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管生成素2及缺氧诱导因子1α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关杨 李红 +3 位作者 郭飞 刘新民 张骞 吕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287例,根据远期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44例和死亡组43例,比较2组血清A... 目的探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287例,根据远期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44例和死亡组43例,比较2组血清Ang-2、RDW、HIF-1α、B型钠尿肽(BN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清Ang-2、RDW、HIF-1α、BNP水平明显升高(P=0.000)。血清Ang-2、RDW、HIF-1α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呈正相关(r=0.542,r=0.443,r=0.477,P=0.000),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74(95%CI:0.947~1.000),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Ang-2、RDW、HIF-1α增加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血管生成素2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HIF-1a、VEGF及Glut1的表达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鹏飞 吴继锋 +3 位作者 张红 秦蓉 赵文娣 张佐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HIF-1a、VEGF及Glu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中HIF-1a、VEGF及Glut1的表达。结果HIF-1a、VEGF及Glut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1.7%、6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HIF-1a、VEGF及Glu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中HIF-1a、VEGF及Glut1的表达。结果HIF-1a、VEGF及Glut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1.7%、6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a、Glut1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HIF-1a分别与VEGF及Glut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rs1=0.681,P<0.001;rs2=0.626,P<0.001)。结论HIF-1a、VEGF及Glut1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且这些指标的表达对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a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葡萄糖转运体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与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缺血下肢血管及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孙晓峰 所剑 +6 位作者 王琦 刘婷 崔阳 王中英 杨学明 方艳秋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7-340,397,398,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I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I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3例正常人肌组织中的HIF-1α、VEGF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CD34标记血管,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及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灰度值较正常人均明显增加,MVD计数增加。增加最高的是胫后动脉(HIF-1α为932.5±545.2,VEGF为354.5±75.8,MVD为38.4±8.4),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小腿缺血肌肌间动脉、小腿缺血肌以及足坏死肌中HIF-1α和VEGF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胫后动脉;在缺血血管壁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均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而在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增加均与缺血程度无关联;HIF-1α、VEGF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结论:HIF-1α、VEGF在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和缺血肌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但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缺血肢体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CD44v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朱辉 贺春语 +5 位作者 王慧娟 王启鸣 李鹏 闫相涛 王生 马智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03-2205,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58例ESCC患者,取其手术标本或胃镜活检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SCC...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58例ESCC患者,取其手术标本或胃镜活检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SCC组织中HIF-1α、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 58例患者的ESCC组织中,HIF-1α、VEGF-C和CD44v6均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53.4%和60.3%。不同性别、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的患者,其ESCC组织中HIF-1α、VEGF-C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者ESCC组织中VEGF-C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VEGF-C表达呈相关(P<0.05)。结论 VEGF-C、CD44v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二者可作为判定ESCC侵袭转移能力的客观指标,而HIF-1α表达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钙素蛋白1下调钙离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调控肾癌细胞抗缺氧增殖平衡 被引量:6
5
作者 朱致晖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杨清滔 杨永安 王楠 祝庆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8-534,共7页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斯钙素蛋白1(STC-1)下调钙离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后对肾癌细胞增殖平衡的影响.方法:构建正常及缺氧两种条件肾癌细胞(GRC-1)模型,分别用0.1、0.5、1.0 nmol/L的STC-1溶液干预48h,并设空白对照...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斯钙素蛋白1(STC-1)下调钙离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后对肾癌细胞增殖平衡的影响.方法:构建正常及缺氧两种条件肾癌细胞(GRC-1)模型,分别用0.1、0.5、1.0 nmol/L的STC-1溶液干预48h,并设空白对照(只加生理盐水).MTT法检测肾癌细胞生长情况,逆转录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内STC-1、HIF-1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缺氧可使肾癌细胞内HIF-1α、ST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和钙离子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外源性STC-1可逆转上述改变(均P<0.05),并存在量效关系;缺氧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和ATP的生成(均P<0.05),而外源性STC-1亦可逆转上述改变(均P <0.05),随着外源性STC-1浓度的增高,ATP生成逐渐增加,但STC-1对两种条件下肾癌细胞模型的增殖促进作用却减少.