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 actuators with enhanced driving performance by incorporating graphene quantum dots 被引量:1
1
作者 YIN Guo-xiao HE Qing-song +2 位作者 YU Min WU Yu-wei XU Xian-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412-1422,共11页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of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IPMCs),Nafion/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hybrid membranes incorporating GQD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0,0.1 wt.%,0.5 wt.%,1.0 w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of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IPMCs),Nafion/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hybrid membranes incorporating GQD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0,0.1 wt.%,0.5 wt.%,1.0 wt.%,2.0 wt.%and 4.0 wt.%were fabricated by solution casting,and then IPMCs were manufactured by electroless plating.The water contents and elastic moduli of the hybrid membranes were tested.Th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brid membranes and the IPMCs were observed,and the current,AC impedance,blocking force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IPMCs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hybrid membranes decreases,the water content increases,and the actu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PMCs improves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addition of GQDs.IPMC with 1.0 wt.%GQDs exhibits the best driving property.Compared with the IPMC without GQDs,the working current,ion conductivity,blocking force,and tip displacement increase by 94.67%,311.11%,53.66%,and 66.07%,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PMCs with high performance,and further broaden their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al devices and bionic 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quantum dots hybrid membrane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 actuat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肌肉IPMC电致动响应特性及其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华平 姜永正 +3 位作者 唐运军 殷陈锋 聂拓 王桥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3-158,共6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悬臂梁装置对人工肌肉IPMC的电致动响应特性进行测试,研究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悬臂梁位移与电压的关系及在方波电压作用下位移与电压频率的关系,建立IPMC材料的力学模型;提出IPMC材料悬臂梁电致动挠曲线方程的大变形解法,导... 采用自行设计的悬臂梁装置对人工肌肉IPMC的电致动响应特性进行测试,研究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悬臂梁位移与电压的关系及在方波电压作用下位移与电压频率的关系,建立IPMC材料的力学模型;提出IPMC材料悬臂梁电致动挠曲线方程的大变形解法,导出作用于IPMC悬臂梁上的等效弯矩与电压、频率的函数。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压为5V时位移达到最大值11.1mm;当电压的频率大于30mHz时,随着频率的增加,悬臂梁的位移逐渐减小,且在30~100mHz时下降迅速。模型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最大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肌肉 离子交换树脂金属复合材料(ipmc) 致动响应 悬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肌肉IPMC材料的三指微型柔性手爪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彭瀚旻 李华峰 +2 位作者 惠耀 丁庆军 赵淳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52,共6页
为满足现代小型驱动器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及高集成度等要求,利用一种智能材料即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简称IPMC)研制了一款三指微型柔性手爪。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等效压电双晶片的机电... 为满足现代小型驱动器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及高集成度等要求,利用一种智能材料即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简称IPMC)研制了一款三指微型柔性手爪。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等效压电双晶片的机电耦合模型对IPMC驱动元件进行有限元位移仿真,得到其在3V电压下最大变形及相应的位移分布图。根据仿真结果,设计IPMC手爪的夹持机构,制备了体积不大于13.5 cm3的IPMC微型手爪。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3 V直流电驱动下,IPMC驱动薄膜(总长度为19 mm,自由端长度为14 mm)的末端最大变形为22 mm(负向位移与正向位移的总和),其最大变形速度约为4.44 mm/s,总重量为1.033g的手爪可以抓取1.973g的物体,其手爪的推重比约为2,而材料(IPMC的总重量为0.177g)的推重比甚至大于11.5。此IPMC柔性手爪的性能满足低耗能的设计要求,具有结构简单、柔顺、安静、体积小和推重比大等特点,在微小型驱动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 智能材料 柔性 微型手爪 夹持器 微型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MC型柔顺手爪作动器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5
