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谷词系年考证商榷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志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90,共7页
考证古代文学作品系年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作品的原意,然后结合作者的行踪、交游作出合理的推断。近年来,山谷词系年考证中出现了不少分歧,甚至还出现了错误。查阙补漏、修正前说对进一步研究山谷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黄庭坚 系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庭坚桂林行踪及诗文考辨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勇强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0-67,共8页
崇宁三年(1104)五月,黄庭坚贬谪宜州途经桂林,仅留下一首诗,使人产生疑惑与思考。对黄庭坚桂林行踪的考辨证实,党祸对于诗文创作的箝制才是黄庭坚在桂林文字稀少的主要原因。古代诗文作为文化留存如何转变成城市文明的组成部分得以延续... 崇宁三年(1104)五月,黄庭坚贬谪宜州途经桂林,仅留下一首诗,使人产生疑惑与思考。对黄庭坚桂林行踪的考辨证实,党祸对于诗文创作的箝制才是黄庭坚在桂林文字稀少的主要原因。古代诗文作为文化留存如何转变成城市文明的组成部分得以延续,是后人应继续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桂林 行踪 诗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应麟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与明末宗宋诗风 被引量:1
3
作者 邱美琼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一般认为,明代的前后“七子”尊唐诎宋,而胡应麟在《诗薮》中更进一步,全盘否定了宋诗。实际上,胡应麟基于其盛衰相继的诗史观点,认为“衰世”也蕴含了勃发的生机,对宋诗在否定中又有所肯定,对宋诗的代表黄庭坚诗歌也多有论评,特别对其... 一般认为,明代的前后“七子”尊唐诎宋,而胡应麟在《诗薮》中更进一步,全盘否定了宋诗。实际上,胡应麟基于其盛衰相继的诗史观点,认为“衰世”也蕴含了勃发的生机,对宋诗在否定中又有所肯定,对宋诗的代表黄庭坚诗歌也多有论评,特别对其学杜与用事进行了多向度的考察,较早地打破了明代对黄庭坚诗歌“缺席审判”的坚冰,直接导引了明末的宗宋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应麟 黄庭坚诗歌 接受 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庭坚对“西昆体”诗学思想的承继与超越
4
作者 傅蓉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9-122,共4页
通过对杨亿和黄庭坚诗学观念的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黄庭坚无论在诗学范型还是诗学理论上都继承了西昆诗派的遗风,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变。在宋代诗歌发展进程中,黄庭坚对西昆体诗学理念的承与变正是宋型诗走向自立的标志。
关键词 西昆体 黄庭坚 融合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乘佛学“幻”概念与黄庭坚的审美观念
5
作者 汤凌云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0,共4页
觉悟论与写真说是黄庭坚审美观念的重要内容。黄庭坚的觉悟论有三层意蕴:一是推重顿悟法门,二是讲究审美妙悟,三是张扬审美的人生境界。黄庭坚的写真说包括"写真"与"写影"两层。从思想渊源与理论内涵来说,黄庭坚的... 觉悟论与写真说是黄庭坚审美观念的重要内容。黄庭坚的觉悟论有三层意蕴:一是推重顿悟法门,二是讲究审美妙悟,三是张扬审美的人生境界。黄庭坚的写真说包括"写真"与"写影"两层。从思想渊源与理论内涵来说,黄庭坚的审美观念都深受大乘佛学"幻"概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佛学 “幻”概念 黄庭坚 觉悟论 写真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黄庭坚、陈师道诗歌优劣之争考论
6
作者 刘欢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28-33,共6页
在诗歌接受史上,历代文人对于黄庭坚与陈师道二人诗史地位及诗艺造诣作出了大量的评判轩轾,或黄陈并尊,或扬黄抑陈,或尊陈贬黄,纷纭不一,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诗歌宗尚。导致黄陈诗优劣之争的重要原因及关键问题在于黄陈诗风... 在诗歌接受史上,历代文人对于黄庭坚与陈师道二人诗史地位及诗艺造诣作出了大量的评判轩轾,或黄陈并尊,或扬黄抑陈,或尊陈贬黄,纷纭不一,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诗歌宗尚。导致黄陈诗优劣之争的重要原因及关键问题在于黄陈诗风诗论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以及陈氏师法对象的选取、是否归属江西诗派等等。从读者反应的角度出发研究这一文学接受现象,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二人的创作成就及江西诗派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陈师道 江西诗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西派”文学思想对周邦彦词创作的影响
7
作者 任竞泽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5-49,共5页
北宋中后期,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尽管由于新旧党争的关系,不见周邦彦与苏轼、黄庭坚等人有何交游,但这股雄劲的文艺思潮必然会对周邦彦词的创作产生影响。这可以从周邦彦与苏轼文人圈及江西派人士之... 北宋中后期,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尽管由于新旧党争的关系,不见周邦彦与苏轼、黄庭坚等人有何交游,但这股雄劲的文艺思潮必然会对周邦彦词的创作产生影响。这可以从周邦彦与苏轼文人圈及江西派人士之间的关系;从后世大量论词杂著里对他创作的相关评价,并与黄庭坚相关的诗论词论相比较;从黄庭坚、周邦彦在创作和风格上与杜甫的渊源等几方面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派文学思想 黄庭坚 周邦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