结论:外源性STC-1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内钙离子含量,提高ATP产量来促进肾癌细胞的抗缺氧增殖,但对HIF-1α的进行性抑制又阻碍了肾癌细胞的增殖,该作用可能参与了肾癌抗缺氧增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病理学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腺苷三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立新 王坤 +2 位作者 曹延林 黄汉清 杨连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月龄SPF级SD大鼠60只,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月龄SPF级SD大鼠60只,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采用安慰剂10 mg.kg-1.d-1灌胃给药;塞来昔布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10 mg.kg-1.d-1灌胃给药,尼美舒利组采用尼美舒利颗粒10 mg.kg-1.d-1灌胃给药,双药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5 mg.kg-1.d-1和尼美舒利颗粒5 mg.kg-1.d-1灌胃给药;共饲喂8周。检测各组大鼠HIF-1α和VEGF表达情况,椎间盘组织蛋白多糖的水平,计算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对照组大鼠HIF-1α和VEGF均呈阴性表达,其他各组均呈阳性表达;各组大鼠HIF-1α、VEGF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蛋白多糖水平、AI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尼美舒利可抑制HIF-1α和VEGF的表达,增加椎间盘组织蛋白多糖水平,降低AI,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可能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大鼠 环氧化酶2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大脑皮层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强 吴骋 +3 位作者 陈敬寅 严锋 李建儒 陈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脑皮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可能存在的关系,初步探讨HIF-1α表达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3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入...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脑皮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可能存在的关系,初步探讨HIF-1α表达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3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和SAH 6、12、24、72 h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HIF-1α的表达水平,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同时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检测表达HIF-1α的细胞类型。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IF-1α的表达在假手术组几乎未见(0.29%±0.30%),SAH后6 h增加(4.65%±1.01%),24 h达高峰(18.55%±4.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UNEL法检测到大鼠大脑凋亡细胞数在SAH后增多,6 h时可见少数凋亡细胞(7.09%±2.34%),在24 h到达高峰(25.5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各组HIF-1α阳性率与TUNEL阳性率呈正相关(r=0.738,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HIF-1α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元,部分HIF-1α染色阳性的细胞核与TUNEL染色重合。结论:大鼠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HIF-1α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提示HIF-1α可能参与SAH后早期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代谢 脑损伤 细胞凋亡 统计学(主题) 大鼠 Sprague-Dawley 疾病模型 动物 随机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血清HIF-1α与VEGF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贾中芝 冯耀良 施海彬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PL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探讨其与TACE疗效及肿瘤复发、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40例PLC患者接受TACE治疗前、术后1天、1周、1个月...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PL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探讨其与TACE疗效及肿瘤复发、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40例PLC患者接受TACE治疗前、术后1天、1周、1个月接受血清HIF-1α、VEGF含量检测,对照组为20名健康体检者。结果40例PLC患者TACE术前血清HIF-1α、VEGF含量为(154.94±83.29)pg/ml、(264.00±148.1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天为(570.64±230.87)pg/ml、(362.07±102.25)pg/m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1周为(198.62±92.11)pg/ml、(283.52±145.46)pg/ml,较术后1天明显下降;术后1个月完全缓解(CR)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含量为(133.96±57.02)pg/ml、(150.96±84.89)pg/ml,较术前明显降低,其中VEGF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部分缓解(PR)和稳定(SD)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含量为(255.74±123.44)pg/ml、(368.95±161.90)pg/m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PLC患者术前血清HIF-1α与VEGF含量呈正相关,血清HIF-1α与门静脉癌栓形成及肿瘤转移密切相关(P<0.05);血清VEGF的含量与肿瘤临床分期、门脉癌栓及有无包膜密切相关。结论通过检测PLC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HIF-1α、VEGF含量,能为评估TACE疗效及判断肿瘤有无复发、转移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上调低氧诱导因子-1α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_2O_2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建波 王晓俏 +2 位作者 邱小弟 阮林 黄焕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H_2O_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H_2O_2损伤组、H_2O_2损伤+右美托咪定组。各组采用MTS法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凋亡率,Wes...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H_2O_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H_2O_2损伤组、H_2O_2损伤+右美托咪定组。各组采用MTS法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处理因素: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右美托咪定及H_2O_2刺激损伤,排列组合分成8组处理细胞,分别测定HIF-1α、Bcl-2及Bax蛋白水平及细胞活力。结果 :右美托咪定可上调H_2O_2损伤HK-2细胞的HIF-1α、Bcl-2的蛋白水平,从而改善细胞活力及减少细胞凋亡率,且上述作用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逆转。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兴奋PI3K/Akt/m TOR通路,上调HIF-1α蛋白水平对体外HK-2细胞H_2O_2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低氧诱导因子-1Α 上皮细胞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SDF-1信号轴在低氧诱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梅 揭伟 +1 位作者 吴秋良 敖启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65-2170,共6页
