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EEE802.11p高速车路通信环境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和生 张明洋 孙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1187,共7页
针对基于IEEE802.11p构成高速车路通信中安全类消息传输的性能是否满足车路通信需求的问题,采用符合实际道路特点的Nakagami分布描述无线信道衰落,Poisson分布描述移动车辆发送的数据流,对单一路侧设备与连续移动车辆通信性能进行了仿... 针对基于IEEE802.11p构成高速车路通信中安全类消息传输的性能是否满足车路通信需求的问题,采用符合实际道路特点的Nakagami分布描述无线信道衰落,Poisson分布描述移动车辆发送的数据流,对单一路侧设备与连续移动车辆通信性能进行了仿真。以车辆消息发送间隔、通信车辆数量、车辆行驶速度为变量,得到4种不同接入类消息的车辆数与吞吐量、发包间隔与丢包率、发布间隔与平均时延、车辆速度与投递字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消息在车辆数与吞吐量关系上有一个优化点,可实现车辆数和吞吐量的最大化;丢包率和平均时延都会随着车辆数据发送间隔增大而增大。车速增加时,安全类消息的投递字节数下降且与车速成反比。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IEEE802.11p协议能够保证高优先级安全类消息传输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通信 性能分析 NS-2仿真 IEEE802 11p协议 专用短程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ROW-WTCP:A fast transport protocol based on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over wired/wireless networks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建新 李婧 荣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800-808,共9页
An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ECN)-based distributed transport protocol,ARROW-WTCP (AcceleRate tRansmission towards Optimal Window size TCP for Wireless network),was proposed.The ARROW-WTCP enables feasible dep... An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ECN)-based distributed transport protocol,ARROW-WTCP (AcceleRate tRansmission towards Optimal Window size TCP for Wireless network),was proposed.The ARROW-WTCP enables feasible deployment of ARROW-TCP from wired to wireless networks by providing a joint design of source and router algorithms.The protocol obtains the actual capacity of the wireless channel by calculating the queue variation in base station (BS) and adjusts the congestion window by using the feedback from its bottleneck link.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ROW-WTCP achieves strong stability,max-min fairness in dynamic networks,fast convergence to efficiency without introducing much excess traffic,and almost full link utilization in the steady state.It outperforms the XCP-B (eXplicit Control Protocol Blind),the wireless version of XCP,in terms of stability,fairness,convergence and util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OW-WTCp transport protocol stability CONVERGENCE FAIRNESS IEEE 802.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环境下IEEE 802.11p移动性支持仿真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锦超 赵祥模 +1 位作者 王润民 李骁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7,34,共6页
针对IEEE 802.11p协议移动性支持的评估需求,构建基于IEEE 802.11p协议的车联网应用场景,利用泊松过程描述车联网系统中的车辆到达模型。基于Veins平台搭建仿真场景并对仿真参数进行设置,从端到端延迟、丢包率、吞吐量方面测试并分析车... 针对IEEE 802.11p协议移动性支持的评估需求,构建基于IEEE 802.11p协议的车联网应用场景,利用泊松过程描述车联网系统中的车辆到达模型。基于Veins平台搭建仿真场景并对仿真参数进行设置,从端到端延迟、丢包率、吞吐量方面测试并分析车流密度、车辆行驶速度对IEEE 802.11p性能的影响以及IEEE 802.11p应用于车联网环境的适用性。测试结果表明,车辆行驶速度对基于IEEE 802.11p协议的车联网性能影响较大,而车流密度对其性能影响较小,同时IEEE 802.11p协议适用于主动道路安全应用且有助于提高合作交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IEEE 802.11p协议 移动性 车流密度 车辆行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p/1609标准的路车互联网的初步实现 被引量:6
4
作者 金纯 徐洪刚 +2 位作者 魏星 罗志峰 何山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219-4221,共3页
