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oek建议的非线性关系求取岩体抗剪强度的算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夏开宗 陈从新 +3 位作者 周意超 王永卫 付华 欧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43-1750,共8页
阐述了Hoek建议的非线性关系原理,以此提出了求取岩体抗剪强度的算法:考虑了岩体抗剪破坏时总体或平均水平,通过计算出不同正应力?下对应的剪应力?,线性回归确定一定应力范围内线性化后的c、?值,解决了Hoek-Brown准则拟合算法不能求解... 阐述了Hoek建议的非线性关系原理,以此提出了求取岩体抗剪强度的算法:考虑了岩体抗剪破坏时总体或平均水平,通过计算出不同正应力?下对应的剪应力?,线性回归确定一定应力范围内线性化后的c、?值,解决了Hoek-Brown准则拟合算法不能求解一定正应力?条件下岩土的抗剪强度的问题。在对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澜沧江跨域工程边坡岩体应用以及进一步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算法给出的第1种确定正应力?的方法所得的c、?值与Hoek-Brown准则拟合算法所得的结果相差不大,究其原因是两种算法考虑的因素不太一样,导致围压3?或正应力?大小有所差别;在实际工程正应力?较低的情况下,应采用文中算法给出的第2种确定正应力?的方法来获取的c、?值,这样所得的结果才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克服了Hoek-Brown准则拟合算法对围压3?依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抗剪强度 非线性关系 剪应力 正应力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各向异性的原状软黏土微观结构变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温晓贵 张勋 +2 位作者 周建 管林波 谢新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2,38,共7页
采用电镜扫描仪(SEM)对在复杂应力路径作用下剪切前后的黏土样进行微观观察,并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孔隙形态、孔隙尺度变化特征3方面分析宏观试验原状软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微观本质。试验表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无序,孔隙排... 采用电镜扫描仪(SEM)对在复杂应力路径作用下剪切前后的黏土样进行微观观察,并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孔隙形态、孔隙尺度变化特征3方面分析宏观试验原状软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微观本质。试验表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无序,孔隙排列方向变化很小,对黏土宏观性质影响很小;当中主应力参数b=0时,剪切过程中孔隙形态的变化对剪切后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表现出的各向异性贡献较大;当b=0.5时,剪切过程中孔隙尺度的变化对剪切后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表现出的各向异性贡献较大。因此,当中主应力参数不同时,影响剪切后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土的微观变化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的微观结构 各向异性 中主应力参数 归一化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强度增长率评价麦秸秆加筋盐渍土的加筋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敏 柴寿喜 +1 位作者 王晓燕 魏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1-1056,共6页
采用麦秸秆与石灰共同加筋固化滨海盐渍土,可解决由于盐胀、溶陷和吸湿软化引起的土体强度下降问题。首先,制备盐渍土、石灰土、麦秸秆加筋盐渍土和麦秸秆加筋石灰土试样(整体均匀加筋、上部均匀加筋和下部均匀加筋);进而,进行φ50 mm... 采用麦秸秆与石灰共同加筋固化滨海盐渍土,可解决由于盐胀、溶陷和吸湿软化引起的土体强度下降问题。首先,制备盐渍土、石灰土、麦秸秆加筋盐渍土和麦秸秆加筋石灰土试样(整体均匀加筋、上部均匀加筋和下部均匀加筋);进而,进行φ50 mm试样、φ152 mm重型击实试样和φ102 mm轻型击实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φ61.8 mm试样三轴压缩试验;最后,分析抗压强度增长率、主应力差比值和黏聚力增长率的变化规律,以评价麦秸秆的加筋效果。结果表明:①麦秸秆加筋增强了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变形能力。②麦秸秆加筋提高了土的黏聚力,在试样下部加筋,加筋效果更好。③加筋石灰土的强度由麦秸秆和石灰共同承担,加筋石灰土的浸水稳定性来源于石灰的固化作用。④低围压时,加筋对土的侧向变形约束较强;高围压时,加筋和围压共同限制土的侧向变形。采用麦秸秆加筋是滨海盐渍土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强度增长 应力-应变 麦秸秆 滨海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下延吉膨胀岩的力学特性及其应力-应变归一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曾志雄 孔令伟 +1 位作者 李晶晶 李聚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95-2904,共10页
