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角尺度、混交度和胸径优势度的杉木混交林空间结构优化
1
作者 陈超 赵吟吟 +5 位作者 俞家聪 李雪建 方庆 张晔华 宋美萱 杜华强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森林质量,还可以进一步发挥森林的功能效益。以浙江省建德市梅城林场的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乘除法对角尺度(W)、胸径优势度(U)和混交度(M)进行多目标规划,构建起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使用模拟退火... 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森林质量,还可以进一步发挥森林的功能效益。以浙江省建德市梅城林场的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乘除法对角尺度(W)、胸径优势度(U)和混交度(M)进行多目标规划,构建起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使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求解,获得最优采伐方案;对比分析模拟择伐前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及其二元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模拟择伐,林分角尺度提高了2.34%,胸径优势度下降了0.82%,树种混交度提高了11.36%,目标函数值增大了12.42%,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林分的空间结构。经过择伐,林分空间结构二元分布特征更加趋向于合理。由此可见,基于角尺度、混角度和胸径优势度所构建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体系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为制定后续森林经营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择伐 优化模型 模拟退火算法 二元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景师 徐兰 +1 位作者 叶善椿 戴航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5,共12页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的空间作用机制、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在东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西部地区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还具有显著正向间接效应。建议从宏观层面构建层次分明、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中观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从微观层面落实产教融汇、丰富专业群建设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亮 昝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9,共15页
在“双碳”约束日益紧迫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城市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使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中国2011-2020年273个地级市能源环境效率,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 在“双碳”约束日益紧迫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城市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使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中国2011-2020年273个地级市能源环境效率,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能源环境效率呈现出正向空间依赖特征,本地区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可以对空间关联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产生积极影响。(2)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本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且对周边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3)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推动节能降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三条途径提高能源环境效率,并且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这三条途径同时提高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4)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维度、500km范围内、大型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和东部城市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服务优化路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能源环境效率 节能降耗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空间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的减污降碳双重环境福利效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红 张陈陈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82,共10页
本文运用2006~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据要素的减污降碳效果。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够实现减污降碳的双重环境福利,且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技术创新和公众环境关注度提升的渠道实... 本文运用2006~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据要素的减污降碳效果。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够实现减污降碳的双重环境福利,且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技术创新和公众环境关注度提升的渠道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在促进减污降碳方面存在市场化水平和数字基础设施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在实现本地区减污降碳的同时,也会对邻近地区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结构效应回归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对减污降碳的影响效果整体呈现地区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越高其减污降碳效果越明显的态势。本文研究结论为在双碳目标和新发展理念下如何借力数据要素“东风”实现减污降碳的“双赢”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减污降碳 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公众环境关注度 空间溢出 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共同富裕——基于田园综合体试点政策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飞 贾士俊 王欣亮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8,共15页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基于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厘清产业融合影响农民增收的理论机制,进而以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政策表征农村产业融合,构造准自然实验,并以中国1240个县域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田园综合体试点地区的低收入群体...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基于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厘清产业融合影响农民增收的理论机制,进而以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政策表征农村产业融合,构造准自然实验,并以中国1240个县域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田园综合体试点地区的低收入群体显著增收且农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证明农村产业融合能带动低收入群体增收,进而促进共同富裕;(2)低收入群体的就业结构优化是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共同富裕效应的主渠道;(3)农旅融合较农工融合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不同群体收入水平在政策冲击后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4)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共同富裕效应存在产业融合基础异质性:前期产业融合基础较弱的县域,在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表现出更强后发优势;强行政资源支持会增强农村产业融合的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因此,应加大力度支持农旅融合型试点建设,优化低收入群体就业结构,依据区位与农民收入实际,选择性设立田园综合体试点,利用政策扶持推进产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农民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田园综合体 就业结构优化 农旅融合 农工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提升女性就业质量了吗?——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永善 薛志荣 +1 位作者 张曼玉 马天宇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100,共13页
数字经济催生出新业态、新就业模式,为提升女性就业质量带来新机遇。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加权思想构建核心变量综合指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 数字经济催生出新业态、新就业模式,为提升女性就业质量带来新机遇。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加权思想构建核心变量综合指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机理、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女性就业质量,且经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该结论依然显著;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而对女性就业质量产生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发现,本地数字经济发展对邻地就业市场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抑制了邻地女性就业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质量提升的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优化 女性就业质量 中介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太湖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效应 被引量:44
