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3+):LiYF_4晶体的中红外发光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彭江涛 夏海平 +2 位作者 汪沛渊 胡皓阳 唐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2-710,共9页
用坩埚下降法制备了Ho3+离子掺杂的LiYF4单晶。测定了Ho3+:LiYF4晶体的偏振吸收光谱。应用Judd-Ofelt理论分别计算了Ho3+:LiYF4晶体中Ho3+离子的有效强度参数Ω2,4,6、能级跃迁振子强度fexp和fcal、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荧光分支比β、... 用坩埚下降法制备了Ho3+离子掺杂的LiYF4单晶。测定了Ho3+:LiYF4晶体的偏振吸收光谱。应用Judd-Ofelt理论分别计算了Ho3+:LiYF4晶体中Ho3+离子的有效强度参数Ω2,4,6、能级跃迁振子强度fexp和fcal、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荧光分支比β、辐射寿命τrad等光谱参数。测定了样品在640 nm光激发下的红外发射光谱,观测到由Ho3+离子的5I6→5I7跃迁所致的2.8~3μm中红外发光,以及在1.2μm(5I6→5I8)和2.0μm(5I7→5I8)处较强的荧光。Ho3+:LiYF4单晶样品的吸收峰线宽较宽,计算得到1.2μm和2.0μm的峰值发射截面分别达到0.20×10-20cm2和0.51×10-20cm2,同时测定了1 191 nm(5I6→5I8)和2 059 nm(5I7→5I8)发射的荧光寿命。研究结果表明:Ho3+:LiYF4晶体在2.0~3μm波段的中红外激光器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吸收光谱 liyf4 ho3+晶体 中红外荧光 Jodd-Ofelt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YF_4晶体中Ho^(3+)离子真空紫外吸收光谱的理论解析
2
作者 李彩云 王永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5-738,共4页
运用配位场理论方法获得了Ho3+离子低自旋4f95d组态的谱项和J-光谱多重态,根据电偶极跃迁选律合理地解析了LiYF4晶体中Ho3+离子在真空紫外区(120~160 nm)的吸收光谱,4个主要的吸收峰分别被归属为从基态(5I8)到Ho3+离子的低自旋4f95d组... 运用配位场理论方法获得了Ho3+离子低自旋4f95d组态的谱项和J-光谱多重态,根据电偶极跃迁选律合理地解析了LiYF4晶体中Ho3+离子在真空紫外区(120~160 nm)的吸收光谱,4个主要的吸收峰分别被归属为从基态(5I8)到Ho3+离子的低自旋4f95d组态的自旋允许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yf4晶体 ho3+离子 VUV吸收光谱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3+)掺杂Na_(5)Y_(9)F_(32)∶Ho^(3+)/Yb^(3+)/Ce^(3+)单晶体的增强红色上转换发光与光学温度传感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义松 方立志 +2 位作者 夏海平 周雄 宋宏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4-1113,共10页
采用密封的坩埚下降法技术生长了一系列Lu^(3+)(摩尔分数0、0.6%、1.2%、1.8%)掺杂Na_(5)Y_(9)F_(32)∶Ho^(3+)/Yb^(3+)/Ce^(3+)单晶体。在980 nm LD激发下,观察到单晶体的绿光543 nm(^(5)S_(2)/^(5)F_(4)→^(5)I_(8))、红光656 nm(^(5)... 采用密封的坩埚下降法技术生长了一系列Lu^(3+)(摩尔分数0、0.6%、1.2%、1.8%)掺杂Na_(5)Y_(9)F_(32)∶Ho^(3+)/Yb^(3+)/Ce^(3+)单晶体。在980 nm LD激发下,观察到单晶体的绿光543 nm(^(5)S_(2)/^(5)F_(4)→^(5)I_(8))、红光656 nm(^(5)F_(5)→^(5)I_(8))以及近红外750 nm(^(5)S_(2)/^(5)F4→^(5)I_(7))上转换发光。从上转换发光强度随激发光强度的变化情况,确定了543 nm、656 nm与750 nm的发光为双光子跃迁过程。