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8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inhibits IGF-1-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1
作者 Yang MA Chen-chen HAN +2 位作者 Yi-fan LI Yang WANG Wei WE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6-966,共1页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IGFBP-3)suppresses HCC cell proliferation in both IGF-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manners.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reatment with exogenous IGFBP-3 inhibits bF GF and PDGF production an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of HCC cells.METHODS Cell Counting Kit 8 assay were designed to detect HCC cell proliferation,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involving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ssays.Western blot assay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IGFBP-3 regulating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signaling pathway.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GFBP-3 suppressed IGF-1-induced 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 while it does not affect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absence of IGF-1.To deline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Western-blot and RT-PCR assays confirmed that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1(EGR1)is involved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IGFBP-3 inhibition of type 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1R),ERK and AKT activation is IGF-1-dependent.Furthermore,transient transfection with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AKT or MEK partially blocks the IGFBP-3 inhibition of EGR1,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CONCLUSION In 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GFBP-3suppresses transcription of EGR1 and its target genes b FGF and PDGF through inhibiting IGF-1-dependent ERK and AKT activation.It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GFBP-3 in the regulation of HCC cell proliferation,suggesting that IGFBP-3 could be a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early growth response-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cell prolif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清标志物和脑电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丁洁 黄健康 +3 位作者 文洪波 汪捷 丁朋雨 王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电图、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与病灶体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电图、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与病灶体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首次确诊的ACI患者218例,根据病灶体积分为大体积组63例、中体积组103例和小体积组52例。检测患者脑电图(δ+θ)与(α+β)功率比[(δ+θ)/(α+β)ratio,DTABR]、大脑对称指数(brainspine interface,BSI)、血清IGF-1和NSE水平,观察上述指标与MRI检查脑梗死病灶体积、NIHSS评分、阿替普酶溶栓后2周、4周时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中体积组和大体积组IGF-1水平明显低于小体积组,NSE、DTABR、BSI明显高于小体积组(P<0.05);大体积组IGF-1水平明显低于中体积组,NSE、DTABR、BSI明显高于中体积组(P<0.05)。DTABR、BSI、血清NSE与病灶体积(r=0.563,P=0.000;r=0.318,P=0.038;r=0.673,P=0.000)和治疗前NIHSS评分(r=0.499,P=0.000;r=0.362,P=0.013;r=0.750,P=0.001)呈显著正相关。血清IGF-1水平与病灶体积(r=-0.572,P=0.000)和治疗前NIHSS评分(r=-0.438,P=0.001)呈显著负相关。DTABR、BSI、血清NSE、病灶体积均与溶栓后2、4周NIHSS评分呈正相关,IGF-1与溶栓后2、4周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ACI患者脑电图、IGF-1和NSE与病灶体积和溶栓后NIHSS评分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电描记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病灶体积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麋鹿角脱落和再生与血液激素含量的关系
3
作者 孟庆辉 夏志强 +11 位作者 单云芳 李俊芳 贺永惠 崔艳红 胡华刚 肖璇 白加德 钟震宇 孟秀祥 张付贤 柏超 张成林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5,共10页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冬至解角,激素在茸软骨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采集麋鹿血液样品,测定激素含量,进行年度节律、冬至前(11—12月)后(翌年1—3月)比对及茸生长期(冬至—惊蛰,12月至翌年3月)波动变化的递进分析,以期为鹿茸...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冬至解角,激素在茸软骨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采集麋鹿血液样品,测定激素含量,进行年度节律、冬至前(11—12月)后(翌年1—3月)比对及茸生长期(冬至—惊蛰,12月至翌年3月)波动变化的递进分析,以期为鹿茸软骨再生与激素含量关系的研究提供进一步印证。结果显示:(1)血液雌二醇(Estradiol,E_(2))、睾酮(Testosterone,T)、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1,IGF-1)、褪黑素(Melatonin,MT)的含量均存在显著(F_(11,486)=3.98,n=507,P=0.004)的年节律变化;血液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含量与茸骨化呈现同步(F_(11,486)=1.72,n=507,P=0.081)的月规律变化。