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离子液体与辛烷磺酸钠复配体系的聚集行为
1
作者 赵学艳 黄静宜 +1 位作者 肖瑞杰 曹桂荣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7-894,共8页
采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辛烷磺酸钠(SOS)/溴化1-癸基-3-甲基咪唑鎓([C_(10)mim]Br)以及SOS/溴化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鎓([C_(14)mim]Br)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得到了临界胶束浓度(cmc)、平衡表面张力(γ_(cmc))、表面压(Π_(cmc))、饱和吸... 采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辛烷磺酸钠(SOS)/溴化1-癸基-3-甲基咪唑鎓([C_(10)mim]Br)以及SOS/溴化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鎓([C_(14)mim]Br)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得到了临界胶束浓度(cmc)、平衡表面张力(γ_(cmc))、表面压(Π_(cmc))、饱和吸附量(Γ_(max))和气液界面吸附分子的最小截面积(A_(min))等参数。应用Rubingh正规溶液理论,计算了混合胶束的组成(X_(1)^|(m))、活度系数(f_(1)^(m)和f_(2)^(m))及分子相互作用参数(β^(m)),所研究的体系均表现出了强协同增效作用,与[C_(10)mim]Br相比,SOS与[C_(14)mim]Br间的相互作用更强。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也表明了混合胶束是自发形成的,且为热力学稳定体系。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体系的浊度,结合目视观察与吸光度数值绘制了各体系的相图,SOS与[C_(10)mim]Br和[C_(14)mim]Br的复配体系均存在3个浓度区,即低均相溶液区、两相区和高均相溶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 混合胶束 聚集行为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提取黑豆异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苏适 赵东江 +2 位作者 王喜庆 迟彩霞 王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28,共5页
以离子液体为提取剂,采用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异黄酮,考察提取温度、超声时间、[Bmim]Br(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浓度、料液比对黑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与传统提取法进行比较,同时对异黄酮... 以离子液体为提取剂,采用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异黄酮,考察提取温度、超声时间、[Bmim]Br(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浓度、料液比对黑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与传统提取法进行比较,同时对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离子液体浓度为0.75 mol/L、料液比1∶23(g/mL)、提取温度5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黑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419%,预测值和实际测定值接近,提取率高于传统提取方法;异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优于VC。响应曲面法优化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异黄酮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异黄酮 离子液体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BF_4对SDS水溶液表面活性和聚集能力的促进 被引量:13
3
作者 雷声 张晶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57-1661,共5页
采用表面张力测定法和核磁共振谱等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水溶性室温离子液体[BMim]BF_4/水混合溶剂中的表面性质及聚集行为,发现极少量[BMim]BF_4的介入就可以显著降低SDS的临界胶束浓度,提高体系的表面活性... 采用表面张力测定法和核磁共振谱等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水溶性室温离子液体[BMim]BF_4/水混合溶剂中的表面性质及聚集行为,发现极少量[BMim]BF_4的介入就可以显著降低SDS的临界胶束浓度,提高体系的表面活性;且[BMim]BF_4在混合溶剂中所占的摩尔分数(x_1)在一定范围内(0<x_1<0.0458)都能使SDS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能力提高:在x_1=0.0018时这种促进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混合溶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表面性能及在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萍 杜志平 +2 位作者 王国永 杨效益 郭朝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7-403,408,共8页
综述了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及在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影响表面活性离子液体表面活性的因素及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形成的有序聚集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及在水溶液中的聚... 综述了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及在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影响表面活性离子液体表面活性的因素及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形成的有序聚集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及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 胶束 囊泡 溶致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超声辅助提取黑豆皮花青素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苏适 赵东江 +1 位作者 柴宝丽 迟彩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1-175,共5页
以离子液体为提取剂,采用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皮花青素,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离子液体浓度、料液比对黑豆皮花青素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 以离子液体为提取剂,采用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皮花青素,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离子液体浓度、料液比对黑豆皮花青素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离子液体浓度0.9 mol/L,料液比1∶53(g∶mL)、提取温度43 ℃、提取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黑豆皮花青素的得率4.12 mg/g。花青素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优于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皮 花青素 离子液体 响应面分析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a型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5