为了能够通过车辆之间的相互通信来提高旅客的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等,基于IEEE 802.11p/1609标准,提出了路车互联网的概念,并对路车互联网中RSU(路边单元)和OBU(车载单元)之间的通信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RSU和OBU之间的通... 为了能够通过车辆之间的相互通信来提高旅客的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等,基于IEEE 802.11p/1609标准,提出了路车互联网的概念,并对路车互联网中RSU(路边单元)和OBU(车载单元)之间的通信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RSU和OBU之间的通信比较稳定,丢包率也较低,显示在车载环境下IEEE 802.11p/1609协议较好的性能,这也为未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的普及和产业化发展迈进了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网 IEEE 802.11p/1609 WAVE短消息 车载单元 路边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802.11协议的EDCC算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宏 李建东 +1 位作者 盛敏 李维英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34,共10页
该文对IEEE 80 2 .11协议的DCF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原有的DCC算法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DCC算法———EDCC算法 .原有的DCC算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减少高负荷网络中各节点接入共享信道的碰撞次数 ,但其没有有效... 该文对IEEE 80 2 .11协议的DCF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原有的DCC算法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DCC算法———EDCC算法 .原有的DCC算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减少高负荷网络中各节点接入共享信道的碰撞次数 ,但其没有有效地利用高负荷网络中连续两次发送时隙利用率的相关性对时隙利用率进行平滑处理 ,导致对时隙利用率的估值与现实中的结果存在偏差 .改进后的EDCC算法采用一维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α)平滑处理的方法 ,改进了原有DCC算法对时隙利用率估计方差较大的缺点 ,提高了DCC算法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协议 分布式协调功能 分布式竞争控制 增强型分布式竞争控制 ARMA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速度的802.11p车载网络自适应退避算法 被引量:7
6
作者 魏李琦 肖晓强 +2 位作者 陈颖文 徐明 樊海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878-3880,3886,共4页
IEEE 802.11p协议是针对车载环境应用制定的物理层与MAC层标准。车载网络中节点的高移动性和拓扑结构的频繁变更导致网络丢包率增加。为解决车辆移动特性引发的信道访问不公平性问题及降低网络丢包率,提出一种基于相对速度的自适应退避... IEEE 802.11p协议是针对车载环境应用制定的物理层与MAC层标准。车载网络中节点的高移动性和拓扑结构的频繁变更导致网络丢包率增加。为解决车辆移动特性引发的信道访问不公平性问题及降低网络丢包率,提出一种基于相对速度的自适应退避算法RSBA,依据移动节点间相对速度差异优化退避机制。通过NC-TUns模拟实验表明,RSBA减少了丢包率,提高了信道访问公平性,改善了IEEE 802.11p协议的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网络 ieee802.11p 不公平性 基于相对速度的自适应退避算法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Ad Hoc网络中TCP性能的跨层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永康 李萌 +1 位作者 山秀明 任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79-1181,1189,共4页
大量研究表明AdHoc网络中TCP的性能非常差,这主要是由于TCP的拥塞控制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由共享信道竞争造成的分组丢失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根据TCP发射端MAC层的RTS重发次数,来自适应地调整TCP的最大窗口大小的跨层方法,以控制网络中... 大量研究表明AdHoc网络中TCP的性能非常差,这主要是由于TCP的拥塞控制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由共享信道竞争造成的分组丢失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根据TCP发射端MAC层的RTS重发次数,来自适应地调整TCP的最大窗口大小的跨层方法,以控制网络中分组的数量,减小信道竞争。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TCP的吞吐量,并改善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e网络 IEEE 802.11 MAC协议 TCp 跨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1支持QoS区分服务的性能优化
8
作者 毛建兵 毛玉明 +1 位作者 冷甦鹏 白翔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66-2882,共17页
基于IEEE802.11p-persistent协议模型的研究,对一种近似优化条件在多优先级业务网络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了证明.应用该近似优化条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EEE802.11QoS区分服务支持的自适应优化算法QATC(QoS-supporting adaptive transmissi... 基于IEEE802.11p-persistent协议模型的研究,对一种近似优化条件在多优先级业务网络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了证明.应用该近似优化条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EEE802.11QoS区分服务支持的自适应优化算法QATC(QoS-supporting adaptive transmission control).算法利用信道侦听信息实时优化调整各优先级业务的发送概率,更新相应的协议参数,实现信道利用率的提高和系统性能的增强.QATC算法不需要估计各优先级业务的节点数量,并且拥有不受网络状态变化影响的确定优化调整目标.此外,还将QATC算法扩展应用于多速率网络的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不同网络条件下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对系统整体性能进行优化,其系统吞吐量性能接近理论最优大小,大大优于标准的IEEE802.11协议以及相关增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802.11 QoS区分 p坚持 自适应优化算法 多速率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2P技术实现移动终端在WLAN内的漫游认证
