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IL-1β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炎症反应活性
1
作者 李璠 孙海凤 +5 位作者 孙萌 高雁怩 孙杨杨 张路捷 白娟 姜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0-899,共10页
IL-1β可介导炎症病理,阻断IL-1活性具有重要抗炎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猪IL-1β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大肠杆菌表达和蛋白纯化,制备重组蛋白。采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4株稳定分泌IL-1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E2、2H3、5H3及7E7);... IL-1β可介导炎症病理,阻断IL-1活性具有重要抗炎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猪IL-1β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大肠杆菌表达和蛋白纯化,制备重组蛋白。采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4株稳定分泌IL-1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E2、2H3、5H3及7E7);4株单抗腹水ELISA效价高达1∶1024000;5H3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为149 DLKREVVFCM 158;1E2、2H3和7E7单抗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为202 KRYPKRD 208。脂多糖(LPS)小鼠炎症模型抗炎试验结果显示,相对LPS对照组,IL-1β单抗处理组小鼠血清NO、TNF-α、IL-6和IL-1β含量及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表明4株单抗均有较好抗炎效果,其中1E2单抗抗炎作用最优,为猪IL-1β阻断药物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单克隆抗体 炎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7、IL-1β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心怡 姬慧杰 +3 位作者 石李 沈乎醒 余江毅 董莹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予基本降糖方案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冬消渴方,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中医临床疗效,检测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眼表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SchirmerⅠ试验(SⅠT)]及炎症相关指标(IL-17、IL-1β)的变化情况,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SⅠT和BUT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FL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血清IL-17、IL-1β均显著下降(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冬消渴方可改善糖尿病性干眼患者SⅠT、BUT、FL及眼部症状,有效治疗糖尿病干眼,减轻眼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17、IL-1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糖尿病 二冬消渴方 炎症 il-17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IL-1β、IL-1Ra、IL-1Ra/IL-1β比值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艳 徐朴 +2 位作者 张平安 李晓艳 黄从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水平以及IL 1Ra/IL β比值在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以及IL 1β与IL 1R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37例不...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水平以及IL 1Ra/IL β比值在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以及IL 1β与IL 1R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3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2 0例稳定性心绞痛 (SA)和 2 7例健康人血清IL 1β、IL 1Ra和IL 1Ra/IL1β水平。 结果 UA组和AMI组患者血清IL 1β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UA组患者血清IL 1Ra水平以及UA组与AMI组患者血清IL 1Ra/IL 1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UA组与AMI组患者血清IL 1β和IL 1R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 >0 .0 5 )。结论 IL 1β在CHD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 ,而IL 1Ra可能起着抑制作用 ;二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 ;IL 1R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il-1Β il-1RA il-1Ra/il-1β比值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内皮细胞高表达IL-1β促进中性粒细胞活化和分泌Sema4D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君华 谢小娟 +1 位作者 赵传梅 张书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22年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收集KD患儿和健康儿童混合血清,分别刺激HCAECs作为KD组和HC组,RT-PCR检测两组细胞IL-1β表达。HCAECs分为s...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22年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收集KD患儿和健康儿童混合血清,分别刺激HCAECs作为KD组和HC组,RT-PCR检测两组细胞IL-1β表达。HCAECs分为si-IL-1β组和si-NC组,分别转染IL-1βsiRNA和无效siRNA,然后加入KD血清刺激,RT-PCR检测HCAECs中IL-1βmRNA表达。收集si-IL-1β组和si-NC组细胞的培养上清液,经离心和滤菌后分别得到两组细胞的条件培养基,ELISA检测两组条件培养基中IL-1β浓度,Transwell实验检测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凋亡和Sema4D表达的影响。中性粒细胞分为TAPI-1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DMSO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TAPI-1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和DMSO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用si-IL-1β组或si-NC组条件培养基分别刺激已用金属蛋白酶ADAM17的抑制剂TAPI-1或DMSO预处理的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Sema4D表达。结果RT-PCR显示,KD组较HC组HCAECs中IL-1β明显高表达(P<0.01);si-IL-1β组IL-1βmRNA表达较si-NC组明显降低(P<0.01)。与si-NC组比较,si-IL-1β组条件培养基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条件培养基处理的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而中性粒细胞凋亡和Sema4D表达均增加(P<0.01)。与DMSO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比较,TAPI-1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Sema4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而TAPI-1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和DMSO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中性粒细胞Sema4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川崎病内皮细胞高表达IL-1β促进中性粒细胞迁移并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而且可能通过激活ADAM17促进中性粒细胞分泌Sema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Sema4D 川崎病 中性粒细胞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周脂肪炎性微环境的黄芩汤调控NEK7-NLRP3/IL-1β保护肥胖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研究
