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芯片设计中的可复用IP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加元 成立 +2 位作者 王振宇 李华乐 贺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8,47,共5页
可复用IP技术是系统芯片(SOC)设计业的关键技术之一,IP复用能够提高SOC的设计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鉴于此,论述了IP的基本概念与分类、IP模块的设计和基于IP复用技术的SOC设计过程,并讨论了IP设计与应用中的一些要点,如IP模块的接口、IP... 可复用IP技术是系统芯片(SOC)设计业的关键技术之一,IP复用能够提高SOC的设计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鉴于此,论述了IP的基本概念与分类、IP模块的设计和基于IP复用技术的SOC设计过程,并讨论了IP设计与应用中的一些要点,如IP模块的接口、IP的产权保护和IP的选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集成电路 系统芯片 可复用ip技术 接口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之路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学军 邱善勤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共4页
随着以IP为基础的SOC设计逐渐成为IC设计的主流,针对IP的研发和市场交易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当前我国IP研发、使用、交易的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展望了IP在我国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硅知识产权 片上系统设计 ip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IP芯核的多特征比较内建自测试方法(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永乐 王玉文 陈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3-158,共6页
由于不确知那些不属于IP芯核测试集的测试矢量的无故障响应,造成在伪随机测试下测试者无法获取被测IP芯核的无故障特征,上述事实构成了测试数字IP芯核的挑战之一。基于多特征检验原理,研究了适用于数字IP芯核的内建自测试(B IST)实现方... 由于不确知那些不属于IP芯核测试集的测试矢量的无故障响应,造成在伪随机测试下测试者无法获取被测IP芯核的无故障特征,上述事实构成了测试数字IP芯核的挑战之一。基于多特征检验原理,研究了适用于数字IP芯核的内建自测试(B IST)实现方法———MSCB IST。分析了多特征比较的故障混叠概率,并给出了其近似值。通过执行芯片上的多特征检查,显著降低了故障的潜隐性。MSCB IST无需存储多个无故障特征,支持并行的测试和特征检查,可以显著减少功能测试中的测试时间和降低故障混叠的概率。MSCB IST既可以用于确定性测试,也可以用于伪随机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芯核 内建自测试 伪随机测试 测试响应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GA IP核数字水印保护与检测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聂廷远 刘海涛 +1 位作者 周立俭 李言胜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5-589,607,共6页
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核(IP)保护技术,也是应用最广泛的IP核保护技术。介绍了常用的数字水印生成方法,分析了在FPGA设计的各个层面(软核、固核、硬核)的IP核数字水印技术。IP核保护数字水印技术可以分为附加保护技术、约束... 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核(IP)保护技术,也是应用最广泛的IP核保护技术。介绍了常用的数字水印生成方法,分析了在FPGA设计的各个层面(软核、固核、硬核)的IP核数字水印技术。IP核保护数字水印技术可以分为附加保护技术、约束保护技术和检测技术,从附加和约束两个方面分析了水印嵌入技术,介绍了水印检测技术,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从性能影响、资源开销、透明性、安全性、可信度等5个方面,对几种典型的水印技术进行评估比较,最后指出数字水印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核保护 数字水印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检测技术 片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水印技术在软IP核保护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玮 王福源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电路软核因费用较低和使用灵活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目前的大部分加密方式不适合软核。介绍了一种适用于软IP核设计开始时采用的数字水印嵌入方法,并以4-2编码器为例说明数字水印嵌入软核的方法,并对水印化后电路的性能和开销进行了... 电路软核因费用较低和使用灵活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目前的大部分加密方式不适合软核。介绍了一种适用于软IP核设计开始时采用的数字水印嵌入方法,并以4-2编码器为例说明数字水印嵌入软核的方法,并对水印化后电路的性能和开销进行了分析和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知识产权 软核 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嵌入式IP内核模块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须文波 黄俊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5年第6期54-56,66,共4页
嵌入式内核结构的测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提出有效的测试方法。针对IP内核模块测试所面临的技术难点,详细介绍了IP核模块实现测试所需要构建的硬件环境和完整的测试方法,并分析了由测试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国际公认标准IEEEP1500。
关键词 系统级芯片 知识产权(ip) 内核测试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封装进展之三——SiP与SoC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民波 《印制电路信息》 2003年第12期3-13,共11页
哪种方式更能提高LST的附加值?是SiP(system in a package)还是SoC(system on a chip)?LSI厂家正对此进行激烈争论。作为系统集成的选择方式,LSI厂家一直集中力量致力于SoC的开发。但是LSI厂家发现,仅靠SoC这一条路线已不能满足用户的... 哪种方式更能提高LST的附加值?是SiP(system in a package)还是SoC(system on a chip)?LSI厂家正对此进行激烈争论。作为系统集成的选择方式,LSI厂家一直集中力量致力于SoC的开发。但是LSI厂家发现,仅靠SoC这一条路线已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目前,对于各大LSI厂家来说,要不要转换其发展资源的投入方向,需要当机立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封装 Sip SOC 系统集成 封装内系统 系统封装 HIC MCM LSI MCP 电子封装 印制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卫星载荷数据传输总线的终端IP核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文婷 万小磊 +2 位作者 徐楠 杨童 陈亮亮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40,共9页