(2)冬至后麋鹿茸血液中E_(2)、GH、T和PTH含量开始逐渐提升,IGF-1含量上升滞后。(3)整个生茸期,血液IGF-1、MT、GH、T、E_(2)含量与麋鹿茸再生速度显著正相关,血液PTH含量与鹿茸增重显著正相关。其中在麋鹿茸胚孕育的Ⅰ期和茸的萌发Ⅱ期,大雪节气(12月初)时,血液MT、GH、IGF-1含量开始增加,E_(2)与T的含量处于年度的次高峰期;麋鹿茸的缓慢生长Ⅲ期和级数增长Ⅳ期,冬至(12月22日)后,麋鹿茸血中MT、GH、IGF-1含量急剧上升(F_(3,80)=4.69,n=84,P=0.002);E_(2)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差异显著(F_(3,80)=3.14,n=84,P=0.045),T的含量则由(0.6969±0.09)ng/mL(n=84)下降至(0.6647±0.06)ng/mL(n=84),差异不显著(F_(3,80)=5.79,P=0.178)。茸增长停滞的Ⅴ期,雨水节气(2月底)后,血液中GH含量明显回落,差异显著(F_(3,80)=3.25,n=84,P=0.037),E_(2)与T的含量则持续提升。PTH含量在脱角前及整个生茸期均处于不断提升中,由立冬节气的(11.78±2.54)pg/mL(n=22)上升到春分节气的(69.23±7.89)pg/mL(n=22),两者差异极显著(F_(1,20)=4.44,P=0.001)。可见,E_(2)、MT、GH、IGF-1、T和PTH均参与冬季麋鹿茸再生全过程,冬至低生理浓度褪黑素和睾酮与麋鹿角脱落相关。本研究可为冬季改善雄性麋鹿的饲养条件提供依据,同时为激素对软骨增殖调控及茸再生多样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睾酮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褪黑素 血液甲状旁腺激素 麋鹿角脱落和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治疗生长激素细胞瘤的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许丹霞 陈慧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63-871,共9页
生长激素细胞瘤是以内分泌性和占位性效应集于一体的肿瘤性病变。经蝶窦手术切除术是生长激素细胞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其术后的内分泌低缓解率和肿瘤高复发率是治疗过程的严峻挑战之一。临床上常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生长抑素受体配体和... 生长激素细胞瘤是以内分泌性和占位性效应集于一体的肿瘤性病变。经蝶窦手术切除术是生长激素细胞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其术后的内分泌低缓解率和肿瘤高复发率是治疗过程的严峻挑战之一。临床上常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生长抑素受体配体和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作为主要的辅助治疗,但治疗效果仍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降糖药物,降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具有抗肿瘤特性,主要通过激活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依赖性和非依赖性通路减缓肿瘤的生长和增殖速度,抑制胰岛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内分泌路径改善生长激素细胞瘤的外周效应进一步实现抗肿瘤效应。本文论述了二甲双胍对生长激素细胞瘤的细胞微环境及激素合成分泌的调控作用机制,为对抗生长激素细胞瘤的药物研究和选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生长激素细胞瘤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生长激素 胰岛素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脾滋肾法在学龄期特发性矮小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佳妮 徐群明 +2 位作者 王敏华 丁海燕 叶琛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究醒脾滋肾法对学龄期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治疗疗效。方法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该院随机选取120例学龄期IS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给予醒脾滋肾法辅助生长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 目的探究醒脾滋肾法对学龄期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治疗疗效。方法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该院随机选取120例学龄期IS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给予醒脾滋肾法辅助生长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骨龄[骨龄指数(BAI)、骨龄差(BAD)]、体格、生长速率(GV)变化,并检测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结合蛋白3(IGFBP-3)、25羟基维生素D[25(OH)D]、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空腹血糖(FBG)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体型瘦小、乏力少言、头发稀疏和面色姜黄证候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身高、体质量和G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骨龄指标BAI、BAD和成年身高(PA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IGF-1、IGFBP-3、25(OH)D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SH、FBG外周血浓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醒脾滋肾法辅助生长激素治疗学龄期ISS患儿具有显著疗效,可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代谢,同时对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甲状腺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特发性矮小 醒脾滋肾法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促甲状腺激素 空腹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PP2Cm减轻阿托伐他汀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6