5
作者 刘旋 赵福森 +5 位作者 徐启耀 张蒙 郭灿 陈兆阳 沈建平 王新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6-905,共10页
目的 探讨黄芩汤通过调控NEK7-NLRP3/IL-1β炎症轴改善肥胖高血压大鼠管周脂肪炎性微环境,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选取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另40只喂高盐高脂饲料构建肥胖高血压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随... 目的 探讨黄芩汤通过调控NEK7-NLRP3/IL-1β炎症轴改善肥胖高血压大鼠管周脂肪炎性微环境,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选取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另40只喂高盐高脂饲料构建肥胖高血压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芩汤正常剂量组、高剂量组和IL-1β抑制剂组,每组5只。中药治疗组从第12周起,正常剂量组灌胃黄芩汤2.835 g·kg^(-1),高剂量组灌胃5.67 g·kg^(-1),IL-1β抑制剂组腹腔注射1.5 mg·kg^(-1) AS101,每周3次,干预8周。末次给药12 h后称质量并采血,分离胸主动脉及管周脂肪组织。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含量,观察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检测eNOS表达,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NEK7、NLRP3、Caspase-1、ASC、IL-1β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管周脂肪脂滴面积增大,内皮损伤严重;模型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IL-1β、IL-6和TNF-α显著升高,eNOS表达显著降低,NEK7、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汤和IL-1β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降低,内皮损伤减轻,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清IL-1β、IL-6和TNF-α降低,eNOS表达升高。黄芩汤高剂量组和IL-1β抑制剂组NEK7、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另外,黄芩汤可保护肥胖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其中高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 黄芩汤能通过调节NEK7-NLRP3/IL-1β炎症轴,改善血管周围脂肪炎性微环境,保护肥胖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高血压 黄芩汤 NEK7 NLRP3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ra对FnLPS诱导人牙髓细胞合成IL-1β的拮抗作用
6
作者 陆怀秀 肖明振 牛忠英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观察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 1ra)对内毒素脂多糖 (LPS)刺激的人牙髓细胞分泌IL - 1β的拮抗作用。方法 :用ELISA夹心法检测IL - 1β含量。结果 :人牙髓细胞经LPS刺激后 ,IL - 1β含量明显增加。当加入高浓度的IL - ... 目的 :观察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 1ra)对内毒素脂多糖 (LPS)刺激的人牙髓细胞分泌IL - 1β的拮抗作用。方法 :用ELISA夹心法检测IL - 1β含量。结果 :人牙髓细胞经LPS刺激后 ,IL - 1β含量明显增加。当加入高浓度的IL - 1ra后 ,IL - 1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降低 ,在LPS刺激牙髓细胞 6 0分钟以前加入一定浓度的IL - 1ra ,牙髓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 1β的含量显著降低 ,但在 90分钟以后再加入IL - 1ra ,则IL - 1β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高剂量的IL - 1ra能够抑制LPS刺激的牙髓细胞分泌IL - 1β ,从而拮抗IL - 1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脂多糖 人牙髓细胞 il-1Β il-1RA i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局部IL-1β、IL-10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吕凯露 夏有兵 +3 位作者 程洁 穆艳云 梁莎 罗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造模关节局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基因的相对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造模关节局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基因的相对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刺血组。右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刺血组在右侧昆仑穴点刺放血,药物组以布洛芬灌胃治疗。评价造模关节肿胀程度,光镜下观察关节腔组织形态学改变,qPCR和焦磷酸测序检测大鼠造模关节局部软骨及其周围软组织IL-1β、IL-10的mRNA表达水平及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药物组比较,刺血组关节肿胀指数明显降低(P<0.01)。刺血疗法能减少关节腔内尿酸盐结晶沉积,抑制炎性细胞的侵润,改善关节滑膜的组织形态结构。与模型组比较,刺血组IL-1β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但IL-1β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其mRNA表达不呈负相关。与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比较,刺血组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IL-10平均甲基化率降低(P<0.05~0.01)。IL-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其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99,P<0.01)。结论刺血疗法通过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修饰调控IL-10基因表达可能是刺血疗法发挥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血疗法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il-1Β il-10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TNFα、IL-4及IL-10的影响 被引量:48
8
