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yout configuration and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of green-grey-blue integrated system for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1
作者 DUAN Tingting LI Pengfeng +4 位作者 KHU Soonthiam HUANG Peng TIAN Tengfei LIU Qian ZHANG Yuting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108,共32页
[Objective]Under the combined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urban rainstorm flood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seriously restricting urban 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lying on traditional grey infra... [Objective]Under the combined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urban rainstorm flood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seriously restricting urban 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lying on traditional grey infrastructure such as pipe networks for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 is not enough to deal with urban rainstorm flood disasters under extreme rainfall events.The integration of green,grey and blue systems(GGB-integrated system)is gradually gaining recognition in the field of global flood prevention.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nnotation,technical and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the GGB-integrated system,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resilient city construction.[Methods]Through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analysis,the relevant research and progress related to the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of the GGBintegrated system we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In response to existing limitations and futur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key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utilization of overground emergency storage spaces,safety protection of underground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and multi-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were proposed.A layout optimization framework and a joint scheduling framework for the GGB-integrated system were also developed.[Results]Current research on layout optimization predominantly focus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green system and grey system,with relatively fewer studies incorporating blue system infrastructure into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Moreover,these studies tend to be on a smaller scale with simpler scenarios,which do not fully capture the complexity of real-world systems.Additionally,optimization objective tend to prioritiz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goals,while soci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are less frequently considered.Current research on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is often limited to small-scale plots,with insufficient attention paid to the entire system.There is a deficiency in method for real-time,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control strategies for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system facilities based on actual rainfall-runoff processes.Additionally,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facilities during extreme conditions is not sufficiently addressed.Furthermore,both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lack consideration of the mute feed effect of flood and waterlogging in urban,watershed and regional scales.[Conclusion]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of GGB-integrated system.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upling model development,multi-scale analysis,multi-scenario simulation,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mechanisms,it can enhance the flood resilience of urban areas in response to rainfall events of varying intensities,particularly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essive rainfall runoff green-grey-blue integrated system emergency response intelligent control optimization framework multi-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climate change flo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条件下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间尺度韧性提升方法
2
作者 朱喜玥 刘鑫蕊 +2 位作者 侯敏 王睿 孙秋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8,共10页
地震灾害具有难预测、波及广等特点,在低震级或非震中地区,虽然不会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但可能会破坏架空电力线路和地下管道,对供能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文中针对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提出地震灾前规划和应急响应预案制定、灾... 地震灾害具有难预测、波及广等特点,在低震级或非震中地区,虽然不会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但可能会破坏架空电力线路和地下管道,对供能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文中针对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提出地震灾前规划和应急响应预案制定、灾时抢先地震波传播时间差完成负荷超前转供的多时间尺度韧性提升方法。首先,建立了地震影响的综合能源系统网格化故障概率模型。其次,在解耦框架下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的双环最优负荷削减模型,并考虑建筑物热惯性的负荷满意度,提出韧性评估和多时间尺度韧性提升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韧性 多时间尺度韧性提升方法 最优负荷削减 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事件Ontology语义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文俊 刘昕鹏 +2 位作者 罗英伟 汪小林 许卓群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12,44,共4页