6
作者 谭景林 肖梅红 +1 位作者 文军 彭游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5-318,共4页
以1,3-二(氯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盐酸催化下制成α,ω-二氯丙基聚硅氧烷,再与N-甲基咪唑反应合成Bola型咪唑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 以1,3-二(氯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盐酸催化下制成α,ω-二氯丙基聚硅氧烷,再与N-甲基咪唑反应合成Bola型咪唑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征,并进行了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与烷基类Bola型表面活性剂相比,Bola型咪唑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第一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13 g/L、第二cmc为7.92 g/L,最低表面张力(γcmc)为24.3 m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离子液体 Bola型 合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硅氧烷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面活性 被引量:7
7
作者 曹洋 杜志平 王国永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1-394,共4页
以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合成了氯丙基三硅氧烷,再与1-甲基咪唑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三硅氧烷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氢谱和碳谱核磁共振仪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对其临... 以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合成了氯丙基三硅氧烷,再与1-甲基咪唑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三硅氧烷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氢谱和碳谱核磁共振仪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对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表面张力(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长链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相比,三硅氧烷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其cmc为15.5 mmol/L,γcmc为24.0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离子液体 合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促进CO_2水合物生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小军 李工 +1 位作者 王树立 张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9,共6页
合成出3种表面活性离子液体1-(3-磺酸基)丙基六亚甲基亚胺十二烷基苯磺酸、1-(3-磺酸基)丙基哌啶十二烷基苯磺酸和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十二烷基苯磺酸,用1H NMR、FTIR、TG和元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这3种表面活性... 合成出3种表面活性离子液体1-(3-磺酸基)丙基六亚甲基亚胺十二烷基苯磺酸、1-(3-磺酸基)丙基哌啶十二烷基苯磺酸和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十二烷基苯磺酸,用1H NMR、FTIR、TG和元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这3种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3种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具有离子液体和表面活性剂的双功能特性,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相近,将其应用于CO2水合物生成的实验中,三者均能明显促进CO2水合物的生成,其中1-(3-磺酸基)丙基哌啶十二烷基苯磺酸促进CO2水合物生成的效果最佳,在4℃时其300 mg/L的水溶液与纯水和700 mg/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相比,CO2水合物相平衡压力分别下降20.1%,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水合物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1-(三甲基硅甲基)-3-癸基咪唑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静静 赵地顺 +2 位作者 胡晶晶 刘静 任培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0-1363,1387,共5页
以咪唑、氢氧化钠和溴代癸烷为原料,经烷基化反应合成中间体N-癸基咪唑,再与氯甲基三甲基硅烷在微波条件下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氯化1-(三甲基硅甲基)-3-癸基咪唑。通过IR、~1HNMR和^(13)C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 以咪唑、氢氧化钠和溴代癸烷为原料,经烷基化反应合成中间体N-癸基咪唑,再与氯甲基三甲基硅烷在微波条件下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氯化1-(三甲基硅甲基)-3-癸基咪唑。通过IR、~1HNMR和^(13)C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目标产物的热稳定性、表面活性及泡沫性能。结果表明,氯化1-(三甲基硅甲基)-3-癸基咪唑在297℃时基本分解完全,25℃时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4.12 mmol/L,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25.13 m N/m,表现出较高的表面活性。此外,该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起泡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但稳泡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 热稳定性 表面活性 泡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溴化N-十二烷基异喹啉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在水溶液中的混合胶束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红 许红岩 +1 位作者 葛玲玲 郭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6-364,共9页
