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苦所得与意外所得的非理性消费偏差:基于IAT检测和ERP证据 被引量:13
1
作者 潘孝富 王昭静 +1 位作者 高飞 徐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605,共10页
不同来源的财富因其在人们心理的权重差异会导致对其消费态度与方式的不同。前人运用一系列行为实验已发现意外所得更容易消费、辛苦所得则不容易消费。基于心理账户和内隐社会认知等理论,运用IAT和ERP考察财富的意外所得与辛苦所得在... 不同来源的财富因其在人们心理的权重差异会导致对其消费态度与方式的不同。前人运用一系列行为实验已发现意外所得更容易消费、辛苦所得则不容易消费。基于心理账户和内隐社会认知等理论,运用IAT和ERP考察财富的意外所得与辛苦所得在人们心理引起的内在消费偏差,进而对内隐消费态度和脑加工机制进行间接检测。IAT研究结果表明,意外所得与容易消费的联结更加紧密,辛苦所得与不易消费的联结更加紧密,从内隐层面验证了前人的行为研究结论;ERP研究结果发现辛苦所得与意外所得这两个不同收入来源可能建立了不同脑加工机制,且在P3和LPC成分得到反映,P3成分可能是反映辛苦所得组偏好难消费型消费方式的ERP成分,LPC反映了意外所得收入条件下个体偏好易消费型消费方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所得 辛苦所得 内隐联想测验 非理性消费 心理账户 脑加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IAT的矿工内隐安全态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邢宝君 唐水清 +1 位作者 李乃文 牛莉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预防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预防人因事故,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矿工安全态度的内隐性。首先,通过Inquisit 4.0心理学软件编制SC-IAT安全态度测量程序,试验验证矿工安全态度内隐性是否存在;然后,设计矿工安全态度量表... 为预防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预防人因事故,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矿工安全态度的内隐性。首先,通过Inquisit 4.0心理学软件编制SC-IAT安全态度测量程序,试验验证矿工安全态度内隐性是否存在;然后,设计矿工安全态度量表,测量矿工的外显安全态度;最后,运用SPSS 21.0分析内隐安全态度测量结果与外显安全态度测量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被试整体上存在正向、积极的内隐安全态度;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等人口统计学指标对矿工内隐安全态度无显著影响;内隐安全态度与外显安全态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它们属于不同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 Inquisit 4.0 内隐安全态度 外显安全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IAT范式下大学生感恩的内隐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安明 惠秋平 刘华山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6期536-541,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大学生感恩的可行性,并分析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的关系。方法:采用inquisit3.0.2.0编制SC-IAT感恩测量程序,测量了大学生的内隐感恩;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AGS)测量了大学生的外显感恩,并运用... 目的:研究探讨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大学生感恩的可行性,并分析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的关系。方法:采用inquisit3.0.2.0编制SC-IAT感恩测量程序,测量了大学生的内隐感恩;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AGS)测量了大学生的外显感恩,并运用相关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SC-IAT测量大学生感恩的内隐效应显著,内隐感恩不存在性别、生源地和独生与否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的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1)大学生整体上存在着积极的内隐感恩;(2)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相互分离,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 内隐感恩 外显感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T范式下自尊内隐性的再证明 被引量:11
4
作者 常丽 杜建政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该研究用IAT测量了被试的内隐自尊,并通过操纵被试在不同的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来考察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低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时,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在... 该研究用IAT测量了被试的内隐自尊,并通过操纵被试在不同的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来考察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低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时,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在高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时,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表现出一致性。该研究在IAT范式下表明了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内隐自尊具有无意识性和自动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自尊 外显自我评价 内隐联想测验 认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特质内隐联想测验(MFT-IAT)在多维度自我概念内隐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进 梁宁建 +1 位作者 杨福义 杨文圣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84-189,共6页