应急联动系统IERS是综合各种应急服务资源,采用统一号码,用于公众报告紧急事件,统一接警与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应急服务的大型时空信息应用动态集成系统。IERS面临多领域集成的挑战,基于应急事件Ontology语义模型E2M集成是有效的... 应急联动系统IERS是综合各种应急服务资源,采用统一号码,用于公众报告紧急事件,统一接警与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应急服务的大型时空信息应用动态集成系统。IERS面临多领域集成的挑战,基于应急事件Ontology语义模型E2M集成是有效的手段。E2M有事件、过程、动作3个层次。E2M提供信息交换的通用模型和词汇表,是各业务达成一致的关键基础和共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事件模型 应急联动系统集成 ONTOLOGY AB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智慧应急发展探讨 被引量:26
4
作者 姚建义 金雅玲 +7 位作者 汤晓勇 吴家兵 侯赛 刘晓青 张天琛 宋铁 肖建鹏 刘剑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0,共7页
构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应急新模式,旨在解决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快速响应机制、多部门统一协调协作、信息交互流程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应急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全面提升公共安全领域应对与处置能力。本... 构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应急新模式,旨在解决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快速响应机制、多部门统一协调协作、信息交互流程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应急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全面提升公共安全领域应对与处置能力。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国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智慧应急发展现状,准确梳理了我国卫生应急管理的需求、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公共卫生智慧应急体系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实现技术途径。研究建议,规划实施卫生应急国家生物综合监测预警建设重大工程,制定和修订新型智慧化卫生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持应急管理机制的数据融通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智慧化卫生应急产业发展,推动行业人才队伍“医防融合”,高水平建设我国预防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应急 监测预警 应急作业 医防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慧城市应急响应的异构传感器集成共享方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胡楚丽 陈能成 +3 位作者 关庆锋 李佳 王晓蕾 杨训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77,共18页
智慧城市的实现是建立在传感器资源观测应用之上.城市传感器资源类型多样,观测机理各异,数量巨大,它们呈现出封闭、孤立和自治性.面对复合的城市应急事件时,基于万维网的城市异构传感器资源管理低效,导致城市应急响应的实时可靠数据来... 智慧城市的实现是建立在传感器资源观测应用之上.城市传感器资源类型多样,观测机理各异,数量巨大,它们呈现出封闭、孤立和自治性.面对复合的城市应急事件时,基于万维网的城市异构传感器资源管理低效,导致城市应急响应的实时可靠数据来源匮乏与决策低效,严重阻碍了城市应急响应的"智慧化".提出了面向智慧城市应急响应的异构传感器资源集成共享框架,通过将城市异构传感器资源统一化描述,然后基于标准的网络目录服务进行传感器资源万维网注册与按需发现.构建了城市异构传感器资源集成共享平台,以武汉内涝型灾害应急响应为案例,验证了城市内涝监测传感器资源的集成共享的可行性和可扩展性,促使城市分布式异构传感器资源从"观测孤岛"到"集成共享"的转变,为智慧城市应急响应所需的传感器资源共享与观测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响应 智慧城市 传感网 内涝 传感器共享 集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9
6
作者 刘浪 程运材 +2 位作者 陈建宏 周智勇 吴和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33-137,共5页
论述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基本框架、核心功能和系统特点。该系统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GIS应用到企业安全管理中,并融入安全学习志的管理理念,同时对基于联动机制的企业安全应急决策系统综合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 论述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基本框架、核心功能和系统特点。该系统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GIS应用到企业安全管理中,并融入安全学习志的管理理念,同时对基于联动机制的企业安全应急决策系统综合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该系统的建立,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对提高目前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安全管理 安全学习志 地理信息系统(GIS) 应急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服务的危化品车辆监控与应急联动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晨飞 袁纪武 +1 位作者 赵永华 李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6,共6页
危化品车辆监控和应急救援是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保证危化品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危化品车辆事故频发的严重形势,指出我国在危化品车辆监管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提出了结合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建立... 危化品车辆监控和应急救援是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保证危化品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危化品车辆事故频发的严重形势,指出我国在危化品车辆监管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提出了结合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建立基于位置服务的危化品车辆监控与应急联动系统的设想。该系统在提升在途车辆位置感知精确度、保证化学品状态参数实时监控以及场站货物装卸和存放位置管理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事故状态下,该系统基于多方应急联动机制,能够利用事发周边应急资源、敏感信息的查询预警等增值服务功能,提高危化品车辆事故信息预警和应急处置的时效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服务 危险化学品 RFID 监控 应急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危化品安全综合信息监控与应急系统体系框架 被引量:9
8
作者 丁火平 黄灿林 陈建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607-2609,2612,共4页
