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建系和维持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8
1
作者 孟国良 汤富酬 +1 位作者 滕路 尚克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2-294,共3页
总结了十多年来我们从事ES细胞建系和培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并对一些常规性的操作步骤进行了改进。同时 ,对某些尚不明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和建议。研究工... 总结了十多年来我们从事ES细胞建系和培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并对一些常规性的操作步骤进行了改进。同时 ,对某些尚不明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和建议。研究工作表明 ,我们采取的对策和方法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细胞 内细胞团 多方向分化潜能 正常二倍体核型 建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任新玲 章汉旺 +3 位作者 刘群 陈雯 李豫峰 朱桂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2-745,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化复苏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与冷冻前囊胚质量、发育速度的相关性,探讨单囊胚移植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05例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发育速度、囊胚质量、内细胞团(ICM)/滋养外胚层(TE)评分对妊娠结局的... 目的研究玻璃化复苏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与冷冻前囊胚质量、发育速度的相关性,探讨单囊胚移植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05例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发育速度、囊胚质量、内细胞团(ICM)/滋养外胚层(TE)评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第5、6天囊胚间复苏后存活率、移植后妊娠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0%,54.5%vs 97.0%,52.5%)。优质囊胚移植后妊娠率(44/70,62.9%)显著高于非优质囊胚(12/35,34.3%)。ICM评分为A、B级的囊胚移植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6%vs 58.0%),但均显著高于C级胚胎(21.1%)。TE评分越低,妊娠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妊娠率与囊胚质量有关,与囊胚发育速度无关。ICM评分而非TE评分与妊娠结果显著相关。复苏周期单个优质囊胚移植后妊娠率高,提示单囊胚移植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囊胚移植 囊胚质量 内细胞团 滋养外胚层 玻璃化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猪囊胚内细胞团分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冯秀亮 高志敏 +3 位作者 杨春荣 雷安民 樊敬庄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0,共6页
以 PMEF为饲养层培养猪 7~ 9日龄囊胚分离 ES细胞 ,ICM初次传代时间为 4~ 7d,ES细胞传代时间为 4~ 5 d,ES细胞传至 1~ 5代的胚胎数分别为 1 2 (1 8.8% ) ,8(1 2 .5 % ) ,5 (7.8% ) ,3(4 .7% ) ,2 (3.1 % ) ,并进行体外分化和 AKP染... 以 PMEF为饲养层培养猪 7~ 9日龄囊胚分离 ES细胞 ,ICM初次传代时间为 4~ 7d,ES细胞传代时间为 4~ 5 d,ES细胞传至 1~ 5代的胚胎数分别为 1 2 (1 8.8% ) ,8(1 2 .5 % ) ,5 (7.8% ) ,3(4 .7% ) ,2 (3.1 % ) ,并进行体外分化和 AKP染色鉴定。对影响猪 ES细胞分离与克隆的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 ) 9和 1 4日龄小鼠胎儿 PMEF饲养层培养 9日龄猪囊胚 ,贴壁率 (83.3% ,88,9% ) ,ICM形成率 (75 .0 % ,77.8% )和 1代 ES细胞克隆率(2 5 .0 % ,2 2 .2 %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2 ) 7,8和 9日龄胚胎随胚龄增加 ,胚胎贴壁率 (5 .9% ,5 7.1 % ,87,9% )和 ICM形成率 (0 .0 % ,2 8.6 % ,81 .8% )升高 ,差异显著 (P<0 .0 1 )。(3) 9日龄囊胚直径 0 .8~ 1 .2 m m培养36~ 4 8h贴壁 ,贴壁率 1 0 0 % ,ICM形成率 1 0 0 % ;直径 >1 .2 mm囊胚贴壁时间为 4 8~ 72 h,贴壁率 5 7.1 % ,ICM形成率 5 7.1 % ,差异显著 (P<0 .0 5 )。去除直径 >1 .2 m m囊胚部分滋养层细胞培养 36~ 4 8h,贴壁率 91 .7% ,ICM形成率 83.3% ;(4 )添加外源 L IF没有提高贴壁率 (86 .4 % ,90 .9% ;P>0 .0 5 )和 ICM形成率 (81 .8% ,81 .8%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 内细胞团 分离 胚胎干细胞 胚胎日龄 培养基 胚胎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建系新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谌兵来 胡随瑜 +1 位作者 谢小毛 刘小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21,共6页
