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的我国油菜碳足迹核算与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海燕 仇欢欢 周倩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1350,共10页
【目的】深度剖析近年来我国油菜碳足迹的时空演变及来源构成变化趋势,并提出油菜种植减排增产的可行方向,为制定油菜种植产业政策和优化种植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油菜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测算2004—2022年我国1... 【目的】深度剖析近年来我国油菜碳足迹的时空演变及来源构成变化趋势,并提出油菜种植减排增产的可行方向,为制定油菜种植产业政策和优化种植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油菜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测算2004—2022年我国15个油菜种植省份的油菜碳足迹,分析油菜碳足迹变化特征,并有针对性提出减排策略。【结果】2004—2022年我国油菜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面积碳足迹和单位产量碳足迹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年均增长量约0.34×10^(9)kg CO_(2)eq,单位产量碳足迹年均增长量约0.01 kg CO_(2)eq/kg,单位面积碳足迹年均增长量约0.049×10^(3)kg CO_(2)eq/ha;在省份层面,长江中上游及西南、西北种植区的油菜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正增长趋势,以湖南省增长最快,年均增长量为20.668×10^(7)kg CO_(2)eq,而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和浙江省呈下降趋势,对应的年均变化量分别为-9.925×10^(7)、-8.606×10^(7)、-2.869×10^(7)和-2.324×10^(7)kg CO_(2)eq。除重庆市外,我国主要油菜种植区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有湖南省、贵州省和甘肃省,年均增长量分别为98.632、103.165和120.070 kg CO_(2)eq/ha。我国大部分油菜种植区的单位产量碳足迹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仅重庆市、江苏省、云南省、浙江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的单位产量碳足迹呈降低趋势。从碳足迹构成来看,化肥生产和化肥施用是我国油菜种植中碳足迹的主要来源,二者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占比合计为70.94%,其次是灌溉和人工产生的碳排放,即控制化肥和灌溉投入量是我国油菜种植减排的主要方向。我国各省油菜种植各环节单位面积碳足迹占比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与全国油菜单位面积碳足迹构成保持一致。【建议】积极推广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普及推广油菜节水节能灌溉技术,着力减少灌溉能耗;科学规划油菜产业短长期目标,优化生产区域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碳足迹 年际变化 农资投入 生命周期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入饱和的机械臂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2
作者 王杰 沈艳霞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1250,共10页
针对机械臂系统存在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输入饱和的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用于各关节角的轨迹跟踪控制。首先,建立机械臂模型,将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输入饱和误差看作集中扰动;其次,设计... 针对机械臂系统存在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输入饱和的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用于各关节角的轨迹跟踪控制。首先,建立机械臂模型,将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输入饱和误差看作集中扰动;其次,设计了一种固定时间收敛的扩张高增益观测器对集中扰动进行估计,解决了传统扩张高增益观测器的估计误差在初始时刻存在峰值和只能渐近稳定的问题;再次,将积分滑模控制与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利用反步法完成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的设计,通过观测器所估计的集中扰动削减控制输出的抖振;最后,对所提观测器与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观测器能够精确估计集中扰动,所提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机械臂系统的轨迹跟踪速度和精度,同时在考虑输入饱和的情况下保证了机械臂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输入饱和 扩张观测器 反步法 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测算及产业转移贡献度分析
3
作者 邢会 安鹏钊 +1 位作者 李元杰 霍晓谦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224,共12页
文章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域,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运用2012年、2017年及2020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精准识别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主要行业和地区,并运用2次结构分解分析,剖析了非首都功能外迁背景下产业转移对京津冀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 文章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域,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运用2012年、2017年及2020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精准识别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主要行业和地区,并运用2次结构分解分析,剖析了非首都功能外迁背景下产业转移对京津冀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研究期内,京津冀贸易隐含碳排放在增加,生产的产品更多地是满足其他地区的消费;在区域间的贸易中,北京市是贸易隐含碳的净转出区,河北省是贸易隐含碳净转入区,虽然天津市的转入和转出基本持平,但贸易隐含碳变化幅度最大。