作者 赵诗晗 唐才林 +3 位作者 陈宇 黄伟康 罗凤蓉 白雪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3-1282,共10页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Cm(protein phosphatase 2Cm,PP2Cm)特异性过表达对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诱导胰岛素抵抗的潜在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饲养♂C57BL/6J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敲除小鼠(FGF21-KO)和野生型(WT)小鼠12周后建模。...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Cm(protein phosphatase 2Cm,PP2Cm)特异性过表达对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诱导胰岛素抵抗的潜在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饲养♂C57BL/6J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敲除小鼠(FGF21-KO)和野生型(WT)小鼠12周后建模。分为Atorvastatin组、Control组、Atorvastatin+PP2Cm OE组、FGF21-KO+vehicle组、FGF21-KO+PP2Cm OE组、WT+vehicle组、WT+PP2Cm OE组。在第4、8、12周监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运用qRT-PCR、Western blot、ELISA法,测定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小鼠细胞、组织和血清中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BCAA)浓度,BCAA分解代谢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探究过表达PP2Cm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对变化最明显的FGF21进行体内外实验验证。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素、耐糖水平,使BCAA水平升高,而过表达PP2Cm可减轻以上变化。在Atorvastatin+PP2Cm OE组中,FGF21的mRNA、蛋白、浓度表达均上调。无论PP2Cm是否过表达,敲除FGF21均使BCAA、空腹胰岛素和血糖水平高于WT组。结论FGF21可能是PP2Cm参与调控阿托伐他汀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因子,过表达PP2Cm可通过调节FGF21减轻该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胰岛素抵抗 支链氨基酸 蛋白磷酸酶2Cm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支链-酮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肝硬化预后评估和治疗中的作用
7
作者 汪彦平 郑亚 +3 位作者 张惠芳 王慧敏 马小彤 陈兆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8-1193,共6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作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的关键成员,主要在肝脏合成并广泛分布于人体,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代谢及凋亡等生理过程。研究表明,IGF-Ⅰ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主要通过抑制肝纤维化、促进DNA损伤修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作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的关键成员,主要在肝脏合成并广泛分布于人体,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代谢及凋亡等生理过程。研究表明,IGF-Ⅰ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主要通过抑制肝纤维化、促进DNA损伤修复、调控脂质代谢等多种途径影响肝硬化疾病进程。监测IGF-Ⅰ水平有望为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提供评估指标;刺激IGF-Ⅰ的作用途径或调节其表达水平有望成为肝硬化的治疗新方法。本文综述了IGF-Ⅰ在肝硬化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肝硬化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慢性束缚应激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8
作者 李建芳 李莹华 +1 位作者 连雅雯 陈晓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4-920,共7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慢性束缚应激(CRS)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RS法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45只小鼠分为对照组(不建模,n=15)和CRS模型组(建模,n=30),通过糖水偏爱实验(SPT)检测2组小鼠糖水...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慢性束缚应激(CRS)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RS法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45只小鼠分为对照组(不建模,n=15)和CRS模型组(建模,n=30),通过糖水偏爱实验(SPT)检测2组小鼠糖水偏好率,悬尾实验(TST)检测2组小鼠悬尾静止时间,旷场实验(OFT)检测2组小鼠在5 min内总的移动距离和在中心区域停留的时间。CRS小鼠随机分为CRS模型+生理盐水组和CRS模型+rh-GH组,每组10只,CRS模型+生理盐水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CRS模型+rh-GH组小鼠皮下注射rh-GH 1个月,在干预前后采集2组小鼠外周血,检测2组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2组小鼠海马组织检测组织中突触蛋白1(SYN-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RS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SPT中糖水偏好率明显降低(P<0.01),TST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在OFT中小鼠总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中心区停留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CRS模型组小鼠血清中GH和IGF-Ⅰ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CRS模型+生理盐水组比较,CRS模型+rh-GH组小鼠在SPT中的糖水偏好率明显升高(P<0.01),在TST中的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在OFT中总的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心区域停留的时间明显增加(P<0.01)。与CRS模型+生理盐水组比较,CRS模型+rh-GH组小鼠血清中GH和IGF-Ⅰ水平明显升高(P<0.01),小鼠海马组织中SYN-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rh-GH对CR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GH/IGF-Ⅰ轴及增加海马组织SYN-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样行为 重组人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突触蛋白1 慢性束缚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和慢性应激加重孕期乙醇暴露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紊乱
9
作者 黄鹤归 熊颖 +2 位作者 张顶梅 何正 汪晖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2-443,共12页