通过对小鼠胚胎着床初期子宫组织块的培养及内细胞团的分离,探讨利用该方法获得胚胎干细胞的可能性.我们用这种方法已建立了一株小鼠胚胎干细胞系,传至第10代,AKP染色细胞呈强阳性,RT-PCR证实Oct 4表达强阳性.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获... 通过对小鼠胚胎着床初期子宫组织块的培养及内细胞团的分离,探讨利用该方法获得胚胎干细胞的可能性.我们用这种方法已建立了一株小鼠胚胎干细胞系,传至第10代,AKP染色细胞呈强阳性,RT-PCR证实Oct 4表达强阳性.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获得胚胎干细胞是可行的.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新方法极大简化了实验步骤,降低了实验技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细胞团 胚胎干细胞 组织块培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早期胚胎分离和培养兔胚胎干细胞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振明 桑润滋 +2 位作者 韩建永 孙国杰 李俊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0-73,共4页
采用昆白系小鼠成纤维细胞(MEF)作为饲养层,低糖DMEM+10%NBS+10%FCS+10 ng/mL LIF+10 ng/mL SCF+0.1 mmol/L β-巯基乙醇+100 IU/mL青霉青+80 IU/mL链霉素作培养基,从培养96 h的胚胎中分离出1个兔类ES细胞集落,克隆传至4代,悬浮培养的兔... 采用昆白系小鼠成纤维细胞(MEF)作为饲养层,低糖DMEM+10%NBS+10%FCS+10 ng/mL LIF+10 ng/mL SCF+0.1 mmol/L β-巯基乙醇+100 IU/mL青霉青+80 IU/mL链霉素作培养基,从培养96 h的胚胎中分离出1个兔类ES细胞集落,克隆传至4代,悬浮培养的兔类ES细胞团,可出现囊状胚。兔类ES细胞接种在衰老的饲养层上,出现滋养层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分离 胚胎干细胞 内细胞团 胚胎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物和消化液对牛和小鼠类胚胎干细胞克隆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安立龙 高志敏 +5 位作者 杨奇 冯秀亮 窦忠英 雷安民 杨春荣 邱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0,共6页
研究了犊牛血清、饲养层、培养液、添加物和消化液对牛和小鼠类胚胎干细胞克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 4h内使小鼠胚胎贴壁率达 86 %以上的犊牛血清可用于小鼠和牛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克隆 ;在 ES细胞培养液中 ,犊牛血清体积分数以 1... 研究了犊牛血清、饲养层、培养液、添加物和消化液对牛和小鼠类胚胎干细胞克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 4h内使小鼠胚胎贴壁率达 86 %以上的犊牛血清可用于小鼠和牛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克隆 ;在 ES细胞培养液中 ,犊牛血清体积分数以 15 %~ 2 0 %为宜 ,在 DMEM(L )培养液中添加 0 .1μm ol/ L Na2 Se O3+0 .1mm ol/ Lβ-巯基乙醇 +10 ng/ m L IGF+10 0 0 ng/ m L L IF,能显著提高牛 ES细胞分离与克隆效率 ;低糖 DMEM比TCM199和高糖 DMEM更适宜于牛 ES细胞的分离。优秀胚胎形成的团状 ICM更适宜于分离与克隆 ES细胞 ,在37℃用低体积分数消化液处理 ICM或 ES细胞集落 ,再以机械将其离散为细胞小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胚胎干细胞 内细胞团 克隆效率 添加物 消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山羊内细胞团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炜峰 葛秀国 +3 位作者 杨春荣 马晓玲 华进联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0,共6页
