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脒亚磺酸添加剂提升Sb_(2)(S,Se)_(3)薄膜质量及其光伏性能
1
作者 倪晓萌 许方贤 +3 位作者 刘静静 张帅 郭华飞 袁宁一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2-378,I0005-I0007,共10页
硒硫化锑(Sb_(2)(S,Se)_(3))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光伏材料。然而,目前Sb_(2)(S,Se)_(3)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PCE)仍与理论极限有较大差距,这部分归因于Sb_(2)(S,Se)_(3)薄膜中存在严重的载流子复合。本研究采... 硒硫化锑(Sb_(2)(S,Se)_(3))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光伏材料。然而,目前Sb_(2)(S,Se)_(3)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PCE)仍与理论极限有较大差距,这部分归因于Sb_(2)(S,Se)_(3)薄膜中存在严重的载流子复合。本研究采用水热沉积法制备Sb_(2)(S,Se)_(3)薄膜,在前驱体溶液中引入过程性添加剂甲脒亚磺酸(FSA),不仅优化了Sb_(2)(S,Se)_(3)薄膜的(211)、(221)晶面取向和Se/S原子比例,还控制了薄膜中载流子复合中心Sb_(2)O3的含量。添加了FSA的太阳能电池的暗饱和电流密度(J0)和复合阻抗(Rrec)分别为1.10×10^(-5)mA·cm^(-2)和3147Ω·cm^(-2),明显优于参照器件(J0=5.17×10^(-5)mA·cm^(-2),Rrec=974.3Ω·cm^(-2)),表明FSA显著抑制了Sb_(2)(S,Se)_(3)太阳能电池的载流子复合。在AM1.5G太阳光模拟器照射下,添加了FSA的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密度(JSC)、填充因子(FF)和PCE的平均值分别为0.69 V、18.46 mA·cm^(-2)、63.60%和8.04%,较参照器件(0.67 V、17.82 mA·cm^(-2)、62.27%和7.70%)均明显提升,最优未封装器件PCE达8.21%,在空气中老化120 d仍保持初始PCE的8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_(2)(S se)_(3) 添加剂 甲脒亚磺酸 载流子复合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In_2S_3/CuSe核壳结构粉体
2
作者 高洁 龙飞 +2 位作者 池上森 吴一 邹正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56-1660,共5页
本文以氯化铜、氯化铟、硫脲、亚硒酸以及硒粉为原料,乙二醇及乙二胺为溶剂,采用常压溶剂热法制备了硫化铟为核硒化铜为壳(In2S3/CuSe)的核壳结构复合粉体。主要探讨了反应温度、不同反应原料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物相以及形貌的... 本文以氯化铜、氯化铟、硫脲、亚硒酸以及硒粉为原料,乙二醇及乙二胺为溶剂,采用常压溶剂热法制备了硫化铟为核硒化铜为壳(In2S3/CuSe)的核壳结构复合粉体。主要探讨了反应温度、不同反应原料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物相以及形貌的影响。通过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物相、形貌以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常压溶剂热条件下可以制备得In2S3/CuSe复合粉体,其最佳反应工艺参数是:于160℃下合成In2S3粉体为核,于100℃下合成包裹在In2S3表面的CuSe粉体从而获得In2S3/CuSe核壳结构复合粉。在该工艺参数下合成产物的形貌主要由圆球状颗粒组成,粉体的粒径分布在1~2μm。此外,本文也通过添加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的形貌进行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in2S3/cuse 核壳粉体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In_2Se_3/CuSe复合粉及CuInSe_2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凤基 龙飞 +2 位作者 莫淑一 高耀 邹正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05-1712,共8页
采用常压下两步溶剂热法合成了In2Se3/CuSe复合粉,并以其为原料,通过喷涂成膜后快速热处理制备了CuInSe2(CIS)薄膜。利用XRD、FE-SEM、EDS对In2Se3/CuSe复合粉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了溶剂热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温度、表面活... 采用常压下两步溶剂热法合成了In2Se3/CuSe复合粉,并以其为原料,通过喷涂成膜后快速热处理制备了CuInSe2(CIS)薄膜。利用XRD、FE-SEM、EDS对In2Se3/CuSe复合粉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了溶剂热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对In2Se3/CuSe复合粉体物相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InCl3·4H2O、Se粉为原料,聚乙二醇-400、水合肼、醋酸为溶剂于120℃下反应30 min可以成功合成出结晶性良好的纯相In2Se3纳米球,直径分布在50~100 nm之间;以In2Se3纳米粉作为中间产物,分散于乙二醇溶剂中,加入Se源溶液(水合肼溶解Se粉)及CuCl2·2H2O,90℃下反应30 min可获得In2Se3/CuSe复合粉,其中CuSe呈不规则团聚状均匀分布在In2Se3纳米球的周围,且当加入0.2 g CTAB时获得的In2Se3/CuSe复合粉分散性较好。采用FE-SEM、EDS、XRF和Raman光谱对预置膜和快速热处理后获得的CIS薄膜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将In2Se3/CuSe复合粉制备成"墨水"后涂覆在镀Mo玻璃基板上,快速升温至550℃可成功获得致密的CIS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 in2se3 cuse复合粉 CIS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2Se3/CuSe核壳结构微纳粉的合成及其喷涂热处理制备CuInSe2薄膜
