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掖大佛寺取经壁画应是《西游记》的衍生物 被引量:9
1
作者 蔡铁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3,共3页
张掖大佛寺的取经壁画被有关方面宣布是元代作品,早于吴承恩《西游记》200多年,是《西游记》的创作原型。这个结论值得怀疑。取经故事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特征可寻。从壁画内容看,其中的一些故事相当晚出,应是吴承恩《... 张掖大佛寺的取经壁画被有关方面宣布是元代作品,早于吴承恩《西游记》200多年,是《西游记》的创作原型。这个结论值得怀疑。取经故事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特征可寻。从壁画内容看,其中的一些故事相当晚出,应是吴承恩《西游记》的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大佛寺 取经壁画 《西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西游记》中救赎主题的发展与演变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光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97,117,共6页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诗话》)、《西游记杂剧》(以下简称《杂剧》)、《西游记》前后相沿叙述三藏法师西行取经故事。三部作品在以取经作为核心主题的同时,均将取经团队成员通过经历取经获得救赎、求得正果作为副部主题。《...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诗话》)、《西游记杂剧》(以下简称《杂剧》)、《西游记》前后相沿叙述三藏法师西行取经故事。三部作品在以取经作为核心主题的同时,均将取经团队成员通过经历取经获得救赎、求得正果作为副部主题。《诗话》中救赎主题已出现,由于《诗话》是一部简陋的面向世人的"俗讲",其简陋与不成熟使救赎主题没有能够覆盖取经团队全部人物,面向世俗的特点则使救赎的实现形式表现出明显的世俗性。《杂剧》出自名家,对救赎主题有了很大的发展与丰富,很多方面也反映出受了度脱剧的影响。《西游记》中救赎主题最终统帅取经团队所有人物,救赎主题完全确立。明代"心学"影响巨大,佛教世俗化程度加深,这些都对《西游记》救赎主题产生了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西游记杂剧》 《西游记》 救赎主题 发展与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文体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借鉴
3
作者 吴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35-141,共7页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形式上的突出表征是"以诗代话"与每节标明题目次序,我国传统戏曲文体历史生成过程中很可能在以下诸方面对其有所借鉴:一折(出)的下场诗对本折(出)剧情的总结;剧终的判文或词话对全剧情节的提要;表演中...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形式上的突出表征是"以诗代话"与每节标明题目次序,我国传统戏曲文体历史生成过程中很可能在以下诸方面对其有所借鉴:一折(出)的下场诗对本折(出)剧情的总结;剧终的判文或词话对全剧情节的提要;表演中人物以角色与剧作者的双重身份进行的现场评论;分出及出目形式。最后辨析了戏曲题目正名与话本末尾的诗歌形式之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变文话本 戏曲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足石刻宋代两组取经图简说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强 姚淇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4,共7页
大足石刻有两组宋代取经图,分别位于北山石窟和妙高山石窟。从两组造像题材和毫光来看,与多数取经图在图像表现上具有相似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两组造像表现唐代高僧玄奘取经的场景,对于了解取经图在石窟中的流变、《西游记》成书之... 大足石刻有两组宋代取经图,分别位于北山石窟和妙高山石窟。从两组造像题材和毫光来看,与多数取经图在图像表现上具有相似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两组造像表现唐代高僧玄奘取经的场景,对于了解取经图在石窟中的流变、《西游记》成书之前的情况都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刻 取经图 玄奘 罗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