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S光度法测定大气中O_3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淑芬 陈旦华 唐孝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20,共7页
本文用靛蓝二磺酸钠(Indigo Disulphonate,简称IDS)光度法对大气中的O_3进行了测定。含O_3的空气在自制的双层玻板吸收管中,通过蓝色的IDS溶液,生成的部分褪色溶液于610nm处测量。其在0.35—1.61L/min的流量范围内的吸收效率为100%,由... 本文用靛蓝二磺酸钠(Indigo Disulphonate,简称IDS)光度法对大气中的O_3进行了测定。含O_3的空气在自制的双层玻板吸收管中,通过蓝色的IDS溶液,生成的部分褪色溶液于610nm处测量。其在0.35—1.61L/min的流量范围内的吸收效率为100%,由O_3引起的吸光度降低为2.11×10~4L/mol·cm。方法检测限为6.6μg/m^3。在26—982μg/m^3的浓度范围内,O_3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4%,相对于紫外光度法的不确定度为-2.3%,除NO_2有轻微正干扰外(为其质量的6.8%),本法不受环境中SO_2,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大气 靛蓝二磺酸钠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 机床 CAIDS 中评价子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及实现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佑君 刘晓婷 +1 位作者 何卫平 杨海成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5-87,共3页
根据数控机床的工业造型特点,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分类-综合评价方法的新思路,并结合NC机床CAIDS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评价子系统以便对数控机就要的工业造型进行全面的评价,着重地描述和讨论了评价系统的软件结构。
关键词 分类-综合评论 CAidS 数控机床 子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项迭代法在ID-ICP-MS测定^(239)Pu不确定度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平 张红霞 +3 位作者 翟秀芳 张瑞荣 王煜 韩小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8-112,共5页
阐述了不确定度评估中一种不确定度合成方法——逐项迭代法,即将数学模型中的中间量用单一参数代替,分别合成中间量的不确定度,逐步迭代,直至获得测量结果的总不确定度。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逐项迭代法运算简便、逻辑性强、可比较性好... 阐述了不确定度评估中一种不确定度合成方法——逐项迭代法,即将数学模型中的中间量用单一参数代替,分别合成中间量的不确定度,逐步迭代,直至获得测量结果的总不确定度。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逐项迭代法运算简便、逻辑性强、可比较性好,适用于复杂数学模型中独立分量的快速合成。采用该方法对ID-ICP-MS测定239Pu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合成和评估。结果表明,R239/242m(即m239/m242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及242Pu稀释剂中239Pu杂质含量的不确定度是造成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实际测量中应尽量提高仪器的短期稳定性,选用较纯的稀释剂或准确标定稀释剂中239 Pu的含量以降低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逐项迭代法 id-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点的IDS评估评分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望 龚俭 吴雄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共9页
评分方法是判定IDS的检测率和误报率的重要环节,评分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有效性。现有的考虑误报和不考虑误报的评分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准确性误差,并且不能适应日益增加带宽下的流量需求。分析了评分方法的判定窗口所需... 评分方法是判定IDS的检测率和误报率的重要环节,评分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有效性。现有的考虑误报和不考虑误报的评分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准确性误差,并且不能适应日益增加带宽下的流量需求。分析了评分方法的判定窗口所需要的性质,并基于IDS对报文处理的FIFO队列特性,提出了基于同步点的评分方法。经过理论证明和实验验证,这个新方法相对于现有的评分方法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S评估 评分方法 同步点 误报率 可扩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检测的攻击分类方法及在IDS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向尕 曹元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4-95,173,共3页
对攻击进行分类,可以使攻击检测系统化,有助于构造高效的检测方法,从而改善IDS的性能。该文提出一种以IDS可直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面向检测的攻击分类方法。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所有可在IDS网络数据源中检测出的攻击,提出DetectClass分... 对攻击进行分类,可以使攻击检测系统化,有助于构造高效的检测方法,从而改善IDS的性能。该文提出一种以IDS可直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面向检测的攻击分类方法。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所有可在IDS网络数据源中检测出的攻击,提出DetectClass分类方法,用Z语言描述并证明其正确性;接着据此构造相应的检测方法。基于DetectClass攻击分类方法,设计开发原型系统DC-N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面向检测的攻击分类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IDS方法反演强震数据确定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的破裂过程 被引量:23