4
作者 李斌 李英莲 +3 位作者 莫淑一 陈明光 王东生 龙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35-1140,共6页
分别采用超声微波溶剂热法、常压溶剂热法及高压溶剂热法制备In_2Se_3/CuSe粉体,研究不同方法制备In_2Se_3/CuSe粉体的物相、形貌,并利用涂覆–快速热处理法制作薄膜太阳电池吸收层。通过XRD、Raman、FESEM和TEM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组... 分别采用超声微波溶剂热法、常压溶剂热法及高压溶剂热法制备In_2Se_3/CuSe粉体,研究不同方法制备In_2Se_3/CuSe粉体的物相、形貌,并利用涂覆–快速热处理法制作薄膜太阳电池吸收层。通过XRD、Raman、FESEM和TEM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微波溶剂热法和常压溶剂热法得到的产物是以In_2Se_3+CuSe混合相的形式存在,高压溶剂热法合成的In_2Se_3/CuSe粉体则呈核壳结构,(以In_2Se_3为核,CuSe为壳)。涂覆–快速热处理法制备CIS薄膜的FESEM照片结果表明,高压溶剂热法合成的In_2Se_3/CuSe更容易获得平整致密的薄膜。将该CIS薄膜直接用于电池器件的组装,获得的光电性能参数:Voc为50 m V,Jsc为8 m 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S 溶剂热法 in2se3/cuse 核壳结构 涂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熔炼及热压烧结Sb_2Se_3热电材料的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孔刚 段兴凯 +2 位作者 满达虎 丁时锋 金海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0-62,共3页
采用石英管真空封装高纯度的Sb粉和Se粉,在800℃下熔炼8h,冷却后制成Sb2Se3粉末,在真空下进行热压烧结(470℃,60 MPa)并保温0.5 h,制备出Sb2Se3块体材料。运用XRD、SEM和EDS法对材料物相、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真空熔炼合成... 采用石英管真空封装高纯度的Sb粉和Se粉,在800℃下熔炼8h,冷却后制成Sb2Se3粉末,在真空下进行热压烧结(470℃,60 MPa)并保温0.5 h,制备出Sb2Se3块体材料。运用XRD、SEM和EDS法对材料物相、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真空熔炼合成粉末和热压烧结块体材料的XRD图谱与Sb2Se3的标准衍射图谱(01-072-1184)相对应;Sb2Se3热压块体材料在平行和垂直于热压方向的断面上都分布着大量的层片状结构,平行于热压方向的断面上层片状结构沿某一方向择优生长,而在垂直于热压方向的断面上层片状结构分布更均匀,结晶更充分;材料中Sb和Se的原子百分比分别为40.68%、59.32%,接近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uum MELTING HOT-PRESSING SB 2 se 3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绝缘体Bi_2Se_3单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吕莉 张敏 +2 位作者 杨立芹 羊新胜 赵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12,共6页
拓扑绝缘体是当前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其独特的电子态结构使其在自旋电子器件和量子计算机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阐述了拓扑绝缘体Bi2Se3单晶的制备方法﹑输运性质以及表面调控效应等方面的最近进展;总结了各种化... 拓扑绝缘体是当前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其独特的电子态结构使其在自旋电子器件和量子计算机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阐述了拓扑绝缘体Bi2Se3单晶的制备方法﹑输运性质以及表面调控效应等方面的最近进展;总结了各种化学掺杂方法对Bi2Se3费米能级的影响,同时展望了今后Bi2Se3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绝缘体 晶体生长 Bi2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醇法制备和表征Sb_2Se_3纳米线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名海 高濂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43-1348,共6页