目的:分析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及间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即是否存在HIF-1α/SDF-1信号轴)及其在低氧诱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纯化SD大鼠外周血CD34/... 目的:分析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及间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即是否存在HIF-1α/SDF-1信号轴)及其在低氧诱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纯化SD大鼠外周血CD34/CXCR4阳性祖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及ELISA法检测不同低氧时间HIF-1α和SDF-1在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迁移和黏附实验检测常氧组、低氧组、HIF-1α抑制剂2-甲氧雌二醇(2ME2)组、SDF-1中和抗体组及同时加2ME2和SDF-1中和抗体组祖细胞的迁移指数和黏附率。结果:HIF-1α和SDF-1的表达与低氧时间有关,低氧12h时二者表达到峰值(均P<0.01),应用2ME2可使SDF-1表达下调(P<0.05),应用2ME2或SDF-1中和抗体后均下调祖细胞的迁移指数和黏附率(P<0.05)。结论:低氧可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HIF-1α及受其调控的下游因子SDF-1的表达,提示HIF-1α与SDF-1存在信号调节关系。HIF-1α/SDF-1信号轴在介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至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低氧诱导因子-1Α 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 祖细胞 肺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Ⅱ抑制剂对HIF-1α在慢性肾衰大鼠肾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军燕 王琛 +3 位作者 杨婧 邵命海 留寅清 何立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65-968,共4页
目的观察AngⅡ抑制剂对于5/6(ablation/infarction,A/I)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残余肾组织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抽取15只设为假手术组(A组),其余采用5/6(A/I)肾切除慢性肾衰模型法制作... 目的观察AngⅡ抑制剂对于5/6(ablation/infarction,A/I)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残余肾组织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抽取15只设为假手术组(A组),其余采用5/6(A/I)肾切除慢性肾衰模型法制作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和AngⅡ抑制剂(氯沙坦钾合福辛普利钠)组(C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相应干预,60 d后检测生化指标,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大鼠残余肾皮质、髓质HI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SCr、BUN升高,CCr降低(P均<0.01);AngⅡ抑制剂组与模型组干预后比较,SCr、BUN水平下降,CCr水平升高(P均<0.05)。模型组大鼠肾皮质、髓质HI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AngⅡ抑制剂组HIF-1α蛋白和mRNA在肾皮质和髓质中的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 AngⅡ抑制剂可以改善5/6(A/I)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IF-1α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肾纤维化 肾功能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中波 毛瑞明 +3 位作者 高卫民 米丽 曹志鹏 朱宝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27-332,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缺血早期(6 h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的表达规律及法医学意义。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5 min组、30 min组、1 h组、3 ...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缺血早期(6 h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的表达规律及法医学意义。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5 min组、30 min组、1 h组、3 h组、6 h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以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血心肌中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未见HIF-1α的阳性表达;缺血15min组在心内膜下心肌中可见微弱的阳性表达;随着心肌缺血时间的延长,染色由心内膜下心肌逐渐向心外膜扩展,在3h左右达到高峰,6h左右有下降趋势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部分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在右心室可检测到HIF-1α阳性着色,分布于右心室全层且无时间规律性。结论 HIF-1α可作为早期心肌缺血所致心源性猝死的一个敏感鉴定指标,并可能有助于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法医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肌缺血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颖 张辉 +1 位作者 赵敏 谢永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565-3568,共4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探讨HIF-1α和COX-2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初步分析HIF-1α和COX-2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2年1—5月NS...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探讨HIF-1α和COX-2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初步分析HIF-1α和COX-2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2年1—5月NSCLC新鲜癌组织标本60例(NSCLC组)和同期住院的肺良性病变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IF-1α、COX-2的表达,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选用HPV 16、18型特异性引物,检测HPV DNA的表达。结果NSCLC中HIF-1α的阳性表达位于细胞核,阳性率为48.3%(29/60),肺良性病变组未见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3,P<0.05)。COX-2的阳性表达位于胞质或胞膜,阳性率为58.3%(35/60),肺良性病变组未见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41,P<0.05)。HIF-1α阳性组中COX-2的阳性率为82.8%(24/29),高于HIF-1α阴性组的35.5%(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7,P<0.05)。HIF-1α与COX-2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479,P<0.05)。HPV DNA检出率NSCLC组为41.7%(25/60),肺良性病变组为5.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3,P<0.05)。HPV 16型12例,占48.0%(12/25),HPV 18型13例,占52.0%(1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7)。NSCLC组HPV感染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组织学分型无关,而与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P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HIF-1α的阳性率分别为52.0%(13/25)、45.7%(16/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COX-2的阳性率分别为60.0%(15/25)、57.1%(2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与COX-2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NSCLC中HIF-1α、COX-2表达与HPV感染均无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环氧化酶2 人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卵巢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春雨 吴继华 +4 位作者 宋淑军 张军 景青萍 张建中 周金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8-871,共4页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环境下大鼠卵巢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方法取性成熟期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0只作为研究对象,体重200±20g,随机分为10组(n=6),按模拟失重时相分为悬吊0.25、0.5、1、2、3、5、7、14、21d组和0...