为了研究干湿、冻融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延吉膨胀岩的应力-应变关系、体变特性、抗剪强度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未循环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现为稳定型或弱应变软化型,3种环境作用后试样应力-应变关... 为了研究干湿、冻融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延吉膨胀岩的应力-应变关系、体变特性、抗剪强度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未循环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现为稳定型或弱应变软化型,3种环境作用后试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现出一定的应变软化特性,剪胀明显,而且围压越小、循环次数越高的试样软化和剪胀的程度越高;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3种环境作用下试样的黏聚力急剧减小,而内摩擦角略有增加;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软化程度最高,剪胀最显著,试样的黏聚力降低的幅度最大。基于Konder双曲线模型,对循环处理前后试样的应力-应变特性进行归一化分析,建立了考虑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和围压影响,能同时描述应变软化型和硬化型的应力-应变关系式,并对不同干湿-冻融循环次数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岩 干湿-冻融循环 应力-应变关系 抗剪强度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与结构接触面等应力增量比路径单剪试验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爱兆 卢廷浩 吴世龙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5,共4页
利用大型单剪仪(DHJ-30)进行含砾粗砂与结构物接触面的等应力增量比路径单剪试验,研究加载路径及初始法向应力对接触面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与结构物接触面的破坏强度与加载路径无关,破坏与否与加载路径相关,只有... 利用大型单剪仪(DHJ-30)进行含砾粗砂与结构物接触面的等应力增量比路径单剪试验,研究加载路径及初始法向应力对接触面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与结构物接触面的破坏强度与加载路径无关,破坏与否与加载路径相关,只有加载路径与抗剪强度包线相交才会发生破坏;初始法向应力一定时,加载应力增量比越小则剪应力一切向位移关系曲线初始阶段的切向劲度系数越大,法向压缩量峰值越大,最终剪胀量越小;加载应力增量比一定时,初始法向应力越大则剪应力一切向位移关系曲线初始阶段的切向劲度系数越大,法向压缩量峰值越大,最终剪胀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等应力增量比路径 单剪试验 抗剪强度 剪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循环单剪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冯大阔 张建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6,共9页
法向应力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单剪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80 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单剪试验,分析了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循环单剪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对接... 法向应力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单剪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80 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单剪试验,分析了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循环单剪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变形位移、滑动位移、切向应力、可逆性剪切体变和不可逆性剪切体变以及抗剪强度等接触面性能参量的数值有显著影响,但对参量间关系形式影响较小。法向应力越大,接触面变形位移在初始几个循环内越大,随循环剪切的进行,其减小速率越快,最终稳定值越小;切向刚度越大,切向应力稳定值也越大,初始几个循环内切向刚度系数越小;不可逆性剪切体变越大,可逆性剪切体变峰值和稳定值越小,相变位移和相变应力比越小;抗剪强度越大,其异向程度则先增大后减小。不同法向应力下,接触面循环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符合摩尔-库仑准则;切向应力比-切向位移关系、不可逆性剪切体变和剪切功密度关系均具有良好一致性,基本不受法向应力影响,可用双曲线模型描述,这将大大简化接触面本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与结构接触面 循环单剪试验 法向应力 一致性 强度异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剪应力统一强度理论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高江平 杨华 +2 位作者 蒋宇飞 吴鹏阁 孙世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2-1334,共13页
材料强度理论研究是高等材料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200多年来,各国学者提出了许多强度理论及试验研究结果.这些理论都是从不同的假设和力学模型出发,推导出不同的数学表达式,但一般只适用于某一类特定的材料.各种强度理论之间是否有联... 材料强度理论研究是高等材料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200多年来,各国学者提出了许多强度理论及试验研究结果.这些理论都是从不同的假设和力学模型出发,推导出不同的数学表达式,但一般只适用于某一类特定的材料.各种强度理论之间是否有联系?是否可能建立一个广泛适用的统一强度理论?自19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学者都在努力寻求建立统一强度理论,但一直没有成功.本文应用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并验证了三剪应力统一强度理论。认为当作用于菱形十二面单元体上的三个主剪应力及其作用面上的三个正应力的函数达到某一极限值时,材料发生破坏.三剪应力统一强度理论是全应力理论,它用一个统一的线性表达式包含或逼近了现有的和其他新的各种单一和统一、线性和非线性、外凸和非凸的强度理论,形成了以单剪强度理论为下限、而以三剪应力强度理论为上限的一系列强度理论的新体系,实现了外凸强度理论和非凸强度理论的高度统一,使强度理论从适用于某一类材料、某种应力状态的单一强度理论发展为可以适用于各种材料及不同应力状态的统一强度理论,并能更大程度地发挥材料的强度潜力.通过与大量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三剪应力统一强度理论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材料及其不同的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剪应力统一强度理论 菱形十二面单元体 主剪应力 正应力 π平面极限线 真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结后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简化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宇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116,共10页
