研究(英文版)(项目编号:1951-2001)"(项目编号:13CZW087)阶段性成果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翻译家的价值取向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037)阶段性成果
+2 种基金
2011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杨宪益英译中国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WWC011)阶段性成果
201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文化与全球化"(批准号[2010]2号)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项目编号:164320H105)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将《桃花源记》的文字翻译成英文,属于语际翻译。对该作品通过影像与绘画进行"变"、"易",用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属于符际翻译。语际与符际翻译发掘了源语文本的经典性与可译性,使《桃花源记》通过多模态叙事而在异域寻求到来世,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示范。
关键词
文化符号
艺术作品
《桃花源记》
语际翻译
符际翻译
影像
绘画
艺术传播
Keywords
Cultural Sign
Artwork
The Peach Garden
Intet
-
language Trsnslation
inter - semiotic translation
Image
Painting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模态外交隐喻框架下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以大型政论纪录片《大国外交》为例
被引量:
17
2
作者
赵玉倩
机构
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3期61-7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7ZDA318)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2020-CXTD-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图像时代下,传统的静态化、纯文本隐喻难以满足人类外交活动的需求,须引入多模态外交隐喻理念。本文拟采用国际关系学、隐喻学、符号学、翻译学、传播学等跨学科视角,以大型政论纪录片《大国外交》为例,系统分析多模态外交隐喻的特征、功能和类型以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意识形态关系;认为多模态外交隐喻作为一种视觉修辞符号或符际翻译手段,有利于推动“大国外交”等重要概念的传播以及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关键词
外交话语
多模态外交隐喻
视觉修辞
符际翻译
大国外交
中国形象
Keywords
diplomatic discourse
multimodal diplomatic metaphor
visual rhetoric
inter
-
semiotic
translation
major
-
country diplomacy
China’s image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桃花源记》的符号翻译艺术研究
胡牧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模态外交隐喻框架下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以大型政论纪录片《大国外交》为例
赵玉倩
《山东外语教学》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