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盘微血管指数和血清TIMP-2水平对子痫前期孕妇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邓海娟 权永娟 李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胎盘微血管指数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对子痫前期(PE)孕妇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PE孕妇139例(观察组),其中发生FGR 41例、未发生FGR 98例,同期另选正常孕妇50例(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次日... 目的探讨胎盘微血管指数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对子痫前期(PE)孕妇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PE孕妇139例(观察组),其中发生FGR 41例、未发生FGR 98例,同期另选正常孕妇50例(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采用三维超声诊断仪行胎盘微血管检查,记录胎盘微血管指数,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IMP-2。分析PE孕妇发生FGR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胎盘微血管指数和血清TIMP-2水平对PE孕妇发生FGR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发现,PE孕妇发生FGR者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均低于未发生FGR者,而血清TIMP-2水平高于未发生FGR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降低和血清TIMP-2水平升高均为PE孕妇发生FG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及血清TIMP-2水平预测PE孕妇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2、0.797、0.821、0.696,四者联合预测PE孕妇发生FGR的AUC为0.949。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和血清TIMP-2水平联合预测PE孕妇发生FGR的AUC高于四者单独(P均<0.05)。结论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降低和血清TIMP-2水平升高是PE孕妇发生FGR的独立危险因素;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和血清TIMP-2水平对PE孕妇发生FGR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四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胎盘微血管指数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酰胺合成酶B抑制剂高效液相色谱筛选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继 于丹 +2 位作者 向文胜 范志金 王相晶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2-475,共4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测定天冬酰胺合成酶B(AS-B)酶活性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酶反应体系中的氨基酸经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通过RP-HPLC测定酶反应体系前后底物及产物的变化来分析酶的活性。采用的色谱柱为AgilentC1...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测定天冬酰胺合成酶B(AS-B)酶活性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酶反应体系中的氨基酸经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通过RP-HPLC测定酶反应体系前后底物及产物的变化来分析酶的活性。采用的色谱柱为AgilentC18柱(250mm×4.6mm,5μm),以50mmol/L醋酸钠缓冲液(pH6.2)-乙腈(体积比为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365nm,于6min内实现了各组分的基线分离。通过该方法测定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AS-B的抑制定量分析。将已知AS-B抑制剂L-谷氨酸-γ-甲酯作用于酶反应体系,测得的抑制剂的抑制常数与文献值相接近,证明该方法可用于AS-B抑制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天冬酰胺合成酶B 抑制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膏SnAgCu焊锡微粉在有机酸溶液中的腐蚀与防护
3
作者 李涛 赵麦群 +1 位作者 卢加飞 薛静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电子产品多用焊膏焊接,其黏度稳定性常受某些酸性物质的腐蚀而下降,进而导致可焊性下降。研究了SnAgCu无铅焊锡微粉在0.1mol/L乙二酸水溶液和0.1mol/L乙二酸乙醇溶液中的常温腐蚀行为,以及添加16mmol/L缓蚀剂苯并三唑(BTA)对其腐蚀行为... 电子产品多用焊膏焊接,其黏度稳定性常受某些酸性物质的腐蚀而下降,进而导致可焊性下降。研究了SnAgCu无铅焊锡微粉在0.1mol/L乙二酸水溶液和0.1mol/L乙二酸乙醇溶液中的常温腐蚀行为,以及添加16mmol/L缓蚀剂苯并三唑(BTA)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对微粉的腐蚀与缓蚀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锡微粉在乙二酸水溶液中的腐蚀程度比在同浓度的乙二酸乙醇溶液中更为严重,且在乙二酸水溶液中微粉表面出现大量均匀分布的腐蚀沟槽,而在乙二酸乙醇溶液中只有少量点蚀痕迹;微粉表面的富锡相易被腐蚀;焊膏中加入BTA对焊锡微粉有良好的缓蚀保护作用,由此使焊膏黏度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锡微粉 锡银铜 腐蚀 缓蚀剂 有机酸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红胶霉菌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福琴 杨涛 +3 位作者 王娜 亓敏 梁素忍 胡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9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粉红胶霉菌对慢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粉红胶霉菌组(G组)各8只,M组和G组采用单侧肾切除+2次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方法建立慢性肾病模型,其中G组首次注射... 