对32只关中奶山羊进行超排处理,获得胚胎263枚,其中囊胚122枚。采用机械法、酶消化法和免疫外科法分离囊胚83枚,得到内细胞团(ICM)65个。将ICM培养于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研究含血清和无血清条件下ICM的增殖规律,并比较添加不同... 对32只关中奶山羊进行超排处理,获得胚胎263枚,其中囊胚122枚。采用机械法、酶消化法和免疫外科法分离囊胚83枚,得到内细胞团(ICM)65个。将ICM培养于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研究含血清和无血清条件下ICM的增殖规律,并比较添加不同生长因子对ICM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血清培养时,ICM细胞增殖相对较慢,分化减少;添加LIF、bFGF、两种同时添加或均不添加对原代ESC样集落形成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添加10 ng/mL bFGF稍微有助于ICM增殖。山羊ICM适宜于无血清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血清替代品 内细胞团 胚胎干细胞 免疫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类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宇 朱志伟 +1 位作者 于福先 潘建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257,共6页
为了确立兔类胚胎干细胞(ESCs-like)体外培养方法,研究探讨了兔囊胚形成环境与饲养层细胞对内细胞团(ICM)增殖、ICM原代集落形成以及集落碱性磷酸酶(AKP)阳性率的影响,并在MEF和REF饲养层上进行了兔ESCs-like的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去除... 为了确立兔类胚胎干细胞(ESCs-like)体外培养方法,研究探讨了兔囊胚形成环境与饲养层细胞对内细胞团(ICM)增殖、ICM原代集落形成以及集落碱性磷酸酶(AKP)阳性率的影响,并在MEF和REF饲养层上进行了兔ESCs-like的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去除透明带桑葚胚在体外具有较高的囊胚发育率和囊胚贴壁率(P<0.05),体外发育囊胚ICM原代集落的AKP阳性率却显著低于体内发育囊胚(P<0.05);与MEF饲养层相比,REF饲养层上ICM原代集落的形成率显著偏低(P>0.05),但原代集落的AKP阳性率却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MEF饲养层与REF饲养层均支持兔ESCs-like的传代培养,但F3代后MEF组中ESCs-like的集落形成率显著高于REF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胚胎干细胞(ESCs-like) 内细胞团(ICM) 集落 饲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类ES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艳 高其双 +2 位作者 黄海军 邓兵 蒋思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7-1192,共6页
旨在优化并建立有利于山羊类ES细胞生长的饲养层细胞、培养基、细胞因子和传代方法。本研究选择武汉市本地白山羊配种6~7 d后的胚胎,通过全胚培养法、酶消化与机械分离结合法分离山羊类ES细胞,并在不同的细胞饲养层中饲养、在培养基中... 旨在优化并建立有利于山羊类ES细胞生长的饲养层细胞、培养基、细胞因子和传代方法。本研究选择武汉市本地白山羊配种6~7 d后的胚胎,通过全胚培养法、酶消化与机械分离结合法分离山羊类ES细胞,并在不同的细胞饲养层中饲养、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生长因子、采用不同的传代方法,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山羊类ES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ES细胞特异生物标记AKT、SSEA-1和Oct-4的表达,并将得到的山羊类ES细胞进行体外分化。结果表明,与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和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oat embryonic fibroblast,GEF)相比,C2C12更有利于细胞的贴壁,但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传代时,在高浓度细胞因子LIF(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和SCF(Stemcell factor)中处理ICM(Inner cell mass),更有利于细胞传代(传至第8代);培养基中添加LIF和SCF的同时,添加肝素和胰岛素,更有利于细胞的传代(传至第9代);山羊类ES细胞中SSEA-1(Stage-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s-1)和Oct-4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在体外培养时可以分化为上皮样细胞、空泡样细胞和跳动的类心肌细胞。成功分离得到能自然分化成不同类型细胞的山羊类ES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内细胞团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胚胎干细胞的概念及特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效梅 安立龙 +1 位作者 窦忠英 邱怀 《黄牛杂志》 2000年第1期57-58,共2页
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和克隆的具有全能性的细胞。其在动物克隆转基因动物的生产、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细胞分化与发育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全能性 多能性 动物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CM注人囊胚获得嵌合胚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俊华 魏庆信 +2 位作者 华文君 赵浩斌 郑新民 《湖北畜牧兽医》 1997年第2期7-10,共4页