为了解决目前危险化学品监控系统中存在的监控信息不全面、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等问题,结合实际需求,基于ArcGIS软件系统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危险化学品安全统一监控与应急联动系统,把涉及的GIS集成平台、视频监控、移动危险源监控、生产信息... 为了解决目前危险化学品监控系统中存在的监控信息不全面、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等问题,结合实际需求,基于ArcGIS软件系统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危险化学品安全统一监控与应急联动系统,把涉及的GIS集成平台、视频监控、移动危险源监控、生产信息管理与资质认证、应急信息管理与应急联动等子系统集成到同一个平台下,解决了信息共享问题,实现了危险化学品从生产、仓储、销售、使用和处置及运输全过程的一体化综合信息监控与管理,以及安全预警、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ARCGIS 安全监控 应急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宝旭 陈泰伟 +1 位作者 池亚平 许榕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结合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护技术的发展动态,在分析黑客攻击手段及其防范措施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设计及建设方案。该防护系统使用了安全防护、预警检测、应急... 结合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护技术的发展动态,在分析黑客攻击手段及其防范措施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设计及建设方案。该防护系统使用了安全防护、预警检测、应急响应及灾备恢复4个中心,实现了网络安全的综合防护功能。实践应用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 安全综合防护 应急响应 早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核应急响应的S-BOX集成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天 周晓东 +4 位作者 王铁骊 刘文君 陈建华 管河山 李鹏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7,共6页
核事故引发的应急任务往往需要集成多个部门应急资源和能力来协同响应。这些海量核应急信息、知识汇聚于网络,其固有异构性限制了跨部门核应急集成的能力。为解决此问题,基于语义X列表理论提出核应急集成框架;以"事件-任务-资源&qu... 核事故引发的应急任务往往需要集成多个部门应急资源和能力来协同响应。这些海量核应急信息、知识汇聚于网络,其固有异构性限制了跨部门核应急集成的能力。为解决此问题,基于语义X列表理论提出核应急集成框架;以"事件-任务-资源"为主线构建本体结构列表和集成推理规则;给出假定核事故场景和资源、任务信息,搭建S-BOX模型和响应决策推理实验,验证了本方法可有效表达异构核应急信息与知识,实现按需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X列表 核应急 响应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联动系统集成框架(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京生 孙济洲 +3 位作者 宫萍 郭琳琳 李功祥 李雁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252-262,共11页
应急联动系统(coaltio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CERS)是大型时空信息应用动态集成系统.CERS需要动态实时集成不同业务的已有或新建应急服务系统,目前的集成大都专注于技术层面的互联互通.本文提出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 应急联动系统(coaltio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CERS)是大型时空信息应用动态集成系统.CERS需要动态实时集成不同业务的已有或新建应急服务系统,目前的集成大都专注于技术层面的互联互通.本文提出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web service、ontology等技术的集成框架I^2CERS(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 of CERS),它包括集成总线及adapter service、元数据库及集成协调器与供二次开发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 terface)及Web service工具集,实现了数据互操作、软件互操作与语义互操作.数据交换格式与通讯协议均用XML定义;所有应用通过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协议实现互操作.进行了I^2CERS的初步实现,结果表明,此集成框架实现了大规模信息及服务的动态集成,能保护已有投资,并能集成网上丰富的商业web service,是一个开放的可扩充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框架 I^2CEILS WEB SERVICES 元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并网时考虑紧急需求侧响应及鲁棒优化的输电网规划 被引量:16
12
作者 聂宏展 赵莹 马建勃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1,23,共6页
风电场输出的功率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风电场并网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电网供电量不足,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且由多场景方法得到的一系列规划方案并不都是综合最优方案。针对上述情况在输电网规划中引入紧急需求侧响应策略,并根... 风电场输出的功率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风电场并网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电网供电量不足,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且由多场景方法得到的一系列规划方案并不都是综合最优方案。针对上述情况在输电网规划中引入紧急需求侧响应策略,并根据鲁棒优化思想引入权衡方案鲁棒性与可行性的惩罚模型以及评判方案风险性的平均变量模型来确定综合最优方案。算例分析证明,引入紧急需求侧响应法在风电出力少时虽需削减负荷,并额外支付用户部分补偿费用,但却可以有效减少电网投资费用及线路过负荷量,且所得综合最优方案对各个场景具有概率意义上的综合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网规划 风电并网 多场景 紧急需求侧响应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不可预知型短路电流超标的主动响应型站域保护策略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繁荣 马啸 +5 位作者 林湘宁 李正天 陈乐 邓科 Muhammad Shoaib Khalid Owolabi Sunday Adio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4-496,共13页
针对电力系统可能存在的不可预知型短路电流超标风险,提出一种主动响应型站域集成保护策略。采用最小二乘短路电流超快速预测,闭锁保护出口以防止断路器强行分闸造成爆炸;并基于短路前后外部系统状态突变,实现无故障进线的背侧系统等值... 针对电力系统可能存在的不可预知型短路电流超标风险,提出一种主动响应型站域集成保护策略。采用最小二乘短路电流超快速预测,闭锁保护出口以防止断路器强行分闸造成爆炸;并基于短路前后外部系统状态突变,实现无故障进线的背侧系统等值,从而预估短路电流限制措施实施效果,优选站域保护紧急跳闸方案。仿真结果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为电网不可预知型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保护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预知型短路电流超标 主动响应型站域集成保护策略 电流超快速预测 紧急跳闸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运行监管与应急响应平战结合机制研究——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地方政府经验数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铁忠 许振 +2 位作者 郝欣 王梓薇 王珍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针对城市大范围多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带来的应急力量超常规供给的现实问题,构建反映城市运行监管与应急响应内在联系的平战结合机制。选择北京市海淀区地方政府经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资源来自于信息化城市管理记录文件和城市应急值... 针对城市大范围多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带来的应急力量超常规供给的现实问题,构建反映城市运行监管与应急响应内在联系的平战结合机制。选择北京市海淀区地方政府经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资源来自于信息化城市管理记录文件和城市应急值守记录文件。将城市应急响应事件分为"日常处置、快速处置、紧急处置"3种类型,城市运行监管事件分为"交通标志、便道设施、井盖、其他市政设施"4种类型,考虑两类变量关系建立结构方程(SEM)模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 :需要快速处置的城市应急响应事件属于敏感事件,与其联系密切的城市运行监管事件为交通标志类和其他市政设施类;需要紧急处置的城市应急响应事件属于关键事件,具有适时敏捷处置的时间压力。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整合城市多灾种应急力量实施分类管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提高各级别平战转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运行监管 城市应急响应 平战结合机制 大范围多点突发事件 地方政府应急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发展回顾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承豫 李程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26,共7页
