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高沸点溶剂对电子传输层形貌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冠辰 曾倩倩 +3 位作者 秦志远 柳志海 谢小银 卢小菊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68,共5页
采用添加高沸点溶剂(1,8-辛二硫醇)的方法来控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PCBM的形貌,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照片、稳态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导率、伏安曲线、单色光光电转换效率曲线研究了高沸点溶剂对PCBM形貌和钙钛矿太阳... 采用添加高沸点溶剂(1,8-辛二硫醇)的方法来控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PCBM的形貌,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照片、稳态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导率、伏安曲线、单色光光电转换效率曲线研究了高沸点溶剂对PCBM形貌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的1,8-辛二硫醇,PCBM薄膜拥有更加平整均匀的表面形貌,方均根粗糙度从7.5 nm大幅降低到了3.2 nm,从而有利于降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内部的接触电阻和提高电子的传输能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从对照组的(12.5±0.3)%显著提高到了(15.1±0.3)%,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均有一定的提升。表明,在PCBM前驱液中添加少量的高沸点溶剂1,8-辛二硫醇有利于控制PCBM的形貌和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高沸点溶剂 形貌控制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波下波浪能发电装置模型实验室入射波功率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路宽 王花梅 韩林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40,共5页
在实验室测试波浪能发电装置转换效率时,入射波功率的计算方法是关键,特别是不规则波入射波功率的计算方法,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且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最常用的5种计算方法后,基于ITTC计算方法并结合中国国... 在实验室测试波浪能发电装置转换效率时,入射波功率的计算方法是关键,特别是不规则波入射波功率的计算方法,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且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最常用的5种计算方法后,基于ITTC计算方法并结合中国国内的经验公式,建立根据不同谱型,以有效波高和谱峰周期为参数的室内测试入射波功率计算方法,并应用到实际的测试工作中,可更加科学与方便地计算不规则入射波功率,以期为国内波浪能发电装置室内测试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转换 实验室 转换效率 测试 不规则波 入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阳极氧化WO_3多孔薄膜的形貌及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晔 刘昱阳 +1 位作者 李文章 陈启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5-870,共6页
采用一步式阶跃电压加压方法,在NH4F/(NH4)2SO4电解质溶液中对W片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制备了WO3多孔薄膜,通过后续热处理温度的控制,制备了性能规律性变化的WO3多孔纳米薄膜材料.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手段考察... 采用一步式阶跃电压加压方法,在NH4F/(NH4)2SO4电解质溶液中对W片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制备了WO3多孔薄膜,通过后续热处理温度的控制,制备了性能规律性变化的WO3多孔纳米薄膜材料.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手段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钨晶体结构和形貌影响的规律,在450°C以下的煅烧温度下,薄膜保持50-100nm孔径;通过对光电化学性质、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动力学行为的研究,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WO3多孔薄膜光电转换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450°C煅烧处理后的WO3薄膜在500W氙灯光源照射及1.2V偏压下,光电流密度达到5.11mA·cm-2;340及400nm单色光辐射下光电转换效率(IPCE)值分别达到87.4%及22.1%.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显示,450°C煅烧处理后的WO3薄膜表现出最佳的导电率及最小的界面电荷转移电阻.实验结果证明,高结晶度的多孔结构是WO3薄膜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控制热处理温度是实现薄膜具有高孔隙率、完整结晶度、低电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多孔薄膜 光电化学性质 光降解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敏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光电性能及其增强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艳青 张胜寒 +1 位作者 许佩瑶 檀玉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4-1320,共7页