以湖北白猪囊胚为ICM供体,杜洛克猪囊胚为受体囊胚,进行嵌合胚的研究.采用免疫外科和显微外科两种方法,分离184枚供体囊胚的ICM.用酶将ICM分散,而后注入到受体囊胚的囊胚腔中,共获67枚嵌合胚,经体外短期培养,其中35枚嵌合胚恢复,恢复率... 以湖北白猪囊胚为ICM供体,杜洛克猪囊胚为受体囊胚,进行嵌合胚的研究.采用免疫外科和显微外科两种方法,分离184枚供体囊胚的ICM.用酶将ICM分散,而后注入到受体囊胚的囊胚腔中,共获67枚嵌合胚,经体外短期培养,其中35枚嵌合胚恢复,恢复率为52.2%.将恢复的嵌合胚分别移入5头与供体囊胚猪同步的受体母猪子宫内,两头受孕,其中一头维持到分娩.产仔4头,但未见毛色嵌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体 内细胞团 囊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外科法分离山羊囊胚内细胞团的研究
12
作者 杨炜峰 葛秀国 +1 位作者 华进联 窦忠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0-565,共6页
分别用关中奶山羊脾脏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免疫新西兰白兔各2只,共4只.通过3次静脉注射,每次注射4×108个细胞,间隔10 d,最后一次注射10 d后心脏采血制备抗血清,结果获得的4份抗血清均具有细胞毒性,由脾脏细胞免疫获得的抗血清溶... 分别用关中奶山羊脾脏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免疫新西兰白兔各2只,共4只.通过3次静脉注射,每次注射4×108个细胞,间隔10 d,最后一次注射10 d后心脏采血制备抗血清,结果获得的4份抗血清均具有细胞毒性,由脾脏细胞免疫获得的抗血清溶解细胞的效价稍高.超排关中奶山羊24只和波尔山羊3只,6~9 d采胚共获得胚胎240枚,其中囊胚106枚,结果显示配种后7~9 d胚胎的发育阶段适宜于分离内细胞团(ICM).细胞毒性试验表明,抗血清对关中奶山羊红细胞、囊胚和波尔山羊囊胚均具有细胞毒性作用.通过比较抗血清50%溶解山羊红细胞效价与溶解囊胚滋养层细胞效价的差异,发现后者的适宜效价是抗血清50%溶解山羊红细胞效价的22~23倍,表明采用易于获得的山羊红细胞作预试验可以为免疫外科分离山羊ICM提供抗血清稀释比例参考.免疫外科法分离ICM采用两步法进行,获得最佳参数如下:抗血清稀释比例为1∶4~1∶15,补体稀释比例为1∶20,先在抗血清中作用30 min,再在补体中作用20~30 min,吹打除去溶解的滋养层细胞后即可获得ICM.分离得到的ICM形态特征与胚胎质量密切相关.山羊ICM接种于丝裂霉素处理过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后,2 d内贴壁.4~7 d后,ICM增殖为胚胎干细胞样集落,其周围出现大量空泡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抗血清 补体 免疫外科 内细胞团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及代谢组学在药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李黎 柴振海 +1 位作者 申秀萍 刘昌孝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1-595,共5页
胚胎干细胞(ESCs)是来源于胚胎囊胚期内细胞团的一类未分化的全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复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ESCs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各种特化的器官或组织细胞。这些特定功能的细胞可作为体外实验的模型应用于... 胚胎干细胞(ESCs)是来源于胚胎囊胚期内细胞团的一类未分化的全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复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ESCs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各种特化的器官或组织细胞。这些特定功能的细胞可作为体外实验的模型应用于新药开发早期药物有效性及毒性筛选或安全性预测研究。本文就ESCs的分化,ESCs在药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以及ESCs结合代谢组学技术进行药物安全性预测研究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胚泡内细胞团 药物评价 细胞分化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胚胎干细胞的分离与增殖培养
14
作者 刘春霞 赵瑞媛 周欢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3-729,共7页
研究了囊胚(胚龄、处理方法)、传代方法(机械法和酶法)及培养液对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了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实验获得的体外受精胚用于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具有较好的增殖及传代能力;囊胚的质量和胚... 研究了囊胚(胚龄、处理方法)、传代方法(机械法和酶法)及培养液对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了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实验获得的体外受精胚用于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具有较好的增殖及传代能力;囊胚的质量和胚龄影响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的贴壁及增殖;机械切割(半胚法)处理囊胚,可获得跟免疫法相近的内细胞团贴壁率(半胚法46%,免疫法53.6%);添加了一定浓度的胎牛血清、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及维生素C的DMEM高糖培养液可一定程度地促进类胚胎干细胞的增殖,适于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内细胞团 胚胎干细胞 分离 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离心法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
