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reative Design Research of Product Appearance Based on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Zheng, HE Wei-ping, ZHANG Ding-hua, YU Sui-huai, CAI Hong-ming (Contemporary Design and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aboratory ,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52-153,共2页
Today’s product creative design has rendered many fe atures and has brought a great change in our everyday life, there are many new c hallenges in its traditional theory and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de... Today’s product creative design has rendered many fe atures and has brought a great change in our everyday life, there are many new c hallenges in its traditional theory and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design theory, the FBS design model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and stru cture of the product. But this model still couldn’t strengthen the relation bet ween product appearance design and human-machine design effectively. This paper adopt converse design thinking and presents an improved design thinking methodo logy based on C: FBS for product appearance design and give a general summarizat ion for the features, methods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 Meanwhile it also combines with the behavior design of product r elated IT fields and constructs a new outline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product a ppearance supported by the technology of computer aided design. So the new metho d about design thinking for computer aided design, the new abstract product design model and the key problem of design thinking based on human-machine inte raction and interface are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This kind of creative design theory that is driven by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 will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CAD software system and the research of product design and manufa cture.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gives some beneficial characters to address the theory based on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 Meanwhile,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ing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trends of design thinking based on t he technology of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S model product appearance design human-ma 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HMI&I) computer aided design(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负荷的人机界面综合评价方法--以森林消防指挥车显控台为例
2
作者 陈鹤元 钟文博 +3 位作者 杨洪泽 高嵩 杨宛萤 李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目的】显控台人机界面在复杂任务环境中普遍存在信息层级冗余和视觉搜索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操作员认知负荷过载,严重影响任务执行效率和操作安全性。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主客观融合赋权综合评价方法,旨在通... 【目的】显控台人机界面在复杂任务环境中普遍存在信息层级冗余和视觉搜索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操作员认知负荷过载,严重影响任务执行效率和操作安全性。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主客观融合赋权综合评价方法,旨在通过优化显控台界面布局与信息呈现方式,降低操作员外在认知负荷,提升交互效率与任务执行效能,为复杂人机界面设计提供普适性方法论支持。【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与工效学原则,构建包含界面复杂度、视觉搜索效率、可达域覆盖率的多维评价体系。采用BWM法确定主观权重,并结合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通过主客观融合赋权模型融合主客观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界面性能进行综合评价。通过Jack软件仿真分析显控台的可达域与可视域,并结合眼动实验、NASA-TLX量表及任务绩效进行多维数据验证优化效果。实验以12名男性被试为对象,设计11项模拟任务,对比优化前后界面性能差异。【结果】优化后的界面显著提升了任务效率和准确性:主任务完成时间缩短至(122.42±17.23)s,任务正确率提升至(95.45±8.23)%。眼动实验分析表明,注视次数从69.44±12.35减少至56.24±12.71,瞳孔扩张值从(4.03±0.23)px降低至(3.81±0.28)px。此外,NASA-TLX评分显著下降至42.61±4.54,模糊综合评分从62.51升至78.10。这些结果直观地展示了优化设计在降低认知负荷和提升任务效率方面的显著成效。【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主客观融合赋权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通过主客观权重融合与模糊逻辑分析,有效降低了操作员的外在认知负荷,并显著提升了任务效率,为高负荷作业场景下的人机界面优化设计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适应性的方法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认知负荷 多维评价 仿真 眼动实验 视觉搜索 显控台 森林消防指挥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的再造:形塑社会的深度媒介化——以GPT-4和Sora等生成式大模型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喻国明 颜世健 武迪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8,共14页