以自制的NaHSe乙醇溶液为硒源,在PEG-400无水体系中采用多元醇法,在180℃生长10h制备了直径100-200nm,长度可达十几微米的纳米线.产物通过XRD、TEM、HRTEM、FESEM、EDS和UV-Vi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多元醇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研... 以自制的NaHSe乙醇溶液为硒源,在PEG-400无水体系中采用多元醇法,在180℃生长10h制备了直径100-200nm,长度可达十几微米的纳米线.产物通过XRD、TEM、HRTEM、FESEM、EDS和UV-Vi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多元醇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PEG-400作为结构导向剂在制备一维Sb2Se3纳米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无水环境为纳米晶的生长提供了更加纯净的条件,有利于制备高质量的纳米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Sb2se3 多元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Sb2Se3纳米线及其对Bi2Te3纳米粉末热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艳华 徐桂英 +3 位作者 郭志敏 韩菲 王泽 葛昌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5-620,共6页
以SbCl3和Se粉为原料,水合肼(N2H4·H2O)为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在150℃下,分别保温不同的时间合成Sb2Se3纳米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的物相成... 以SbCl3和Se粉为原料,水合肼(N2H4·H2O)为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在150℃下,分别保温不同的时间合成Sb2Se3纳米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的物相成分和微观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保温时间达到24h时,获得产物为单相Sb2Se3纳米线晶体.根据实验结果还研究了水热合成Sb2Se3纳米线晶体可能的反应及生长机理,结果表明一维纳米线沿[001]方向生长,纳米线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层状晶体结构有关.最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快速热压烧结法将水热合成的Bi2Te3纳米粉末与不同含量Sb2Se3纳米线进行复合,分析了Sb2Se3纳米线对Bi2Te3纳米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发现复合约1at%Sb2Se3纳米线可以使Bi2Te3纳米材料热电性能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Sb2se3 纳米线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共还原法合成一维Sb_2Se_3纳米单晶带和单晶棒 被引量:2
9
作者 崔洪梅 刘宏 +3 位作者 王继扬 李霞 韩峰 林延霆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64,共4页
采用水热共还原法在105-180℃合成了宽度为40-100nm的Sb2Se3纳米单晶带和直径为100-250nm的纳米单晶棒。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对所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b2Se3单晶带和单晶棒是结晶程度良好的纳米晶,单晶带和单... 采用水热共还原法在105-180℃合成了宽度为40-100nm的Sb2Se3纳米单晶带和直径为100-250nm的纳米单晶棒。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对所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b2Se3单晶带和单晶棒是结晶程度良好的纳米晶,单晶带和单晶棒的生长方向为[001];纳米结构形貌和尺寸随合成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并提出了Sb2Se3单晶带和单晶棒的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2se3 纳米结构 热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Se_3纳米片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丽君 向卫东 +3 位作者 钟家松 杨昕宇 梁晓娟 刘海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4-529,共6页
以BiCl3和Se粉为铋源和硒源,Na2SO3为还原剂,在碱性条件下,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首次在不同溶剂中均合成了Bi2Se3纳米片。探究了不同反应时间片状纳米晶的定向生长特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 以BiCl3和Se粉为铋源和硒源,Na2SO3为还原剂,在碱性条件下,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首次在不同溶剂中均合成了Bi2Se3纳米片。探究了不同反应时间片状纳米晶的定向生长特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方法对所得产物的物相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中所得产物均为纯六方相Bi2Se3纳米片,产物的尺寸及形貌随溶剂变化虽有所不同,但总体为片状形貌,并阐明了片状形貌Bi2Se3的形成与其内部特殊的层状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se3 纳米片 溶剂热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Sb_2Se_3纳米线及其光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哲 陈峰 谭乃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8-242,共5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方法成功合成出分散性良好、尺寸均一的Sb2Se3纳米线。研究表明,所合成出的Sb2Se3纳米线直径约20-30 nm,长度达30μm。与此同时,讨论了如乙二胺的浓度、反应时间和形成机制等很多反应参数。还详细研究了Sb2Se3的光响应性能。
