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obe on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A Case Study on the Scenic Spots of Fanjing Mountain in Tongren,Guizhou
1
作者 何历蓉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2期52-53,共2页
This paper,taking the scenic spots of Fanjing Mountain in Tongren,Guizhou as a case,mainly has a probe on the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C-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four major methods are discussed which a... This paper,taking the scenic spots of Fanjing Mountain in Tongren,Guizhou as a case,mainly has a probe on the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C-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four major methods are discussed which are the transliteration,literal translation,transliteration plus literal translation/free translation and transliteration of the full name plus literal translation/free transl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getting a decent and satisfactory translation so as to both convey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satisfy the curiosity of the potential foreign tour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MES of scenic spots Fanjing MOUNTAI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C-E Translation of Travel Guides of Henan Scenic Spo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y
2
作者 陈晓冉 《海外英语》 2018年第8期187-188,共2页
Travel guide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windows for foreign visitor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China's scenic spots, but also main mediums for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 Travel guide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windows for foreign visitor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China's scenic spots, but also main mediums for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ravel guides,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ase of Henan scenic spots, makes a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of travel guid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opostheory travel guides Henan scenic spo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cenic Spots——taking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3
作者 张妮 《海外英语》 2017年第8期141-142,共2页
Translation inaccuracy and mistak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ranslators'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knowledge deficiencies as well astheir lacking of translation skills and competence. This paper put things into perspec... Translation inaccuracy and mistak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ranslators'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knowledge deficiencies as well astheir lacking of translation skills and competence. This paper put things into perspectives by analyzing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of severalscenic spots in Jiangxi province. Hence, translation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re proposed ac-cording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enic spots translation mistake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matic Analysis of English Introductions to Scenic Spots
4
作者 郭琳惠 《海外英语》 2013年第20期223-225,共3页
Of Halliday's three metafunctions, the textual function helps the written or spoken text organized into a coherent one as a whole. In the textual function, the thematic structure gives the clause its character as ... Of Halliday's three metafunctions, the textual function helps the written or spoken text organized into a coherent one as a whole. In the textual function, the thematic structure gives the clause its character as a message. Since tourism has become a booming industry on the global scale, introductions to scenic spo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attracting or persuading readers to visit the tourist destinations. This paper, by comparing the thematic structures of two English introductions to scenic spots, tries to analyze how the writer organizes the thematic structure in English tourist tests to achieve their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publicizing and pro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MATIC STRUCTURE ENGLISH INTRODUCTIONS to scen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A级景区带动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5
作者 吴万庆 梁龙 陈明杰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3期86-92,共7页
