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炭土腐殖酸环境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曹净 俞扬首 朱伟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4-1815,共12页
为能提供一种贴合天然环境的泥炭土腐殖酸环境,通过在冲洪积黏性土中掺入胡敏酸(Humic Acid, HA)试剂和富里酸(Fulvic Acid, FA)试剂人工制备泥炭土试样,并将试样浸泡在富里酸液中来模拟泥炭土腐殖酸环境。采用腐殖酸含量检测试验、扫... 为能提供一种贴合天然环境的泥炭土腐殖酸环境,通过在冲洪积黏性土中掺入胡敏酸(Humic Acid, HA)试剂和富里酸(Fulvic Acid, FA)试剂人工制备泥炭土试样,并将试样浸泡在富里酸液中来模拟泥炭土腐殖酸环境。采用腐殖酸含量检测试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XRF)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试验来评估模拟效果及可行性。结果表明,在pH值为6.0的浸泡液中浸泡90 d后,试样中富里酸实测质量分数超过了初始掺量,而胡敏酸的实测质量分数相较于初始掺量表现出波动性。试样中孔隙随着腐殖酸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发育连通,试样所含的原生矿物主要为石英和云母,主要元素为O、Si、Al和Fe。通过与天然泥炭土环境对比分析,揭示了模拟的腐殖酸环境在微观特征上与天然腐殖酸环境具有相似性。宏观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试样的qu随腐殖酸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对比分析显示模拟试样的力学性能与天然泥炭土的力学性能接近。以上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模拟出与天然泥炭土环境相近的泥炭土腐殖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泥炭土 腐殖酸 胡敏酸 富里酸 微观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植代数29年生杉木林土壤腐殖质及结合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玉盛 邱仁辉 +2 位作者 俞新妥 何宗明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6-119,共4页
国内许多学者对不同栽植代数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生产力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但对不同栽杉代数处于近熟时林分土壤腐殖质组成... 国内许多学者对不同栽植代数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生产力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但对不同栽杉代数处于近熟时林分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结合形态的研究报道则较少(方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连栽 土壤腐殖质 ha/fa 松紧比 结合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区域土壤腐殖酸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被引量:25
3
作者 党亚爱 李世清 王国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0-1829,共10页
黄土高原作为典型的气候敏感带和生态环境脆弱区,诸多因素影响着这个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分布特征。以黄土高原典型区域土壤剖面0—200 cm土样为对象,分析了土壤腐殖酸、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随地理位置及土层深度的分布特... 黄土高原作为典型的气候敏感带和生态环境脆弱区,诸多因素影响着这个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分布特征。以黄土高原典型区域土壤剖面0—200 cm土样为对象,分析了土壤腐殖酸、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随地理位置及土层深度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土壤腐殖酸、HA和FA与全氮含量及土壤颗粒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腐殖酸、HA和FA含量均较低,且存在明显地理位置和土层分异性:从南到北同层次土壤腐殖酸、HA和FA含量均显著降低,同一区域随土层深度增加各组分含量均表现为在0—60 cm土层明显下降,60—120 cm土层稍有下降,120 cm土层以下基本稳定;土壤腐殖酸占有机碳比例变化范围为26.6%—54.7%,相对较小,且在整个剖面变化幅度不大,从南向北土壤腐殖酸占有机碳比例有增加趋势;土垫旱耕人为土在0—40 cm、40—120 cm和120—200 cm土层中HA占腐殖酸比例分别为39.8%、49.0%和53.5%,HA/FA分别为0.66、0.96和1.15,黄土正常新成土在以上土层中HA占腐殖酸比例分别为26.3%、33.9%和42.3%,HA/FA分别为0.36、0.51和0.73,干润砂质新成土在以上土层中HA占腐殖酸比例分别为13.4%、37.1%和45.2%,HA/FA分别为0.16、0.59和0.82,说明黄土高原南北主要类型土壤腐殖酸品质总体较差,均属富里酸型土壤,且从南到北腐殖酸品质逐渐下降;土壤腐殖酸、HA和FA均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土壤有机碳、腐殖酸及HA含量与粘粒及砂粒百分含量亦呈高度线性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 ha fa 剖面分布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草甸植被类型下土壤腐殖质及有机磷类型探讨 被引量:38
4
作者 裴海昆 朱志红 +2 位作者 乔有明 李希来 孙海群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18-23,共6页