运用多因素特质内隐联想测验(MFT-IAT),对田纳西自我概念五个维度的内隐效应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田纳西自我概念五个维度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内隐效应,自我概念的内隐效应表现为与他人相比,个体与积极词语的联结更为紧密;(2)MFT-IAT... 运用多因素特质内隐联想测验(MFT-IAT),对田纳西自我概念五个维度的内隐效应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田纳西自我概念五个维度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内隐效应,自我概念的内隐效应表现为与他人相比,个体与积极词语的联结更为紧密;(2)MFT-IAT可以有效地测量多维度自我概念的内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特质内隐联想测验(MFT-iat) 田纳西自我概念 内隐自我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基于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测量 被引量:4
6
作者 柏阳 彭凯平 喻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8-421,共4页
作为一种文化构念,朴素辩证从文化与认知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人基于民众理论的思维方式。本研究首次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方法测量内隐层面朴素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在东方被试认知中的联结,探讨东方人内隐层面的辩证自我。... 作为一种文化构念,朴素辩证从文化与认知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人基于民众理论的思维方式。本研究首次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方法测量内隐层面朴素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在东方被试认知中的联结,探讨东方人内隐层面的辩证自我。文章通过2个IAT实验发现,中国人将"我"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将"非我"和线性思维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且他们将"朋友"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将"敌人"和线性思维词汇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这表明在内隐层面上,东方人确实将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联系得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素辩证 内隐联想测验 自我 文化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IAT范式下中学生良心的内隐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小凤 燕良轼 +2 位作者 丁道群 李梅 吴喜妹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90,共8页
目的:研究探讨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测量中学生良心的可行性,并分析内隐良心和外显良心的关系。方法:采用E-prime3.0软件编制SC-IAT良心测量程序,测量了中学生内隐良心;采用青少年良... 目的:研究探讨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测量中学生良心的可行性,并分析内隐良心和外显良心的关系。方法:采用E-prime3.0软件编制SC-IAT良心测量程序,测量了中学生内隐良心;采用青少年良心问卷测量了中学生的外显良心,并运用相关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SC-IAT实验中,中学生良心的内隐效应显著,且不存在性别、独生与否、学段、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的显著差异;内隐良心与外显良心之间的相关不显著。结论:(1)中学生良心存在积极内隐效应;(2)外显良心和内隐良心相互分离,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 内隐良心 外显良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联想测验视角下地理专业学习对大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影响
8
作者 袁振杰 何俊安 杨立国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3-1205,共13页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帮助学生理解人地关系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其中,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理念,是高等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关于人地协调观的评测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地理教育领...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帮助学生理解人地关系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其中,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理念,是高等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关于人地协调观的评测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地理教育领域,且以纸笔测试或问卷量表等外显测量方法为主。本研究选取中国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地理专业与非地理专业三、四年级本科生作为参与者,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德菲尔法收集词汇设计实验,然后分别通过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和量表法获取大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数据,最后结合访谈对评测结果进行三角验证。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IAT效应值与外显测量得分均较高,普遍表现出了积极的人地协调观认同;(2)地理专业学生的IAT效应值显著高于非地理专业学生,显示出明显的内隐联结强度差异;(3)地理专业学生在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中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非地理专业学生;(4)人地协调观的内隐认同与外显认同存在分离效应,验证了IAT用于人地协调观测量的有效性和价值。