4
作者 彭瀚旻 丁庆军 +1 位作者 李华峰 赵淳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9-905,共7页
为克服传统手爪机构传动链多,耗能大,结构复杂等缺点,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应用电致动智能材料(IPMC)的柔顺手爪。运用Pro/E软件设计IPMC手爪的主体结构,并分析其运动过程,最终装配完成IPMC手爪;运用激光位移传感器,精密电子秤和Canon相机... 为克服传统手爪机构传动链多,耗能大,结构复杂等缺点,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应用电致动智能材料(IPMC)的柔顺手爪。运用Pro/E软件设计IPMC手爪的主体结构,并分析其运动过程,最终装配完成IPMC手爪;运用激光位移传感器,精密电子秤和Canon相机测试了研制的4片IPMC驱动薄膜的末端位移,端部力和平均运动速度,并通过Labview测试系统对其进行采样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PMC手爪驱动元件的角位移在3V电压激励下超过了180°(-3V电压下负向位移与+3V电压下正向位移之和);其末端位移大小为其自身(除固定部分外)总长;手爪驱动薄膜每片重量约为0.5mg,可抓握质量为1.6g左右的物体。该手爪结构简单、位移大、耗能低;同时,由于IPMC的柔顺特性,在抓取物体时它会贴附在其表面,而不破坏其表面精度。因此,这种手爪适用于抓取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械 柔性手爪 人工肌肉 ipmc 离子交换膜 E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MC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及封装工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罗斌 朱子才 +2 位作者 王永泉 常龙飞 陈花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61-964,共4页
制备了镀钯型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Pd型-IPMC),探索了含水量对IPMC材料松弛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与硅橡胶(PDMS)相结合的封装工艺对IPMC材料进行封装,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封装后的材料无松弛,响应迅速,致... 制备了镀钯型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Pd型-IPMC),探索了含水量对IPMC材料松弛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与硅橡胶(PDMS)相结合的封装工艺对IPMC材料进行封装,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封装后的材料无松弛,响应迅速,致动性能好,工作性能稳定,解决了长期以来该材料用作驱动器的难题,为该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材料 封装工艺 松弛效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MC驱动器的小型遥控机器鱼的研制 被引量:9
6
作者 郝丽娜 徐夙 刘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3-776,共4页
IPMC智能材料具有驱动电压低、响应形变高的特性.利用这种智能材料为驱动器,设计了一种小型遥控机器鱼.该机器鱼可以由红外电视遥控器遥控,通过改变加在IPMC材料上的驱动电压的幅值和频率来控制机器鱼的游动方向和游动速度.在实验过程中... IPMC智能材料具有驱动电压低、响应形变高的特性.利用这种智能材料为驱动器,设计了一种小型遥控机器鱼.该机器鱼可以由红外电视遥控器遥控,通过改变加在IPMC材料上的驱动电压的幅值和频率来控制机器鱼的游动方向和游动速度.在实验过程中,分别比较了在正弦波激励和方波激励下机器鱼的游动速度的差异,同时验证了驱动信号的幅值与频率对机器鱼游动速度的影响.通过实验有效地证明了IPMC材料作为驱动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ipmc 机器鱼 PIC控制器 红外遥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的电极界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延杰 汝杰 +4 位作者 赵东旭 王田苗 沈奇 陈花玲 朱灯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29,共6页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IPMC)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机电转换能力且本体柔软,可以制作成多种驱动器和传感器,因而在各个领域中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这种材料的机电性能受多种因素影...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IPMC)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机电转换能力且本体柔软,可以制作成多种驱动器和传感器,因而在各个领域中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这种材料的机电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电极界面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回顾了近几年来国内外针对IPMC材料的界面电极特性所做的研究工作,归纳了优化电极界面的主要措施,并提出一种有效提高IPMC材料电极界面的制备工艺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电极界面 制备工艺 化学镀 智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臂共振法的IPMC杨氏模量的动力学测定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郝丽娜 高建超 刘洪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64-1467,共4页