6
作者 郑绪君 张勇 汪荣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421-4430,共10页
近场强震数据是地震观测的主要数据类型之一,但尚未广泛用于震源参数快速和常规测定.作者利用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的近场强震数据,分别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定位结果,采用迭代反褶积和叠加(Iterative Deconvolutio... 近场强震数据是地震观测的主要数据类型之一,但尚未广泛用于震源参数快速和常规测定.作者利用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的近场强震数据,分别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定位结果,采用迭代反褶积和叠加(Iterative Deconvolution and Stacking,IDS)方法反演得到了两个破裂模型.反演结果显示,两个破裂模型除在时间上存在大约2.5 s的偏移外,在其他破裂特征上都极其相似,表明强震数据反演并不严重依赖地震定位结果.破裂过程大约持续8~10 s,释放的地震矩在6.9×10^(18)Nm左右,对应的矩震级约为M_W6.5.走向方向上,破裂覆盖了震中西北15 km至震中东南10 km的区域,整体表现为不对称的双侧破裂模式,其中西北方向的破裂略占优势.深度方向上,主要破裂集中在0~10 km的较浅区域.这些特征与目前的地震学和大地测量学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在当前的数据条件下,即使定位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反演强震数据也能够独立可靠地确定中强地震的破裂过程.特别地,未来强震数据的数据质量和获取效率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后,这一工作有望成为震后快速确定破裂过程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震后应急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破裂过程 idS方法 近场强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中基于ID的快速扫角算法
7
作者 郝靖玮 潘小敏 盛新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8-501,共4页
基于interpolative decomposition(ID)技术的有限元快速扫角算法,能有效地计算电目标的单站雷达散射截面(RCS).算法针对不同入射波对应的右端项(RHSs),构成一个激励矩阵.将ID技术应用到激励矩阵用来选取对应的Skeleton入射波的方向.在... 基于interpolative decomposition(ID)技术的有限元快速扫角算法,能有效地计算电目标的单站雷达散射截面(RCS).算法针对不同入射波对应的右端项(RHSs),构成一个激励矩阵.将ID技术应用到激励矩阵用来选取对应的Skeleton入射波的方向.在采用快速算法得到Skeleton入射波对应的解之后,所要求解的角响应可以通过Skeleton对应的解重构出来.对电目标的数值实验表明了该算法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 SKELETON 角扫描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波斜入射时有阻尼成层介质自由场的一维化时域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高智能 卓卫东 谷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7-43,84,共8页
在进行大型大跨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地震波斜入射的影响。在刘晶波等提出的一维化时域算法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推导建立了SH波斜入射情形下、考虑阻尼影响的水平成层弹性介质出平面自由场求解的显式数值逐步法公式,并采用Forta... 在进行大型大跨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地震波斜入射的影响。在刘晶波等提出的一维化时域算法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推导建立了SH波斜入射情形下、考虑阻尼影响的水平成层弹性介质出平面自由场求解的显式数值逐步法公式,并采用Fortan程序语言编制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综合采用有限元法和数值逐步法,进行SH波斜入射下单层土和双层土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土层介质阻尼仅影响到SH波斜入射下自由场的位移幅值,而对位移时程的波形没有影响;SH波斜入射下有阻尼与无阻尼情形相比位移幅值有明显衰减,对单层土,30°斜入射下衰减幅度可达40.5%;对双层土,最大衰减幅度可达39.7%;有阻尼土层位移幅值的衰减幅度从底部边界向自由表面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层介质 出平面波动 斜入射 一维化时域算法 介质阻尼 逐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物“随机组合”构建观赏桃SSR指纹图谱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清明 程怡 +2 位作者 马建伟 张云婷 张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9-296,341,共9页