作者 刘健 韩明向 +2 位作者 张皖东 陈光亮 雷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系列 (IL 1、IL 4、IL 10及TNFα)的影响。方法 :将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新风胶囊组、雷公藤多苷片(TPT)组和甲氨喋呤 (MTX)治疗组 ,每组 10只 ,制备完... 目的 :观察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系列 (IL 1、IL 4、IL 10及TNFα)的影响。方法 :将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新风胶囊组、雷公藤多苷片(TPT)组和甲氨喋呤 (MTX)治疗组 ,每组 10只 ,制备完全佐剂并分别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余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 0 .0 5ml致炎。观察各组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新风胶囊治疗组、TPT治疗组及MTX治疗组治疗后大鼠的关节炎指数 (AI)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新风胶囊治疗组给药后体质量增加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TPT治疗组及MTX治疗组给药前后体质量增加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新风胶囊治疗组(P <0 .0 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新风胶囊治疗组的IL 1、TNFα显著降低 ,IL 4、IL 10显著升高 (P <0 .0 1) ,并与其余两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新风胶囊与MTX、TPT一样能降低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AI ,而在增加大鼠体质量方面优于TPT和MTX ;新风胶囊可能通过下调致炎因子 (IL 1、TNFα)、上调抗炎因子 (IL 4、IL 10 )、抑制致炎效应、增强抗炎效应 ,从而达到降低AI、消除肿胀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il-1 TNFΑ il-4 il-10 新风胶囊 实验研究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ra及地塞米松对IL-1β诱导的人RPE增生的抑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庞旭 惠延年 +1 位作者 王雨生 彭秀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IL-1ra及地塞米松对IL-1β诱导的RPE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MTT比色实验观察IL-1ra及地塞米松对IL-1β促RPE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IL-1ra(20~200μg/L)对加入IL-1β(2μg/L)培养的人RPE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4%... 目的:观察IL-1ra及地塞米松对IL-1β诱导的RPE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MTT比色实验观察IL-1ra及地塞米松对IL-1β促RPE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IL-1ra(20~200μg/L)对加入IL-1β(2μg/L)培养的人RPE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4%~24.5%P<0.05);地塞米松在低浓度(10mg/L)时刺激RPE增生,而在高浓度(35~70mg/L)则表现为对IL-1β诱导RPE增生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1.2%~43.9%(P<0.05);IL-1ra100μg/L)联合地塞米松(35mg/L)对IL-1β诱导RPE增生的抑制率40.6%,较两者单独使用的抑制率均高(P<0.05)。结论:IL-1β能促进培养的人RPE的增生,而IL-1ra及地塞米松可以抑制这种促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il-1Β il-1RA 地塞米松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梅丸及其拆方对UC大鼠IL-1、IL-10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曙光 周永学 惠毅 《现代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110-113,共4页
目的比较乌梅丸及其拆方对UC大鼠结肠组织中IL-1、IL-10的影响,研究乌梅丸方中那组药物对上述2项指标影响最明显,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建立UC模型,分别给予乌梅丸及其拆方连续灌胃10天,ELISA法检测... 目的比较乌梅丸及其拆方对UC大鼠结肠组织中IL-1、IL-10的影响,研究乌梅丸方中那组药物对上述2项指标影响最明显,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建立UC模型,分别给予乌梅丸及其拆方连续灌胃10天,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IL-10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1含量明显升高,IL-10含量明显降低;乌梅丸组、寒热并用组、温热组、补益组IL-1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IL-10的含量高于模型组,寒凉组仅IL-1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乌梅丸及其拆方中对UC大鼠结肠组织IL-1、IL-10影响最明显的是乌梅丸组,其次是寒热并用组、温热组、补益组、寒凉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溃疡性结肠炎 il-1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及其Ⅰ型受体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慧 刘学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9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肺纤维化发生中IL-1β及其Ⅰ型受体(IL-1RⅠ)的动态表达。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和甲强龙组,于第1、3、7、14、28天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各期病理切片,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血清... 目的:观察大鼠肺纤维化发生中IL-1β及其Ⅰ型受体(IL-1RⅠ)的动态表达。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和甲强龙组,于第1、3、7、14、28天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各期病理切片,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IL-1β和其Ⅰ型受体的含量。结果:模型组早期肺泡炎症明显,后期肺组织实变。灌洗液及血清中IL-1β于7d时达峰值,14d时显著下降,28d时回到正常水平,Ⅰ型受体的表达规律与IL-1β相同。结论:IL-1β及其Ⅰ型受体在肺纤维化早期呈现短暂的表达高峰,提示其可能在肺纤维化发生的早期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il-1Β il-1R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TNF-α与IL-1β、IL-10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文杰 刘瑞丽 +3 位作者 王苏 毛淑平 李韶山 姬明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0期1-3,6,共4页