突发事件应对是一个城市安全稳定运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经历的从单灾种灾害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到现代城市突发事件综合应对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并探讨在未来以防范和控制不确定性公... 突发事件应对是一个城市安全稳定运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经历的从单灾种灾害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到现代城市突发事件综合应对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并探讨在未来以防范和控制不确定性公共风险为目标的城市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中的社会参与、风险评估、公共沟通和法制保障等前瞻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应对 单灾种灾害管理 综合应急体系 公共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多预案整合的层次网络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婧 荣莉莉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3-214,共12页
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来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根据灾害后果的不同,所启动的可能是一个预案,更可能是多个预案。为了使得启动的多个预案能够有效衔接,共同起到一个预案的作用,通过应急响应流程分析,首先,从基础... 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来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根据灾害后果的不同,所启动的可能是一个预案,更可能是多个预案。为了使得启动的多个预案能够有效衔接,共同起到一个预案的作用,通过应急响应流程分析,首先,从基础概念出发对应急预案体系各要素的概念进行界定,理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预案体系概念模型。其次,基于概念模型的要素和结构,采用网络的方法对预案体系进行抽象和分析,提出了预案体系的层次网络模型。最后给出了多预案模型整合流程和建模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实现基于预案内容特征的流程的纵向整合,而且可以实现多个预案的横向整合,整合后的预案体系各类要素更完整,元素之间的关系更紧密,有效提高了预案体系的完备性,是实现预案修订以及有效性评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响应 多预案整合 预案体系 概念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联动系统的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云 刘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9-162,共4页
针对我国不断发生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当前的环境形势,提出了以联动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系统。该系统在整合和利用现有应急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信息等先进技术,建立成为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应急指... 针对我国不断发生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当前的环境形势,提出了以联动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系统。该系统在整合和利用现有应急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信息等先进技术,建立成为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建立,使得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突发性环境事件 应急联动 智能应用平台 C/S和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邹逸江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4期128-133,共6页
叙述了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系统的4种运作模式即集权模式、授权模式、代理模式、协同模式,强调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应包含的重要内容,设计了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和系统基本功能。最... 叙述了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系统的4种运作模式即集权模式、授权模式、代理模式、协同模式,强调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应包含的重要内容,设计了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和系统基本功能。最后得出应加快我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统一协调和建设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应急合作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丛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
京津冀应急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并占据着重要位置。跨区域应急管理的合作应该建立起多层级、全领域、全过程、立体化的合作机制,而目前京津冀跨区域应急合作尚存在着合作协调机制不完善、覆盖面有限、合作深度不够、及时... 京津冀应急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并占据着重要位置。跨区域应急管理的合作应该建立起多层级、全领域、全过程、立体化的合作机制,而目前京津冀跨区域应急合作尚存在着合作协调机制不完善、覆盖面有限、合作深度不够、及时性欠缺等诸多问题。为此,高层推进、制定法规、拓展主体、扩大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内容、利用"互联网+"等则应成为京津冀应急管理合作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应急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和专用移动通信网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祖辉 《中兴通讯技术》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了提高政府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向市民提供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非常必要。文章提出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组成和实施方案,描述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并指出在应急联动系统中采用数字集群通... 为了提高政府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向市民提供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非常必要。文章提出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组成和实施方案,描述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并指出在应急联动系统中采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作为无线移动平台应该是最佳方案,而支持中国自主研制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对发展民族集群通信产业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中国 产业 快速反应能力 服务 政府 市民 专用移动通信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无线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