由于剪切破坏时的孔压难于确定,软黏土的稳定分析常采用不排水强度分析法。文中简要回顾计算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Mesri法、Ladd法和有效固结应力法,推导相应的计算不排水抗剪强度全量和固结后增长量的简化公式。结合杜湖水库土坝和... 由于剪切破坏时的孔压难于确定,软黏土的稳定分析常采用不排水强度分析法。文中简要回顾计算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Mesri法、Ladd法和有效固结应力法,推导相应的计算不排水抗剪强度全量和固结后增长量的简化公式。结合杜湖水库土坝和东海塘海堤试验段两个工程实例,分别用3种简化方法计算了不同加载和固结阶段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并与现场十字板强度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对于固结后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增量,有效固结应力法、Mesri法和Ladd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均较为吻合;由于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的抗剪强度增长值普遍略高于实测值,文中建议了相应的修正公式;用有效应力法计算土体固结后的强度增量结果明显大于实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不排水抗剪强度 固结 强度增长量 有效固结应力法 Mesri法 Lad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层厚度与法向应力对砂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志全 张艳霞 +2 位作者 杨永香 李宣 王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9-72,共4页
以河北磁县境内的砂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剪仪对砂土的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考虑细粒层厚度、法向应力对其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向应力对砂土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及强度损失率均有影响,法向应力增大,峰值强度... 以河北磁县境内的砂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剪仪对砂土的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考虑细粒层厚度、法向应力对其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向应力对砂土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及强度损失率均有影响,法向应力增大,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增大,强度损失率也越大,细粒层厚度对砂土强度的影响亦是如此;法向应力为50~200kPa,细粒层厚度为0.0—2.0mm的情况下,强度损失率由10.0%增大到28.0%;剪切面上土的性质决定了剪应力一剪切位移关系曲线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环剪 细粒层厚度 法向应力 峰值强度 残余强度 强度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两个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炎 张晓晴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4期78-86,共9页
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平面弯曲梁强度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截面形状对梁弯曲正应力强度的影响;二是工字型截面梁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与腹板名义平均切应力的关系。定量求出各种截面形状对梁弯曲正应力强度的影响程度、工字型截面梁... 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平面弯曲梁强度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截面形状对梁弯曲正应力强度的影响;二是工字型截面梁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与腹板名义平均切应力的关系。定量求出各种截面形状对梁弯曲正应力强度的影响程度、工字型截面梁的截面尺寸变化对截面上最大切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矩形截面横放且宽高比大于1.396 26时,其弯曲正应力强度差于圆形截面;当工字型截面竖放程度小于矩形截面的竖放程度时,如果工字型截面的腹板很矮或很宽,则工字型截面的弯曲正应力强度差于矩形截面。对于一般的截面尺寸,工字型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并不等于腹板名义平均切应力,仅在特定的截面尺寸条件下,工字型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才等于腹板名义平均切应力。研究结果修正了现行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模糊概念,此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也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案例,对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弯曲正应力强度 最大弯曲切应力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固结饱和土总应力强度指标的有效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嗣海 杨建永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9-72,共4页