(2)北京市大部分行业发生了贸易隐含碳的转出,其对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从北京内部生产转移至天津、河北生产后再调入至北京,河北省大部分行业发生了贸易隐含碳的转入。(3)在研究期内,产业转移对北京市和天津市贸易隐含碳的影响为先抑制后促进,对河北省的影响为先促进后抑制。整体来看,产业转移降低了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但增加了河北市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各行业的变化趋势同区域整体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中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为金属冶炼及制品工业、电力、热能、燃气和水的生产分配行业及其他服务业。基于此,文章从产业结构、能源使用和环境政策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协同减排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贸易隐含碳排放 产业转移 投入产出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RA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IBIEM的河谷坝址地震动输入方法及地震动场模拟研究
4
作者 王飞 刘云贺 +3 位作者 李虎 薛炳 牟猷 宋志强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4-253,共10页
地震动输入是大坝抗震安全分析的基础,然而目前地震动输入尚未合理考虑河谷散射效应对大坝动力响应的影响。将河谷场地总运动场分解为平坦半空间自由场和河谷散射场分别求解,采用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求解河谷场地散射场,将其与平坦半空... 地震动输入是大坝抗震安全分析的基础,然而目前地震动输入尚未合理考虑河谷散射效应对大坝动力响应的影响。将河谷场地总运动场分解为平坦半空间自由场和河谷散射场分别求解,采用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求解河谷场地散射场,将其与平坦半空间自由场叠加获得河谷场地总运动场(地震动场),通过封闭解验证了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的精度。进而,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河谷场地内部,同时将河谷地基截断边界处总运动场转换为等效地震输入荷载,建立了总运动场结合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波动输入方法。应用基于有限元法-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建立地震波动输入方法,数值求解了梯形河谷场地地震动场,分析了自由场波动输入和总运动场波动输入下河谷动力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自由场波动输入下河谷关键位置位移峰值、波形与精确解存在较大偏差,水平和竖向位移最大误差分别达15.6%、29.3%;总运动场波动输入下位移峰值、波形与精确解拟合良好。该研究建立的波动输入方法计算精度高,合理考虑了河谷散射效应,为更准确地预测河谷上大坝动力响应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 散射效应 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 地震动输入 总运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的MIMO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嘉慧 刘锋 +1 位作者 邵蔚 高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10-2815,共6页
旨在优化工业环境下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RIS)的MIMO通信系统。首先构建适用于工业场景的信道模型,并提出以最大化系统接收功率为目标的非凸优化问题。针对该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投影算法(GPM)的交替优化策略,通过迭代更新RIS... 旨在优化工业环境下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RIS)的MIMO通信系统。首先构建适用于工业场景的信道模型,并提出以最大化系统接收功率为目标的非凸优化问题。针对该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投影算法(GPM)的交替优化策略,通过迭代更新RIS相移矩阵、发射波束成形矢量及接收组合矢量,实现接收功率最大化,提升系统性能。同时研究RIS部署位置影响,并与传统译码转发(DF)中继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RIS元件数量为18×18时,其系统接收功率与传统DF中继性能相当;当RIS规模增加至24×24时,接收功率较DF中继性能提升172.7%。该成果可为相关通信系统优化部署与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投影算法 可重构智能表面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工业通信 交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范激励输入的大跨度连廊结构舒适度快速评估算法研究
6
作者 程卫红 吴祥 +2 位作者 陈才华 陆宜倩 陈灏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69,共6页
基于建筑楼盖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对规则大跨度连廊结构的人行舒适度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规范激励输入,推导出规则连廊结构的稳态峰值加速度快速评估计算方法,并给出不同频率连廊结构的峰值加速度响应规律。通过有限元算例验证了该简化... 基于建筑楼盖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对规则大跨度连廊结构的人行舒适度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规范激励输入,推导出规则连廊结构的稳态峰值加速度快速评估计算方法,并给出不同频率连廊结构的峰值加速度响应规律。通过有限元算例验证了该简化计算方法和峰值加速度响应规律的准确性;并研究该评估计算方法对于不同平面形式和立面形式连廊结构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连廊结构稳态振动峰值加速度-结构自振频率的关系曲线与规范中的荷载折减系数分布曲线形式一致;结构自振频率避开1.25~2.25Hz区间能够有效改善结构的人群舒适度;本文提出的评估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边界条件、不同平面形式和立面形式的规则连廊(室内天桥)结构,可以用于规则大跨度连廊结构的舒适度快速评估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度 大跨度连廊结构 激励输入 峰值加速度 快速评估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小麦种植体系活性氮排放及碳足迹对化肥施用的响应