9
作者 徐伟 杨怡 +1 位作者 董永强 夏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912,共4页
针对IEEE802.11i协议中身份认证和主密钥协商造成认证时延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P2PChord技术管理无线局域网(WLAN)内认证信息的认证优化机制.站点在首次接入WLAN时将协商生成的认证信息发布至P2PChord环中.当站点在接入点(AP)间发... 针对IEEE802.11i协议中身份认证和主密钥协商造成认证时延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P2PChord技术管理无线局域网(WLAN)内认证信息的认证优化机制.站点在首次接入WLAN时将协商生成的认证信息发布至P2PChord环中.当站点在接入点(AP)间发生切换时,可从P2PChord环中查找出相应的认证信息以完成后续的协议交互,无需通过认证服务器重新认证,从而显著降低复杂认证引起的时延.理论推导及实验结果表明:该认证信息管理方案能够降低站点在AP间的切换时延,满足实时应用通信质量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减轻认证服务器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单一故障点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802.11i认证 p2p 快速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p协议MAC层自适应移动性改进研究
10
作者 郑继亭 胡锦超 李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589,共4页
针对VANET环境下标准IEEE 802.11p协议的MAC层对车辆移动性因素支持不足的问题,对IEEE802.11p协议MAC层自适应移动性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了一种VANET通信场景;然后,基于构建的通信场景,分别基于节点邻居数量和节点相对速度提出了... 针对VANET环境下标准IEEE 802.11p协议的MAC层对车辆移动性因素支持不足的问题,对IEEE802.11p协议MAC层自适应移动性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了一种VANET通信场景;然后,基于构建的通信场景,分别基于节点邻居数量和节点相对速度提出了一种P持续CSMA/CA机制和一种基于节点相对速度的动态优先级管理机制;最后,基于Veins仿真平台构建了测试场景,并对提出的改进机制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机制能够有效增加系统吞吐量,减少丢包数量,降低平均数据传输延迟和平均数据重传次数,显著提升了VANET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自组织网络 IEEE 802.11p 媒体访问控制 移动性 相对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改进最小均方误差与深度学习的V2X信道估计方案
11
作者 吕超跞 骆忠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82,共9页
针对IEEE 802.11p标准中导频数量有限,难以准确追踪车联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中时变信道的问题,学者们研究了数据导频辅助(Data Pilot Aided,DPA)信道估计方案。然而,这些经典DPA方案不能在完整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针对IEEE 802.11p标准中导频数量有限,难以准确追踪车联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中时变信道的问题,学者们研究了数据导频辅助(Data Pilot Aided,DPA)信道估计方案。然而,这些经典DPA方案不能在完整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范围内给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其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易受误差传播的影响。研究了一种新的信道估计方案,基于使用虚拟子载波的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Using Virtual Pilots,MMSE-VP)方案,提出一种带有时间平均操作的改进MMSE(Improved MMSE,IMMSE)方案。IMMSE方案通过利用相邻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间信道的相关性来提高MMSE-VP方案在低SNR区域的性能,达到在整个SNR区域有良好表现的目的。联合深度学习技术,采用全连接神经网络(Fully Connected Neural Network,FCNN)作为IMMSE方案的非线性后处理模块,减少误差并获得更好的估计性能。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信道估计方案可以适应调制方式和车辆速度的变化,能有效应对V2X通信中的信道估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万物通信 信道估计 IEEE 802.11p 正交频分复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p协议下基于交错导频的V2V信道估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勇 刘畅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5-725,共11页