目的探究高脂饮食(HFD)和慢性应激(UCS)加重孕期乙醇暴露(PEE)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异常及其机制。方法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PEE 4 g·kg^(-1)组,1 d 1次,并于孕第11 d ig至分娩。出生后第4周(PW4),将对照组仔鼠... 目的探究高脂饮食(HFD)和慢性应激(UCS)加重孕期乙醇暴露(PEE)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异常及其机制。方法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PEE 4 g·kg^(-1)组,1 d 1次,并于孕第11 d ig至分娩。出生后第4周(PW4),将对照组仔鼠和PEE组仔鼠分别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D)组、HFD组和HFD-UCS组(n=20,雌雄各半);各组仔鼠给予相应饮食至PW24,HFD-UCS组于PW21开始给予3周UCS。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血皮质酮(COR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肾上腺中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急性调节蛋白(Star)、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21-羟化酶(P450c21)、11β-羟化酶(P450c11)、1型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11β-Hsd2、盐皮质激素受体(Mr)、糖皮质激素(GC)受体(G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受体(Igf1r)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相比,PEE组HFD雄性子代血清ACTH和CORT水平显著降低,Star和P450scc、3β-Hsd及P450c11 mRNA表达显著降低,11β-Hsd1 mRNA表达降低、11β-Hsd2 mRNA表达升高、11β-Hsd1/11β-Hsd2比值显著降低,Igf1和Igf1r mRNA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HFD-UCS雄性子代血ACTH和CORT水平显著升高,P450scc、3β-Hsd和P450c11 mRNA表达显著升高,11β-Hsd1和11β-Hsd1/11β-Hsd2比值显著升高;Igf1 mRNA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EE组HFD雌性子代血ACTH水平显著降低,Igf1、Akt1基因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HFD-UCS雌性子代血ACTH和CORT水平显著升高,Sf1和Star、P450scc及P450c11 mRNA表达显著增加,11β-Hsd1和11β-Hsd1/11β-Hsd2比值显著升高,Igf1和Igf1r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HFD和UCS可加重PEE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异常,肾上腺“GC-IGF1轴”作为一种内分泌负反馈轴,其失代偿可能增加GC相关的多种成年慢性疾病易感性,如糖尿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乙醇暴露 肾上腺甾体合成 宫内编程 糖皮质激素活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轻度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
10
作者 王开欣 孙雪平 +1 位作者 罗涛 魏从兵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轻度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轻度PS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丹栀逍遥散联合...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轻度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轻度PS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丹栀逍遥散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DR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HDRS评分、NIHSS评分、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BI评分、血清BDN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HDRS评分、NIHSS评分、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BI评分、血清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38/40)vs 77.50%(31/4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4/40)vs 30.00%(12/40)](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联合五行音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轻度PSD患者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合成释放,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评价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丹栀逍遥散 五行音乐疗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结直肠癌因果关系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1
作者 穆华夏 卜伟晓 +9 位作者 丁淑婷 高梦瑶 苏维强 张震 薄其付 刘峰 石福艳 王清华 孔雨佳 王素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9-485,共7页
目的:基于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结直肠癌(CRC)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基于已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IEU OpenGWAS)项目的公开汇总数据进行双向两样本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分... 目的:基于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结直肠癌(CRC)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基于已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IEU OpenGWAS)项目的公开汇总数据进行双向两样本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采用加权中位数法(WM)、MR-Egger回归法、加权众数法(WME)和简单众数法(SM)进行辅助分析,以评估IGF-1对CRC的因果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检查结果的稳健性。结果:以IGF-1作为暴露因素共筛选到38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工具变量(IVs)。MR分析,IGF-1与CRC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联,比值比(OR)为1.178,95%置信区间(CI)为1.092~1.272,P<0.001;且该因果关联在校正了身高后仍然存在[OR(95%CI)=1.214(1.111,1.327),P<0.001]。Cochran's Q检验显示IV之间存在异质性(P<0.05),MR-Egger回归法未发现IV的水平多效性(P>0.05)。留一法逐个剔除SNPs后,结果显示该因果关联稳健。反向MR分析显示IGF-1与CRC之间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OR(95%CI)=1.017(0.997,1.037),P=0.103]。