7
作者 王磊 张磊 +2 位作者 段学军 董雅文 秦贤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832-6844,共13页
通过研究太湖流域(江苏部分)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和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点,得出了产业结构污染负荷的水环境空间响应状况。根据小流域划分技术,得出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点:劣于V类水质的区域占32%,V类水质的占30%,仅有27%的区域水... 通过研究太湖流域(江苏部分)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和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点,得出了产业结构污染负荷的水环境空间响应状况。根据小流域划分技术,得出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点:劣于V类水质的区域占32%,V类水质的占30%,仅有27%的区域水质低于IV类。另一方面,对应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研究,构建了综合反映产业结构水环境污染负荷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分析了流域农田污染因子和工业污染因子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水环境污染因素的四个主成分,分别为土地利用强度、三次产业结构、农业面源和工业点源。基于主成分载荷,解析了四个水环境污染因素的贡献率。在产业结构方面,研究得出工业化仍是区域水环境污染最大影响因素,但区域水环境恶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交织的结果。又对工业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级进行分区,对各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市县区域分解特点,发现县级市比市区在产业发展上对水环境影响更大,主要是由于县级市工业发展相对较为粗放,水环境监管的区域差异性。为控制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综合提出了在流域内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布局,调整重污染工业结构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及相应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区域差别化削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水环境污染 空间分布 主成分分析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对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 被引量:36
8
作者 孙攀 吴玉鸣 鲍曙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98,共6页
基于1999—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从合理化、高级化两个方面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分别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产业结构合理化、... 基于1999—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从合理化、高级化两个方面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分别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均对碳减排起到积极影响;碳排放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减排活动中,应加强省域间合作,持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重点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碳排放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城市旧工业区改造的和谐之路——西安纺织城改造规划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周庆华 雷会霞 陈晓键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70,86,共5页
以西安纺织城为案例,对城市旧工业区中的产业调整、空间资源优化、社会保障与稳定、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生态与文化环境提升等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在对西安纺织城改造复兴提出整体思路的同时,阐述了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寻求旧工业区改造和... 以西安纺织城为案例,对城市旧工业区中的产业调整、空间资源优化、社会保障与稳定、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生态与文化环境提升等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在对西安纺织城改造复兴提出整体思路的同时,阐述了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寻求旧工业区改造和谐途径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纺织业 产业结构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交会参展商的空间分异研究--基于第109届参展商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戴光全 左平 +1 位作者 雷嫚嫚 梁春鼎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8,共7页
对历届广交会的统计数据以及第109届广交会共2万多家国内参展企业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地理集中指数(Index of Concentration)、吸引半径指数(Attractiveness Radius)、相关性分析等量化方法,从空间分析角度研究广... 对历届广交会的统计数据以及第109届广交会共2万多家国内参展企业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地理集中指数(Index of Concentration)、吸引半径指数(Attractiveness Radius)、相关性分析等量化方法,从空间分析角度研究广交会吸引国内各地区、各行业企业参展的吸引力空间分布结构以及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广交会对国内参展商的吸引力在空间上已经形成了广泛的覆盖;相同等级分布区(带)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连续性,不同等级的分布区(带)则呈现较显著的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形态;同时,参展商数量与距离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参展商的空间分布符合距离衰减平方指数模型,具有较明显的距离衰减趋势;参展行业在各省及全国的空间集中度较低,但在部分地区的分布呈现一定的集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交会 参展商 空间分异 空间结构 行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弓宪文 王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2,共5页
制造业和物流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两业协调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耦合理论和协同理论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模型,以全国31个省区2003-2013年间两业发展数据为样本,对其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 制造业和物流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两业协调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耦合理论和协同理论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模型,以全国31个省区2003-2013年间两业发展数据为样本,对其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演化看,我国两业耦合协调度在上升的过程中经历了若干波动,总体呈现从低度耦合协调向中、高度耦合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从空间分异看,我国各省区两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研究从系统论的视角指出,应从制造业、物流业、政府及外部环境着手,提升两业联动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产业结构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碳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贺胜兵 刘友金 周华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5,共6页
在分析1998—2008年我国工业碳排放和碳强度空间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探索地区工业碳强度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省际工业碳排放量和碳强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国... 在分析1998—2008年我国工业碳排放和碳强度空间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探索地区工业碳强度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省际工业碳排放量和碳强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比例越高,其工业碳强度越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有利于降低工业碳强度,但其效应较为微弱,地区工业结构中大中型企业比例增加、重型工业和国有企业比例减少均有利于降低工业碳强度。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各地区在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中应积极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以降低工业碳强度,要鼓励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壮大规模,防范重工业过度扩张和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 碳强度 空间分布 工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提升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 被引量:26
13