随着生成式AI技术在近年来的飞速跃迁,人工智能正在颠覆性地改变传统的媒介生态,并推动社会的媒介化进程不断深入。为了深入探讨智能媒介在当下技术环境中呈现出的“形塑力”和社会意义,需要结合“媒介界面”的理论视角来深入分析。智... 随着生成式AI技术在近年来的飞速跃迁,人工智能正在颠覆性地改变传统的媒介生态,并推动社会的媒介化进程不断深入。为了深入探讨智能媒介在当下技术环境中呈现出的“形塑力”和社会意义,需要结合“媒介界面”的理论视角来深入分析。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界面的再造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人机交互界面、场景连接界面和产业协同界面。三个不同层次的界面指涉了社会深度媒介化过程中涵盖的新意涵,包括对“对主体自由度的拓展”“对认知边界的突破”以及“对产业生长模式的变革”。当前的智能技术集群所呈现出的形塑力表明,我们正处在“技术奇点”和媒介化进程发生转向的前端,社会进一步的媒介化仍需通用性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更多技术组合的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界面 深度媒介化 AIGC 人机交互 媒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追踪和触觉反馈的人-多机器人班组交互系统
4
作者 翟佳佳 曾洪 +2 位作者 沈熠韬 徐晓英 孙燈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7,共9页
针对在动态复杂、非结构化的场景中缺乏自然、高效人机交互方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眼动追踪和触觉反馈的人多机器人班组交互系统,用于管理由多机器人和人组成的团队。该系统利用混合现实头盔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交互界面,操作员通... 针对在动态复杂、非结构化的场景中缺乏自然、高效人机交互方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眼动追踪和触觉反馈的人多机器人班组交互系统,用于管理由多机器人和人组成的团队。该系统利用混合现实头盔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交互界面,操作员通过基于凝视信号的非语言注意力感知的输入方法进行人机交互指令的输入,进而控制多机器人进行协同运动,同时操作员通过振动和挤压2种触觉反馈模态来感知多机器人系统编队队形的尺寸变化与编队完成状态。为了验证人机交互系统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设计了触觉反馈实验与人多机器人班组交互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眼动追踪和触觉反馈的人机交互系统能有效控制多机器人系统进行编队,指令执行成功率达93.3%,与仅通过视觉反馈相比,在有触觉反馈的情况下操作员可以使用更少的时间完成多机器人状态感知,交互效率提高了1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反馈 眼动追踪 人多机器人班组 人机交互 多机器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因素的地铁调度人机界面优化设计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博 宣金鸽 +2 位作者 薛艳敏 余隋怀 王娟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10,共11页
为了优化地铁调度员的任务绩效。以CATIA构建虚拟人体模型并进行视域等级划分,将调度界面和视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并构建人机布局优化模型,调度界面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分析各模块的重要程度,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引入惯性权重得出最优布局方案... 为了优化地铁调度员的任务绩效。以CATIA构建虚拟人体模型并进行视域等级划分,将调度界面和视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并构建人机布局优化模型,调度界面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分析各模块的重要程度,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引入惯性权重得出最优布局方案。以人机界面信息显示优化策略为准则,对人机界面的色彩、字体、图标进行优化设计,搭建眼动实验平台,选用AOI首次注视时间、AOI注视持续时间、AOI注视次数和AOI平均反应时及热点图作为人机界面任务绩效的判断指标。得到结果为:①人机布局优化模型布局设计将调度员注意力提升52%;②AOI首次注视时间、AOI注视持续时间和AOI平均反应时P值均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优化后的调度界面AOI平均反应时提升50%;③AOI注视次数虽P值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但数据对比分析具有现实意义;④热点图符合视域的等级划分,眼动轨迹主要集中在最佳视域区域。通过构建的人机布局优化模型得出的布局方案和信息显示优化策略进行人机界面设计,有助于促使调度员注意力合理分配,提升调度员的任务绩效,为人机界面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调度员 人机界面 眼动实验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背景下农用无人机作业控制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邵将 马国萍 +3 位作者 陈志勇 宫宇 李玉鹏 田静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9,共11页
目的科学设计典型无人机的作业控制界面,旨在提高人机协同背景下的作业人员交互控制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和作业低效。方法调研人机协同情境下,界面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用户协同作业期望;通过可用性测试评估量表及眼动追踪实验对设计方... 目的科学设计典型无人机的作业控制界面,旨在提高人机协同背景下的作业人员交互控制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和作业低效。方法调研人机协同情境下,界面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用户协同作业期望;通过可用性测试评估量表及眼动追踪实验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结果作业人员在使用优化后方案完成设定任务时,反应时更短,平均瞳孔直径更小,用时更短,准确率更高。结论作业人员对优化后的人机协同操控界面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预测能力都显著优于优化前,验证了优化后界面交互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协同 态势感知 眼动追踪 农业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PSO和布局特征指标的钻机界面优化研究
7
作者 陈晓鹂 刘润余 +1 位作者 文国军 郝国成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提升地质操作钻机的用户满意度,提出基于界面布局特征衡量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从而获取更合理的钻机界面布局。对钻机界面进行拓扑化并建立坐标系;基于衡量指标的计算对界面内元素进行范围约束并构建... 为提升地质操作钻机的用户满意度,提出基于界面布局特征衡量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从而获取更合理的钻机界面布局。对钻机界面进行拓扑化并建立坐标系;基于衡量指标的计算对界面内元素进行范围约束并构建数学模型;采用改进后的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综合最优平衡解;将最优平衡解对应的坐标应用至界面并进行布局改进;通过SUS评估布局优化的有效性。以某型号钻机操纵界面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界面可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作为一种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的复杂操控界面布局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布局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钻机界面 布局特征衡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车交互机理的自动驾驶汽车多模态外显界面研究