关键词 水热合成法 Sb2se3纳米线 光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Te_3)_(0.90)(Sb_2Te_3)_(0.05)(Sb_2Se_3)_(0.05)熔炼冷压烧结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月媛 胡建民 +2 位作者 信江波 吕强 荣剑英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55-659,共5页
本文采用熔炼冷压烧结法制备了n型赝三元(B i2Te3)0.90(Sb2Te3)0.05(Sb2Se3)0.05熔炼冷压烧结热电材料,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材料的热电性能。研究表明:烧结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n型赝三元熔炼冷压烧结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 本文采用熔炼冷压烧结法制备了n型赝三元(B i2Te3)0.90(Sb2Te3)0.05(Sb2Se3)0.05熔炼冷压烧结热电材料,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材料的热电性能。研究表明:烧结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n型赝三元熔炼冷压烧结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沿垂直于冷压压力方向存在优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Te3)0.90(Sb2Te3)0.05(Sb2se3)0.05 热电材料 冷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层Bi_2Se_3拓扑绝缘体薄膜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理论研究
13
作者 李中军 王安健 +4 位作者 赵伟 王健越 陈实 李国祥 仇怀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0-1283,共4页
文章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少层Bi_2Se_3拓扑绝缘体薄膜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随薄膜厚度的变化。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发现,当薄膜厚度从5QL(quintuple layer)逐步变化到1QL时,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仍然保持线性色散关系;特别是... 文章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少层Bi_2Se_3拓扑绝缘体薄膜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随薄膜厚度的变化。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发现,当薄膜厚度从5QL(quintuple layer)逐步变化到1QL时,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仍然保持线性色散关系;特别是当薄膜厚度减小到2QL和1QL时,由于量子限域效应,体电子态和表面电子态的能隙都明显增大,导致体电子态和表面电子态发生分离,这种分离有利于制备基于1QL和2QL的Bi_2Se_3拓扑绝缘体薄膜的自旋电子器件。光吸收系数的计算发现,厚度为5QL、4QL、3QL的薄膜在红外区有1个吸收主峰,吸收边远超出了红外区;当厚度减小到2QL和1QL时,吸收边发生明显蓝移,红外区的吸收峰蓝移且强度明显减小,这表明3QL以上的Bi_2Se_3拓扑绝缘体薄膜更适合制备红外光探测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绝缘体 少层Bi 2se 3薄膜 拓扑表面态 量子限域效应 光吸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Mn拓扑绝缘体Bi_2Se_3薄膜的制备及其电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洪洋 徐伟 +3 位作者 宋玲玲 仇怀利 李中军 黄荣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3,共4页
文章利用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拓扑绝缘体Bi_2Se_3和掺杂Mn的拓扑绝缘体Bi_2Se_3的异质结薄膜。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仪(reflection high-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RHEED)和X射线衍射仪(X-ra... 文章利用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拓扑绝缘体Bi_2Se_3和掺杂Mn的拓扑绝缘体Bi_2Se_3的异质结薄膜。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仪(reflection high-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RHEED)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对不同条件制备的样品晶相进行分析,获得最优的制备参数,主要包括衬底温度为390℃、Bi和Se的流量比为1∶10以及Mn流量对应的温度为590℃;利用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hys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 system,PPMS)测量了样品的温度电阻、磁电阻和霍尔电阻。