7
作者 李慧 代新俊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45-48,共4页
以山西省小麦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2011—2021年小麦种植产生的碳氮排放量进行计算,以期为小麦生产中施用化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11—2021年山西省小麦播种面积降低了24.41%,但是小麦1 hm^... 以山西省小麦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2011—2021年小麦种植产生的碳氮排放量进行计算,以期为小麦生产中施用化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11—2021年山西省小麦播种面积降低了24.41%,但是小麦1 hm^(2)产量增加33.99%。在山西省小麦种植中的各类化肥投入中,11年间化肥投入增加了18.55%,肥料类型逐渐由氮肥为主导转变为以复混肥为核心,与2011年相比,2021年氮肥用量下降44.11%,而复混肥用量增加168.90%。山西省小麦生产体系活性氮排放以NH3挥发排放为主,NH3挥发量53.34 kg/hm^(2),NO_(3)^(-)-N淋溶量4.33 kg/hm^(2),N_(2)O排放量0.40 kg/hm^(2)。此外,2011—2021年山西省每生产1 t小麦由于化肥投入产生的碳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环境代价逐渐降低。为进一步降低小麦化肥施用产生的碳氮足迹,可以研发降低氨挥发技术,开发缓控释肥以及结合测土配方等技术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碳氮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化肥投入 生命周期评价法 活性氮排放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碳汇造林投入产出效率分区优化对策
8
作者 曾予心 苏建兰 +1 位作者 李伟 周星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3,共8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云南碳汇造林虽具潜力,但因成本高、效率低及管理不足等原因亟需优化。本研究以云南省腾冲市碳汇造林项目为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四象限法,评估农户在碳汇林投入产出过程中的效率,探讨其资源配...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云南碳汇造林虽具潜力,但因成本高、效率低及管理不足等原因亟需优化。本研究以云南省腾冲市碳汇造林项目为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四象限法,评估农户在碳汇林投入产出过程中的效率,探讨其资源配置、技术应用和管理差异。结果显示:Ⅰ区间农户在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上表现较好,但存在资源配置冗余,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不匹配导致整体效率偏低;Ⅱ区间农户虽有较好的规模效率,但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滞后,限制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Ⅲ区间农户面临规模和技术双重瓶颈,资源浪费严重,需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技术应用来提高效率;Ⅳ区间农户虽在技术效率上较高,但由于规模过小,未能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需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优化资源整合。此外,研究还发现碳汇林的产出潜力在不同区间农户中存在显著差异,Ⅰ和Ⅱ区间的碳汇产出接近饱和,而Ⅲ和Ⅳ区间农户则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因此,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是提升碳汇林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农户应加强对林地管理的重视,特别是在森林资源利用和合理施肥等方面提升碳汇林经营的投入产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造林 投入产出效率 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四象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点输入的桂松干渠渡槽地震响应分析
9
作者 张中昊 吴谦 +1 位作者 汪可欣 单立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907,共9页
当渡槽跨度较大时,各支座在地震动频率、相位等方面存在相关性,因此地震响应分析考虑这种相干性变化对结构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以黔中水利枢纽桂松干渠大坡渡槽为对象,研究在人工合成波和考虑地震动空间变化性的多点激励作用下渡槽结... 当渡槽跨度较大时,各支座在地震动频率、相位等方面存在相关性,因此地震响应分析考虑这种相干性变化对结构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以黔中水利枢纽桂松干渠大坡渡槽为对象,研究在人工合成波和考虑地震动空间变化性的多点激励作用下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采用Westergaard附加质量法简化槽内水体与槽壁的流固耦合作用,建立了大型渡槽流固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计算空况、满水工况下渡槽结构的位移偏移量,并对其进行损伤评估。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槽中有水时槽体横向位移明显,渡槽大部分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渡槽槽身和支撑柱应力集中处出现大面积塑性,支撑柱底部钢筋出现少量屈服,渡槽变形满足相关规范规定;一致激励下渡槽两端支撑柱出现大面积塑性损伤,其他支撑柱损伤效果不明显,多点激励下渡槽支撑柱均出现大面积塑性损伤,2种激励作用下渡槽槽身底部与槽墩接触位置以及槽身与横梁连接处均发生集中塑性损伤。由此可见,多点激励输入下渡槽槽身与横梁连接处、槽身与槽墩连接处以及支撑柱损伤区域较大,比一致激励输入更明显,顶点位移偏移量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渡槽 人工合成波 地震动 多点输入 动力响应 Westergaard附加质量法 流固耦合 损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植模式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子琪 华利民 +3 位作者 王丽丽 何娜 王昌华 唐志强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为探明水稻不同种植模式与还田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以辽星21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移栽与直播种植2种模式下秸秆还田、炭化还田和不还田3种方式土壤中有机碳、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差异。