8
作者 张志杰 陆丽丽 +1 位作者 蒋嘉璇 王呈璋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168,共9页
目的为探索行人与自动驾驶汽车交互时自动驾驶汽车外显界面、道路交通环境,以及个体特征对行人过街决策时间的影响,并确定最优的外显界面呈现形式。方法利用Unity3D构建人车交互实验场景,招募志愿者参与模拟实验,收集行人在不同条件下... 目的为探索行人与自动驾驶汽车交互时自动驾驶汽车外显界面、道路交通环境,以及个体特征对行人过街决策时间的影响,并确定最优的外显界面呈现形式。方法利用Unity3D构建人车交互实验场景,招募志愿者参与模拟实验,收集行人在不同条件下的过街决策时间和行为数据,并利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模态(视觉+听觉+物理)eHMI显著减少了行人的过街决策时间,其过街效率比单一物理模态界面提升了3.907倍;行人年龄与决策时间成正比,相较于青年人群,中年人的过街效率为青年人的0.532倍,而老年人的过街效率进一步降至青年人的0.316倍;此外,车辆从近车道驶近时也会显著缩短行人的决策时间,当车辆从远车道驶来时,行人的过街效率仅为车辆从近车道驶入时的70.1%。结论性别对行人过街决策时间无显著影响;自动驾驶汽车外显界面、行人年龄及车辆驶近车道等因素对行人过街决策时间具有显著影响;行人在面对视觉+听觉+物理信息的外显界面时过街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人车交互 外显界面 过街决策时间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追踪的某船用操作系统主界面触控交互优化设计
9
作者 楚东晓 许若璠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共14页
目的海上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船只功能繁多冗余,传统操作系统重功能覆盖而忽视用户体验,导致交互效率低下,影响作业效果。本研究以某船用操控系统主界面的优化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图标尺寸、图标间分割线及界面布局的合理性,旨在提升操作效... 目的海上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船只功能繁多冗余,传统操作系统重功能覆盖而忽视用户体验,导致交互效率低下,影响作业效果。本研究以某船用操控系统主界面的优化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图标尺寸、图标间分割线及界面布局的合理性,旨在提升操作效率和用户体验。方法采用眼动追踪技术结合生理指标和任务绩效评估,从瞳孔注视次数、注视时长、任务完成时间及正确率四个指标入手,使用量化实验方法,同时结合用户访谈与被试观察,对某船用操作系统界面的布局设计、图标分割线及图标尺寸展开系统评估。结果不同的界面布局会显著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图标之间添加分割线以明确交互边界,可以优化人机交互体验。就本系统所使用的物理设备而言,交互区域不宜紧贴界面边缘且当图标尺寸接近10 mm时,能够有效提升交互触控效率。结论提出的优化建议对提升包括船用操控系统在内的触控式界面的人机交互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丰富、完善了复杂环境下用户界面的人机交互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眼动追踪 船只操控界面设计 可用性评估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用户体验评价研究
10
作者 吴磊 盛芹芹 赵睿思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9-468,共10页
为解决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用户体验评价问题,针对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开展评价指标体系和验证研究。首先,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通过对典型目标对象进行访谈,建立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安全... 为解决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用户体验评价问题,针对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开展评价指标体系和验证研究。首先,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通过对典型目标对象进行访谈,建立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安全体验、功能体验、效能体验和感性体验4个维度,共18项指标组成,并完成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量表。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采集有效问卷241份,构建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并得到评价维度和指标的权重。最后,提出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策略,以某L3级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为设计案例实践,验证了评价系统的有效性。研究结论为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界面设计和体验评价领域提供相关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 人机界面 用户体验评价 扎根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基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11
作者 张志新 李国乾 宋玉苗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3,共16页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绿色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明晰数字基础设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SBM-GML模型分别测算了数字基...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绿色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明晰数字基础设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SBM-GML模型分别测算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GTFP水平,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GTFP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农业GTFP;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绿色技术效率进而提高农业GTFP,还可以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带动城乡市场对接间接提高农业GTFP;进一步地将农村人力资本设定为门槛变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GTFP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趋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GTFP的提升效应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市场化水平高、环境规制力度强的地区更加明显。鉴于此,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驱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深化城乡市场对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强化人才支撑作用;聚焦区域差异特性,因地制宜制定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农业绿色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对接 农村人力资本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编辑系统CoEditor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键 林宗楷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5-227,共3页