测量结果表明,与纯Bi_2Se_3薄膜相比,Bi_2Se_3和掺杂Mn的Bi_2Se_3构成的异质结薄膜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表现出金属性-绝缘性的转变和更强的磁阻特性,而且由于异质层间的近邻效应导致异质薄膜表现出p型导电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MBE) BI 2se 3异质薄膜 霍尔电阻 磁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秒激光微制造As_2Se_3玻璃红外增透性表面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强 季凌飞 +3 位作者 徐博 燕天阳 王文豪 林真源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00-1209,共10页
采用紫外皮秒激光在As_2Se_3玻璃表面以线扫描形式快速制备大面积周期性点阵式增透微结构,获得了红外透光性能提高的硫系玻璃样品。研究确定了As_2Se_3玻璃的激光刻蚀阈值,并研究设计了合适线扫描工艺方法。所制样品相对于原样在波长11.... 采用紫外皮秒激光在As_2Se_3玻璃表面以线扫描形式快速制备大面积周期性点阵式增透微结构,获得了红外透光性能提高的硫系玻璃样品。研究确定了As_2Se_3玻璃的激光刻蚀阈值,并研究设计了合适线扫描工艺方法。所制样品相对于原样在波长11.0μm^12.4μm范围内,透过率平均提高10.0%;波长13.0μm^14.2μm范围内,透过率平均提高5.2%。激光扫描制备方法没有破坏样品表面原有的浸润性,整个制备过程均在空气开放环境下进行,成本低,工艺可控性强,效率高,制备8 mm×8 mm的表面微结构,仅用时3.65 s,且表面微结构单元尺寸及间距可按材料应用需求调控。分析表明,当激光能量较低时,对该硫系玻璃的去除以"冷加工"为主,不会有明显的热效应,得到微结构的硫系玻璃表面元素组成未发生改变;激光能量较高时,会存在一定的热效应,使得刻蚀点出现熔融态,在微坑边缘出现凸起或翻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秒激光 As2se3硫系玻璃 表面微结构 增透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位掺杂对燃烧合成Cu_2SnSe_3热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瑞 李宇洋 +4 位作者 刘光华 李江涛 韩叶茂 周敏 李来风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6-470,共5页
Cu_2SnSe_3是一种不含稀贵或有毒元素的新型热电材料,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电导率,通过掺杂可大大提高Cu_2SnSe_3的热电优值,使其有望在中温区附近得到应用。通过燃烧合成直接一步制备出致密的Cu_2SnSe_3块体材料,其相对密度在96%以... Cu_2SnSe_3是一种不含稀贵或有毒元素的新型热电材料,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电导率,通过掺杂可大大提高Cu_2SnSe_3的热电优值,使其有望在中温区附近得到应用。通过燃烧合成直接一步制备出致密的Cu_2SnSe_3块体材料,其相对密度在96%以上,最大热电优值为0.48,与传统烧结工艺制备的样品性能相当,整个反应过程在数分钟内即迅速完成,从而极大的简化了合成工艺。为进一步提高Cu_2SnSe_3材料的热电性能,本文利用燃烧合成方法制备多晶块体材料,采用S、Te两种元素对Cu_2SnSe_3进行掺杂,系统研究了掺杂对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Te两种元素的Se位掺杂提高了Seebeck系数,降低了热导率和电导率,最终使热电优值有所提升。S掺杂Cu_2SnSxSe_(3-x)样品中,当x=0.15时在温度773 K下取得最大ZT值为0.66。Te掺杂Cu_2SnTe_xSe_(3-x)样品中,当x=0.05时在温度773 K下取得最大ZT值为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性能 Cu2Snse3 燃烧合成 se位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Bi_2Se_3拓扑绝缘体薄膜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军 王安健 +4 位作者 杜洪洋 徐伟 宋玲玲 仇怀利 李中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81-1584,共4页
文章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Bi_2Se_3拓扑绝缘体薄膜,研究衬底温度对薄膜生长质量的影响。首先对370、380、390、400℃衬底温度下生长的Bi_2Se_3薄膜样品,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仪(reflection high-energy electron diffra... 文章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Bi_2Se_3拓扑绝缘体薄膜,研究衬底温度对薄膜生长质量的影响。首先对370、380、390、400℃衬底温度下生长的Bi_2Se_3薄膜样品,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仪(reflection high-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RHEED)、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进行表面形貌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和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对样品的晶相和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筛样。结果表明,衬底温度为390℃时制备的Bi_2Se_3薄膜表面平整、成分接近理想配比、结晶质量较好。最后利用综合物性测量系统测量了最佳衬底温度制备的样品的电学性质,表明样品为n型拓扑绝缘体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se3 拓扑绝缘体 分子束外延 X射线衍射仪(XRD) 反局域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Bi2Se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超帅 仇怀利 +3 位作者 李思寒 张栋 沈周阳 李中军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57,共6页