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环境下大鼠卵巢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方法取性成熟期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0只作为研究对象,体重200±20g,随机分为10组(n=6),按模拟失重时相分为悬吊0.25、0.5、1、2、3、5、7、14、21d组和0d组(对照组)。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卵巢卵泡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中均可见HIF-1α阳性染色细胞。对照组大鼠卵巢HIF-1α染色阳性颗粒主要位于细胞质中,悬吊0.25d和0.5d组大鼠卵巢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的HIF-1α颗粒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移;尾悬吊1d组HIF-1α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接近,HIF-1α核染色消失。尾悬吊0.25d、0.5d大鼠卵巢HIF-1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尾悬吊1d以后各组卵巢HIF-1α的蛋白和mRNA水平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尾悬吊模拟失重使大鼠卵巢组织中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早期同步过表达,提示卵巢HIF-1α表达变化与失重应激反应和失重耐受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肢悬吊 大鼠 卵巢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靶基因在双胎输血综合征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玲玲 邵珲 +3 位作者 原鹏波 郭晓玥 张小为 赵扬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2-797,共6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VEGFR-1)在双胎输...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VEGFR-1)在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双胎分娩后,取20例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其中TTTS 10例,未发生TTTS的对照组10例)两胎儿脐带下方胎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胎盘组织中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和VEGFR-1蛋白进行定位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及RT-PCR方法对其蛋白及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HIF-1α主要定位于滋养层细胞及绒毛内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VEGF主要定位于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间质细胞内;VEGFR-1主要定位在绒毛滋养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内;TTTS胎盘组织中供血儿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VEGFR-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受血儿及对照组(P<0.001),而受血儿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绒毛膜双胎胎盘形成早期,局部HIF-1α、VEGF和VEGFR-1表达增高,可能影响胎盘血管生成并致TTT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输血综合征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转录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景春 江山 +2 位作者 黄国明 涂晓文 丁仲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02-806,共5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状态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中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大鼠PASMC,采用RT-PCR分别检测HIF-1α激动剂(CoCl2、DFX)、HIF-1α抑制剂(FAS)、代谢抑制剂(CBZ-LLL)、反...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状态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中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大鼠PASMC,采用RT-PCR分别检测HIF-1α激动剂(CoCl2、DFX)、HIF-1α抑制剂(FAS)、代谢抑制剂(CBZ-LLL)、反义寡核苷酸等作用后及缺氧条件下HIF-1α、TERT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缺氧4h条件下HIF-1α、TERT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59±0.07、0.60±0.06)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11±0.02、0.10±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加入DFX后,HIF-1α、TERTmRNA表达量(分别为0.52±0.06、0.45±0.04)明显升高(P<0.05);加入CoCl2后,HIF-1α、TERTmRNA表达量(分别为0.99±0.08、0.72±0.07)也明显升高(P<0.05)。加入FAS后,HIF-1α、TERT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09±0.01、0.13±0.01)较缺氧组(分别为0.65±0.06、0.52±0.04)明显降低(P<0.05)。加入CBZ-LLL后,HIF-1αmRNA表达量(0.09±0.01)与对照组(0.06±0.0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TERTmRNA表达量(0.82±0.07)较对照组(0.08±0.01)明显升高(P<0.05)。加入CoCl2和CBZ-LLL后,HIF-1α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2.0±1.1、9.0±0.8)较对照组(1.0±0.1)明显升高(P<0.05)。缺氧条件下,加入反义寡核苷酸后TERTmRNA表达量(0.20±0.01)较缺氧组(0.75±0.06)明显降低(P<0.05),但加入错配寡核苷酸的TERTmRNA表达量(0.70±0.06)与缺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常氧条件下,同时加入反义寡核苷酸、CoCl2后PASMC的TERTmRNA表达量(0.45±0.04)较CoCl2组(0.95±0.08)明显降低(P<0.05)。结论 HIF-1α对缺氧状态下大鼠PASMC中TERT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端粒 末端转移酶 肌细胞 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在脊索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纪振钢 龙华 +8 位作者 裘秀春 孙宏慧 陈翔 杨连甲 马保安 周勇 张明华 王育才 范清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在脊索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脊索瘤病理特征和放化疗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脊索瘤患者的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另取15例骨软骨瘤...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在脊索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脊索瘤病理特征和放化疗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脊索瘤患者的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另取15例骨软骨瘤标本作为对照。50例脊索瘤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17~77岁,平均53.3岁;原发病例26例,复发病例24例;病理类型包括普通型48例,去分化型1例,外周型1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HIF-1α、MRP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放化疗抵抗的关系,并探讨HIF-1α、MRP1表达与脊索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0例脊索瘤组织HIF-1α、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和74%,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分别为20%和27%,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脊索瘤组织中HIF-1α与MRP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0,P<0.01)。脊索瘤组织中HIF-1α、MRP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次数及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结论脊索瘤组织中HIF-1α和MRP1表达明显增高,且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其过度表达可能在脊索瘤的放化疗抵抗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脊索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CD133预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成 王建平 +6 位作者 钟志凤 戴志慧 王庆华 董武真 施红旗 刘庆伟 杜金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3,共8页