针对目前IPMC智能材料杨氏模量的测定存在方法单一、破坏材料本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悬臂共振法的动力学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激励装置使IPMC发生有阻尼自由衰减振动,采用激光位移传感技术记录其振动历程,然后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 针对目前IPMC智能材料杨氏模量的测定存在方法单一、破坏材料本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悬臂共振法的动力学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激励装置使IPMC发生有阻尼自由衰减振动,采用激光位移传感技术记录其振动历程,然后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其基频,最后采用悬臂共振法建立IPMC的横向振动方程,引入边界条件即可计算出其杨氏模量.这种方法与目前存在的拉伸法和弯曲法相比,具有测试方便简单、对材料本身不产生破坏、测定结果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ipmc 悬臂共振 杨氏模量 激光位移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MC仿生机器鱼推进效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沈奇 韩晨皓 +1 位作者 王田苗 梁健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30-1735,共6页
对由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智能材料驱动的仿生机器鱼的推进效率开展了实验研究.为了测量机器鱼的推进性能,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实验设备完成流体动力学实验.在伺服拖拽系统下,IPMC机器鱼在一个外力... 对由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智能材料驱动的仿生机器鱼的推进效率开展了实验研究.为了测量机器鱼的推进性能,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实验设备完成流体动力学实验.在伺服拖拽系统下,IPMC机器鱼在一个外力为零的环境下自推进前进.通过实验测得在IPMC驱动频率为1 Hz时有最佳的推进效率2.3×10-3,在1.2 Hz时有最大的推进力0.025 3 N,在1.5 Hz时有最大速度0.021 m/s,同时在2.6 Hz时有最大输出功率0.36 W.实验结果表明,在使机器鱼获得最佳推进效率的最优驱动频率下,机器鱼也能获得较高的推进速度.该推进效率测量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在研究其他基于智能材料的水下机器人运动实验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鱼 推进效率测试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自主推进 水动力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MC并联驱动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丽娜 高建超 孙智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0-1623,共4页
电致动高分子智能材料IPMC存在刚性小、输出位移较大、致动力小以及承受电压较低等缺点.因此,提出了利用导电树脂将多片IPMC粘结成多层n-IPMCs的改性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了单片IPMC和双层并联微驱动器2-IPMCs的仿真模型,对其输... 电致动高分子智能材料IPMC存在刚性小、输出位移较大、致动力小以及承受电压较低等缺点.因此,提出了利用导电树脂将多片IPMC粘结成多层n-IPMCs的改性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了单片IPMC和双层并联微驱动器2-IPMCs的仿真模型,对其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预测,继而利用导电树脂粘结技术制备了双层2-IPMCs样品,最后对该样品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导电树脂的2-IPMCs相对于单片的IPMC在输出力、输出位移、刚度、最大承受电压、性能持续性以及保水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mc 智能材料 导电树脂 有限元仿真 仿生致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激励下的IPMC弯曲大变形力-电耦合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克 刘红光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3-1039,1226,共8页
为了描述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简称IPMC)悬臂型驱动器在直流电激励下的非线性大变形行为,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DIC)获得的IPMC应变梯度与激励电压间的关系,与修正后的I... 为了描述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简称IPMC)悬臂型驱动器在直流电激励下的非线性大变形行为,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DIC)获得的IPMC应变梯度与激励电压间的关系,与修正后的IPMC电极分布式电阻电容(resistor-capacitor,简称RC)电路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具有解析解的IPMC弯曲大变形力-电耦合模型,并采用Pt电极和Ag电极两种IPMC试样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IPMC悬臂型驱动器在直流电激励下的整体弯曲变形现象,且适用于采用沉积法制备电极的IPMC驱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驱动器 直流电 大变形 力-电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IPMC悬臂梁谐振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丽群 赵周礼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2-375,共4页
基于悬臂梁结构,建立了离子交换聚合体金属合成物(ion-exchange polymer-metal composites,IPMC)谐振力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并对IPMC的谐振特性进行了测试,测得了IPMC含水量与谐振效果的关系.通过测试发现:IPMC含水量很高时,几乎不出现谐... 基于悬臂梁结构,建立了离子交换聚合体金属合成物(ion-exchange polymer-metal composites,IPMC)谐振力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并对IPMC的谐振特性进行了测试,测得了IPMC含水量与谐振效果的关系.通过测试发现:IPMC含水量很高时,几乎不出现谐振现象,需在空气中干燥数分钟后,才会随其含水量的下降而开始出现谐振现象,并且谐振效果越来越好;在空气中持续干燥20min之后,IPMC的谐振现象随其含水量的减少而逐渐减弱,发生的变形也越来越小;一般情况下,IPMC出水10min后才可以做谐振性质的测试,该IPMC可以在空气中工作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聚合体金属合成物 悬臂梁 谐振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MC柔性驱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爱芬 孙悦 +3 位作者 王茜茜 李佳华 张新荣 王洪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2,共5页