目的探讨TNF-α、IL-1β、IL-10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水平及肝癌组织的变化,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TNF-α和IL-1β、IL-10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原发性肝癌及正常体检人群各63例血清中TNF-α、IL-1β和IL-10的表达,... 目的探讨TNF-α、IL-1β、IL-10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水平及肝癌组织的变化,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TNF-α和IL-1β、IL-10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原发性肝癌及正常体检人群各63例血清中TNF-α、IL-1β和IL-10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的TNF-α、IL-1β和IL-10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表达与原发性肝癌及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关系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TNF-α、IL-1β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体检人群,IL-10水平低于正常体检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10水平无差异(P>0.05),上述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组织中TNF-α蛋白的表达与IL-1β蛋白的表达正相关(r=0.372、P=0.000),与IL-10蛋白的表达负相关(r=﹣0.322、P=0.000)。结论细胞微环境的改变是PLC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慢性炎症损伤是PL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前提,由TNF-α、IL-1β和IL-10介导的炎症反应失衡参与细胞微环境改变,并加剧肿瘤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TNF-Α il-1Β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抑制哮喘小鼠IL-17分泌的抗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蔚京京 范国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15-419,48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哮喘小鼠模型中抑制IL-17分泌减轻气道炎症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并在致敏、激发阶段经血红素(hemin)干预。肺组织病理切片,肺泡灌洗液炎...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哮喘小鼠模型中抑制IL-17分泌减轻气道炎症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并在致敏、激发阶段经血红素(hemin)干预。肺组织病理切片,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计数观测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程度,real-time PCR法分别测定肺脏组织HO-1、IL-17A、IL-17E、IL-23、RORgammat、IL-15 mRNA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OVA致敏、激发的哮喘小鼠模型,模型经hemin干预后,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IL-17A、IL-17E、IL-23、RORgammat、IL-15 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表明HO-1可能通过抑制IL-17A/E及与其分化、转录、分泌相关的IL-23、RORgammat、IL-15 mRNA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il-17 il-23 RORgammat il-15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α和IL-1β指标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柴晓哲 张雪华 《抗感染药学》 2015年第6期878-881,共4页
目的:评价IL-1α和IL-1β指标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CHB患者40例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其血清中IL-1α和IL-1β含量... 目的:评价IL-1α和IL-1β指标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CHB患者40例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其血清中IL-1α和IL-1β含量,分析IL-1α和IL-1β含量的变化对诊断CHB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α和IL-1β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含量的变化与CHB患者临床特征(HBVDNA、ALT和AST)无相关性。结论:IL-1α和IL-1β可能参与CHB的疾病进程,这为研究CHB的病情变化的监控及其有效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Α il-1Β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ra-壳聚糖缓释剂对兔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静 刘平 +6 位作者 陈志杰 李志坚 侯丽丽 宋甄 金迪 殷秀丽 傅安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IL-1ra-壳聚糖缓释剂对兔眼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房水中炎性细胞因子IL-1含量及后囊膜混浊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A,B,C3组,对右眼30只均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除术,术中囊袋内分别注入缓冲液0.1mL(A... 目的:探讨IL-1ra-壳聚糖缓释剂对兔眼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房水中炎性细胞因子IL-1含量及后囊膜混浊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A,B,C3组,对右眼30只均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除术,术中囊袋内分别注入缓冲液0.1mL(A组),注入5g/LIL-1ra0.1mL(B组),置入IL-1ra-壳聚糖缓释剂一粒(C组)。分别于术后1,3,7,14,28,56,84d抽取房水0.1-0.2mL,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IL-1的含量。定期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前房及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情况,术后84d处死白兔,做病理标本,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术后84dA,B,C组之间后囊膜混浊情况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房水中IL-1含量测定表明B组较A组IL-1峰值明显降低;C组与A组IL-1含量差异显著,且C组呈持续下降趋势。光镜观察A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并有多层皮质纤维出现,B组偶见晶状体上皮细胞,C组晶状体后囊膜增生不活跃,囊膜光滑,后囊表面几乎无细胞及纤维蛋白粘附。结论:IL-1ra-壳聚糖缓释剂具有抑制兔眼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较单纯用IL-1ra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A 壳聚糖 缓释 il-1 后发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因子IL-1β、TNF-α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6
作者 赵赫 俞兴 +5 位作者 唐向盛 贺丰 杨永栋 熊洋 胡振国 徐林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66-871,共6页