根据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数据传输总线协议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总线终端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的设计及验证方法,该IP核由总线接口模块、时钟分频模块、协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等组成,其设计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IP核... 根据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数据传输总线协议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总线终端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的设计及验证方法,该IP核由总线接口模块、时钟分频模块、协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等组成,其设计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IP核完成了模块仿真验证、芯片系统仿真验证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验证并已流片成功,验证结果表明:该IP核设计功能全面、资源占用少、可靠性高,可应用于通信卫星地检验证设备或者直接应用于卫星有效载荷设备中,支持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数据传输总线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 载荷数据传输总线 ip 总线终端 FPGA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道链路层IP核的硬件设计
9
作者 郭志君 路永涛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19,共3页
将光纤通道各类端口中相同的帧收发功能统一设计为一个链路层模块并以IP核的形式实现,可达到资源可重用的目的,这为以后的芯片开发大大节省了设计时间和成本。以模块化的方式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重点阐述了光纤通道链路层的硬件设... 将光纤通道各类端口中相同的帧收发功能统一设计为一个链路层模块并以IP核的形式实现,可达到资源可重用的目的,这为以后的芯片开发大大节省了设计时间和成本。以模块化的方式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重点阐述了光纤通道链路层的硬件设计方法,并给出了IP核的相关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道 链路层模块 知识产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VM的I^2S验证IP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倪伟 袁琳 王笑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4,共6页
文章采用统一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UVM)技术开发了符合I2S(inter-IC sound)接口协议的验证IP(intellectual property),并构建了自测试验证平台对其功能进行检验。自测试验证平台产生受约束的随机激励信号检... 文章采用统一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UVM)技术开发了符合I2S(inter-IC sound)接口协议的验证IP(intellectual property),并构建了自测试验证平台对其功能进行检验。自测试验证平台产生受约束的随机激励信号检查所实现的I2S协议,测试该验证IP的功能,并通过功能覆盖率来完善验证IP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验证IP可正确模拟I2S总线的数据通讯,功能覆盖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验证方法学(UVM) SystemVerilog语言 I2S接口 验证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最小参数空间提取模型
11
作者 徐春霞 卢雪萍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1期179-180,183,共3页
为了能使IP在不同的系统中被重用,通常将IP参数化。参数的广泛使用一方面给IP重用带来方便,另一方面大量的参数又将给IP认证、验证和集成带来新的问题。针对IP参数化带来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递交方法,首先基于参数及其相互依赖关系,对大... 为了能使IP在不同的系统中被重用,通常将IP参数化。参数的广泛使用一方面给IP重用带来方便,另一方面大量的参数又将给IP认证、验证和集成带来新的问题。针对IP参数化带来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递交方法,首先基于参数及其相互依赖关系,对大量的参数进行统一描述,再构成参数域值图PDG将参数空间分为多个正交的有效子空间。依靠PDG,用户进行参数检查所需要的测试向量条件可以自动产生,而且也可以获取验证环境的约束条件,收集、分析功能覆盖率的数据,减少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验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依赖性 参数域值图 知识产权 片上系统 功能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新IP时代的万物联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春雄 李阳 《乳品与人类》 2019年第5期60-64,共5页
什么是泛IP,即一切可IP化(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品牌、产品、地域,团队和个人。在泛IP时代,"每周一小联,每月一大联"将成为大趋势。那么,联名联的到底是什么?联名为什么会异常火爆?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这些疑问将是本文... 什么是泛IP,即一切可IP化(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品牌、产品、地域,团队和个人。在泛IP时代,"每周一小联,每月一大联"将成为大趋势。那么,联名联的到底是什么?联名为什么会异常火爆?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这些疑问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时代 property) intellectu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文化IP的主体协调、经济模式与产权结构
13
作者 谢开来 《新经济》 2023年第11期159-170,共12页
本文综合使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与理论研究法,对中国地方文化IP建设中多元主体的生产协调问题、二元经济的融合模式问题和多元产权的结构统合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地方文化IP产权核心结构与地方文化IP融合生态价值链结构。... 本文综合使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与理论研究法,对中国地方文化IP建设中多元主体的生产协调问题、二元经济的融合模式问题和多元产权的结构统合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地方文化IP产权核心结构与地方文化IP融合生态价值链结构。本文认为,地方文化的现代化生产需要产权主体、生产主体和传承主体之间的协调。这种协调的经济基础不能单独建立在已有的旅游经济和流量经济上,而必须建立以地方文化IP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新生态上。因此,地方文化IP的核心产权结构必须反映文旅融合生态的核心产品结构,亦即必须以著作权、文物产权和商标权三类产权为核心。理解上述三类产权及相关产品在地方文化IP的功能与地位,是地方文化建设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地方文化 ip 文旅融合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下网络文学的机遇与挑战
14
作者 陈佳彬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43,共6页
当下人工智能飞速迭代演进,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将对整个网文行业带来降本增效、文字可视化、丰富社区等一系列深远影响。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如何保持创作的原创性、规避版权及其他潜在风险等各种问题,解决上述... 当下人工智能飞速迭代演进,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将对整个网文行业带来降本增效、文字可视化、丰富社区等一系列深远影响。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如何保持创作的原创性、规避版权及其他潜在风险等各种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网络文学作为IP产业源头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人工智能在网络文学领域的赋能作用,讨论了人工智能对该行业的应用和影响,分析了人工智能对该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产业链 人工智能 ip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SoC片上总线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丽媛 章军 陈新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66-69,共4页