近年来,我国观赏桃新品种日渐繁多、名称混乱、市场难以监管。同时用以区分品种的SSR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在研究界无统一的科学标准,尤其是构成最终引物组合的核心引物的确定。具体操作流程层出不穷、五花八门。为探索筛选SSR指纹图谱... 近年来,我国观赏桃新品种日渐繁多、名称混乱、市场难以监管。同时用以区分品种的SSR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在研究界无统一的科学标准,尤其是构成最终引物组合的核心引物的确定。具体操作流程层出不穷、五花八门。为探索筛选SSR指纹图谱核心引物的科学方法,同时构建观赏桃SSR指纹图谱,该研究选用35对已报道的SSR引物对22份观赏桃种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PCR扩增与分析,多态性较高的8对引物——候选引物总共扩增出31个多态性条带,变幅为3~5个.PIC值变幅为0.458~0.668,MI值变幅为1.374~3.340。采用“随机组合”法对8对引物进行C18、C28、C38…依次分析,得到区分能力最强的3种不同的最少引物组合方式——候选组合,并能区分出18份种质.从中发现区分能力最强的3种引物组合方式并不都是由引物PIC值、alleles数量或MI值等多态性指标最高的引物组成,而是由互补性最强的引物组成。选用组合内各引物多态性条带总数最多的组合方式“4—3”(BPPCT001+BPPCT015a+BPPcT017+BPPcT025)为22份观赏桃种质构建了指纹图谱。基于此,通过常规多态性指标筛选候选引物可以确定出单对引物鉴别能力最强的少量引物;通过“随机组合”筛选候选组合可以进一步确定出引物之间互补性最强的几种组合方式;根据组合内各引物的多态性条带总数确定最终核心引物可以确定出可扩容性最大的引物组合。该研究最终建立了候选引物——候选组合——核心引物组合“三步法”确定SSR指纹图谱核心引物组合的科学方法,不仅为22份供试观赏桃种质构建了SSR指纹图谱,也为其它作物SSR指纹图谱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桃 种质 SSR标记 分子身份证 引物组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决树方法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46
10
作者 孙辉 李卫东 孙启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判决树ID3 (I dentificationData)方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方法。由于ID3 方法可方便地处理具有非数值特征模式且具有从样本学习判定规则的功能 ,对实例的应用显示了该手段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的适用... 提出了一种利用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判决树ID3 (I dentificationData)方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方法。由于ID3 方法可方便地处理具有非数值特征模式且具有从样本学习判定规则的功能 ,对实例的应用显示了该手段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的适用性。通过讨论 ,指出了ID3 方法与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说明该方法和其它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是实现变压器故障诊断实用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故障诊断 人工智能 判决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平方反比法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模块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章林 张夏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97,共6页
固体矿产储量计算的传统方法,如地质块段法、断面法等计算结果精度底,计算过程繁琐,不方便利用计算机技术。经典的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日趋成熟,便于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速度快,精度高。文章讨论了距离平方反比法储量计算模... 固体矿产储量计算的传统方法,如地质块段法、断面法等计算结果精度底,计算过程繁琐,不方便利用计算机技术。经典的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日趋成熟,便于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速度快,精度高。文章讨论了距离平方反比法储量计算模块的设计过程、模块功能的实现方法、过程和结果,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给定品位提取范围动态地计算矿体储量、结果可视化及计算结果精度的检验方法。最后评价了该方法的优缺点。用距离平方反比法计算矿体储量,不仅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降低计算方法对矿体形态和控矿工程的依赖程度,而且能够通过矿体品位模型确定矿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状况,实现了计算结果的三维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储量计算方法 距离平方反比 块体模型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完全微分的自适应步长扰动观察法MPPT控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党选举 杨阳 +1 位作者 姜辉 李晶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22-3029,共8页
在扰动步长判断条件中引入不完全微分,与微分结合,有效减小传统扰动观察法扰动步长判断函数中完全微分带来的高频(突变)干扰,基于不完全微分实现步长自适应调整,提出基于不完全微分的MPPT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与实... 在扰动步长判断条件中引入不完全微分,与微分结合,有效减小传统扰动观察法扰动步长判断函数中完全微分带来的高频(突变)干扰,基于不完全微分实现步长自适应调整,提出基于不完全微分的MPPT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与实验平台上所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能在不影响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速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小最大功率点附近的功率振荡,提高MPPT控制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扰动观察法(P&O) 自适应步长 不完全微分(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 PBCG 法及其在高压电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余海涛 邵可然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5-68,共4页
