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口鱼科鱼类核DNA 18S-ITS1-5.8S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孙玉华 谢从新 刘思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7-370,共4页
关键词 亚口鱼科 中国胭脂鱼 18s-its1-5.8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S-ITS1-5.8S序列的吉富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吉贵 李爵乾 +2 位作者 刘丽 陈增祥 张艳苹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10,共4页
运用PCR技术扩增吉富罗非鱼选育群体第20和21世代18S-ITS1-5.8S序列,分析二序列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8S-ITS1-5.8S序列中,18S、内转录间隔区(ITS)1和5.8S序列分别为156、483~540、64 bp,主要变异位点位于ITS1中;基于ITS1序列的第20代... 运用PCR技术扩增吉富罗非鱼选育群体第20和21世代18S-ITS1-5.8S序列,分析二序列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8S-ITS1-5.8S序列中,18S、内转录间隔区(ITS)1和5.8S序列分别为156、483~540、64 bp,主要变异位点位于ITS1中;基于ITS1序列的第20代吉富罗非鱼(17尾)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01,保守位点530个,变异位点10个,单倍型4个,单倍型多样性为0.331±0.143,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平均核苷酸差异为1.279;基于ITS1的第21代吉富罗非鱼(42尾)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15,6个个体存在严重碱基缺失现象,保守位点492个,变异位点49个,单倍型12个,单倍型多样性为0.638±0.083,核苷酸多样性为0.014,平均核苷酸差异为6.945。ITS序列在该两吉富罗非鱼群体中变异较小,基于ITS1序列分析的两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遗传多样性 18s-its1-5.8S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糖体RNA ITS1-5.8S-ITS2基因序列的十二指肠钩虫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3
作者 汪家旭 苏成豪 +2 位作者 黄建炜 叶曦 李国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0-644,共5页
目的通过克隆十二指肠钩虫的ITS1-5.8S-ITS2,初步分析钩口属的系统发育,构建基于ITS1、ITS2的圆线目线虫的系统进化树,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进化关系奠定基础。方法从厦门海沧东孚镇收集标本,分离,形态鉴定为十二指肠钩虫,分别克隆了供试... 目的通过克隆十二指肠钩虫的ITS1-5.8S-ITS2,初步分析钩口属的系统发育,构建基于ITS1、ITS2的圆线目线虫的系统进化树,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进化关系奠定基础。方法从厦门海沧东孚镇收集标本,分离,形态鉴定为十二指肠钩虫,分别克隆了供试钩虫的ITS1-5.8S-ITS2序列,经NCBI网站的BLAST比对以及基于ITS1和ITS2序列的钩口属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供试钩虫的ITS1、5.8S和ITS2序列,它们的长度分别为366bp、153bp和221bp,登陆http://www.ncbi.nlm.nih.gov进行BLAST,在数据库中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序列,将获得的序列作为新的序列上传至GenBank中进行注册,各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5.8SrRNA基因:EU344796、ITS1-5.8S-ITS2:EU344797。结论从系统进化树中,本实验的供试十二指肠钩虫均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十二指肠钩口线虫自然聚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钩虫 its1-5.8s-its2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果酒专用酵母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牛广财 朱丹 +2 位作者 王宪青 魏文毅 李志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4-218,共5页
目前工业上尚无酿造沙棘果酒的专用酵母菌,因此,筛选出适合酿造沙棘果酒的优良酵母菌尤为必要。利用ITS1-5.8S-ITS2 rDNA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自选酵母菌Y23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克隆的自选酵母菌Y23的5.8S-ITS rDNA序列... 目前工业上尚无酿造沙棘果酒的专用酵母菌,因此,筛选出适合酿造沙棘果酒的优良酵母菌尤为必要。利用ITS1-5.8S-ITS2 rDNA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自选酵母菌Y23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克隆的自选酵母菌Y23的5.8S-ITS r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FJ793809)全长874bp。自选酵母菌Y23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B S423T(AM262829)的遗传距离最近,两者之间的同源性为100%,因此,鉴定酵母菌Y23为酵母属(Sacchar omyces)酿酒酵母(Sacchar omyces cerevisiae)。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初始糖度、发酵温度、接种量对自选酵母菌Y23酿造沙棘果酒品质的影响,得出沙棘果酒质量与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对沙棘果酒质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利用自选酵母菌Y23酿造沙棘果酒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初始糖度19.9%、发酵温度25.4℃、接种量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酒 酵母菌 its1-5.8s-its2 RDNA 鉴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盐生海芦笋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育卉 王晓敏 +3 位作者 王惠 彭洁 刘天行 辛志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48-153,共6页
对分离自江苏盐城大丰港盐碱地野生海芦笋的两株嗜盐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提取基因组DNA后分别对18S rDNA和rDNA ITS1-5.8S-ITS4区域进行PCR扩增,基因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进化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将该两株菌分... 对分离自江苏盐城大丰港盐碱地野生海芦笋的两株嗜盐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提取基因组DNA后分别对18S rDNA和rDNA ITS1-5.8S-ITS4区域进行PCR扩增,基因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进化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将该两株菌分别鉴定为维管束茎点霉(Phoma tracheiphila)与镰刀菌属(Fusarium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真菌 形态学 18S RDNA序列 RDNA its1-5 8s-its4序列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