随着以IP核复用为基础的SoC设计技术的发展,工业界及研究组织正积极从事相关IP互联标准方案的制定工作。本文介绍了目前SoC设计中常用的三种片上总线标准,即IBM公司的CoreConnect总线、ARM公司的AMBA总线和OCPIP组织的OCP总线,重点分析... 随着以IP核复用为基础的SoC设计技术的发展,工业界及研究组织正积极从事相关IP互联标准方案的制定工作。本文介绍了目前SoC设计中常用的三种片上总线标准,即IBM公司的CoreConnect总线、ARM公司的AMBA总线和OCPIP组织的OCP总线,重点分析和比较了它们的特性,并针对它们不同的特点,阐述其合适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System-on-Chip) 片上总线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 可复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21世纪我国中医药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核心战略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军 吴贵生 彭翔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41,共7页
为了保证我国中医药产业在21世纪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能够得到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加快制订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就具有了极为迫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针对当前我国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 为了保证我国中医药产业在21世纪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能够得到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加快制订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就具有了极为迫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针对当前我国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21世纪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系统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产业 核心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知识产权发展策略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丑民 康力平 +3 位作者 王禹钦 李立 张惠芬 王各花 《石油科技论坛》 2011年第3期35-40,69-70,共6页
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在国家及集团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构建了以专利保护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发展策略,健全了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已经拥有了管道完整性管理、油气管道三轴漏磁缺... 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在国家及集团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构建了以专利保护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发展策略,健全了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已经拥有了管道完整性管理、油气管道三轴漏磁缺陷检测评价、输油管道α-烯烃系列减阻剂及其制备工艺、油气管道安全预警与泄漏监测、含蜡原油加剂改性输送工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质与量逐年提高。文章从管道公司制定战略的目的意义、核心内容、具体策略、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保护 知识产权 发展策略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关键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荔 孙建强 +1 位作者 周晓辉 朱艳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2,共6页
通过对29位与知识产权(IP)工作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的实际参与IP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家、学者等人的问卷调查,归纳、整理了评价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关键能力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关键能力评价指标... 通过对29位与知识产权(IP)工作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的实际参与IP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家、学者等人的问卷调查,归纳、整理了评价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关键能力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关键能力评价指标的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发现知识产权评估能力、知识产权诉讼能力、核心知识产权定位能力是评价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关键能力的3个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能给企事业单位在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评价、选用、培训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知识产权(ip) 实务型人才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测试中BIST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新安 吉利久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1-44,47,共5页
文章简述SOC测试中BIST的优势,结合SOC设计与测试的相关标准,探讨BIST的发展。
关键词 SOC 测试 BIST 集成电路 设计 数字电路 模拟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片上系统(SOC)时钟同步设计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兴旺 沈绪榜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0-172,共3页
SoC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IP核的可重用性。由于各IP核中时钟延时的不同,要将IP核集成到一个同步SoC中时钟分布变得很难。本文介绍了一种SoC时钟同步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将可调节延时的时钟电路插入在时钟分布网络中,以取得时钟边沿的匹配... SoC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IP核的可重用性。由于各IP核中时钟延时的不同,要将IP核集成到一个同步SoC中时钟分布变得很难。本文介绍了一种SoC时钟同步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将可调节延时的时钟电路插入在时钟分布网络中,以取得时钟边沿的匹配和同步。使用可调节电路进行时序调整,减少了设计迭代时间,节约了设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分布 延时插入 调整电路 ip 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