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IGF-1R/IGF-2RmRNA的表达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志宏 刘双珍 +1 位作者 谭佳 谭星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29-931,共3页
目的:观察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IGF-1R/IGF-2R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IGF-1R/IGF-2R在实验性近视眼发生机制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孵化1d的白色来亨鸡36只,右眼为遮盖眼,左眼为自身对照眼;测量实验前、单眼遮盖1,2,3wk时遮... 目的:观察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IGF-1R/IGF-2R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IGF-1R/IGF-2R在实验性近视眼发生机制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孵化1d的白色来亨鸡36只,右眼为遮盖眼,左眼为自身对照眼;测量实验前、单眼遮盖1,2,3wk时遮盖眼和对照眼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并检测不同遮盖时间鸡眼后极部巩膜IGF-1R/IGF-2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鸡眼后极部巩膜可检测到IGF-1R/IGF-2Rm-RNA的表达,随着眼球的生长发育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随着遮盖时间的延长,IGF-1R/IGF-2RmR-NA在遮盖眼后极部巩膜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遮盖眼后极部巩膜IGF-1RmRNA的表达水平自遮盖1wk起明显高于对照眼;IGF-2RmRNA表达水平则在对照眼与遮盖眼无显著差异。结论:形觉剥夺可能通过上调鸡眼后极部巩膜IGF-1RmRNA表达水平,IGF-1R通过结合IGF并启动下游信息转导途径,从而调控巩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导致近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形觉剥夺 巩膜 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后极部 巩膜 鸡眼 mRNA表达 IGF-1R 自身对照 信号转导作用 实验性近视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Ⅰ在奶牛乳腺的表达及其对乳腺上皮细胞泌乳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童非 崔英俊 李庆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29,共4页
为研究IGF-Ⅰ表达和奶牛乳腺发育与泌乳之间的关系,采用qRT-PCR检测奶牛乳腺组织中IGF-Ⅰ的表达情况,应用细胞培养、qRT-PCR、MTT法检测IGF-Ⅰ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青春期奶牛乳腺组织中IGF-Ⅰ的表达量最高;添加IGF-Ⅰ... 为研究IGF-Ⅰ表达和奶牛乳腺发育与泌乳之间的关系,采用qRT-PCR检测奶牛乳腺组织中IGF-Ⅰ的表达情况,应用细胞培养、qRT-PCR、MTT法检测IGF-Ⅰ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青春期奶牛乳腺组织中IGF-Ⅰ的表达量最高;添加IGF-Ⅰ后,乳腺上皮细胞IGF-ⅠR表达增加,细胞增殖能力提高,β-酪蛋白表达增加。研究结果表明,IGF-Ⅰ可通过促进IGF-ⅠR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提高乳中β-酪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IGF-Ⅰ IGF-ⅠR 表达 泌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毛皮成熟期皮肤中EGF、IGF-Ⅰ及IGF-ⅠR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海华 张铁涛 +4 位作者 宋兴超 常忠娟 赵靖波 周宁 李光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63,共5页
为探讨水貂皮肤和毛囊发育机理,试验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水貂毛皮成熟期皮肤及毛囊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 为探讨水貂皮肤和毛囊发育机理,试验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水貂毛皮成熟期皮肤及毛囊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貂皮肤表皮细胞和毛囊外根鞘细胞中都有IGF-Ⅰ、IGF-ⅠR和EGF基因的强阳性表达,3种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细胞核呈空泡状未见到阳性染色,呈苏木精复染的蓝色,皱褶区域和表皮下胶原结缔组织出现了阳性染色为非特异性阳性结果。IGF-Ⅰ、IGF-ⅠR和EGF基因在水貂皮肤表皮和毛囊外根鞘细胞中广泛表达,直接参与调控皮肤和毛囊的发育。表明EGF、IGF-Ⅰ和IGF-ⅠR基因在水貂皮肤及其衍生结构的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毛囊 表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矮小患儿IGF-1R、IGFAL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静 杨晓丽 贾云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957-959,共3页
目的检测特发性矮小患儿血清IGF-1R、IGFALS蛋白的水平,探讨其在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就诊的特发性矮小儿童26例作为实验组(ISS组),抽取1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身高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病史... 目的检测特发性矮小患儿血清IGF-1R、IGFALS蛋白的水平,探讨其在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就诊的特发性矮小儿童26例作为实验组(ISS组),抽取1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身高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检测IGF-1和IGFBP3,并检测血清IGF-1R、IGFALS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两组中IGF-1R、IGFALS蛋白表达是否有差异,并分析IGF-1R、IGFALS蛋白表达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ISS组血清IGF-1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IGFALS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SS组血清IGFALS蛋白及IGF-1R蛋白表达量均与身高差呈负相关(P<0.05),IGF-1R蛋白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IGFALS蛋白表达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1)IGF-1R和IGFALS蛋白表达水平越低可能使ISS患儿身高差更大,患儿越矮小。(2)IGF-1R缺乏可能是部分特发性矮小患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 儿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酸不稳定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毛·剃毛对绵羊皮肤中GHR·IGF-1·IGF-1R·KAP3.2和KAP6-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知勉 廖和荣 +2 位作者 李岩 孙杰 李大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3,339,共4页
选取36只新疆细毛羊随机分成6组进行拔毛、剃毛处理,于第0、3、6、9、12、50天采集皮肤样品,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定量分析绵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 选取36只新疆细毛羊随机分成6组进行拔毛、剃毛处理,于第0、3、6、9、12、50天采集皮肤样品,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定量分析绵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角蛋白关联蛋白KAP3.2和KAP6-1mRNA的相对丰度。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剃毛可显著提高IGF-1的表达量,但对GHR、IGF-1R、KAP3.2和KAP6-1的表达量均无明显的影响;而拔毛对皮肤中GHRI、GF-1I、GF-1R、KAP3.2和KAP6-1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拔毛 剃毛 GHR IGF-1 IGF-1R KAP3.2 KAP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IGF-Ⅰ和IGF-Ⅰ R基因特征分析及其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冬 李发弟 +3 位作者 王维民 马友记 李冲 梁育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5,共10页
为了比较IGF-Ⅰ和IGF-ⅠR基因在绵羊肌肉中的表达差异,根据GenBank公布的绵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与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F1代(南甘F1代)羔羊肌肉组织中... 为了比较IGF-Ⅰ和IGF-ⅠR基因在绵羊肌肉中的表达差异,根据GenBank公布的绵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与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F1代(南甘F1代)羔羊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绵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结构,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南甘F1代羔羊肌肉组织中IGF-Ⅰ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而IGF-ⅠR基因的表达量在南甘F1代羔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组织中没有显著变化(P〉0.05).绵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分别含有465bp和4 518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54个和1 505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7 011.71U和169 267.26U,等电点分别为9.36和6.70;IGF-Ⅰ基因信号肽切割点分别位于49~50位氨基酸之间,而IGF-ⅠR基因不含信号肽;IGF-Ⅰ基因编码产物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位于细胞核的可能性最高(62.5%);IGF-ⅠR基因编码产物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位于细胞质的可能性最高(34.8%);IGF-Ⅰ和IGF-ⅠR基因分别作为激素和信号传感器参与机体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IGF-Ⅰ基因 IGF-ⅠR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