详细介绍了IPMC作为柔性驱动材料的研究进展,描述了IPMC的研究背景及驱动机理,对不同的制备工艺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对比,对改善IPMC性能的方法进行分类描述,总结了提高IPMC驱动性能的方法,最后对IPMC的应用做了全面的总结,并展望了I... 详细介绍了IPMC作为柔性驱动材料的研究进展,描述了IPMC的研究背景及驱动机理,对不同的制备工艺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对比,对改善IPMC性能的方法进行分类描述,总结了提高IPMC驱动性能的方法,最后对IPMC的应用做了全面的总结,并展望了IPMC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智能材料 柔性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的交流电激励IPMC形变响应分析
14
作者 刘红光 唐晓雅 +2 位作者 田诗阳 洛松 熊克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3,200,201,共7页
对交流电(alternatingcurrent,简称AC)激励作用下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polymermetal composites,简称IPMC)悬臂型驱动器微尺度横侧面上的变形特征进行实验分析研究。采用数字显微系统记录交流电激励作用下的IPMC悬臂结构微尺度... 对交流电(alternatingcurrent,简称AC)激励作用下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polymermetal composites,简称IPMC)悬臂型驱动器微尺度横侧面上的变形特征进行实验分析研究。采用数字显微系统记录交流电激励作用下的IPMC悬臂结构微尺度横侧面弯曲形变过程,通过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DIC)方法分析IPMC的位移和应变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IPMC的振荡中心会发生偏移振动,偏移振动的频率远低于激励频率,且随着激励频率的降低而降低;弯曲挠度的振动幅值随着激励电压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大呈指数衰减;纵向应变沿试样厚度方向线性分布,并随着激励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大而降低,近似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驱动器 交流电 形变响应 数字图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在IPMC电极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野 赵刚 +3 位作者 隋志阳 梁博 王仲文 张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6,125,共8页
化学镀是制备IPMC(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电极的常用方法.传统化学镀银方法制备Ag-IPMC(传统化学镀方法)的周期约为32 h,时间较长.为此,本文采用电泳沉积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CNT)沉积在Nafion基膜表面... 化学镀是制备IPMC(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电极的常用方法.传统化学镀银方法制备Ag-IPMC(传统化学镀方法)的周期约为32 h,时间较长.为此,本文采用电泳沉积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CNT)沉积在Nafion基膜表面作为IPMC电极,以缩短电极制备周期.由于MCNT与Nafion基膜之间的结合力较小,所以首先进行一次化学镀得到Ag-IPMC(1次化学镀),然后再利用电泳沉积法得到MCNT-Ag复合电极IPMC.同时研究了电泳电压和电泳沉积时间对IPMC电致动性能的影响.电泳沉积法不仅制备周期为传统化学镀方法的一半,并且制备的IPMC电致动性能也明显优于传统化学镀法.电泳沉积法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IPMC电极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MCNT-Ag-ipmc 电泳沉积法 多壁碳纳米管 ipmc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XI虚拟仪器的IPMC输出力测试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兵 赵扬 +3 位作者 郑高峰 庄明凤 黄伟伟 王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IPMC)是一种离子型的电致动聚合物,在低电压驱动下可以产生较大的位移形变,因其柔性好、响应速度快、无噪音、与人类肌肉特性相近等特点,成为仿生驱动材料的较佳选择.针对IPMC材料...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IPMC)是一种离子型的电致动聚合物,在低电压驱动下可以产生较大的位移形变,因其柔性好、响应速度快、无噪音、与人类肌肉特性相近等特点,成为仿生驱动材料的较佳选择.针对IPMC材料的输出力进行测试研究,搭建了一套基于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的面向仪器系统的PCI扩展(PCI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PXI)虚拟仪器平台的IPMC力学测试系统,通过LABVIEW开发环境编写了IPMC力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处理软件,通过该系统可以直观得到IPMC输出力变化规律.针对商业离子基膜和自浇铸离子基膜的IPMC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得到IPMC材料的输出力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仪器系统的PCI扩展(PXI)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ipmc) 输出力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MC制备方法和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力群 赵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3-478,共6页