采用熊田法和Bowman Cole法研究了不同草甸植被类型下的土壤中的腐殖质类型及土壤中的有机磷组分 ,结果表明 ,各类土壤总有机质含量变化在 7.0 0 %~ 12 .2 8%之间 ,游离胡敏酸(fHA)的比率为 5 1.6 7%~ 6 0 .10 % ,游离富啡酸 (fFA)的... 采用熊田法和Bowman Cole法研究了不同草甸植被类型下的土壤中的腐殖质类型及土壤中的有机磷组分 ,结果表明 ,各类土壤总有机质含量变化在 7.0 0 %~ 12 .2 8%之间 ,游离胡敏酸(fHA)的比率为 5 1.6 7%~ 6 0 .10 % ,游离富啡酸 (fFA)的比率为 80 .0 1%~ 86 .4 6 % ;在可提取腐殖质中胡敏酸所占比率为 4 7.99%~ 5 6 .98%。此外 ,土壤中腐殖质的相对色度 (RF)和E4 也都有明显的差异。在土壤的有机磷组分方面 ,活性有机磷的含量比较低 ,变化在 2 .35 %~ 6 .0 1%之间 ;中等活性有机磷的含量在高海拔寒冷地区较低 ,变化在 32 .5 8%~ 34.6 6 %之间 ,在低海拔谷地地区较高 ,变化在 4 1.97%~ 5 2 .18%之间 ;低温有利于中等活性有机磷向中等稳定性有机磷转化 ;而各类高度稳定性有机磷含量较低 ,仅高于活性有机磷 ,均在 15 %左右。有机碳 /有机磷 (CO/PO)比值均大于 10 0 ,有机质中的相对含磷量较低。藏嵩草 +华偏穗草草甸土壤中全磷含量高 ,其中又以无机磷为主 ,是该植被类型下土壤的主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胡敏酸 富啡酸 有机磷组分 土壤腐殖质 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及相关废弃物对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欣宇 吴景贵 +2 位作者 李建明 宋金红 冯娜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3-198,共6页
通过3年盆栽试验,系统研究施用玉米秸秆及相关废弃物后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直接配施化肥(MS+NPK)、牛粪配施化肥(秸秆作为饲料养牛,CM+NPK)、菌渣配施化肥(秸秆培养食用菌,FD+NPK)3种处理的松结态腐殖... 通过3年盆栽试验,系统研究施用玉米秸秆及相关废弃物后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直接配施化肥(MS+NPK)、牛粪配施化肥(秸秆作为饲料养牛,CM+NPK)、菌渣配施化肥(秸秆培养食用菌,FD+NPK)3种处理的松结态腐殖质含量及其H/F比值始终显著高于对照(CK)及单施化肥(NPK),有利于增强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CK和NPK处理联结态腐殖质含量3年持续降低,而3种配施处理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更有利于联结态腐殖质的积累。各处理对土壤稳结态腐殖质及其HA、FA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受施肥影响较小。与CK和NPK处理相比,3种配施处理紧结态腐殖质含量逐年降低,促进土壤腐殖质的活化;同时它们的松/紧比值逐年增加,可提高腐殖质的品质。综上,玉米秸秆及相关废弃物与化肥配施能够一定程度改善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含量及其组成的性质,产生良好的培肥效果,其中以秸秆、牛粪较好,菌渣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培肥 玉米秸秆 黑土 腐殖质结合形态 ha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土壤腐殖质特性与团聚体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晶 何忠俊 +5 位作者 王立东 龙兴智 和顺荣 王建忠 郭琳娜 洪常青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3-733,共11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高黎贡山土壤腐殖质特性与团聚体数量特征,对进一步了解高黎贡山生态系统中土壤特征,降低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具有明显地带性特征,有机质、腐殖酸含量...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高黎贡山土壤腐殖质特性与团聚体数量特征,对进一步了解高黎贡山生态系统中土壤特征,降低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具有明显地带性特征,有机质、腐殖酸含量、胡/富(HA/FA)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1层胡敏酸(HA)、富里酸(FA)含量分布规律为暗棕壤>棕壤>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黄棕壤>黄壤>黄红壤。A2层腐殖酸、FA变化趋势为暗棕壤>棕壤>棕色针叶林土>黄棕壤>黄壤>亚高山草甸土>黄红壤。A1层HA、FA分子复杂程度、化学稳定性比A2层强。1~0.5mm和<0.25mm粒径的团聚体含量占绝大多数,约占60%~70%。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粗粒减少,细粒增多。土壤团聚体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几何平均直径与几何标准差、土壤可蚀性K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土壤可蚀性K值与几何标准差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土壤也具有一定的分形特性。其中亚高山草甸土几何平均直径(Dg)、平均重量直径(MWD)值最大,几何标准差(δg)、可蚀性K值、分形维数(CFD)值最小,土壤结构稳定性和抗蚀能力相对较强。胡敏酸含量是影响土壤可蚀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 胡敏酸 富里酸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可蚀性K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腐殖质对水泥土固化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树彬 王清 +1 位作者 陈慧娥 石丙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8-220,242,共4页