研... 为探明水稻不同种植模式与还田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以辽星21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移栽与直播种植2种模式下秸秆还田、炭化还田和不还田3种方式土壤中有机碳、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种植模式较移栽方式土壤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全磷含量增加0.9%、5.4%和7.1%,生物炭还田较不还田处理分别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9.6%、20.1%、5.3%和8.1%。因此,直播种植结合生物炭还田可作为提高农田肥力、改善土壤养分的一项促进北方寒地稻田资源再利用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模式 还田方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及驱动力比较——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6
11
作者 欧定余 廖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基于国际与国内区域投入产出表,从产业融合视角对智慧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度量,并开展国际、国内区域的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机械化及数字化相关产业对农业的发展的驱动效果偏低;我国智慧农业发... 基于国际与国内区域投入产出表,从产业融合视角对智慧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度量,并开展国际、国内区域的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机械化及数字化相关产业对农业的发展的驱动效果偏低;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区域异质性明显,山西等地科研服务类产业驱动力偏低,而内蒙古等地则数字化驱动力不足。应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提升农业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加速突破核心关键性技术,制定具有区域特征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投入产出法 产业融合 产业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模态分析和输入整形的机器人末端振动实时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成刚 汪晓鑫 +3 位作者 李自立 高萌 刘吉华 邓文彬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7-338,共12页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连续工作过程中,由于运动状态突变及关节柔性会引起机器人末端振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模态分析(AMA)和输入整形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振动实时抑振方法。首先,结合机器人控制方案,建立了考虑机器人关节柔...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连续工作过程中,由于运动状态突变及关节柔性会引起机器人末端振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模态分析(AMA)和输入整形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振动实时抑振方法。首先,结合机器人控制方案,建立了考虑机器人关节柔性的闭环动力学方程,并采用泰勒级数展开法推导出了机器人的线性化模态参数解析表达式,有效解析了机器人在振动状态下的模态参数;然后,依据机器人末端残余振动特性,采用级联法设计了双模态零振动微分(ZVD-ZVD)输入整形器,并提出了一种结合AMA和输入整形器的时变双模态抑振方法;最后,在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实验平台上,对AMA方法计算所得的解析模态参数与机器人实测模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行了机器人的末端残余振动抑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AMA方法对固有频率的最大计算误差仅为5.18%,对阻尼比的最大计算误差为0.0122,证明了AMA方法在时变双模态输入整形抑振方案中的有效性;利用时变双模态输入整形抑振方法,将机器人的三处末端残余振动的最大振幅分别降低至整形前的17.3933%、11.6716%和12.1311%,同时减少了非时变输入整形抑振方案的过量延时(由不准确的模态参数而导致),在整体性能上优于传统的非时变双模态输入整形抑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残余振动 解析模态分析 输入整形 时变双模态抑振方法 双模态零振动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现与消落:中文数字打字机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历程
13
作者 田园 杨新涯 王彦力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139,共9页
中文数字打字机出现在中文机械打字机时代之后,个人计算机键盘和专业打印机普及之前,其兴起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数字打字机不仅推动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也为中国用户提供了方便的中文字符输入和输出方式。研究中文数... 中文数字打字机出现在中文机械打字机时代之后,个人计算机键盘和专业打印机普及之前,其兴起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数字打字机不仅推动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也为中国用户提供了方便的中文字符输入和输出方式。研究中文数字打字机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历程,能更加明确文字输入和输出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情况,了解中文数字打字机在图书馆办公自动化和图书馆员素质培养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与推动作用。