基于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从库伦定律和莫尔-库伦强度理论表达式探讨了抗剪强度与总应力呈线性关系应满足的应力条件;讨论了UU和CU剪对应的应力条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强度包线的存在性并推导了相应的总应力强度指标表达式,分析了破坏时破... 基于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从库伦定律和莫尔-库伦强度理论表达式探讨了抗剪强度与总应力呈线性关系应满足的应力条件;讨论了UU和CU剪对应的应力条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强度包线的存在性并推导了相应的总应力强度指标表达式,分析了破坏时破坏面上的有效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固结土 总应力强度指标 有效应力 CU剪 UU剪 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剪切强度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豹 彭刚 +1 位作者 王乾峰 杨紫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118,共7页
针对高寒地区混凝土结构发生的冻融破坏现象,以及混凝土结构会发生剪切破坏的特点,利用大型多功能动静力电液伺服三轴试验机和剪切盒装置进行了混凝土剪切试验,研究分析了法向应力、应变速率和冻融循环次数对混凝土剪切强度发展规律的... 针对高寒地区混凝土结构发生的冻融破坏现象,以及混凝土结构会发生剪切破坏的特点,利用大型多功能动静力电液伺服三轴试验机和剪切盒装置进行了混凝土剪切试验,研究分析了法向应力、应变速率和冻融循环次数对混凝土剪切强度发展规律的影响。通过定义无量纲形式的敏感性函数,比较了法向应力、应变速率和冻融循环次数3种因素变化对混凝土剪切强度的敏感性,并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①混凝土剪切强度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提高,其试验曲线分为线性上升段、非线性上升段和稳定段3个阶段;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和孔隙中的自由水是引起混凝土剪切强度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的重要因素;混凝土孔隙率增大是混凝土剪切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原因。②当混凝土冻融循环次数不高于50次、法向应力不大于35MPa且加载的应变速率为10^-5/s^10^-3/s时,冻融循环次数对混凝土剪切强度的敏感性影响较大,法向应力对混凝土剪切强度的敏感性影响较小,应变速率对混凝土剪切强度的敏感性影响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剪切强度 法向应力 冻融循环 应变速率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节理直剪试验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福生 薛一峰 杨杰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0-171,共12页
针对天然节理岩体的安全问题,为了揭示填充物对节理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颗粒流程序(PFC)建立了填充节理试样,对岩石的宏观力学参数进行了标定,并编制了能够施加恒定法向压力的伺服模块和裂纹扩展监测模块。对比了填充节理与闭合节... 针对天然节理岩体的安全问题,为了揭示填充物对节理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颗粒流程序(PFC)建立了填充节理试样,对岩石的宏观力学参数进行了标定,并编制了能够施加恒定法向压力的伺服模块和裂纹扩展监测模块。对比了填充节理与闭合节理的剪切特征差异,设置了8种不同填充度和4种不同法向应力方案。结果显示:因填充物在“岩石-填充物-岩石”接触效应中起到了缓冲作用,填充节理的剪切强度和破坏程度小于闭合节理。当填充度为0.25时,剪切应力峰值在5 MPa和14 MPa时为11.61 MPa和21.10 MPa,相比闭合节理分别降低36.86%和32.38%。这表明填充物对节理的剪切强度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节理填充度的增加,剪切强度非线性降低,并逐渐接近填充物自身的剪切强度;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剪切强度线性增加。试样破坏图示和裂纹数量化结果表明,填充度的增加能够弱化试样的破坏而法向应力的增大能够加剧试样的破坏。进一步考虑了填充物摩擦性质的差异,发现其对试样的剪切强度和裂纹发育均有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节理 剪切强度 破坏程度 法向应力 PFC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剪试验的滑带土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辉辉 刘清秉 胡桂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113,共6页
以某水电站下游一大型滑坡千枚碎屑岩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滑带土所受的天然状态条件,利用环剪仪研究了滑带土重塑样在不同法向应力与剪切速率下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滑带土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随法向压力的增大而... 