离子导电性高分子金属聚合物(IPMC)是一种具有特殊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智能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概括了国内外在IPMC制备上的主要方法和区别,回顾了模拟计算模型的发展历程,并对几种主要模型进行了介绍。虽然材料特性使IPMC目前... 离子导电性高分子金属聚合物(IPMC)是一种具有特殊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智能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概括了国内外在IPMC制备上的主要方法和区别,回顾了模拟计算模型的发展历程,并对几种主要模型进行了介绍。虽然材料特性使IPMC目前主要应用于微型机构,但是通过对其机理的研究和材料内部的改进将带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导电性高分子金属聚合物 机电响应 制备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nic structure of shark's gill jet orifice based on artificial muscle 被引量:3
18
作者 DU Ye ZHAO Gang +1 位作者 SUN Zhuang-zhi GU Yun-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855-865,共11页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prototype characteristics of shark’s gill jet orifice,the flexible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ionic exchange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IPMC)artificial muscle materials and the use of sleeve fle...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prototype characteristics of shark’s gill jet orifice,the flexible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ionic exchange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IPMC)artificial muscle materials and the use of sleeve flexible connector,the IPMC linear driving unit simulation model is built and the IPMC material-driving dynamic control structure of bionic gill unit is developed.Meanwhile,through the stress analysis of bionic gill plate and the motion simulation of bionic gill unit,it is verified that various dynamic control and active control of the jet orifi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mainstream field velocities will be taken by using IPMC material-driving.Moreover,the large-deflection deformation of bionic gill plate under dynamic pressure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at of a rigid gill plate is studied,leading to the achievement of approximate revised modifier from real value to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 displacement control of IP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rk’s jet orifice ionic exchange polymer metal composite drive musculoskeletal structure bionic gill un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ion基体孔隙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对IPMC电致驱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东旭 汝杰 +1 位作者 王延杰 金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3-190,共8页
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的“电能+化学能+机械能”原位驱动模式兼具驱动、传感的功能特性,具备常规刚性材料“电机驱动+机械传动”模式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针对原位驱动输出力不足、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文中从分析IPMC性能... 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的“电能+化学能+机械能”原位驱动模式兼具驱动、传感的功能特性,具备常规刚性材料“电机驱动+机械传动”模式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针对原位驱动输出力不足、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文中从分析IPMC性能提升的本质入手,综述了其电致驱动机理,阐述了利用超饱和气体法、微粒溶出工艺、冷冻干燥工艺等制备多孔Nafion基体膜的物理化学方法及其工艺特点,归纳了上述方法成型孔隙的结构特征及优缺点,同时分析了各种孔隙制备工艺对IPMC性能的影响,并对后续孔隙微结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从本质上提升IPMC电致驱动性能提供实现途径,调和变形量与输出力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微结构 成孔工艺 电致驱动性能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伸展IPMC的制备及抓取技术应用研究
20
作者 刘志刚 宋婷 +2 位作者 张晓龙 李云涛 邸昕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05-408,416,共5页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种新型电活性致动材料,具有驱动电压低、形变位移大、响应迅速等优点。自行浇铸Nafion基底膜并做预变形处理,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基于图案化电极IPMC分布式柔性伸展材料,通过控制其输入信号,从而控制IPM...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种新型电活性致动材料,具有驱动电压低、形变位移大、响应迅速等优点。自行浇铸Nafion基底膜并做预变形处理,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基于图案化电极IPMC分布式柔性伸展材料,通过控制其输入信号,从而控制IPMC的抓取行为,并对柔性伸展IPMC抓取过程进行演示。在IPMC末端连接仿生干黏附材料,组成黏附-抓取一体化复合结构单元,探索将其应用于柔性抓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柔性伸展材料 干黏附 图案化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