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档案查阅等方法,梳理中文数字打字机的发展脉络和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情况及价值所在,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逐渐消亡的原因进行深刻地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打字机 技术史 数字打字机 四通 输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如何驱动制造业升级?——基于WIOD跨国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国亮 付凡 杨蕙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41,共13页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制造业升级成为当前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聚焦制造业产业内升级,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测度制造业对数字技术的依赖程度,分析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影响的研究表明...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制造业升级成为当前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聚焦制造业产业内升级,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测度制造业对数字技术的依赖程度,分析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影响的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内在机理表明,数字技术主要通过优化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实现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在网络基础设施完善、贸易壁垒低的国家体现得更为明显,同时受制造业技术水平、数字技术来源的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制造业升级 生产要素投入 投入产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SDA法的2020~2060年中国行业CO_(2)排放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火根 汪钰婷 肖丽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3-1755,共13页
采用IO-SDA法测算2017~2020年CO_(2)排放,后结合国内权威预测报告,利用RAS法推导2025~2060年投入产出表和各行业能源消费数据,利用IO-SDA法定量评价各驱动因素在2020~2060年对CO_(2)排放总量和各行业CO_(2)排放量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20... 采用IO-SDA法测算2017~2020年CO_(2)排放,后结合国内权威预测报告,利用RAS法推导2025~2060年投入产出表和各行业能源消费数据,利用IO-SDA法定量评价各驱动因素在2020~2060年对CO_(2)排放总量和各行业CO_(2)排放量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2020~2060年中国行业CO_(2)排放总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2030年左右达峰,后经历平台期,2035年开始快速减排,2050年后减排速度变慢;CO_(2)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为最终需求规模,最主要的促降因素为碳排放强度;投入产出结构和最终需求结构只在个别时期促进CO_(2)排放增长,总体上对CO_(2)减排有积极作用,但作用有限,且伴随着经济结构趋于稳定,这两者的作用逐渐削弱;CO_(2)排放总量和4项因素的变化幅度在达峰平台期、快速减排期与全面中和期3个阶段由小变大再变小;从行业角度看,电力等公共品生产和供应业、金属产品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化学工业是CO_(2)减排的主要动力.为有效实现CO_(2)减排目标,政府实施CO_(2)减排政策的过程中,应在继续充分发挥碳排放强度积极效应的同时,更加注重释放重点行业技术创新、最终需求结构优化对CO_(2)减排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法 RAS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激励法的大跨度桥梁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闭合解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岩 张亚辉 林家浩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8,共7页
针对大跨度结构考虑地面空间运动的非一致地震响应分析问题,结合虚拟激励法,应用傅里叶分析建立了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响应演变功率谱分析的频域方法。建立的方法完全基于频域执行,给出了响应演变功率谱的闭合解表达式。由于实现了确定... 针对大跨度结构考虑地面空间运动的非一致地震响应分析问题,结合虚拟激励法,应用傅里叶分析建立了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响应演变功率谱分析的频域方法。建立的方法完全基于频域执行,给出了响应演变功率谱的闭合解表达式。由于实现了确定性调制过程与随机过程的有效分离,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进行计算不需要较高的采样分析频率就可以获得较好精度的数值结果。数值算例研究了某斜拉桥的考虑地面运动空间效应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与通常时频分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频域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输入 非平稳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闭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ViT和改进几何特征点法的车载单目视觉测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锟 田文涛 +2 位作者 李蔚 樊运新 张浩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5-1815,共11页