结合软土工程实例,探讨了腐殖质对水泥土作用的规律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中结合态腐殖酸均与原土差异较大;水泥土中腐殖酸光密度E465/E665值变大,松结态 w(C)FA/w(C)HA变大,稳结态 w(C)FA/w(C)HA减小。在水泥土水化反应中,土体腐殖质... 结合软土工程实例,探讨了腐殖质对水泥土作用的规律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中结合态腐殖酸均与原土差异较大;水泥土中腐殖酸光密度E465/E665值变大,松结态 w(C)FA/w(C)HA变大,稳结态 w(C)FA/w(C)HA减小。在水泥土水化反应中,土体腐殖质与Ca2+、Al3+等生成钙键、铝键等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土体腐殖质 E465/E665值 w(C)fa/w(C)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花山山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垂直分布规律 被引量:32
8
作者 吕贻忠 张凤荣 孙丹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83,共7页
本文测定了北京百花山山地典型土壤剖面各发生层的有机质含量、腐殖酸组分、可见光谱,利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了有机质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有机质与海拔高度的相关系数为0.94,,呈显著相关水平;各剖面土壤腐殖质分析结果表... 本文测定了北京百花山山地典型土壤剖面各发生层的有机质含量、腐殖酸组分、可见光谱,利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了有机质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有机质与海拔高度的相关系数为0.94,,呈显著相关水平;各剖面土壤腐殖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山地土壤的HA/FA值、E4/E6值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ha/fa E4/E6 北京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腐植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郭瑞华 靳红梅 +4 位作者 常志州 王海候 孙小祥 沈明星 陆长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7-733,共7页
通过9年水稻-小麦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探讨南方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和腐植酸(HE)的影响。试验设置仅麦秆稻季还田(W)、仅稻秆麦季还田(R)、秸秆稻麦季均还田(RW)和秸秆均不还田(CK)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秸秆还田... 通过9年水稻-小麦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探讨南方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和腐植酸(HE)的影响。试验设置仅麦秆稻季还田(W)、仅稻秆麦季还田(R)、秸秆稻麦季均还田(RW)和秸秆均不还田(CK)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P<0.05)提高了0~10 cm土层SOC,对土壤总氮(TN)无明显影响;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处理下,0~10 cm土层SOC及TN大小为W>RW>R>CK;10~20 cm SOC及TN大小均为W>CK>RW>R,但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秸秆还田处理中,0~10 cm土层土壤HE、富里酸(FA)和胡敏酸(HA)均低于CK,而在10~20 cm土层则高于CK。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0~10 cm土层的HE、FA和HA以W处理为最高,其土壤腐殖化程度最大;而10~20 cm土层则以RW处理为最高,W处理的土壤腐殖化程度最小。相比其他秸秆还田模式,麦秸稻季还田能更好地提高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和腐殖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模式 有机碳 腐植酸 富里酸 胡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对灰棕紫泥中汞赋存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洁 李雪梅 +4 位作者 闫金龙 魏世强 陈雪霜 王齐磊 张慕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9-203,共5页
通过室内培养探讨不同富里酸/胡敏酸(FA/HA)、腐殖酸含量、汞污染浓度对灰棕紫泥中汞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降低汞的活性,腐殖酸各处理均能促进土壤中水溶态、交换态和酸溶态汞向碱溶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汞转化。FA/HA... 通过室内培养探讨不同富里酸/胡敏酸(FA/HA)、腐殖酸含量、汞污染浓度对灰棕紫泥中汞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降低汞的活性,腐殖酸各处理均能促进土壤中水溶态、交换态和酸溶态汞向碱溶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汞转化。FA/HA≤0.7时,腐殖酸能够促进土壤中的活性态汞向惰性态汞转化,但当FA/HA≥1时,腐殖酸对土壤汞有一定的活化作用;含碳2%的腐殖酸对土壤汞的固定效果好于其他碳含量(0.5%,1%,1.5%碳)腐殖酸;当土壤中汞污染浓度达到3mg/kg时,腐殖酸对汞的固定效果要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灰棕紫泥 fa/ha 汞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土熟化过程中腐殖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牛灵安 郝晋珉 李吉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4-122,共9页