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因其复杂恶劣的信道环境,对系统的信道估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IEEE 802.11p协议中导频过少无法准确跟踪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错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与跟踪方法.该方法将... 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因其复杂恶劣的信道环境,对系统的信道估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IEEE 802.11p协议中导频过少无法准确跟踪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错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与跟踪方法.该方法将相邻符号的导频交错排布,利用相邻符号间信道的高度相关性,对前后时刻导频位置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插值运算,对V2V信道进行实时跟踪,在不改变IEEE 802.11p数据传输效率的前提下,其误码率性能在空旷高速的通信场景下明显优于基于原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与跟踪方法.在所提出的交错导频框架下,针对不同V2V通信场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道估计方案,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IEEE 802.11p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IEEE 802.11p 车到车 交错导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VoIP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新欣 王晓东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37-39,共3页
对无线局域网的两种标准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通过设计一个针对这两种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上的VoIP性能测试的试验,使用Chariot网络工具进行仿真,对延迟、抖动、... 对无线局域网的两种标准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通过设计一个针对这两种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上的VoIP性能测试的试验,使用Chariot网络工具进行仿真,对延迟、抖动、丢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EEE 802.11g标准比IEEE 802.11b标准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b IEEE 802.11g VOIp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p的自适应主次窗口退避机制及验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兴凯 窦祖芳 +1 位作者 杨喜娟 杨乔礼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56-1865,共10页
在交通密集场景下,考虑到现有的DSRC和C-V2X两种技术都不能保证数据高效传输。本文首先介绍了所采用的车联网网络架构。其次,提出基于自适应主次窗口划分的IEEE 802.11p机制的设计,旨在降低车辆节点的冲突率进而增加数据传输率。再次,... 在交通密集场景下,考虑到现有的DSRC和C-V2X两种技术都不能保证数据高效传输。本文首先介绍了所采用的车联网网络架构。其次,提出基于自适应主次窗口划分的IEEE 802.11p机制的设计,旨在降低车辆节点的冲突率进而增加数据传输率。再次,通过建立二维Markov模型获得传输时延等性能指标的解析式。最后,对改进机制进行了数值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机制相比,不管是交通稀疏还是密集场景,改进机制都能获得更好的网络性能。同时,建立时延最小和可靠性最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对提出机制进行优化,以获得均衡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次退避 IEEE 802.11p 自适应 MARKOV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3仿真环境中IEEE802.11服务区分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顾洁 朱宗卫 +3 位作者 徐友庆 周世斌 李奥 张国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5-140,共6页
无线局域网采用IEEE 802.11协议无法向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提供有区分的服务质量,而IEEE 802.11e服务区分机制EDCA存在数据流传输不公平性的问题。为此,运用NS-3网络仿真器实现一种改进的服务区分机制F-DCF。针对每个单独的节点给出排队规... 无线局域网采用IEEE 802.11协议无法向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提供有区分的服务质量,而IEEE 802.11e服务区分机制EDCA存在数据流传输不公平性的问题。为此,运用NS-3网络仿真器实现一种改进的服务区分机制F-DCF。针对每个单独的节点给出排队规则,以保证节点内的公平传输机会,并通过使用基于竞争的接入方法设计实现多个节点之间的公平信道接入机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EDCA机制相比,F-DCF机制可对网络中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流提供比例公平性的服务质量区分,并能够提高网络的总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协议 网络服务区分 比例公平性 NS-3网络仿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WLAN的可管理快速切换技术在AP的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音 李杰 《中兴通讯技术》 2006年第5期45-48,共4页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切换速度始终是影响WLAN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用户在接入点的切换速度,支持不同QoS业务的切换要求,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在分析IEEE802.11WLAN切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管理快速切换(MFHO)技...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切换速度始终是影响WLAN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用户在接入点的切换速度,支持不同QoS业务的切换要求,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在分析IEEE802.11WLAN切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管理快速切换(MFHO)技术及其在接入点(AP)的实现方法。该技术采用“断开前部分建立”的切换策略,在改进AP间漫游协议基础上实现无线AP对站点切换过程的控制管理。用实验对MFHO技术和基于接入点间漫游协议(IAPP)的切换技术进行了功能和性能对比测试,结果验证MFHO技术切换成功率高,切换性能强于基于IAPP的切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可管理快速切换 无线局域网 ieee802.11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1基础型网络中隐藏站点检测