以某水电站下游一大型滑坡千枚碎屑岩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滑带土所受的天然状态条件,利用环剪仪研究了滑带土重塑样在不同法向应力与剪切速率下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滑带土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随法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且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同时法向压力越大,试样达到残余强度所需要的剪切位移也会越小;剪切速率越大,滑带土的峰值强度也会越大,同时达到残余强度所需要的位移也会越大,但剪切速率大小对残余强度几乎没有影响,峰值强度参数与剪切速率之间可用对数关系拟合;剪切速率对滑带土的剪切面形态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剪试验 法向应力 剪切速率 抗剪强度 剪切面 滑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钻孔剪切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永堂 朱建民 +3 位作者 郑建国 徐文涛 张龙 黄晓维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为指导钻孔剪切试验在黄土地区的应用,利用改进的Iowa钻孔剪切仪研究了典型西安Q3黄土的钻孔剪切特性,探讨法向应力范围、加载剪切方式、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当法向应力控制在初始应力和临塑应力范围内,... 为指导钻孔剪切试验在黄土地区的应用,利用改进的Iowa钻孔剪切仪研究了典型西安Q3黄土的钻孔剪切特性,探讨法向应力范围、加载剪切方式、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当法向应力控制在初始应力和临塑应力范围内,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之间能较好地符合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当法向应力小于初始应力时,试验求得的黏聚力偏小甚至为负值,内摩擦角偏大;当法向应力超过临塑应力后,试验得到的黏聚力偏大,内摩擦角偏小;分别加载剪切法与分级加载剪切法测得的抗剪强度参数相差不大;当首级法向应力固结10 min、分级法向应力固结5 min时,法向位移速率均<0.005 mm/min,该值可作为固结变形稳定的判定依据;当剪切速率为1.7~2.3 r/s时,抗剪强度指标的测试结果相差较小。上述钻孔剪切特性影响因素的试验结果可作为试验操控和数据处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钻孔剪切试验 剪切特性 抗剪强度参数 法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饱和软土单剪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詹云霞 王建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114,共6页
采用应力控制的单剪试验对中国南海海域原状饱和软黏土的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应力水平下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响应和强度特征。结果表明:无初始剪应力时,当应变小于5%时,循环应变增长缓慢且稳定,超过5%以后,循环应变迅速增长并达... 采用应力控制的单剪试验对中国南海海域原状饱和软黏土的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应力水平下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响应和强度特征。结果表明:无初始剪应力时,当应变小于5%时,循环应变增长缓慢且稳定,超过5%以后,循环应变迅速增长并达到破坏标准,因此可将循环应变达到5%作为破坏标准,同时,动应力比存在阈值,当动应力比小于0.52时,认为土体不会发生破坏;有初始剪应力时,应变向有初始应变一侧累积,且无论是增加静应力比还是动应力比,都会引起应变累积加快,破坏振次减小,相对而言,动应力比对累积应变和破坏振次的影响更明显。最后给出了破坏振次为1 000次的强度包线,提供了安全的静、动应力比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剪试验 归一化剪切强度 静应力比 动应力比 饱和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接缝剪切强度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申俊 《北方交通》 2012年第6期139-141,共3页
结合现有规范及实验数据,探讨了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接缝剪切强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包含混凝土抗剪强度、正应力抗剪强度增量以及破坏截面摩擦力三部分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新的计算公式物理意义明确、概念清楚,且与实际测量值具有较好... 结合现有规范及实验数据,探讨了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接缝剪切强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包含混凝土抗剪强度、正应力抗剪强度增量以及破坏截面摩擦力三部分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新的计算公式物理意义明确、概念清楚,且与实际测量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对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接缝处剪切强度的计算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预制拼装桥梁 剪切强度 混凝土抗剪强度 正应力抗剪强度增量 破坏截面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温隧道围岩注浆节理不同法向应力下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18
作者 鲁永浩 童建军 +4 位作者 张子恒 贾浩鑫 刘坤杰 梁景杨 蔡延山 《路基工程》 2022年第1期109-111,共3页
采用高温变温的养护方法,制备初始养护温度分别为40,60,80℃与标准养护20℃的试件,在不同法向应力0.1,0.3,0.5 MPa下开展高地温隧道围岩注浆节理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变温养护与法向应力都对注浆节理抗剪强度有明显影响。随法向应... 采用高温变温的养护方法,制备初始养护温度分别为40,60,80℃与标准养护20℃的试件,在不同法向应力0.1,0.3,0.5 MPa下开展高地温隧道围岩注浆节理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变温养护与法向应力都对注浆节理抗剪强度有明显影响。随法向应力增大,注浆节理抗剪强度不断提高,且随初始养护温度的增大,抗剪强度提高幅度更显著。高温变温养护的注浆节理抗剪强度会出现劣化现象;高温变温养护的注浆节理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粘结界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变温养护 注浆节理 不同法向应力 抗剪强度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