综合研究了河北省曲周试验区不同改良年代盐渍土的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含氧官能团含量及腐殖质红外光谱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渍土治理年限的延长,施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从盐荒地经三代、二代到一代试验区,土壤有机质含... 综合研究了河北省曲周试验区不同改良年代盐渍土的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含氧官能团含量及腐殖质红外光谱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渍土治理年限的延长,施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从盐荒地经三代、二代到一代试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有机质的质量也得到改善,主要表现在:腐殖质总量提高、胡富比增大、E465/E665比值减少、官能团含量上升等。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腐殖质是极相似的多官能团复杂体系,表现在胡敏酸的类型上,由盐荒地到一代试区土壤胡敏酸逐渐由Rp型向B型转变,表明土壤腐殖质向着结构复杂化、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盐渍土有机质含量和质量逐渐接近当地非盐渍土——浅色草甸土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腐殖质 胡富比 官能团 土壤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VII.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形成特点及其结合特征 被引量:41
12
作者 徐建民 袁可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1-158,共8页
本文系统剖析了熊毅—傅积平改进法区分的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形成特点,胡、富组成及其结合特征。结果表明:(1)用0.1mol/LNaOH及0.1mol/LNaOH+0.1mol/LNa_4P_2O_7混合液连续浸提的松结... 本文系统剖析了熊毅—傅积平改进法区分的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形成特点,胡、富组成及其结合特征。结果表明:(1)用0.1mol/LNaOH及0.1mol/LNaOH+0.1mol/LNa_4P_2O_7混合液连续浸提的松结态(H_1)和稳结态(H_2)腐殖质所占的比例随土壤pH升高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统计分析显示H_1与游离态铁、铝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交换性钙呈极显著负相关,H_2则与交换性钙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游离态铁、铝呈极显著负相关,不能被浸提的紧结态腐殖质(H_3)与pH及各种胶结物质均无显著关系。(2)松结态腐殖质(H_1)的胡富比低于稳结态腐殖质(H_2)的胡富比。前者与游离态铝呈显著正相关,后者则与土壤pH和交换性钙呈显著正相关。(3)根据溶出物的元素组成,明确松结态主要是铝、铁键结合的腐殖质,但也包含少部分钙键结合的腐殖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态 腐殖质 胶结物质 胡富比 金属键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崔立莉 李吉进 +2 位作者 邹国元 吴玉光 薛世川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6-80,共5页
在沙土上通过沙滤管培养,研究了不同膨润土用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0%的膨润土,使沙土含水量增加了20个百分点,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近1倍;在此基础上增施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含水量增加16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增加20%,过... 在沙土上通过沙滤管培养,研究了不同膨润土用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0%的膨润土,使沙土含水量增加了20个百分点,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近1倍;在此基础上增施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含水量增加16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增加20%,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1倍。施用膨润土有助于土壤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总量的增加。膨润土能够降低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提高腐殖化系数,从而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肥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土壤肥力 过氧化氢酶活性 胡敏酸 富里酸 有机质 土壤改良剂 沙滤管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分级移动IPv6的移动性管理方案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波 宋俊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44-246,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移动IPv6的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 ,该方案重点研究切换过程中的MN和MAP的操作。当MN进入一个新的子网内时 ,它可以利用这种自适应MAP选择算法来选择一个合适的MAP进行注册 ,同时 ,MAP可以综合考虑当时的业务情况和其...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移动IPv6的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 ,该方案重点研究切换过程中的MN和MAP的操作。当MN进入一个新的子网内时 ,它可以利用这种自适应MAP选择算法来选择一个合适的MAP进行注册 ,同时 ,MAP可以综合考虑当时的业务情况和其他相关信息自适应地改变它在分级结构中的位置。这就使得MAP可以自适应地改变它的管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 fa MAP G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深还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8