上述发现不仅验证了地理专业对培养大学生人地协调观的积极作用,同时为地理教育改革提供了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双重视角测量证据,对提升大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观 地理教育 内隐联想测验(iat) 地理核心素养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混合性别刻板印象:来自IAT的证据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庆 王美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26-130,2,共5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混合性别刻板印象。方法:从某高校选取90名大学生,采用两个内隐联想测验(IAT)探讨大学生是否对男女两性存在热情和能力两个内容维度的混合刻板印象。结果:与女性相比,大学生更多地将消极热情和积极... 目的:考察大学生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混合性别刻板印象。方法:从某高校选取90名大学生,采用两个内隐联想测验(IAT)探讨大学生是否对男女两性存在热情和能力两个内容维度的混合刻板印象。结果:与女性相比,大学生更多地将消极热情和积极能力与男性相联系;与男性相比,被试更多地将积极热情和消极能力与女性相联系。结论:被试对男性存在着消极热情—积极能力的内隐混合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存在积极热情—消极能力的内隐混合性别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刻板印象 热情 能力 内隐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社会认知的干预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小丽 常骏垚 +1 位作者 沙吗阿杰 杨紫嫣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30-1646,共17页
自1995年内隐社会认知概念提出以来,该领域吸引了大量研究,涵盖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尊等多个方面。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及其影响。研究表明负面的内隐社会认知(如内隐偏见、内隐刻板印象、低内隐自尊)对人... 自1995年内隐社会认知概念提出以来,该领域吸引了大量研究,涵盖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尊等多个方面。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及其影响。研究表明负面的内隐社会认知(如内隐偏见、内隐刻板印象、低内隐自尊)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一系列消极影响。近年来,研究焦点逐步转向如何有效干预负面的内隐社会认知,以期减少其不良后果。目前常用的有效干预方法包括评价性条件反射、接近-回避训练、群际接触、接触反刻板印象案例、内隐偏见培训、实施意图、靶向记忆再激活、诱导情绪和正念冥想9种策略。本文对上述干预方法及其效果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每种方法的效应量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表现出小到中等程度的效应量,其中接近-回避训练、内隐偏见培训和情绪诱导干预较为有效。上述干预方法在短期内表现出一定的有效性,但缺乏长久的时效性。后续研究可以采用多方法结合提高干预效果及时效性。此外,未来的内隐社会认知干预可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更加高效和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联系测验 内隐偏见 内隐刻板印象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T在内隐助人态度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汪伟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3-96,共4页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一种新方法,根据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采用IAT对内隐助人态度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词汇测验,目标概念是助人性和非助人性词汇;属性概念是积极词和消极词。通过比较目标...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一种新方法,根据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采用IAT对内隐助人态度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词汇测验,目标概念是助人性和非助人性词汇;属性概念是积极词和消极词。通过比较目标概念和属性概念在不同联结情况下被试完成分类任务所用的反应时之差,来确定其是否具有倾向于助人的内隐态度。结果发现:1)IAT词汇测验中,助人性信息和积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小于助人性信息和消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且差异显著;2)IAT测验中,男女被试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IAT可以应用于内隐助人态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态度 内隐助人态度 内隐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T测验对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东宁 王有智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7,共4页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IAT测验中,攻击性信息和积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小于其和消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且差异显著;2.攻击性IAT测验与攻击性自陈式量表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相关;3...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IAT测验中,攻击性信息和积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小于其和消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且差异显著;2.攻击性IAT测验与攻击性自陈式量表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相关;3.攻击性IAT测验中,男女被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IAT测验可以应用于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性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及外显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雪荣 詹雨 +5 位作者 李威 张李斌 赵梦雪 高鑫艳 陈志毅 冯正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 探索军校学员内隐忠诚与外显忠诚的相关关系及其特异性,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个体忠诚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忠诚测验对64名军校学员进行内隐忠诚测验,同时使用《中国... 