休闲农业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是当前农村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从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角度出发,分析贵州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贵州4A级以上景区的分布特征为聚集型,贵州A级景区在空... 休闲农业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是当前农村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从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角度出发,分析贵州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贵州4A级以上景区的分布特征为聚集型,贵州A级景区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主要呈现出中部聚集,除南部地区无明显的聚集特征外,北、西、东部均有较为明显的聚集特征。因此,以聚集区域为标准,将贵州划分为6个区域,并提出捆绑式、融合式、星链式等发展模式,并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优势、促进旅游文化互鉴、扶持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休闲农业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景区 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城市商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与景区的耦合性研究——以桂林市中心城区为例
6
作者 张颖 刘韩昕 +1 位作者 石灵枫 梅瑞聪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50-54,共5页
旅游城市商业设施的合理布局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及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文章以桂林市为例,基于POI与实地调研数据,对其中心城区的商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与景区耦合性进行探究,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优化布局建议。... 旅游城市商业设施的合理布局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及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文章以桂林市为例,基于POI与实地调研数据,对其中心城区的商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与景区耦合性进行探究,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优化布局建议。研究表明:整体商业设施呈“两核、两轴、多节点”的空间格局,局部地区连片发展且逐渐向临桂新区蔓延;餐饮、购物设施最为集聚,休闲娱乐设施集聚程度一般;住宿设施与景区相关性最高,其次为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设施;商业设施与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呈局部耦合、多数区域不匹配的空间特征,商业设施与景区的耦合性受景区级别、交通区位等因素影响,餐饮、购物设施与景区耦合性较好,生活服务设施则与其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设施 空间分布 旅游城市 景区 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非遗在A级景区中的深度融合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RMP分析
7
作者 和琼 潘越 黄佳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研究团队通过深入襄阳非遗和A级景区一线实地调研,以最新、最权威的一手资料为依托,运用RMP(昂普)分析理论,对襄阳非遗在A级景区中的深度融合现状进行资源(R性)分析、市场(M性)分析、产品(P性)分析,并提出如下对策:整合非遗与A级景区规... 研究团队通过深入襄阳非遗和A级景区一线实地调研,以最新、最权威的一手资料为依托,运用RMP(昂普)分析理论,对襄阳非遗在A级景区中的深度融合现状进行资源(R性)分析、市场(M性)分析、产品(P性)分析,并提出如下对策:整合非遗与A级景区规划、打造A级景区里的专属非遗场所、推进多主体的协同共创,以期对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和A级景区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非遗 A级景区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巡幸驻跸行宫景点题名构成与精神表达
8
作者 肖萌 张任菲 +1 位作者 吴明豪 刘志成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40,共8页
【目的】景点题名是园林营建活动的必要环节。目前关于清代巡幸驻跸行宫的研究多聚焦于历史背景、选址布局、建筑形制等方面,较少从景点题名切入,对其进行综合梳理有助于深入揭示清代行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方法】选取14座典型清代巡... 【目的】景点题名是园林营建活动的必要环节。目前关于清代巡幸驻跸行宫的研究多聚焦于历史背景、选址布局、建筑形制等方面,较少从景点题名切入,对其进行综合梳理有助于深入揭示清代行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方法】选取14座典型清代巡幸驻跸行宫的187个景点题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从景点题名的构成和精神表达2个方面展开探索。【结果】景点题名以三字格为主流形式,游赏空间题名数量最多。题名通过自然景观奠定情感基调,以人文景观作为具象骨架,描述出山林野趣、水波潋滟、点景构筑、宗教怀古4种主题,呈现出“中心—边缘”的辐射式关联,从不同角度强化巡幸目的。景点题名是驻跸行宫肩负巡幸使命和表征皇权的直接印证。【结论】以巡幸活动为主导,沿途的自然、历史、文化对驻跸行宫景点题名具有重要影响,使之在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上述发现可为当代园林景点题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古典园林 景点题名 清代巡幸驻跸行宫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A级景区的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袁丹 吴润涵 李东 《旅游研究》 2024年第5期47-61,共15页
以黄河流域9省区115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利用核密度估计、数量空间关系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定量剖析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A级景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二者空间关系的主导... 以黄河流域9省区115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利用核密度估计、数量空间关系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定量剖析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A级景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二者空间关系的主导因子。研究表明:黄河流域非遗与A级景区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关系,其空间聚类模式呈现显著的“高—高”类与“低—低”类分布范围较广且连片集聚,“高—低”类与“低—高”类分布范围窄且较为分散的特点;黄河流域非遗与A级景区从黄河上游到下游大致呈现“正向错位—负向错位”的分布特征;黄河流域非遗与A级景区不同类型空间关系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二者空间关系的主导性因子异质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A级景区 空间聚类模式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西湖十景”的命名及翻译——从中国传统话语的文化范式谈起
10