为了研究叶绿素的敏化机理,本文以菠菜叶片叶绿素的乙醇浸提液敏化纳米管TiO_2电极,在Na2SO4水溶液电解液中测定其光电性能。敏化电极的光电流响应曲线显示,叶绿素浸提液敏化纳米管TiO_2电极时会显著改变电极的光电流值,而敏化Ti电极时... 为了研究叶绿素的敏化机理,本文以菠菜叶片叶绿素的乙醇浸提液敏化纳米管TiO_2电极,在Na2SO4水溶液电解液中测定其光电性能。敏化电极的光电流响应曲线显示,叶绿素浸提液敏化纳米管TiO_2电极时会显著改变电极的光电流值,而敏化Ti电极时则产生光电流极小。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则表明,叶绿素浸提液使电极上的氧化反应更容易发生。测定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浸提液敏化纳米管TiO_2电极的单色光光电转化效率(IPCE)图谱,结果表明,合适的叶绿素浓度(7.123~71.23μg/L)使电极IPCE平均增加2倍以上,但浓度增大至7123μg/L时,其敏化电极IPCE则明显降低;同时发现叶绿素的敏化作用未明显改变TiO_2电极IPCE图谱的特征谱峰位置。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得出在水溶液中叶绿素改变纳米管TiO_2光电性能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叶绿素分子与TiO_2电极中的光生空穴发生反应,进而减少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使电极有效光生电子数量增加,光电流密度增大,最终提高TiO_2电极的IP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电极 叶绿素 单色光光电转化效率 敏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载流子传输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程友良 集鑫锋 刘萌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7-694,715,共9页
由于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DSSC)中存在染料弛豫、半导体薄膜中电子与氧化态染料分子发生反应和电子在电解质中与氧化态离子复合等不利反应,利用一个更完善的DSSC载流子传输模型对电池的光电性能进行模拟就... 由于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DSSC)中存在染料弛豫、半导体薄膜中电子与氧化态染料分子发生反应和电子在电解质中与氧化态离子复合等不利反应,利用一个更完善的DSSC载流子传输模型对电池的光电性能进行模拟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基于由多重俘获理论建立的DSSC中的包括电子、染料阳离子、碘化物和三碘化物在内的载流子传输模型,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TiO_(2)薄膜厚度、不同入射光强度与不同染料分子吸收系数下DSSC的J-V曲线。结果表明,随着TiO_(2)薄膜厚度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增大,开路电压减小,光电转换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当DSSC的TiO_(2)薄膜厚度为20 μm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最大值7.41%,同时光电转换效率随入射光强度与染料分子吸收系数的增大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其中在吸收系数为4 500 cm^(-1)时,光电转换效率为6.73%。以上结果可以为改进DSSC的光电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载流子传输模型 薄膜厚度 入射光强度 吸收系数 数值模拟 光电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中电波传播的三波非线性效应
6
作者 王丽黎 赵珍珠 +1 位作者 刘江凡 席晓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49,共5页
利用等离子体非线性效应的三波法是解决"黑障"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从三波非线性理论出发,详细介绍了转化效率的计算方法,进而对不同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模型下的非线性效应进行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优的信... 利用等离子体非线性效应的三波法是解决"黑障"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从三波非线性理论出发,详细介绍了转化效率的计算方法,进而对不同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模型下的非线性效应进行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优的信号入射角度,当信号以该角度入射时转化效率最大;等离子体厚度会对最佳入射角产生一定影响,当厚度减小时,最佳入射角变大;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变化范围、厚度、入射波及泵源参数都相同时,共振点处电子密度导数值越大,非线性效应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障 等离子鞘 三波非线性 转化效率 最佳入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盐染料性能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孙琳琳 张婷 +1 位作者 颜力楷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9-533,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盐染料的电子性质、吸收光谱和相关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与实验合成的[PW_(11)O_(39)Rh CH_2COOH]^(5-)(1)体系相比,[PW_(11)O_(39)MCH_2COOH...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盐染料的电子性质、吸收光谱和相关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与实验合成的[PW_(11)O_(39)Rh CH_2COOH]^(5-)(1)体系相比,[PW_(11)O_(39)MCH_2COOH]^(n-)[M=Ru~Ⅱ(2),Ir~Ⅲ(3),Os~Ⅱ(4),Co~Ⅲ(5)]体系的吸收光谱均有所红移,其中M为OsⅡ的体系4的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域有宽而强的吸收.此外,体系4具有较高的电子注入效率和光捕获效率,有望成为性能良好的染料敏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盐 吸收光谱 光电转换效率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