15
作者 崔婷婷 窦森 +3 位作者 杨轶囡 陈丽珍 黄毅 王瑞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8-725,共8页
以辽宁省阜新县试验基地培肥3年的草甸褐土为研究对象,设CK(不施秸秆)和CS(秸秆深还施用量为24 000 kg hm-2)2个处理,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个采样点,采集深度为0~20 cm和20~40 cm。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提取水溶性物质(WSS)、胡敏酸(HA)... 以辽宁省阜新县试验基地培肥3年的草甸褐土为研究对象,设CK(不施秸秆)和CS(秸秆深还施用量为24 000 kg hm-2)2个处理,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个采样点,采集深度为0~20 cm和20~40 cm。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提取水溶性物质(WSS)、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u),研究秸秆深还对土壤腐殖质各组分含量的影响,并提取土壤胡敏酸(HA)固体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研究表明:秸秆深还更有助于表层土壤及其各腐殖质组分WSS、HA、FA和Hu有机碳含量的积累,分别较CK增加了33.11%、26.39%、11.09%、9.197%和18.55%,亚表层土壤WSS有机碳含量变化不显著,但HA和Hu的含碳量降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PQ值的变化不显著;表层和亚表层土壤HA,缩合度变大,分子结构变复杂,芳香结构增加,热稳定性相对提高,亚表层土壤HA脂族结构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还 土壤腐殖质组分 胡敏酸 元素组成 差热分析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设施土壤总有机碳及其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洋 张玉龙 安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277,286,共6页
通过13年连续的番茄栽培灌溉试验,分析了沟灌、滴灌和渗灌3种灌溉处理0—8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腐殖质组分(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等)含量,探讨了不同灌溉方法对温室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灌溉处理土壤总有机碳、腐殖质... 通过13年连续的番茄栽培灌溉试验,分析了沟灌、滴灌和渗灌3种灌溉处理0—8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腐殖质组分(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等)含量,探讨了不同灌溉方法对温室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灌溉处理土壤总有机碳、腐殖质各组分含量剖面变化特征一致,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且这一变化主要集中在0—50cm土层,50—80cm土层变化较小。土壤总有机碳及其组分各灌溉处理间差异明显,将土壤剖面分为0—20,20—80cm上、下2个层次,总体上总有机碳含量上层为渗灌>沟灌>滴灌,下层滴灌>沟灌>渗灌;腐殖酸含量上层滴灌>沟灌>渗灌,下层为渗灌>滴灌>沟灌;胡敏素上层为沟灌>滴灌>渗灌,下层为渗灌>滴灌>沟灌。滴灌处理既能使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土壤腐殖质含量又高于沟灌、渗灌处理,这对于提升设施土壤肥力水平、保证番茄养分供应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腐殖质组分 ha/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垃圾腐殖质组成在填埋场稳定度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玉江 赵由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8-109,114,共3页
通过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1991—2004年封场单元填埋垃圾腐殖质组成的分析,考察了填埋垃圾中腐殖质组成随填埋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垃圾腐殖质的总可提取率和胡敏酸(HA)与富里酸(FA)比值(HA/FA)分别随填埋龄呈线性下降... 通过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1991—2004年封场单元填埋垃圾腐殖质组成的分析,考察了填埋垃圾中腐殖质组成随填埋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垃圾腐殖质的总可提取率和胡敏酸(HA)与富里酸(FA)比值(HA/FA)分别随填埋龄呈线性下降和上升趋势。