作者 刘旭凤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景,以西湖为最佳。从南宋至今,围绕西湖周边景点的命名达六次之多。随着西湖申遗成功,许多国外游客也慕名而来。于是景点的英译名便成了他们了解西湖的第一扇窗。众多学者将目光着眼于最为著名的南...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景,以西湖为最佳。从南宋至今,围绕西湖周边景点的命名达六次之多。随着西湖申遗成功,许多国外游客也慕名而来。于是景点的英译名便成了他们了解西湖的第一扇窗。众多学者将目光着眼于最为著名的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却对之后一些景点翻译的系统研究并不多,因此译本众多。笔者试从中国传统话语的文化范式出发,力求从中找出1985年版“新西湖十景”的命名特点,并对其译本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话语 文化范式 新西湖十景 命名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空间格局及其资源供需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良琨 李虎 张宸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域岸线或水利工程为依托的专题性景区,对建设幸福河湖、实现全流域生态保护和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揭示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全国尺度下的空间格局,借助可达机会累计算法对水利风景资源的地域供需进行评价... 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域岸线或水利工程为依托的专题性景区,对建设幸福河湖、实现全流域生态保护和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揭示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全国尺度下的空间格局,借助可达机会累计算法对水利风景资源的地域供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景区分布在全国尺度上表现出以人口格局为主导的空间特征,在胡焕庸线以东密集成簇、以西稀疏散布;(2)景区与城市的连接网络呈现多层级性;以省为单元的组团化结网特征明显,省际间的连通性不足;(3)水利风景资源供给与居民需求整体上呈现出空间不匹配特性,资源供需比局部出现西北高,京津冀、华南及西南低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水利风景资源的调控与配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空间格局 资源供需 两步移动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室与靖室:华山道教宫观及环境空间营造手法
12
作者 王瑞琦 楼颖 李雄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9,共8页
【目的】以道教文化为主体的名山是中国宗教名山的核心,其风景系统的营建体现了宗教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作用关系。剖析西岳华山道教宫观的营造手法,可为当下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依据是否使用建筑材料,归纳... 【目的】以道教文化为主体的名山是中国宗教名山的核心,其风景系统的营建体现了宗教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作用关系。剖析西岳华山道教宫观的营造手法,可为当下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依据是否使用建筑材料,归纳出石室和靖室2类道教宫观,并结合现场勘查和史料搜集对2类宫观的建设发端、空间分布和营造手法进行解析。【结果】发现“依石靠崖,藏形避世”的石室的营造特征为与地共融的相地择址、“口”小“腔”大的结构形制;“以高为尊,随物赋形”的靖室的营造特征为生圣兼备的相地择址、意境相生的院落布局、有法无式的建筑空间、由凡入仙的引导空间;2类宫观的组合营造方式为“因形就势,古今共融”。【结论】保护华山道教宫观及环境空间的原真性、整体性,有助于华山风景名胜区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整合的过程中得到妥善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名山 营造特征 道教宫观 石室 靖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群智感知计算的智慧景区监管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建盛 刘艳玲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80,共7页
针对景区监管存在的成本高、实时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移动群智感知计算的景区智能监管系统。首先,该系统利用众包思想和群智感知理论采集游客手机的用户生成内容(UGC)数据,包括照片、视频、评论等;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视觉分... 针对景区监管存在的成本高、实时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移动群智感知计算的景区智能监管系统。首先,该系统利用众包思想和群智感知理论采集游客手机的用户生成内容(UGC)数据,包括照片、视频、评论等;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视觉分析和文本分析,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决策分析,从而实现监管事件的智能发现和智能决策。所设计系统不仅节省了景区铺设物联网设备的成本,而且能够实现更深入、广泛和智能的景区监管,也可为智慧景区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景区 智能监管 移动群智感知 用户生成内容 B/S架构 分析系统 智能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岳型景区旅游意象感知共识地图分析——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又玲 张智玮 +1 位作者 李永乐 肖蕾 《旅游研究》 2024年第2期57-69,共13页
详细描述并解构旅游意象对于山岳型景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黄山为案例地,运用隐喻抽取技术,以受访者提供的照片为出发点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提取构念,聚集共识,绘制黄山旅游意象感知共识地图。研究发现:黄山旅游意象感知... 详细描述并解构旅游意象对于山岳型景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黄山为案例地,运用隐喻抽取技术,以受访者提供的照片为出发点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提取构念,聚集共识,绘制黄山旅游意象感知共识地图。研究发现:黄山旅游意象感知共识地图共包括43个共识构念,其中起始构念19个,连接构念15个,终结构念9个;黄山旅游意象主要由雄奇瑰丽的山岳景观、山水之间的文化气息、苦乐交织的攀登旅程以及提供便利的观光设施构成;对旅游者吸引力最大的区域集中分布在10个标志性游览区(点)周围,其他引发意象感知的景观分布在攀登路线以及缆车线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抽取技术 山岳型景区 旅游意象 黄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记忆空间主客感知分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以扬州运河三湾景区为例
15
作者 高平 靳诚 《旅游研究》 2024年第6期82-95,共14页
运河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记忆载体,国内外学者以历史文化、地方情感为依托的记忆空间研究,为后来的文化记忆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文章基于主客双方建立运河文化记忆空间的感知模型,以扬州运河三湾景区为例进行探究。结果表... 运河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记忆载体,国内外学者以历史文化、地方情感为依托的记忆空间研究,为后来的文化记忆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文章基于主客双方建立运河文化记忆空间的感知模型,以扬州运河三湾景区为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空间维度上,运河文化记忆空间是重要的景观资源,产生了运河文化认同;在文化维度上,运河文化记忆空间能够传承文化遗产,提升文化氛围,优化旅游形象;在情感维度上,主客双方都产生了愉悦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基于此,从文化距离、旅游动机、景观原真性和旅游影响感知角度分析主客分异形成机理,为打造文旅融合旅游地、保护和活态传承运河文化遗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主客感知 运河文化记忆空间 扬州运河三湾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栏杆对景区人行悬索桥主梁涡振性能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李玉学 胡志勇 +1 位作者 董阳 赵莉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9-66,共8页