通过协同编辑系统CoEditor和传统编辑器的2种交互界面异同对比,论述了提出人-人交互界面的必要性,并指出除继承人-机交互界面的一些功能外,人-人交互界面至少还应具备下列3类新的功能:(1)支持群体协同工作;(2)... 通过协同编辑系统CoEditor和传统编辑器的2种交互界面异同对比,论述了提出人-人交互界面的必要性,并指出除继承人-机交互界面的一些功能外,人-人交互界面至少还应具备下列3类新的功能:(1)支持群体协同工作;(2)了解整个协同过程;(3)“人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交互界面 协同编辑系统 CoEditor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控:基于脑-机接口的人机融合控制 被引量:100
13
作者 王行愚 金晶 +1 位作者 张宇 王蓓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8-221,共14页
近年来,一类被称之为脑控的新型控制系统发展迅速,这是一种基于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的人机融合控制系统,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意念和思维的控制系统.脑控系统已被成功应用于残疾人的生活辅助、中风病人和损伤肢体的康... 近年来,一类被称之为脑控的新型控制系统发展迅速,这是一种基于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的人机融合控制系统,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意念和思维的控制系统.脑控系统已被成功应用于残疾人的生活辅助、中风病人和损伤肢体的康复训练、操作员状态的实时监控、游戏娱乐和智能家居等广泛的领域.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脑控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对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模式、控制信号转换算法和应用系统研究等主要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最后对脑控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控 -机接口 人机融合控制 脑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个人信息管理的Post-WIMP用户界面模型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明炫 任磊 +2 位作者 田丰 邓昌智 戴国忠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2-1096,共15页
提出了一种面向个人信息管理(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简称PIM)的Post-WIMP界面模型(Post-WIMP PIM interface model,简称PWPIM).首先给出了PWPIM的形式化描述,从5个方面对个人信息管理进行建模,分别描述了用户特征、领域对象... 提出了一种面向个人信息管理(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简称PIM)的Post-WIMP界面模型(Post-WIMP PIM interface model,简称PWPIM).首先给出了PWPIM的形式化描述,从5个方面对个人信息管理进行建模,分别描述了用户特征、领域对象和交互过程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PWPIM的建模方法;最后,将PWPIM应用于一个基于实物界面的PIM系统.应用实例表明,PWPIM能够有效地描述PIM的Post-WIMP界面,能够满足PIM面向大众用户、多样信息及自然交互的需求,能够为PIM的Post-WIMP界面设计、开发与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管理 Post-WIMP 界面模型 自然交互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环境系统设计中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立刚 袁修干 杨春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5-539,共5页
为了提高人-机-环境系统的性能特性,目前发展了以人为核心的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思想,本文结合该设计思想,进一步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性能研究的主要方面,提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人机特性模型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机系统 -机接口 人体工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GEM模糊分析的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价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淼 余隋怀 杨延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为对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进行科学评价,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存在的的不一致性问题,基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和模糊理论提出AHP-GEM模糊综合分析法。基于AHP方法建立了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GEM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定性指标转换... 为对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进行科学评价,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存在的的不一致性问题,基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和模糊理论提出AHP-GEM模糊综合分析法。基于AHP方法建立了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GEM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定性指标转换为定量指标,进而构建了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价模型与软件原型系统。以某型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设计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方法有助于规避决策过程的主观性,简化了传统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效 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 AHP-GEM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结合部人-环境系统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宝荣 张慧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607-7621,共15页