15
作者 许燕 高国伟 +1 位作者 鄢文海 邢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获得胚胎干细胞(ES)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通过普通离心机以600r/min离心6min摔裂小鼠完整囊胚,剥离出未分化的内细胞团,培养鉴定ES。结果:低速离心可将内细胞团从完整囊胚中剥离出来,接种在丝裂霉素处理过的饲养细胞上培养时... 目的:探讨获得胚胎干细胞(ES)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通过普通离心机以600r/min离心6min摔裂小鼠完整囊胚,剥离出未分化的内细胞团,培养鉴定ES。结果:低速离心可将内细胞团从完整囊胚中剥离出来,接种在丝裂霉素处理过的饲养细胞上培养时,能在2~3d获得巢状增殖的干细胞集落,且能反复传代、冻存复苏,并保持胚胎干细胞多个标志物的特征。结论:利用低速离心摔裂完整囊胚法可获得胚胎干细胞系,且操作方便、经济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细胞团 胚胎干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克隆形成和传代的影响因素
16
作者 孔慧娟 孙莹璞 耿嘉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分离后克隆形成和细胞传代的几种影响因素,对其特性作初步鉴定。方法:对比超排卵和自然受孕2种囊胚获取方法、囊胚培养液和高糖DMEM培养液2种培养液对其克隆形成和细胞传代的影响。对贴壁后形成的原代... 目的:探讨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分离后克隆形成和细胞传代的几种影响因素,对其特性作初步鉴定。方法:对比超排卵和自然受孕2种囊胚获取方法、囊胚培养液和高糖DMEM培养液2种培养液对其克隆形成和细胞传代的影响。对贴壁后形成的原代ESC克隆进行评分。稳定传代的一株ESC进行鉴定。结果:超排卵组、自然受孕组的内细胞团形成率(64.9%vs68.2%)和原代ECS克隆形成率(10.1%vs1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和1.385,P=0.557和0.239)。囊胚培养液组24h囊胚孵出率明显高于DMEM培养液组(56.8%vs17.1%)(χ2=33.026,P=0.001),原代ESC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DMEM培养液组(35.2%vs15.9%)(χ2=9.021,P=0.002)。ICM的评分与ESC克隆传代能力相关(r=0.531,P<0.001),直径70~100μm、周边规则、隆起明显的ICM,ESC克隆传代持久。结论:高糖DMEM培养液对克隆的分离和传代有利。对ICM贴壁后形成的ESC克隆进行评分有助于确定挑选克隆传代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胚胎干细胞 培养液 内细胞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层细胞对胚胎干细胞和内细胞团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亚芬 郑瑞珍 张苏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6-419,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饲养层细胞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和兔囊胚内细胞团(ICM)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成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SNL)、兔胚胎成纤维细胞(REF)、兔肾脏成纤维细胞(RRF)作为饲养层饲养小鼠ESC和兔囊胚,观察它们的生长状态,并分别检测其... 目的探讨不同饲养层细胞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和兔囊胚内细胞团(ICM)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成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SNL)、兔胚胎成纤维细胞(REF)、兔肾脏成纤维细胞(RRF)作为饲养层饲养小鼠ESC和兔囊胚,观察它们的生长状态,并分别检测其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生长在REF上的小鼠ESC具有最显著的未分化形态,保持未分化时间最长,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强。在REF上呈聚集生长的兔囊胚ICM的比例最高。结论REF能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及促进兔囊胚ICM聚集生长,可以作为ESC的饲养层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层细胞 胚胎干细胞 内细胞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18