17
作者 黄波 张晓敏 翟临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2期72-75,共4页
在IEEE802.11基础型网络中,站点通过侦听接入点的工作过程,可以实时获得足够信息来判定是否存在隐藏站点。利用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在IEEE802.11基础型网络中检测隐藏站点的算法,并通过NS2仿真对多种场景下该算法的性能进行验证。仿真... 在IEEE802.11基础型网络中,站点通过侦听接入点的工作过程,可以实时获得足够信息来判定是否存在隐藏站点。利用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在IEEE802.11基础型网络中检测隐藏站点的算法,并通过NS2仿真对多种场景下该算法的性能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显著提高网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802 11协议 无线局域网 隐藏站点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p/1609.4多信道协作机制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峰 周显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8-113,120,共7页
IEEE 802.11p/1609.4是车联网的专用接入访问控制协议。针对IEEE 802.11p/1609.4标准协议中多信道协作机制存在信道资源浪费、竞争信道拥塞等问题,在划分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优先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多信道协作机制。将控制信道划... IEEE 802.11p/1609.4是车联网的专用接入访问控制协议。针对IEEE 802.11p/1609.4标准协议中多信道协作机制存在信道资源浪费、竞争信道拥塞等问题,在划分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优先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多信道协作机制。将控制信道划分为注册时隙(RI)和轮询时隙(PI),RI节点利用服务信道提高空闲信道资源利用率,PI通过轮询列表在控制信道发布安全消息消除信道竞争。在Matlab和OMNET++的仿真环境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机制在安全消息传输率、平均传输时延、服务信道吞吐量和消息丢失风险指数方面均有明显的性能提升,并且在高节点密度情况下,仍能保证消息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p/1609.4协议 车联网 多信道协作 路侧单元 信道接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增华 王楠 +2 位作者 窦志斌 张连芳 舒炎泰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9-1222,共14页
基于IEEE 802.11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LDmesh)的单跳链路长度在几十到上百公里,具有带宽高、成本低、覆盖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偏远乡村或人口分布稀疏地区的无线宽带接入等.LDmesh网络是点到点的链路,链路的干扰特性和传输特性与传... 基于IEEE 802.11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LDmesh)的单跳链路长度在几十到上百公里,具有带宽高、成本低、覆盖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偏远乡村或人口分布稀疏地区的无线宽带接入等.LDmesh网络是点到点的链路,链路的干扰特性和传输特性与传统无线Mesh网络有显著不同,原有的基于CSMA的MAC协议不再适用,进而影响到上层协议的设计.分析了LDmesh网络的研究进展,从链路性能、MAC协议、路由协议及网络管理等方面深入论述了LDmesh网络面临的挑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 长距离链路 无线MESH网络 MAC协议 路由协议 网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高速无线局域网的速率自适应MAC协议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习勇 黄清艳 +1 位作者 魏急波 吴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81-1285,共5页
目前的IEEE 802.11标准在物理层提供了对多种发送速率的支持,然而在MAC层却没有规定速率自适应的方法。该文研究了高速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的速率自适应方案。首先,提出了EACK协议,EACK使用基本速率发送MAC头,并在ACK帧中携带信道信... 目前的IEEE 802.11标准在物理层提供了对多种发送速率的支持,然而在MAC层却没有规定速率自适应的方法。该文研究了高速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的速率自适应方案。首先,提出了EACK协议,EACK使用基本速率发送MAC头,并在ACK帧中携带信道信息,因而能够较快速地响应信道的变化,同时具有少的开销;其次,在EACK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恒定发送时间(CEACK)的策略,CEACK能够克服传统IEEE 802.11DCFMAC协议的理论吞吐量上限,并且具有更好的时间公平性能,能够应用于高速的无线局域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 DCF MAC协议 速率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