作者 何宜庆 陈林心 周小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效率的提升促进绿色发展。文章探讨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效率的提升促进绿色发展。文章探讨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发现有:生态效率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不大,暗示着需要加强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和环境保护力度;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提升作用明显,贡献度较高。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效率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覃玲玲 周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822-9826,共5页
以贵港市为研究区域,从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功能区划等方面对贵港市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限制农业、工业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的生态承载力约束因子,进而对贵港农业、工... 以贵港市为研究区域,从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功能区划等方面对贵港市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限制农业、工业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的生态承载力约束因子,进而对贵港农业、工业发展进行空间布局,并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农业布局与结构优化 工业布局与结构优化 贵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差异与结构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天戈 张小雷 +1 位作者 杜宏茹 时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9-756,共8页
中亚经济地理是世界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的向西开放战略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制造业布局是中亚经济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亚五国制造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结构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亚拥有得天独... 中亚经济地理是世界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的向西开放战略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制造业布局是中亚经济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亚五国制造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结构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其发展制造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受前苏联推行的"劳动分工"政策影响,中亚五国的制造业结构相对单一。独立后五国的制造业在经历初期的衰退后开始发展,产业多样性有所增强,但由于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大幅下降,由1994年的53.6%降至2010年的约30%。制造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呈现以下特点:制造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哈萨克斯坦制造业在五国中占具核心地位;哈国内制造业空间分布也呈现"东高西低"的不均衡分布格局;五国制造业有进一步重型化趋势;轻工业整体发展稳定,部分国家轻工产品依赖进口;制造业发展依赖外商投资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空间格局演变 产业结构 中亚 世界经济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秀丽 孟飞荣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3-710,共8页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有效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文章首先对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空间依赖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有效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文章首先对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空间依赖性进行了检验。然后,基于我国1997―201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因变量空间滞后项和自变量空间滞后项,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2个方面分析物流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着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物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显著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而且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产业结构优化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空间扩散和年龄结构的种群系统的最优分布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健全 陈任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9-36,共8页
讨论了一类具有空间扩散和年龄结构的时变种群系统的最优分布控制问题,证明了最优分布控制的存在唯一性,并给出了控制u为最优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其由积分-偏微分方程组和变分不等式组成的特征表述-最优性组.系统的最优控制u∈Uad是由最优... 讨论了一类具有空间扩散和年龄结构的时变种群系统的最优分布控制问题,证明了最优分布控制的存在唯一性,并给出了控制u为最优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其由积分-偏微分方程组和变分不等式组成的特征表述-最优性组.系统的最优控制u∈Uad是由最优性组所确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控制 种群系统 偏微分方程组 充分必要条件 变分不等式 最优性 存在唯一性 最优控制 时变 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对策 被引量:8
18
作者 俞菊生 吴轶韵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共5页
在新形势下,从性质、功能和目标三方面对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重新进行定位,围绕园艺产业、农业物流产业、涉农产业和休闲农业产业四条产业链,寻找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根据沪郊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及开发需求,优化与... 在新形势下,从性质、功能和目标三方面对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重新进行定位,围绕园艺产业、农业物流产业、涉农产业和休闲农业产业四条产业链,寻找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根据沪郊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及开发需求,优化与调整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空间布局,提出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空间布局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动态及其空间依赖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迪 程慧平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4,共6页
笔者基于分布动态学理论,引入GIS可视化技术并考虑了空间因素,研究我国31省市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动态演化特征及其空间依赖,结论如下:(1)Kernel密度估计显示我国产业结构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地区差异不断缩小,收敛态势明显。(2)1978年~... 笔者基于分布动态学理论,引入GIS可视化技术并考虑了空间因素,研究我国31省市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动态演化特征及其空间依赖,结论如下:(1)Kernel密度估计显示我国产业结构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地区差异不断缩小,收敛态势明显。(2)1978年~1994年间,省际产业结构发展表现出趋同特征,部分地区陷入了"低产业结构陷阱";(3)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在空间上是不独立的,高水平的邻居更能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分布动态 Kernel密度估计 空间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发展态势与布局优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志伟 王发曾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5,共7页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布局与城市、区域的协同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整合与优化是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进程必须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目前,河南省着力建设中原经济区,选择合适的空间优化模式与优化战略对其发...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布局与城市、区域的协同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整合与优化是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进程必须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目前,河南省着力建设中原经济区,选择合适的空间优化模式与优化战略对其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态势,结合城市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提出了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布局优化的"三圈、一廊道、四轴带、双核、多边形组团、五协调区、一经济区"模式,并由此提出其空间优化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态势 布局优化 空间结构 城市-区域系统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