目的 探索军校学员内隐忠诚与外显忠诚的相关关系及其特异性,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个体忠诚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忠诚测验对64名军校学员进行内隐忠诚测验,同时使用《中国军人忠诚量表》进行外显忠诚测量。结果 (1)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即均倾向于认为自我的忠诚高,非自我的忠诚低。(2)外显忠诚测评发现:军校学员被试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得分最高(4.79±0.34),对职业的忠诚次之(4.38±0.53),对单位及领导的忠诚相对较低(4.03±0.83)。在忠诚的3个维度上,规范忠诚水平最高,继续忠诚得分较低。(3)军人内隐忠诚与外显测量结果显示: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r=-0.030,P=0.823)、对职业的忠诚(r=-0.047,P=0.728)、对单位的忠诚(r=0.050,P=0.710)、对领导的忠诚(r=0.043,P=0.749)相关均不显著。结论 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且外显测量的忠诚与内隐忠诚之间无显著相关,不能够通过单一的外显测量去判断他们的忠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诚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效应 军校学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人外显-内隐风险态度关系及其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晋 何漠然 +3 位作者 沈浩 熊川云 陈思同 熊志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为探究外显风险态度与内隐风险态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编制了风险态度量表来测量建筑工人的外显风险态度;同时,结合单类内隐联想测试对建筑工人的内隐风险态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建筑工人... 为探究外显风险态度与内隐风险态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编制了风险态度量表来测量建筑工人的外显风险态度;同时,结合单类内隐联想测试对建筑工人的内隐风险态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建筑工人的外显风险态度与内隐风险态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外显和内隐风险态度共同影响着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且内隐风险态度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效果高于外显风险态度,高内隐风险态度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次数更少;具有高外显-高内隐风险态度的建筑工人的安全素养最高,个体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次数最少,低外显-高内隐、高外显-低内隐次之,低外显-低内隐风险态度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次数最多。该研究结果对减少生产过程中个体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次数以及降低生产事故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人 外显风险态度 内隐风险态度 单类内隐联想测试 不安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道文化与大学生焦虑的关系:基于文化启动实验和内隐联想测验的证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进 黎玉兰 邹许杰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47,共7页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逐年上升;而现有研究大多从外显层面上聚焦于个体或环境因素对焦虑的影响,较少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为此,研究打算从外显和内隐的层面检验儒家、道家文化与大学生焦虑之间的关系。实验一采用文化启动实...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逐年上升;而现有研究大多从外显层面上聚焦于个体或环境因素对焦虑的影响,较少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为此,研究打算从外显和内隐的层面检验儒家、道家文化与大学生焦虑之间的关系。实验一采用文化启动实验范式,对90名大学生进行被试间设计,考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中性条件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特质焦虑后,儒家文化启动引发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的显著提升;而在道家文化启动条件和中性条件下,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实验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另外90名大学生进行被试间设计,考察代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中性条件的词汇与焦虑/平静类的属性词的内隐联系程度。结果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将儒家文化与焦虑类的属性词进行内隐联系,而将道家文化与平静类的属性词进行内隐联系。结论:无论是从外显还是内隐的层面,儒家文化与焦虑有关;而道家文化在内隐层面上与平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启动实验 内隐联想测验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联想测验中叠音姓名对人际知觉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建新 方紫梦 +4 位作者 陈倩郡 韩玥 张晓晨 杨伟平 魏柳青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已有研究大多是从外显的角度探讨叠音姓名特征对人际知觉的影响,而内隐层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任务,考察了叠音姓名对大学生人际知觉(温暖知觉、能力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非叠音姓名相比,被试更多地将叠... 已有研究大多是从外显的角度探讨叠音姓名特征对人际知觉的影响,而内隐层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任务,考察了叠音姓名对大学生人际知觉(温暖知觉、能力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非叠音姓名相比,被试更多地将叠音姓名与高温暖属性和高能力属性相联系。这说明在内隐认知层面上,个体对叠音姓名存在高温暖属性维度与高能力属性维度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音姓名 温暖知觉 能力知觉 内隐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类型与幸福感的关系:基于双重态度模型