为研究桥面栏杆对主梁涡振性能的影响,以国内某座宽跨比为0.0284的景区人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有栏杆、无栏杆主梁的涡振响应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并针对桥面栏杆的栏杆形式、不同透风率对主梁涡振特性的影响规律... 为研究桥面栏杆对主梁涡振性能的影响,以国内某座宽跨比为0.0284的景区人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有栏杆、无栏杆主梁的涡振响应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并针对桥面栏杆的栏杆形式、不同透风率对主梁涡振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从涡脱演化形式、风压系数分布揭示其对主梁涡振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设置栏杆后,主梁的最大涡振幅值达到无栏杆主梁的2.2倍;增大栏杆弧度会引起主梁涡振幅值增大,但增大栏杆透风率可以有效降低主梁涡振幅值;相较于无栏杆,有栏杆主梁上表面形成的漩涡尺度更大、数量更多,平均风压系数和脉动风压系数曲线均出现较大波动,这种较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设置栏杆后主梁涡振幅值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人行悬索桥 桥面栏杆 涡振特性 涡脱演化 栏杆透风率 栏杆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游憩服务流与服务级联研究——以秦皇岛碣石山风景区为例
17
作者 李光子 蔡君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理解游憩服务流动机制与服务级联对于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福祉协同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文章在明确游憩服务流与服务级联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游憩服务级联模式,即以游憩资源-服务潜力-游憩服务-使用者受益-福祉形成5个阶段来理解从... 理解游憩服务流动机制与服务级联对于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福祉协同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文章在明确游憩服务流与服务级联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游憩服务级联模式,即以游憩资源-服务潜力-游憩服务-使用者受益-福祉形成5个阶段来理解从游憩服务供给到人类福祉的过程;应用成本距离法和栅格耗费距离法,结合问卷调查与可达性和人口密度分析,对秦皇岛市碣石山风景区的市域尺度和区域尺度游憩服务流形态特征和流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服务流模式主要有3种,即碣石山—秦皇岛模式,通过田园观光等游憩服务提供身心放松等最直接的收益形式;碣石山—秦皇岛—京津冀模式,作用于从身心健康到自我实现各个层级的福祉;碣石山—京津冀模式,以放松解压、锻炼身体为主要的游客受益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服务流 服务级联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风景区可达性 碣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景区评论的静态热词提取模型
18
作者 王大睿 张超群 +2 位作者 郝小芳 完颜兵 李晓翔 《信息技术》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热词提取对于景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热词提取方法仍存在分词效果不佳、训练模型耗费大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景区评论的静态热词提取模型CRF+TBTT。该模型利用新型算法流程过滤非关键词,分析高频词和特色词,提取候选词,最后得... 热词提取对于景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热词提取方法仍存在分词效果不佳、训练模型耗费大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景区评论的静态热词提取模型CRF+TBTT。该模型利用新型算法流程过滤非关键词,分析高频词和特色词,提取候选词,最后得到准确的静态热词。通过对59107条景区评论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CRF+TBTT模型的性能均明显优于比较模型,对景区前20个热词提取准确率达到90%,说明该模型对静态热词提取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旅游部门对景区进行有效管理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评论 CRF+TBTT模型 TextRank算法 TF-IDF算法 静态热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百度指数的天山天池景区客流量预测研究
19
作者 康梓蝶 李啸虎 《职业技术》 202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对游客数量进行预测有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景区的合理安排和规划提供依据。利用2021年新疆天山天池景区日游客量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借助ARMA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客流量进行预测,最终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游... 对游客数量进行预测有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景区的合理安排和规划提供依据。利用2021年新疆天山天池景区日游客量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借助ARMA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客流量进行预测,最终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游客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新疆天山天池实际游客量与百度指数搜索的关键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新疆天山天池实际游客量与百度指数搜索的关键词均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3)加入百度关键词后,模型的拟合优度更高,预测效果更好;(4)预测精度越高,越能够有效判断用户对景区的关注度,通过对网络数据的搜集整理,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指数 景区客流量 格兰杰因果检验 ARMA模型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宁夏自然风景区民宿研究
20
作者 康婧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5期195-198,共4页
宁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其自然风景区民宿建筑能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拉动片区整体效益,但部分民宿建筑设计对游客的使用感受关注不足。通过对网络点评数据进行词频分析、满意度分析和IPA分析,探索自然风景区民宿... 宁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其自然风景区民宿建筑能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拉动片区整体效益,但部分民宿建筑设计对游客的使用感受关注不足。通过对网络点评数据进行词频分析、满意度分析和IPA分析,探索自然风景区民宿群的区位环境、建筑群落、建筑空间、室内空间、管理服务五项特征。研究表明:除管理服务指标外,游客更加关注建筑群落和室内空间;建筑群落的满意度较高,而区位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应重点提升民宿片区的交通环境和配套商业设施;三个民宿案例的建筑空间均存在设计过度的问题,应更加关注室内空间和管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风景区 民宿建筑 空间形态 IP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