目的:评估缺氧诱导因子1α(1IIF-1α)和CD133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病理缓解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获取放疗前后肿瘤组织标本,RT-... 目的:评估缺氧诱导因子1α(1IIF-1α)和CD133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病理缓解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获取放疗前后肿瘤组织标本,RT-PCR检测放化疗前后肿瘤组织HIF-1α和CD133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放疗后肿瘤组织HIF-1α和CD133蛋白的表达。Spearman秩相关方法分析HIF-1α与CD133 mRNA表达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与直肠癌患者病理学缓解相关的因素,Logistic和Cox回归方法分析与患者总存活率及无病存活率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HIF-1α和CD133mRNA的表达与临床T分期、新辅助放化疗后TNM分期、病理学完全缓解、复发及转移相关,与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等其他临床因素无关。新辅助放化疗后,HIF-1α与CD133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α=0.579,P=0.0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D133高表达肿瘤细胞中HIF-1α也呈高表达。单因素分析发现,HIF-1α mRNA(P=0.001)和CD133mRNA表达(P=0.022)与病理学完全缓解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HIF-1α mRNA(P=0.012)和CD133 mRNA(P=0.047)表达是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HIF-1α mRNA表达(P=0.025)与CD133 mRNA表达(P=0.033)是患者无复发存活的独立预测因子,HIF-1α mRNA表达是患者总存活的独立预测因子(P=0.046)。结论:HIF-1α和CD133与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及存活显著相关,对两者的研究可能在新辅助放化疗患者的选择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药物疗法 直肠肿瘤/放射疗法 直肠肿瘤/病理学 缺氧 诱导因子1α亚基/代谢 抗原 CD/代谢 存活率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细胞癌残癌组织HIF-1α、VEGF及CD34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海洋 刘瑞宝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细胞癌(HCC)残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取TACE后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24份(TACE组)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30份(单纯手术...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细胞癌(HCC)残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取TACE后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24份(TACE组)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30份(单纯手术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残癌组织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 HIF-1α和VEGF在TACE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83%、91.67%,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66.67%、63.33%,P=0.008、0.016);TACE组残癌组织中MVD值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01)。TACE组残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546,P=0.006);HIF-1α、VEGF表达与MVD值变化呈正相关(r=0.512,P=0.010;r=0.793,P<0.001)。结论 TACE后能明显上调HIF-1α的表达,HIF-1α/VEGF通路在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HCC经TACE后残癌复发、转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疗栓塞 治疗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单位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和MVD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
作者 付莉 刘爱民 +4 位作者 冯卫 王爱绘 王冰冰 杨丽晓 张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9-372,F0003,共5页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探讨HIF-1α和MVD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3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包括浆液性囊腺瘤79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12例、浆液性囊腺...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探讨HIF-1α和MVD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3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包括浆液性囊腺瘤79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12例、浆液性囊腺癌51例、黏液性囊腺瘤67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9例、黏液性囊腺癌1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按FIGO的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13例,Ⅱ期26例,Ⅲ期19例,Ⅵ期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IF-1α表达和MVD,并将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不同分期之间的HIF-1α表达和MVD值进行对比。同时对HIF-1α的表达和MVD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较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组织中HIF-1α的阳性率均明显增高(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两组卵巢良性肿瘤(P<0.05)。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两交界性肿瘤组织中,MVD值均较两良性肿瘤组明显增高(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MVD值均较两良性肿瘤组和两交界性肿瘤组明显增高(P<0.05)。随着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级别的增高,HIF-1α表达的阳性率也由Ⅰ期的38.46%逐渐增高至Ⅳ期的83.33%,其中Ⅳ期较Ⅰ期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随手术-病理分期级别的增高,MVD也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组织类型及手术病理分期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IF-1α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r=0.540,P<0.01)。结论:HIF-1α与卵巢上皮性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提示HIF-1α可能在促进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微血管密度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