结论:IGF-1水平与CRC之间存在因果关联,高IGF-1水平是CRC的潜在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结直肠癌 孟德尔随机化 身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CXCL9、IGFBP-3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莫敏 林静静 +1 位作者 卢鑫 卢瑾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68-2574,共7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趋化因子配体9(CXCL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21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介入治疗1年后是否复发分成A组(61例)...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趋化因子配体9(CXCL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21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介入治疗1年后是否复发分成A组(61例)和B组(15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因子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肿瘤最大径>3 cm、有微血管侵犯、峰值强度(PI)高、达峰时间(TTP)短、到达时间(AT)短、血清CXCL9水平高及血清IGFBP-3水平低是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TTP、AT联合血清CXCL9、IGFBP-3检测预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其余单一因素检测(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其独立危险因素涵盖多个方面,且超声造影参数、血清CXCL9、IGFBP-3联合可提高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超声造影参数 趋化因子配体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ulin/FoxO1/Pdx1/MafA基因在宫内发育迟缓大鼠胰腺发育中的表达
13
作者 张琳 石星 +2 位作者 倪世宁 顾威 刘倩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大鼠在胚胎期和新生后Insulin/FoxO1/Pdx1/MafA基因的表达。方法:清洁级SD大鼠,雌雄鼠1∶3合笼交配,孕鼠按受孕顺序随机分为2组(IUGR组和对照组)。IUGR组自妊娠第1天至分... 目的: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大鼠在胚胎期和新生后Insulin/FoxO1/Pdx1/MafA基因的表达。方法:清洁级SD大鼠,雌雄鼠1∶3合笼交配,孕鼠按受孕顺序随机分为2组(IUGR组和对照组)。IUGR组自妊娠第1天至分娩给予正常对照组饲料进食量的半量;对照组妊娠全程任意摄取饲料;应用显微分离及提取技术取大鼠胚胎发育第14.5天、第19.5天及新生大鼠胰腺组织;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胰腺不同发育时期形态学变化;使用RT-PCR技术检测胚胎发育第14.5天,第19.5天及新生大鼠胰腺Insulin/FoxO1/Pdx1/Maf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IUGR组胰腺在发育各期均有形态学上的改变,表现为组织松散,结构不清晰,胰岛数量及面积减少;②Insulin/FoxO1/Pdx1/MafA基因全程均有表达;③Insulin、MafA基因随胎龄的增长表达量增多,与对照组相比,IUGR组Insulin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MafA基因表达较之减少(P<0.05);④FoxO1、Pdx1基因均在胚胎早期表达较多,随胎龄的增长表达量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IUGR组Pdx1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FoxO1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宫内发育迟缓对胰腺发育相关基因Insulin/FoxO1/Pdx1/MafA的表达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 胰腺发育 insulin/FoxO1/Pdx1/Maf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 被引量:3
14
作者 邵双印 蔡欣桐 +1 位作者 肖莉丽 高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6-1530,共5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达格列净1组(0.5μmol/L),达格列净2组(2μmol/L)。采用α-actin染色检测细胞面积,采...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达格列净1组(0.5μmol/L),达格列净2组(2μmol/L)。采用α-actin染色检测细胞面积,采用qPCR检测胚胎基因的转录,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检测经典信号分子。结果AngⅡ组细胞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面积低于AngⅡ组(P<0.05)。qPCR结果显示AngⅡ组胚胎基因转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胚胎基因转录低于AngⅡ组(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AngⅡ组细胞凋亡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凋亡数量低于AngⅡ组(P<0.05)。AngⅡ组细胞caspase3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caspase3活性低于AngⅡ组(P<0.05)。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AngⅡ组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Akt激活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IGF1R和Akt激活高于AngⅡ组(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保护其免受AngⅡ诱导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SGLT2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免疫球蛋白、Th9亚群水平变化及其与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利红 张哲 傅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辅助性T细胞亚群Th9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中医院确诊的108例PD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辅助性T细胞亚群Th9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中医院确诊的108例PD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29例);另选108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免疫球蛋白和Th9亚群水平,以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免疫球蛋白、Th9亚群、IGF-1和S-100B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免疫球蛋白、Th9亚群和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患者疾病程度和所有差异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