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法测定表面活性离子液体溴化N-十二烷基异喹啉([C_(12)iQuin]Br)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混合物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并以~1H核磁共振(NMR)和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增强谱(2D NOESY)研究[C_(12)iQuin]Br与T... 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法测定表面活性离子液体溴化N-十二烷基异喹啉([C_(12)iQuin]Br)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混合物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并以~1H核磁共振(NMR)和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增强谱(2D NOESY)研究[C_(12)iQuin]Br与Triton X-100在混合胶束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混合胶束中,Triton X-100分子的苯环定位于混合胶束的内核,聚氧乙烯链卷曲在异喹啉环周围。本文还应用规则溶液理论和浊点法对比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Triton X-100混合胶束体系的相关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 溴化N-十二烷基异喹啉 TRITON X-100 混合胶束 浊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表面活性离子液体聚集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国鹏 侯兆伟 +2 位作者 吴奥丽 郑利强 孙继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34-540,共7页
基于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与功能化,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能、聚集行为及其应用的效果,主要包括两性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响应型表面活性离子液体、手性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等。
关键词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 聚集行为 两性离子 刺激响应 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离子对离子液体氯化1-(2-羟乙基)-3-十二烷基咪唑在水溶液中自组装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雪锋 陈晖 +1 位作者 田菲菲 方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1-435,共5页
用表面张力法和荧光探针技术分别测定了阳离子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氯化1-(2-羟乙基)-3-十二烷基咪唑([C2OHC12im]Cl)在无机盐(NaX,X=Cl-,Br-,I-和Na2SO4)水溶液中的自组装参数。结果表明,反离子通过结合[C2OHC12im]+并中和其表面电荷,... 用表面张力法和荧光探针技术分别测定了阳离子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氯化1-(2-羟乙基)-3-十二烷基咪唑([C2OHC12im]Cl)在无机盐(NaX,X=Cl-,Br-,I-和Na2SO4)水溶液中的自组装参数。结果表明,反离子通过结合[C2OHC12im]+并中和其表面电荷,使[C2OHC12im]+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平均聚集数(Nm)等自组装参数明显改变;改变幅度按照Cl-<Br-<I-<SO24-次序递增;但是反离子(Cl-、Br-和SO24-)种类对临界胶束平均聚集数(Nm,c)和胶束微极性([I1/I3]m)的影响不甚明显;随着Br-浓度增加,lg CMC线性减小,而Nm则以幂函数形式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 氯化(羟乙基)十二烷基咪唑 无机反离子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吸附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效果
13
作者 张鹏 赵瑰施 +1 位作者 张玲 郑寿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69-72,132,共5页
[目的]通过氧化处理提高活性炭吸附量。[方法]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可以直接影响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采用过氧化氢、硝酸、过硫酸铵氧化活性炭(F300),改变其表面的官能团含量,合成过氧化氢改性活性炭(HF300)、硝酸改性活性炭(NF300... [目的]通过氧化处理提高活性炭吸附量。[方法]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可以直接影响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采用过氧化氢、硝酸、过硫酸铵氧化活性炭(F300),改变其表面的官能团含量,合成过氧化氢改性活性炭(HF300)、硝酸改性活性炭(NF300)、过硫酸铵改性活性炭(SF300),研究其对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和氯化1-辛基-3-甲基咪唑(Omimcl)的吸附影响。[结果]HF300、NF300、SF300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显著增加;HF300、NF300、SF300中SF300对含亲水性阳离子的Bmimcl的吸附效果最佳且提升最为显著,吸附容量由TF300的0.19 mmol/g增加到0.29 mmol/g;HF300、NF300、SF300对含疏水性阳离子的Omimcl的吸附无明显变化。SF300对Bmimcl和Omimcl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SF300对Bmimcl和Omimcl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Bmimcl在SF300上的准二级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016 3 g/(mg·min),Omimcl在SF300上的准二级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002 2 g/(mg·min)。无机阳离子(Na^+,Ca^(2+))会抑制SF300对Bmimcl和Omimcl的吸附,且Ca^(2+)的抑制效果强于Na^+。SF300对Bmimcl和Omimcl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变低的变化趋势,对Bmimcl和Omimcl的吸附量分别在pH=7和5时达到最大。[结论]氧化处理可以提高活性炭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活性炭 表面改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气/液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英文)
14
作者 李燕 柴金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7-1235,共9页
合成了两种咪唑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通过界面膨胀流变法研究了其在气/液界面的聚集行为,考察了咪唑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浓度、无机盐和温度对聚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咪唑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吸附过程中吸附控制占主导作用,而弛豫过... 合成了两种咪唑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通过界面膨胀流变法研究了其在气/液界面的聚集行为,考察了咪唑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浓度、无机盐和温度对聚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咪唑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吸附过程中吸附控制占主导作用,而弛豫过程不是单一指数函数;加入无机盐或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咪唑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增强其在界面的吸附能力、降低表面张力。