城乡结合部往往是人-环境系统关系最严峻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扩张在城乡结合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模拟及其驱动力分析,自然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与调... 城乡结合部往往是人-环境系统关系最严峻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扩张在城乡结合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模拟及其驱动力分析,自然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与调控,以及环境污染等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众多研究证实了人类活动干扰下城乡结合部环境系统的脆弱性,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往往十分严重。城乡结合部环境系统的演变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反馈影响也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认为城乡结合部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的丧失不仅危及到当地居民的生计,也对当地社会资本造成影响,并有可能引发一些社会矛盾。目前,针对城乡结合部人-环境系统关系的研究,多采用单学科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综合性研究还较少,难以揭示该区域人-环境系统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在研究尺度上,往往从宏观或中观尺度入手,研究城乡结合部的外部力量对环境系统的影响,微观尺度上的个体和地方力量很少被关注。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该区域人-环境系统关系的跨学科、多尺度的综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环境系统 相互作用关系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宏刚 赵江平 +1 位作者 郭进平 景春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6,共6页
分析人-机系统事故发生原因,剖析经典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致因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刺激"形成的原因,构建了改进事故致因模型。对两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与防止事故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工程学防止事... 分析人-机系统事故发生原因,剖析经典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致因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刺激"形成的原因,构建了改进事故致因模型。对两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与防止事故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工程学防止事故的方法,并给出人机界面合理性主观评价检查表。研究及论证表明:预防人-机系统事故的本质在于有效防止人失误的发生,除安全管理措施以外,最重要的是人机工程学问题,笔者提出的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对人-机系统事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失误 -机系统 人机工程学 事故预防 功能分配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实现的运动想象脑电分类及人-机器人交互 被引量:13
19
作者 程时伟 周桃春 +3 位作者 唐智川 范菁 孙凌云 朱安杰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05-3016,共12页
基于脑电的脑机交互能帮助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但是,由于脑电信号存在信噪比较低、个体差异性大等问题,导致脑电特征的提取与分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因此,在减少脑电采集通道数目、增加分类数目的前提下... 基于脑电的脑机交互能帮助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但是,由于脑电信号存在信噪比较低、个体差异性大等问题,导致脑电特征的提取与分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因此,在减少脑电采集通道数目、增加分类数目的前提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运动想象中的脑电信号进行分类.首先,基于已有方法进行探索实验,建立由 3层卷积层、3层池化层和 2层全连接层构成的卷积神经网络;然后针对想象左手、右手、脚的运动和静息态设计与开展了实验,获取了相关脑电数据;之后,利用脑电数据训练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平均分类识别率达到了 82.81%,且高于已有的相关分类算法;最后,将已建立的分类模型应用于运动想象信号的在线分类,设计与开发了脑机交互应用原型系统,驱动人-机器人之间的实时交互,帮助用户利用运动想象控制仿人机器人的抬手、前进等运动状态.进一步的测试结果表明,机器人对用户控制命令的平均识别率达到了 80.31%,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对运动想象脑电数据进行较为精确的实时分类,可以促进脑机接口技术在人-机器人交互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脑机接口 人机交互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水-气界面碳交换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丁虎 刘丛强 +3 位作者 郎赟超 李思亮 李晓东 汪福顺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5-285,共11页
河流水-气界面碳交换是区域和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对陆地碳平衡核算和碳循环模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全球河流水-气界面碳交换研究的相关进展,以及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相关的研究应关注不同地质-生态和人类... 河流水-气界面碳交换是区域和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对陆地碳平衡核算和碳循环模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全球河流水-气界面碳交换研究的相关进展,以及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相关的研究应关注不同地质-生态和人类活动干扰背景下河流及中小河流水-气界面碳交换,要综合利用双碳同位素示踪、化学计量学、生物标志物等方法辨识河流系统中CO_2,CH_4及其他形态碳的来源和迁移转化过程,同时还要利用野外原位观测、传统采样分析和室内培养的方法开展"水-土/沉积物-气"多界面碳交换的系统综合研究,揭示控制河流系统水-气界面碳交换的关键因子,为相关预测模型的建立以及流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碳循环 -气界面碳交换 陆地碳平衡 人类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