17
作者 姚小强 张志文 王益文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6-373,共8页
基于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可将消费类型分为体验型和实物型消费,研究表明这两类消费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当前研究基于双重态度模型,利用外显报告和内隐联想测验考察实物型和体验型消费幸福感的外显和内隐特征,以及对支付意... 基于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可将消费类型分为体验型和实物型消费,研究表明这两类消费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当前研究基于双重态度模型,利用外显报告和内隐联想测验考察实物型和体验型消费幸福感的外显和内隐特征,以及对支付意愿的可能影响。结果发现:(1)外显报告的实物型消费幸福感要高于体验型消费幸福感;(2)内隐联想测验发现体验型消费与积极情绪词联结更为紧密;(3)外显报告消费幸福感可以显著预测消费产品支付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型消费 实物型消费 幸福感 内隐联想测验 双重态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韧性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觉知 被引量:54
18
作者 席居哲 左志宏 桑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26-1037,共12页
旨在考察心理韧性儿童与缺乏心理韧性儿童相比社会能力自我觉知特点,以探究社会能力自我觉知的心理韧性发展意蕴。利用量表法和内隐联结测验(IAT),对经由汇聚操作法筛选出的99名心理韧性儿童和176名缺乏心理韧性儿童,分别测量社会能力... 旨在考察心理韧性儿童与缺乏心理韧性儿童相比社会能力自我觉知特点,以探究社会能力自我觉知的心理韧性发展意蕴。利用量表法和内隐联结测验(IAT),对经由汇聚操作法筛选出的99名心理韧性儿童和176名缺乏心理韧性儿童,分别测量社会能力外显自我觉知与内隐自我觉知,并从2个信息源多角度测量其实际社会能力。结果发现:心理韧性儿童比缺乏心理韧性儿童有更高水平的社会能力外显自我觉知,社会能力自我觉知与心理社会发展功能总体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正向关联;心理韧性组儿童自我觉知的社会能力低于其实际社会能力但两者显著正相关,缺乏心理韧性组儿童自我觉知的社会能力接近于其实际社会能力但两者不存在显著相关,两组儿童自我觉知的社会能力与实际社会能力之差的差异极其显著;心理韧性儿童在内隐社会能力自我觉知测验不相容任务与相容任务上反应时之差显著大于缺乏心理韧性儿童。这提示,外显上谨慎一致的高水平社会能力自我觉知和内隐上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有能力或为心理韧性发展的主体性机制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能力自我觉知 自我效能感 心理韧性儿童 缺乏心理韧性儿童 内隐联结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单一态度对象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验方法 被引量:50
19
作者 温芳芳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833,共6页
命中联系作业(GNAT)、外部情感西蒙作业(EAST)、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和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T-IAT)是测验内隐社会认知的4种新方法,是内隐联想测验(IAT)的继承与发展,都可以用来评定对单一态度对象的联想强度。文章通过实例分别对这... 命中联系作业(GNAT)、外部情感西蒙作业(EAST)、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和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T-IAT)是测验内隐社会认知的4种新方法,是内隐联想测验(IAT)的继承与发展,都可以用来评定对单一态度对象的联想强度。文章通过实例分别对这4种内隐社会认知测验方法的设计程序、信度以及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联想测验 命中联系作业 外部情感西蒙作业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 单靶内隐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内隐死亡态度与外显死亡态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媛艳 李成霞 +2 位作者 谭东超 张娟娟 张珊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9-394,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死亡态度、外显死亡态度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选取在读大学生65名,采用单类内隐联系测验(SC-IAT,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维度)测量其内隐死亡态度、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分为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死亡态度、外显死亡态度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选取在读大学生65名,采用单类内隐联系测验(SC-IAT,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维度)测量其内隐死亡态度、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分为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和中性接受5个维度)测量其外显死亡态度。结果:大学生在相容阶段的总SC-IAT及3个维度的平均反应时均小于不相容阶段(均P<0.01),总SC-IAT及3个维度的D值均大于0(均P<0.01)。DAP-R的中性接受维度得分最高(4.0±0.2)。总SC-IAT的D值与DAP-R 5个维度得分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大学生的内隐死亡态度表现为负性;外显死亡态度表现出中性接纳;大学生的内隐死亡态度与外显死亡态度不一致,且相互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态度 内隐 外显 单类内隐联系测验 死亡态度描绘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