因此,填埋垃圾总可提取率和HA/FA可用来有效表征填埋场和填埋垃圾稳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垃圾 腐殖质分组 稳定化 ha/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培肥对风沙土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魏自民 周连仁 谷思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通过不同的试验设计 ,三年间对风沙土进行秸秆等有机物料培肥 ,研究其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的有机物料培肥均能提高风沙土松结态、稳结态富里酸的含量 ,处理间胡敏酸含量的变化不十分明显 ,但胡敏酸... 通过不同的试验设计 ,三年间对风沙土进行秸秆等有机物料培肥 ,研究其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的有机物料培肥均能提高风沙土松结态、稳结态富里酸的含量 ,处理间胡敏酸含量的变化不十分明显 ,但胡敏酸与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的比值 ,随着培肥年限的增加 ,与 CK处理比较 ,有降低的趋势。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中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 ,与 CK处理比较 ,也呈降低趋势。经统计分析表明 ,以处理低量麦秸 +泥炭全肥 +泥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培肥 风沙土 态腐殖质 富里酸 胡敏酸 影响因素 松结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伐年限马尾松人工林伐桩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动态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蛟 杨万勤 +3 位作者 吴福忠 谭波 段斐 刘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1-528,共8页
伐桩腐殖化中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周转是人工林土壤碳吸存和地力维持等关键生态过程的重要途径,尚缺乏必要关注。根据地方采伐档案,以1999—2013年四川盆地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的伐桩为研究对象,用年龄序列分解实验研究伐桩系统中木桩(SW... 伐桩腐殖化中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周转是人工林土壤碳吸存和地力维持等关键生态过程的重要途径,尚缺乏必要关注。根据地方采伐档案,以1999—2013年四川盆地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的伐桩为研究对象,用年龄序列分解实验研究伐桩系统中木桩(SW)、根桩(SR)、树皮(B)和不同径级的根系(R1:0 mm<径级≤10 mm,R2:10 mm<径级≤25 mm,R3:25 mm<径级≤100 mm,R4:径级>100 mm)的胡敏酸与富里酸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5年的腐解,伐桩的胡敏酸含量增加,但储量减少;富里酸含量和储量都减少;胡敏酸/富里酸增大。伐桩系统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分别介于1 688.35~4 434.99 kg/hm2和822.86~6 159.29 kg/hm2之间。相对于其他组分,根桩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大于木桩和树皮,大径级根系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大于小径级根系。可见,马尾松人工林伐桩系统具有较高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随腐解进行,其腐殖化程度逐渐增加。这些结果对于理解粗木质残体分解及人工林碳吸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伐桩 胡敏酸 富里酸 ha/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对外源砷在土壤中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俊 王青清 +1 位作者 蒋珍茂 魏世强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2-529,共8页
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探讨腐殖酸(HAs)的两种活性组分——富里酸(FA)和胡敏酸(HA)及其不同比例(HA/FA)对土壤As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As的两种组分对土壤As的形态均具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和方向与其浓度、比例及外源As含... 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探讨腐殖酸(HAs)的两种活性组分——富里酸(FA)和胡敏酸(HA)及其不同比例(HA/FA)对土壤As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As的两种组分对土壤As的形态均具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和方向与其浓度、比例及外源As含量有关。FA和添加量≤1%C的HA能增加土壤交换态As(Ex-As)的含量,添加量≥3%C的HA能降低土壤Ex-As含量;两种组分都能降低土壤铝型As(Al-As)和铁型As(Fe-As)含量,增加残渣态As(Res-As)含量,FA比HA的作用效果更强;在等量(1%C)HAs条件下,HA/FA≥5/5时HAs能降低Ex-As含量,≤3/7时则能增加Ex-As的含量。HAs对土壤有效As的影响是其对As形态分配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土壤有效As贡献最大的是Ex-As和Ca-As;HA和添加量较高(≥5%C)的FA能够降低外源As在土壤中的有效性,而添加量较低(≤3%C)的FA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As的有效性。因此,掌握有机物料合理的用量和活性组分比例是其作为土壤As活性调控剂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形态 胡敏酸 富里酸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