目的探讨粉红胶霉菌对慢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粉红胶霉菌组(G组)各8只,M组和G组采用单侧肾切除+2次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方法建立慢性肾病模型,其中G组首次注射ADR后即予粉红胶霉菌500mg/(kg·d)灌胃共8周,余两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后第8周检测三组肾功能及血生化指标,同时经HE及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结构,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量肾组织分子生物学指标相对值。结果M组和G组24h尿蛋白、血脂、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高于N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N组,G组和M组上述指标亦有显著差异(P<0.05、0.01);肾组织病理检查N组无异常,M组呈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间质内有明显炎症细胞浸润,G组变化轻于M组,G、M、N组肾小球细胞外基质面积(M)/肾小球面积(G)M组>G组>N组,P均<0.01;G组TGF-β1、TIMP-1及PAI-1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M组(P<0.05、0.01)。结论粉红胶霉菌可明显减轻ADR肾病大鼠肾损伤,可能机制为下调TGF-β1、TIMP-1及PAI-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胶霉菌 阿霉素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桂泓 刘瑞 +1 位作者 刘盛楠 罗伟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TFL低、中、高剂量组,均置于含10%FBS的培养基中培养,TFL低、中、高剂量组均加入TFL,使终浓度分别为160、320、640μg/m ...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TFL低、中、高剂量组,均置于含10%FBS的培养基中培养,TFL低、中、高剂量组均加入TFL,使终浓度分别为160、320、640μg/m L。分别于作用24、48、72 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吸光度值)。作用72 h时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除TFL高剂量组作用48、72 h外,各组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HSC-T6吸光度值均明显增加(P均<0.05)。作用24 h时,各组HSC-T6吸光度值变化不明显;作用48 h时,TFL低、中、高剂量组HSC-T6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以TFL高剂量组最显著(P均<0.05);作用72 h时,各TFL组随着TFL浓度增加HSC-T6吸光度值逐渐降低(P均<0.05)。作用72 h时,TFL低、中、高剂量组MMP2、TIMP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TFL浓度升高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 TFL可抑制HSC-T6增殖,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及TIM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荔枝核总黄酮 肝星状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家族等位基因蛋白B与抑制剂作用模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钰 崔颖璐 +2 位作者 郑清川 张红星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6-1232,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家族(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的等位基因蛋白B(GSTP1*B)与抑制剂利尿酸(EA)以及EA的谷胱甘肽(GSH)共轭物EAG(I),EAG(O)的具体结合方式.抑制剂及其谷胱甘肽共轭物与蛋白的...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家族(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的等位基因蛋白B(GSTP1*B)与抑制剂利尿酸(EA)以及EA的谷胱甘肽(GSH)共轭物EAG(I),EAG(O)的具体结合方式.抑制剂及其谷胱甘肽共轭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及分子动力学轨迹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STP1*B与EA的谷胱甘肽共轭物的结合能力优于其与EA的结合能力,Phe8,Arg13,Trp38和Tyr108是作用过程中的关键残基,对稳定抑制剂及其谷胱甘肽共轭物在GSTP1*B的G和H位点的构象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构象的统计分析发现,残基Phe8和Tyr108与GSTP1*B酶对抑制剂的选择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结合模式 利尿酸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东头屯河组强水敏性储层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生江 戎克生 +3 位作者 李建国 范劲 肖京男 鄢捷年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5,共5页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层具有极强的水敏性,在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难度大,在以强抑制性直链高分子有机盐JN-2为核心处理剂的有机盐钻井液中,加入胺基抑制剂和"理想充填"暂堵剂,利用胺基抑制剂与"理想充填"...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层具有极强的水敏性,在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难度大,在以强抑制性直链高分子有机盐JN-2为核心处理剂的有机盐钻井液中,加入胺基抑制剂和"理想充填"暂堵剂,利用胺基抑制剂与"理想充填"暂堵剂的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和封堵性,实现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保护。通过室内试验,对有机盐钻井液的配方进行了优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有机盐钻井液的流变性能稳定;高温高压滤失量由优化前的12.6mL降至8.0mL;页岩膨胀率从优化前的20%降至17%;岩屑回收率由优化前的90.14%提高至91.8%;储层天然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从优化前的73.14%提高至82.15%。