IL-1β与TNF-α炎性因子作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椎间盘退变并最终导致下腰痛及神经根性症状全过程中,炎性因子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机械创伤、过度负荷、基因易感及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下,纤维环... IL-1β与TNF-α炎性因子作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椎间盘退变并最终导致下腰痛及神经根性症状全过程中,炎性因子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机械创伤、过度负荷、基因易感及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下,纤维环及髓核细胞合成TNF-α、IL-1β。这些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目前关于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病理生理过程中确切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重点将在于阐述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调控机制、椎间盘退变的分子靶向治疗、细胞信号通路干预及寻找抗炎治疗的最佳时机上,为其将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TNF-Α 炎性因子 信号通路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汤晓晨 俞峰 +4 位作者 孙书龙 姜宏 龚正丰 许建安 王拥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后的退变膝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通过HE、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并进行IL-1β免...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后的退变膝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通过HE、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并进行IL-1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软骨细胞退变情况后分为6组(A组:软骨细胞+DMEM对照组;B组:软骨细胞+25mmol/L黄芪甲苷;C组:软骨细胞+50mmol/L黄芪甲苷;D组:软骨细胞+75mmol/L黄芪甲苷;E组:软骨细胞+100mmol/L黄芪甲苷;F组:软骨细胞+500mmol/L黄芪甲苷),取4、8、24、48、72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检测各组退变软骨细胞内IL-1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形态观察。原代细胞中梭形细胞和多角形细胞并存,细胞核偏于细胞的一侧而贴近细胞膜,细胞纤丝较长。HE染色细胞质为红色,胞膜呈蓝色;甲苯胺蓝染色细胞质和胞膜均呈深蓝色;Ⅱ型胶原染色阳性为绿色荧光,细胞核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复染,在不同波段荧光激发下,胞浆和胞膜可见清晰绿色荧光,细胞核区域未见明显绿色荧光,证明培养细胞表达特征性基因Ⅱ型胶原,主要分布在胞浆和细胞膜上,证明所培养的细胞为软骨细胞。IL-1β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清晰绿色荧光,软骨细胞以多角形多见。②IL-1βmRNA表达。不同时间点间软骨细胞IL-1β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F=13.236,P<0.01);不同组间软骨细胞IL-1β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F=98.762,P<0.01),A组高于B组、C组、D组、E组(P<0.05~0.01),F组高于A组、B组、C组、D组、E组(P<0.05~0.01);时间因素和组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7.262,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黄芪甲苷能通过抑制退变软骨细胞合成IL-1β,延缓软骨细胞退变;浓度过高则会促进退变软骨细胞合成IL-1β,加速软骨细胞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退变 黄芪甲苷 软骨细胞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养贤 延卫东 +3 位作者 乔晋 石秦东 蔡云 李信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0-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和脑水肿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先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黄芩苷治疗组,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3、6、24hTNFα和...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和脑水肿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先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黄芩苷治疗组,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3、6、24hTNFα和IL1β的表达,用称重法测定缺血再灌注3、6h脑组织含水量,电子显微镜观察缺血再灌注24h脑组织的超微结构及黄芩苷对其影响。结果TNFα和IL1β在缺血再灌注3、6、24h明显表达,黄芩苷治疗组的表达较之明显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3、6h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高,黄芩苷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较之明显降低(P<0.05,P<0.01);脑组织超微结构显示:神经细胞肿胀、损伤以及细胞迟发性死亡程度显著减轻。结论黄芩苷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IL1β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脑组织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TNF-α il-1Β 脑水肿 超微结构 黄芩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ARDS患者TNF-α、IL-1β、IL-6、IL-8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贵月 解健 +3 位作者 李涛 姜志明 邱洁 王艳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5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发病机制 乌司他丁 TNF-α il-1Β il-6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青藤碱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对IL-1β,TNF及C/EBP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曹瑞琪 卢新兰 +6 位作者 任牡丹 张俊 卢桂芳 张丹 赵艳 闫红林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0-294,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青藤碱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及其IL-1β、TNF-α及C/EBPβ水平的变化,探讨防治肝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不同浓度盐酸青藤碱作用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 目的观察盐酸青藤碱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及其IL-1β、TNF-α及C/EBPβ水平的变化,探讨防治肝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不同浓度盐酸青藤碱作用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标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1β、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盐酸青藤碱作用于人肝癌细胞后C/EBPβ的表达水平。结果盐酸青藤碱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0、0.5、1和2mmol/L)的盐酸青藤碱处理肝癌细胞48h后,各组中凋亡细胞率分别为(8.31±0.81)%、(12.62±1.13)%;(27.43±0.97)%;(51.74±0.85)%,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盐酸青藤碱作用组SMMC-7721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而C/EBPβ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盐酸青藤碱可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转录因子C/EBPβ,炎症因子如TNF-α、IL-1β的表达,进而通过破坏肿瘤微环境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il-1Β TNF-α C/EBPΒ 盐酸青藤碱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