作者 马岚 郑萍 季维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 从体外培养成熟囊胚中分离并鉴定猕猴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方法 猕猴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成熟培养后 ,获得猕猴囊胚。当囊胚由透明带自然孵出后 ,用细玻璃针剥离囊胚中的内细胞团... 目的 从体外培养成熟囊胚中分离并鉴定猕猴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方法 猕猴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成熟培养后 ,获得猕猴囊胚。当囊胚由透明带自然孵出后 ,用细玻璃针剥离囊胚中的内细胞团 (innercellmass ,ICM )并与饲养细胞进行共培养。由ICM分离 ,培养并鉴定胚胎干细胞集落。结果 由4只FSH超排猕猴中共取得 92个处于GV期的猕猴卵母细胞 ,选取其中的 2 2个用HECM 10培养基培养后 ,获得 6个高质量的囊胚 ,由此 6个囊胚中分离得到 3个内细胞团 ,并由此最终获得 1株猕猴ES细胞 ,即RS5细胞。RS5细胞具高比例核 质比 ,核仁多 ,其细胞集落边缘平整 ,其内各单个细胞清晰。经约 5个月的连续传代后 ,仍保持了正常二倍体的核型 ,其染色体数目为 42条。碱性磷酸酶细胞组织化学染色为阳性 ,说明RS5细胞为未分化态的胚胎干细胞。经高密度和长时间培养后 ,RS5细胞可进一步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结论 RS5细胞株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内细胞团 囊胚 鼠胚成纤维细胞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着床前胚胎中细胞系的分化及调控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涵 赵盼盼 张坤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哺乳动物着床前发育是指精卵结合后胚胎在子宫着床之前的发育。这一阶段的发育时间短(小鼠为4.5 d),但是发生了一系列形态学和发育生物学上的变化。形态上,小鼠在着床前胚胎经历了3个重要变化:8细胞阶段的致密化和极性化、内细胞团和滋... 哺乳动物着床前发育是指精卵结合后胚胎在子宫着床之前的发育。这一阶段的发育时间短(小鼠为4.5 d),但是发生了一系列形态学和发育生物学上的变化。形态上,小鼠在着床前胚胎经历了3个重要变化:8细胞阶段的致密化和极性化、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的分化及原始内胚层和外胚层的分离;在发育生物学方面,受精后会发生染色质重编程、母源因子降解、胚胎基因组激活等事件。本文以小鼠着床前胚胎为例,重点介绍了影响胚胎形态变化的调控机制及参与早期胚胎细胞分化的信号通路。对这些调控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开发相关技术,从而提高动物繁殖效率或哺乳动物辅助生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着床前发育 细胞系分化 信号通路 胚胎 内细胞团 滋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谱系发育调控的比较
20
作者 吴潇彤 史延 +2 位作者 李爽 王少华 张坤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5-775,共11页
高产奶牛繁殖效率低是世界性难题,其中早期胚胎死亡率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对牛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有限,而对于小鼠这种模式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已相当深入。因此,本文从胚胎形态、转录因子以及信号通路3方面对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发... 高产奶牛繁殖效率低是世界性难题,其中早期胚胎死亡率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对牛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有限,而对于小鼠这种模式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已相当深入。因此,本文从胚胎形态、转录因子以及信号通路3方面对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比较,以加深对牛早期胚胎发育的认识。经比较发现,受精后,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在不同时期发生母源因子降解、合子基因组激活、细胞极性建立和不对称分裂,最终使得胚胎形态发生变化,形成具有3个胚层(滋养外胚层、上胚层和原始内胚层)的囊胚。此外,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多个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形成复杂网络调控细胞谱系分化。综上所述,在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相似的生物学事件陆续发生,但是细胞谱系分化的调控呈现差异性,提示我们将小鼠早期胚胎作为研究模型的局限性,该领域的研究对提高奶牛繁殖效率以及促进牛遗传改良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着床前 早期胚胎 谱系分化 滋养外胚层 内细胞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