提出了改进的预处理双共轭梯度法(ImprovedConditionedBi-conjugateGradientMethod)及对主元素的优化方法。新的一维压缩存储法及快速寻址方式,大大节省了寻址时间和内存的需求。用这... 提出了改进的预处理双共轭梯度法(ImprovedConditionedBi-conjugateGradientMethod)及对主元素的优化方法。新的一维压缩存储法及快速寻址方式,大大节省了寻址时间和内存的需求。用这一方法解高压电场问题中出现的病态矩阵,取得较好的数值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梯度法 一维压缩存储 高压电场 高电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决树方法在凝汽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靳涛 付忠广 卞双 《现代电力》 2002年第4期8-13,共6页
运用一种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判决树 ID3 (Identification Data)方法对凝汽器的故障进行诊断。通过实例 ,验证了该方法对凝汽器故障诊断的有效性。提出了 ID3 方法与模糊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指出将 ID3 方法和其他... 运用一种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判决树 ID3 (Identification Data)方法对凝汽器的故障进行诊断。通过实例 ,验证了该方法对凝汽器故障诊断的有效性。提出了 ID3 方法与模糊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指出将 ID3 方法和其他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是实现凝汽器故障诊断实用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树方法 凝汽器 故障诊断 汽轮机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用在大鼠体内剂量优化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晓晖 王钦 +4 位作者 王鲲 黄继汉 裘福荣 唐海沁 李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5期521-528,共8页
目的:应用权重配方法及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在肾性高血压大鼠体内联用的剂量优化进行定量评价。方法:根据权重配方设计,将肾性高血压大鼠分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不同剂量组合的6个用药组,以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率... 目的:应用权重配方法及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在肾性高血压大鼠体内联用的剂量优化进行定量评价。方法:根据权重配方设计,将肾性高血压大鼠分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不同剂量组合的6个用药组,以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率作为药效指标。综合建立和应用权重配方模型及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降压效应,评价两药联用在大鼠体内的降压及交互作用,分析最佳剂量配比,并做确定性实验。对权重配方原法和权重配方群体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建立权重配方模型及其群体模型,联用中组分重要程度为厄贝沙坦大于氢氯噻嗪,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存在协同作用,在大鼠体内的最优剂量配比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0∶1。权重配方原法和群体法在评价组分重要程度、理论优化组方及剂量优化比例等方面的结论相同,但群体法由于采用个体效应值直接计算,对权重指数等参数的计算更为精确,并提供个体间及个体内变异等信息。结论:综合应用权重配方法及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可定量评价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用在大鼠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规律,并提供最佳剂量配比的信息,为临床合理药物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权重配方法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剂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樊长林 张善元 路国运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73,共7页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要经历相当大的塑性变形,地震输入的动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塑性变形能而被耗散,仅有很少部分转化为弹性变形能,基于这种能量转化机制,采用刚塑性模型来预测地震反应。同时建议在结构设计时于适当...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要经历相当大的塑性变形,地震输入的动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塑性变形能而被耗散,仅有很少部分转化为弹性变形能,基于这种能量转化机制,采用刚塑性模型来预测地震反应。同时建议在结构设计时于适当位置预设塑性铰,使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能量耗散集中在塑性铰处,并保证结构整体性,从而达到结构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以塑性理论为基础,发展了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文中最后以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给出了分析结果,并与弹塑性时程分析进行了对比,两者的一致性是相当满意的。由此表明,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具有可靠精度,可以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 刚塑性模型 倒塌机构 能量耗散 刚塑性反应谱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DA技术的矿产储量计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浩 庞振山 +1 位作者 姚长利 张明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6-223,共8页