扩张流变结果显示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随震荡频率增加而增加;随表面活性离子液体浓度增大,扩张模量先增大后减小。扩张模量随温度升高或无机盐(NaBr或CaBr_2)的加入而降低。表面活性离子液在气/液界面形成的吸附膜以弹性模量为主,而且C_(14)mimBr的界面膜弹性模量大于C_(12)mimBr的界面膜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动力学 扩张模量 气/液界面 咪唑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何颜艺 张路 +1 位作者 姜小明 郝春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以咪唑、溴代烷烃为主要原料,将咪唑环的氮原子进行保护,经4步反应制得5个咪唑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0-2-C10、C12-2-C12、C14-2-C14、C14^(-4)-C14、C14-6-C14),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它们的CMC依次为:2.7×... 以咪唑、溴代烷烃为主要原料,将咪唑环的氮原子进行保护,经4步反应制得5个咪唑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0-2-C10、C12-2-C12、C14-2-C14、C14^(-4)-C14、C14-6-C14),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它们的CMC依次为:2.7×10^(-4)、2.4×10^(-4)、2.0×10^(-4)、3.3×10^(-4)、3.9×10^(-4)mol/L;γCMC依次为:30.60、30.55、30.51、36.32、37.41 m N/m;在石英表面的最大接触角依次为:70°、73°、75°、72°、68°;最大泡沫高度依次为:87、99、125、186、231 mm;最大泡沫半衰期t0.5依次为:218、608、1 157、2 329、2 770 s。结果表明,C14-2-C14的表面活性最高,对石英表面润湿力最低;C14-6-C14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最强。当疏水链增长时,咪唑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表面张力效率和接触角都增大;而当连接基团增长时,表面活性、降低表面张力效率和接触角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离子液体 咪唑 表面活性 接触角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Gemini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许召 王军 方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9-285,共7页
以咪唑、溴代烷、1,3-二溴丙烷和长链烷基N,N-二甲基叔胺分别经取代反应和季铵化反应制备出非对称Gemini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_nIMC_3N_(11n)][Br]_2(n=10,12,14,16),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测定了其Kraff... 以咪唑、溴代烷、1,3-二溴丙烷和长链烷基N,N-二甲基叔胺分别经取代反应和季铵化反应制备出非对称Gemini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_nIMC_3N_(11n)][Br]_2(n=10,12,14,16),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测定了其Krafft点,发现随着疏水链链长的增加,Krafft点逐渐升高。采用吊片法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Gemini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其γ_(cmc)在35 mN/m左右,cmc在10^(-4)~10^(-3) mol/L范围内,比普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cmc低1~2个数量级。通过电导率法测定了[C_nIMC_3N_(11n)][Br]_2的cmc和反离子结合度(β),由电导率法测得的cmc值稍高于吊片法测得的数据,表明形成了无表面活性的预胶束聚集体;同时随着温度的增加,cmc值增加、β值降低,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降低了其形成胶束的能力和已形成胶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离子液体 制备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表面活性离子液体与PEO-PPO-PEO嵌段共聚物的相互作用
17
作者 罗海燕 李英波 +2 位作者 李敏 梁向峰 刘会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11-312,共2页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SAILs)兼备离子液体和表面活性剂的性质^([1])。将其特性引入到传统的有序分子聚集体如PEO-PPO-PEO中,不但有助于改善聚集体的性质,还有望形成形态新颖的聚集体结构。因此,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及其与两...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SAILs)兼备离子液体和表面活性剂的性质^([1])。将其特性引入到传统的有序分子聚集体如PEO-PPO-PEO中,不但有助于改善聚集体的性质,还有望形成形态新颖的聚集体结构。因此,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及其与两亲性分子的相互作用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2-3])。本工作C_8mimBr为SAILs代表,采用NMR和DLS研究了其与F127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F127的CMT随C_8mimBr的添加而降低,且CMT的下降程度紧密依赖于C_8mimBr的添加量。但是,当溶液中C_8mimBr浓度超过其自身CMC时,F127胶团解聚并分散于以C_8mimBr为主的胶团中。NOESY研究发现F127的EO链段的醚氧原子与C_8mimBr的咪唑环间存在氢键作用,PO链段与C_8mimBr的烷基链间存在疏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PPO-PEO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 动态光散射 聚集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Nafion和离子液体作为软模板合成聚苯胺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海云 何明基 +4 位作者 张磊 王红强 梁华彬 杨健华 钟新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7-232,共6页
室温下,以全氟磺酸溶液(Nafion)和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Emim]OTF)为软模板、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制备聚苯胺材料(NL-PANI)。SEM结果表明,NL-PANI为尺寸均一、孔隙分布均匀的三维纳米纤维状结构。以NL-PANI为活... 室温下,以全氟磺酸溶液(Nafion)和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Emim]OTF)为软模板、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制备聚苯胺材料(NL-PANI)。SEM结果表明,NL-PANI为尺寸均一、孔隙分布均匀的三维纳米纤维状结构。以NL-PANI为活性物质,1.0 mol·L^(-1) H_(2)SO_(4)为电解液,组装成对称性超级电容器,在0.1 A·g^(-1)电流密度下,NL-PANI的比容量为650.49 F·g^(-1),当电流密度从0.1 A·g^(-1)增大到1.0 A·g^(-1)时,比容量保持率为82.46%,说明NL-PANI具有优异的电容性能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聚苯胺(PANI) 软模板 表面活性剂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