以二氧化钛(TiO2)为衬底,利用分子束外延(MBE)法制备了高质量的拓扑绝缘体硒化铋(Bi2Se3)薄膜。实验中,Bi与Se的流量比控制在1∶10左右,制得的薄膜厚度约为50 nm。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仪,对在TiO2(001)衬底上生长的Bi2Se3薄膜样品表面... 以二氧化钛(TiO2)为衬底,利用分子束外延(MBE)法制备了高质量的拓扑绝缘体硒化铋(Bi2Se3)薄膜。实验中,Bi与Se的流量比控制在1∶10左右,制得的薄膜厚度约为50 nm。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仪,对在TiO2(001)衬底上生长的Bi2Se3薄膜样品表面进行原位表征,可以看到清晰明亮的衍射条纹。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对TiO2/Bi2Se3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光学和光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Bi2Se3改性后的TiO2薄膜,在可见-红外区仍有较强的吸收峰,与纯TiO2薄膜相比,大大提高了其对太阳光的吸收利用率。在Bi2Se3和TiO2上分别蒸镀铟电极和金电极,将其制成光伏型光电探测器,并测试了样品在不同波长激光下的光响应特性及高频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绝缘体 硒化铋(Bi2se3) 二氧化钛(TiO2) 分子束外延(MBE) 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传输法制备大尺寸单晶Bi_2Se_3纳米片、纳米带
19
作者 李小帅 王增梅 +5 位作者 朱鸣芳 王善朋 陶绪堂 陆骏 陈兴涛 徐佳乐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99-1203,共5页
低维Bi2Se3纳米材料是最新研究发现的一种新型三维拓扑绝缘体材料,在微电子器件和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气相传输法在真空石英管中合成了大尺寸单晶Bi2Se3纳米片、纳米带。通过XRD、EDS、Raman、SEM等手段对Bi2Se3... 低维Bi2Se3纳米材料是最新研究发现的一种新型三维拓扑绝缘体材料,在微电子器件和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气相传输法在真空石英管中合成了大尺寸单晶Bi2Se3纳米片、纳米带。通过XRD、EDS、Raman、SEM等手段对Bi2Se3纳米片、纳米带的物相结构、组成、表面形貌等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气相传输法合成的单晶Bi2Se3纳米片、纳米带相纯度高,结晶性能好,均是{001}取向;Bi2Se3纳米片水平尺寸大,约为15--180μm;Bi2Se3纳米带长度达860μm,宽度约5μm。根据不同温度下制备的Bi2Se3纳米片、纳米带SEM照片及其不同方向结合能的差异,分析了其可能的生长机制:在较高温度下沿〈001〉和〈1010〉方向生长速度快,生成大尺寸单晶Bi2Se3纳米片;在较低温度下,沿〈1120〉方向生长速度快,生成大尺寸单晶Bi2Se3纳米带。这些研究结果完善了大尺寸Bi2Se3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有望在微电子器件领域得到商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传输法 Bi2se3纳米片 Bi2se3纳米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和Bi_2Se_3量子点共敏化TiO_2光电极用于光解水制氢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壮坤 杨志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0-192,共3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CdS、Bi2Se3量子点沉积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组装成光电极,采用XRD对CdS/TiO2、Bi2Se3/TiO2电极进行结构测试,并用SEM、TEM对3个电极进行形貌测试。Na2S/Na2SO3溶液中,测试几个光电极的光解水制氢能力,结果表明:Bi2S...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CdS、Bi2Se3量子点沉积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组装成光电极,采用XRD对CdS/TiO2、Bi2Se3/TiO2电极进行结构测试,并用SEM、TEM对3个电极进行形貌测试。Na2S/Na2SO3溶液中,测试几个光电极的光解水制氢能力,结果表明:Bi2Se3/CdS/TiO2电极产生的氢气量最大。进一步分析光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得出Bi2Se3/CdS/TiO2电极的光电流是TiO2电极的20倍,是CdS/TiO2、Bi2Se3/TiO2电极的2倍,说明CdS量子点、Bi2Se3量子点共敏化TiO2电极表现出优良的制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棒阵列 CdS、Bi2se3 quantum-dots共敏化 化学气相沉积法 光解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