IgM水平较对照组低,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研究组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较对照组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IGF-1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重度组S-100B蛋白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IgM水平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与S-100B蛋白水平呈负相关;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均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与S-100B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疾病程度与IgM、IGF-1水平呈负相关,与S-100B蛋白、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PD患者IgM水平降低,IgG、IgA、Th9亚群水平升高,且其水平变化与IGF-1、S-100B明显相关,可以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免疫球蛋白 辅助性T细胞亚群 胰岛素生长因子-1 S-100B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介导MAPKs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冬 董晓俊 徐成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沉积情况,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对数期细胞分为空白组、IGF-1组、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PD+IGF-1组、p38通路抑制剂(SB202192)组、SB+IGF-1组,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IGF-1组ALP显色加深,ALP活性升高,钙盐结节形成增多,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升高,磷酸化ERK、p38、JNK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剂量效应(P<0.05)。与空白组比较,PD组、SB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与IGF-1组比较,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GF-1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信号通路和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C3H10T1/2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19和IGF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印记状态
17
作者 魏雪 文雪 +3 位作者 谢潇 王月媛 黄丹 杨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9-1115,共7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印记状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19和IGF2 mRNA表达水平,分析H19和IGF2 mRNA在乳腺癌组...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印记状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19和IGF2 mRNA表达水平,分析H19和IGF2 mRNA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区分等位基因表达情况(纯合或杂合),基因组DNA中IGF2(ApaⅠ位点)或H19(AluⅠ位点)为杂合则进行印记分析,确定H19和IGF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印记状态,即印记保持(MOI)或印记丢失(LOI)。分析乳腺癌组织中H19和IGF2表达与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RT-q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19和IGF2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H19 mRNA表达水平与IGF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67,P<0.01)。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H19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或P<0.01)。H19和IGF2在乳腺癌组织中均存在LOI,IGF2的LOI发生率为36.7%,高于H19的LOI发生率(4.3%)。RT-qPCR法检测,IGF2 LOI组乳腺癌组织中IGF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GF2 MOI组(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H19和IGF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IGF2的LOI发生率高于H19的LOI发生率,IGF2的LOI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H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印记丢失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6在不稳定颈动脉斑块中的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玉岩 梁莹莹 +2 位作者 周洁信 车飞 付金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1-710,共10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分子相互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数据库下载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41571、GSE118481和E-MTAB-2055。采用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GO-... 目的探讨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分子相互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数据库下载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41571、GSE118481和E-MTAB-2055。采用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GO-BP)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miRNAs/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相互关系及药物-基因相互作用等方法,分析至少两个数据集中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共调控DEGs。采用定量实时PCR(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8例的颈动脉斑块和血浆中部分DEGs的表达水平。结果GO富集分析显示,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DEGs主要富集在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和细胞外基质结构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不稳定颈动脉斑块中上调的DEGs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Hippo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下调的DEGs主要富集于溶酶体、吞噬体及趋化因子过程。