车载视觉测速技术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组合测速技术的重要组成,具有硬件成本低、算法拓展性强、低速下测量准确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提高视觉测速算法在各类工况下的精度和鲁棒性,将几何特征点法在特征点充足时测速精度高和深度... 车载视觉测速技术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组合测速技术的重要组成,具有硬件成本低、算法拓展性强、低速下测量准确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提高视觉测速算法在各类工况下的精度和鲁棒性,将几何特征点法在特征点充足时测速精度高和深度学习方法在多场景下测速稳定的优势进行结合,提出一种基于MaxViT和改进几何特征点法的车载单目视觉测速算法。该算法构建基于双输入MaxViT网络和改进几何特征点法的双通道,并行处理车载前视相机获取的连续3帧输入图像序列,滚动估计车辆当前速度,其中双输入MaxViT网络差异化提取图像不同区域的光流特征,估计当前速度所在的置信度为90%的速度区间,改进特征点法基于特征点运动计算当前速度估计值。当速度估计值落在双输入MaxViT网络估计的速度区间时,以该估计值作为实时车速测量值,否则以速度区间中值作为实时车速测量值。当算法迭代运行多帧后,将速度区间中值作为本帧速度输出以减小累积误差。使用6个车速小于40 km/h且包括加减速等工况与直弯道等场景的自建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以理论测速精度0.1 m/s的GPS速度信号为参考速度,本文方法平均相对测速误差少于1.37%,最大相对测速误差少于6.13%。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有效提高了车载视觉测速精度与鲁棒性,可为多元车载视觉测速方法融合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车辆测速 视觉测速 双输入MaxViT网络 特征点法 验证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贸易虚拟水流动时空特征及可持续性分析
18
作者 林海 李显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164,共7页
基于拓展的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贸易虚拟水转移量进行测算,并结合部门用水效率、水资源承载力对虚拟水流动时空特征、产业结构特征及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中国从“一带一路... 基于拓展的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贸易虚拟水转移量进行测算,并结合部门用水效率、水资源承载力对虚拟水流动时空特征、产业结构特征及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中国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净进口虚拟水量逐年增加,由-25.24亿m^(3)增至58.87亿m^(3),中国每年分别从东北亚、西亚北非和中亚地区净进口虚拟水12.24亿m^(3),24.28亿m^(3)和1.06亿m^(3),分别向南亚、中东欧和东盟地区净出口虚拟水41.06亿m^(3),16.92亿m^(3)和7.75亿m^(3);中国主要在农业、采矿业等能源产品供应业净进口虚拟水,在纺织业、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净出口虚拟水,贸易虚拟水空间流动部分满足了可持续发展需求。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贸易潜力的释放有助于促进跨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虚拟水 投入产出法 贸易结构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高效混合模拟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禹海涛 王治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数值模拟是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地震动输入及边界效应、模型尺度规模等因素均会影响数值模拟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并且存在计算尺度、计算时间、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高效、精确地模拟地下结构与地层相互作用体系... 数值模拟是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地震动输入及边界效应、模型尺度规模等因素均会影响数值模拟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并且存在计算尺度、计算时间、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高效、精确地模拟地下结构与地层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区域缩减法(DRM)将边界元和有限元相融合的核心思想,旨在建立能够合理模拟地下结构-地层系统地震响应特征的高效混合分析方法。首先将地下结构-地层整体模型划分为近场地层-结构内域子模型和远场地层外域子模型,通过构造重合节点保证内域-外域耦合边界处的位移连续性;其次,基于边界元求解外域自由场或地形影响下的非自由场地震动特征,并采用DRM构造矩阵方程将外域动力响应转化为等效地震荷载,可以在保证地震动合理输入的前提下极大地缩减外域模型尺寸,进而实现对内域中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快速参数化分析;最后,设计了两组典型算例以检验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高效性。结果表明:对于无地形影响下的双线隧道地震响应模拟,通过与远置边界参考解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受地形条件影响下的双线隧道地震响应模拟,本方法在保证精度要求的基础上极大缩减了包括地形在内的外域模型范围,相比远置边界法和传统黏弹性法,可使计算模型尺度分别缩减97%和83%,计算时间减少72%和58%。此外,该方法还可推广到斜入射地震动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混合方法 区域缩减法 非自由场地震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n-Square Exponential Input-to-State Stability of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Stochastic Control Systems 被引量:1
20
作者 Qiao ZHU Jia-Rui CUI Guang-Da HU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60-1365,共6页
这份报纸处理随机的控制系统(SCS ) 的数字解决方案的吝啬平方的指数的 input-to-state 稳定性(expbe ) 。第一,一个有限时间的强壮的集中条件成立为,这被显示出随机 ? SCS 上的方法。那么,如果并且仅当,我们能看到 SCS 的吝啬平方... 这份报纸处理随机的控制系统(SCS ) 的数字解决方案的吝啬平方的指数的 input-to-state 稳定性(expbe ) 。第一,一个有限时间的强壮的集中条件成立为,这被显示出随机 ? SCS 上的方法。那么,如果并且仅当,我们能看到 SCS 的吝啬平方的 expbe 成立的随机 ? 方法(为足够地小的步尺寸) 在有限时间的强壮的集中条件下面被保存。为有片面 Lipschitz 飘移的 SCS 的一个班,第二,它被证明那二含蓄的 Euler 方法(为任何步尺寸) 能继承 SCS 的吝啬平方的 expbe 性质。最后,数字例子证实在这研究介绍的定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控制系统 状态稳定性 数值解 输入 LIPSCHITZ 隐式Euler方法 有限时间 收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