插值计算是矿产储量计算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计算量大,经常需要在插值密度和计算时间之间进行权衡。本项研究通过最新的CUDA技术,将插值运算转换到显卡上进行并行化计算,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以紫金山铜矿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方法... 插值计算是矿产储量计算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计算量大,经常需要在插值密度和计算时间之间进行权衡。本项研究通过最新的CUDA技术,将插值运算转换到显卡上进行并行化计算,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以紫金山铜矿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方法技术的实验,与基于CPU的计算相比,基于GPU下CUDA的计算速度提高了6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计算 GPU CUDA 距离平方反比法 插值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甲基纤维素和氧化钙合成新型有机/无机胶凝材料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鹏 曹洁明 +2 位作者 邓少高 郑明波 胡晓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
采用甲基纤维素和氧化钙作为原材料 ,合成出了优质有机 /无机“多相”胶凝材料 ,其 2 8d抗压强度接近普通工业水泥。在实验工作基础上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以甲基纤维素和氧化钙生产复合胶凝材料的原料选择及最佳掺量 ,并通过理论计算... 采用甲基纤维素和氧化钙作为原材料 ,合成出了优质有机 /无机“多相”胶凝材料 ,其 2 8d抗压强度接近普通工业水泥。在实验工作基础上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以甲基纤维素和氧化钙生产复合胶凝材料的原料选择及最佳掺量 ,并通过理论计算出该有机 /无机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 ,与实际强度相比误差很小。借助XRD、IR和SEM等表征手段 ,对有机 /无机复合胶凝材料的微观结构和胶粘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钙 甲基纤维素 复合胶凝材料 合成 新型 工业水 无机胶凝材料 有机 抗压强度 最佳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设计方法的整合型STEM教育项目设计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彦军 饶菲菲 阿依努尔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7,共9页
STEM教育已成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整合型课程是STEM教育的主要模式,相应的项目设计理论研究是深入推进STEM教育实践的当务之急。本研究在借鉴基于整体设计方法的4C/ID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整合型STEM教育... STEM教育已成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整合型课程是STEM教育的主要模式,相应的项目设计理论研究是深入推进STEM教育实践的当务之急。本研究在借鉴基于整体设计方法的4C/ID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整合型STEM教育项目设计经验建构了由五个要素、十二个步骤构成的项目设计过程模式,即项目设计包括项目主题、学习任务、支持性信息、程序性信息和部分任务练习五个核心要素,设计过程包括STEM素养教育目标分析、基于跨学科大概念的主题确定、学习任务设计、学习任务排序等十二个步骤。在详细阐释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著名的火星教育STEM项目解析了各要素在实际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跨学科整合 大概念 整体设计方法 4C/i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基凝胶推进剂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英文)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永康 陈也弘 +3 位作者 安振涛 张力 张倩 刘建国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1,共5页
为研究HAN-基凝胶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两种含不同质量聚乙烯醇(PVA)的HAN-基凝胶推进剂样品进行热分析试验,并与一种双基推进剂进行对比。分析了HAN-基凝胶推进剂和双基推进剂的热分解过程,... 为研究HAN-基凝胶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两种含不同质量聚乙烯醇(PVA)的HAN-基凝胶推进剂样品进行热分析试验,并与一种双基推进剂进行对比。分析了HAN-基凝胶推进剂和双基推进剂的热分解过程,得到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采用等转化率法计算了活化能,采用Zhang-Hu-Xie-Li等方法计算出热爆炸临界温度和自加速分解温度。采用Malek法推断出两种HAN-基凝胶推进剂样品的热分解反应的最可几机理函数。结果表明,HAN-基凝胶推进剂的热分解是一个连续的放热过程,热分解较为彻底,残渣较少,活化能约为100kJ/mol。当PVA含量增加时,其热爆炸临界温度和自加速分解温度升高。与双基推进剂相比,HAN-基凝胶推进剂具有较好的热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ek法 分解反应动力学 热安 HAN 聚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