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胺基抑制剂与"理想充填"暂堵剂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和封堵性,达到在钻井过程中保护极强水敏性储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水敏性油藏 钻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胺基抑制剂 理想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MMP-2和TIMP-2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石云峰 王峰 +2 位作者 谢志 张爽 廖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在大鼠外伤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正常成年SD大鼠20只,体质量250-300g,建立单眼晶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在大鼠外伤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正常成年SD大鼠20只,体质量250-300g,建立单眼晶状体穿通伤后外伤性白内障模型,并随机分为伤后12,24,72,168h4个时相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MP-2和TIMP-2在各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外伤后12h晶状体开始出现混浊,并随时间延长而加重。MMP-2在各外伤组LEC中均有较强的阳性表达,而在正常对照眼中无表达。TIMP-2的表达在各组LEC中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MMP-2与TIMP-2阳性表达率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MMP-2参与了外伤性白内障形成的病理环节。MMP-2和TIMP-2表达失衡在外伤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 外伤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抗体对肺损伤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重建紊乱的调控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海燕 何创 +1 位作者 肖建斌 高巨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8-372,共5页
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能调节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和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s,TIMPs)表达,从而影响肺损伤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能调节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和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s,TIMPs)表达,从而影响肺损伤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重建。迄今为止,有关内毒素所致肺损伤过程中TGF-β1与MMPs/TIMPs比例调控、ECM重建紊乱的确切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文中探讨TGF-β1抗体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中MMP、TIMP的表达及肺损伤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6只分为对照组(n=16)、内毒素组(n=20)及内毒素+TGF-β1抗体组(抗体组,n=20),内毒素组和抗体组气管内联合腹腔内注射内毒素诱导肺损伤纤维化,其中抗体组在灌注内毒素前先予尾静脉注射TGF-β1抗体,对照组在气管内及腹腔内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分别于造模后第1、5、9、14天处死大鼠,取血及肺组织标本,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rolar damage,DAD)评分、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py)活性和TGF-β1、MMP-2及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大鼠肺组织DAD评分、Hpy活性、TGF-β1、MMP-2及TIMP-1表达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组大鼠DAD评分、Hpy、MMP-2及TIMP-1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毒素组相比,经TGF-β1抗体干预后的抗体组大鼠Hpy、TGF-β1及TIMP-1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MMP-2表达在造模后第1、5、9天逐渐增高,第9天达到最高值,而后下降;Hpy活性、TGF-β1及TIMP-1表达则在造模后持续升高。结论 TGF-β1分子介导的MMP/TIMPs失衡、ECM重建紊乱可能是内毒素性肺损伤纤维化发生的重要原因;TGF-β1抗体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肺损伤纤维化程度,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信号通路 金属基质蛋白酶 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微颗粒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童巧文 林萍 +3 位作者 郑丽芬 张荷慧 冯梅 王耀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278-1280,共3页
辩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血清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 PMP)和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PAG)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 辩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血清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 PMP)和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PAG)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67.8I±5.68)岁。AIS组62例,对照组为40例。结景AIS组PMP[(6.11±1.54)%vs(2.31±0.83)%,P=0.000]和PAG[(81.66±7.15)%VS(57.36±7.98)%,P=0.000]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AIS组治疗2周后PMP[(4.28±1.31j%7)S(6.11±1.54)%,P=0.000]和PAG[(68.78±7.49)%"US(81.66±7.15)%,P=0.00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IS组患者PMP与PA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63,P=0.037)。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PMP、PAG、TC、空腹血糖与AIs预后相关。结论PMP和PAG可作为检测判断AIS治疗效果及脑梗死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糖蛋白GPⅡ b-Ⅲa复合物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