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COL1A2、COL4A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COL4A5、C1QA、CXCL10、CXCL2、CXCR4和CSF1R等可能在PPI网络中起重要作用。药物-基因相互作用的预测显示,CSF1R的药物相互作用最多,CXCL2受药物拮抗程度最高,IGFBP6受药物激活程度最高。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IGFBP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不稳定斑块组血浆IGFBP6浓度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0.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血浆IGFBP6水平鉴别不稳定斑块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 0.810~0.977),截断值为142.08 ng/ml。结论IGFBP6可能成为预测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生物信息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IGF结合蛋白的营养调控功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欢 唐明军 +4 位作者 刘成栋 王旋 周慧慧 麦康森 何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8-1540,共13页
为揭示IGF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IGFBP)对水产动物生理生长和营养代谢的影响,选取大菱鲆肌成纤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斑马鱼(Danio rerio)、智人(Homo sapiens)和大菱鲆(Scophthalmu... 为揭示IGF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IGFBP)对水产动物生理生长和营养代谢的影响,选取大菱鲆肌成纤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斑马鱼(Danio rerio)、智人(Homo sapiens)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中igfb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共同进行分析推断进化历史,对肌成纤维细胞进行IGFBPs的抑制剂(NBI 31772)和IGF1R的抑制剂(BMS 554417)处理,通过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Annexin V-FITC染色、代谢物测定等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IGFBP家族共有12个基因,不同的igfbp基因具有显著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在脑、鳃、胆囊组织中igfbp2a表达量最高;在眼、肌肉、肾脏、皮肤组织中igfbp5a表达量最高;在脾脏和心脏组织中igfbp3b表达量最高;在肝脏组织中igfbp2b表达量最高;在肠组织中igfbp4表达量最高;大菱鲆肌成纤维细胞在营养诱导后igfbp1a、igfbp3b、igfbp4、igfbp5a和igfbp5b基因表达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igf2相较于igf1对营养应答更敏感。短期抑制IGFBPs能够促进IGF的信号激活能力,而长期抑制IGFBPs则降低IGF的活性并导致细胞凋亡。此外,长期抑制IGFBPs会造成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代谢中间物含量降低,但会积累细胞内游离必需氨基酸。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认识IGFBPs及IGF信号通路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信号通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细胞凋亡 营养代谢 大菱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血浆标志物与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远明 郑辉才 +1 位作者 卓越 陈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ignal peptide-CUB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domain inclusion protein-1,SCUBE-1)、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及胰岛素样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ignal peptide-CUB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domain inclusion protein-1,SCUBE-1)、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2,IGFBP-2)水平及其与危险分层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三亚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117例,其中高危患者41例、中危患者46例和低危患者30例,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85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对老年急性肺栓塞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心肌肌钙蛋白Ⅰ、B型钠尿肽、D-二聚体、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0.95±0.28)μg/L vs(0.30±0.08)μg/L,(2017.62±308.15)μg/L vs(538.14±102.73)μg/L,(5.24±1.13)μg/L vs(1.63±0.27)μg/L,(22.50±10.14)μg/L vs(9.25±4.36)μg/L,(2.01±0.72)μmol/L vs(0.61±0.17)μmol/L,(468.16±90.51)μg/L vs(155.27±30.74)μg/L,P<0.01]。高危患者和中危患者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明显高于低危患者,且高危患者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明显高于中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肌肌钙蛋白Ⅰ、B型钠尿肽、D-二聚体、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升高是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CUBE-1、ADMA及IGFBP-2三项联合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27,95%CI:0.864~0.993),准确性为93.1%。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Ⅰ、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升高与老年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和预后不良有关,三项联合对老年急性肺栓塞预后不良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肌钙蛋白Ⅰ 预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