研究了Lu^(3+)离子掺杂浓度对其发光强度与荧光寿命的影响情况,随着Lu^(3+)掺杂浓度从0增加到1.8%,单晶体中的656 nm红光逐步增强,543 nm绿光与750 nm近红外光随之减弱,红绿光强度比从0.01增加到了1.55,而543 nm荧光寿命从1.29 ms降低至0.99 ms。Lu^(3+)离子的掺入取代Y^(3+)晶格位,改变了单晶体的局域场环境,导致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变化。基于随温度变化的上转换红光656 nm(^(5)F5→^(5)I8)与绿光543 nm(^(5)S_(2)/^(5)F4→^(5)I8)的发光强度变化,研究了1.8%Lu^(3+)掺杂Na_(5)Y_(9)F_(32)∶Ho^(3+)/Yb^(3+)/Ce^(3+)单晶体在298~448 K范围内的绝对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最大值分别为0.242%·K^(-1)和0.217%·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5)Y_(9)F_(32)单晶 增强上转换红光 ho^(3+)/Yb^(3+)/Ce^(3+) 光学温度传感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物激光晶体Nd^(3+)∶LiY_F4的坩埚下降法生长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红兵 范世 +3 位作者 徐家跃 费一汀 孙仁英 王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82-,共1页
晶体Nd3 +∶LiYF4是一种优良的LD泵浦激光工作物质 ,该晶体主要采用提拉法生长 ,迄今尚未见采用坩埚下降法生长该晶体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组进行了氟化物激光晶体的坩埚下降法生长工艺的研究 ,获得了大尺寸的激光晶体Nd3 +∶LiYF4。本实... 晶体Nd3 +∶LiYF4是一种优良的LD泵浦激光工作物质 ,该晶体主要采用提拉法生长 ,迄今尚未见采用坩埚下降法生长该晶体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组进行了氟化物激光晶体的坩埚下降法生长工艺的研究 ,获得了大尺寸的激光晶体Nd3 +∶LiYF4。本实验采用氟化物试剂LiF(CP)、YF3 (AR)、NdF3 (AR)为初始原料 ,并用高温氟化法对氟化物原料进行脱水处理 ,以获得能满足晶体生长需要的无水氟化物原料。根据体系相平衡关系 ,晶体配合料的最佳组成应为LiF∶YF3 =5 1 .5∶48.5 ,同时考虑到在晶体Nd3 +∶LiYF4中Nd3 +是通过替代Y3 +而进入晶格的 ,确定按化学式Li5 1.5 Y47.5 Nd1.0 F4所示组成配制晶体配料 ,其中激活离子Nd3 +的掺杂浓度为 1mol%。在装填坩埚之前 ,将配料再次进行氟化处理 ,并烧结成多晶料。选用铂坩埚的尺寸为2 8× 2 5 0mm ,将籽晶放置于坩埚下端并填装配料后 ,焊接坩埚两端以隔绝空气 ,使晶体生长在密闭条件下进行。该晶体生长所用的坩埚下降生长炉采用电阻加热和铂 铂铑热电偶测温 ,控制炉温 92 0~95 0℃ ,生长体系的固液界面温度为 81 9℃左右 ,界面的温度梯度为 2 0~ 30℃ ,坩埚下降速度为0 .4~ 0 .8mm/h。在上述条件下已生长出尺寸达2 5mm× 6 0mm的透明、浅紫色、无散射的Nd3 +∶LiYF4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晶体 激光晶体 Nd^(3+)∶liyf_4 布里奇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Ho^(3+)钒酸钇晶体的光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何琛娟 陈晓波 +2 位作者 孟超 孙寅官 庄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0-337,共8页
分别测量了室温下光垂直、平行c轴入射时Ho3+ 掺杂钒酸钇晶体的非极化光吸收谱 ,得到Ho3+ 吸收跃迁振子强度的实验值 .根据Judd Ofelt(J O)理论 ,同时考虑单轴晶体的各向异性效应 ,拟合计算确定了Ho3+ 的有效J O强度参量Ωλ(λ =2 ,4 ,... 分别测量了室温下光垂直、平行c轴入射时Ho3+ 掺杂钒酸钇晶体的非极化光吸收谱 ,得到Ho3+ 吸收跃迁振子强度的实验值 .根据Judd Ofelt(J O)理论 ,同时考虑单轴晶体的各向异性效应 ,拟合计算确定了Ho3+ 的有效J O强度参量Ωλ(λ =2 ,4 ,6 )值 .利用有效强度参量 ,进一步给出钒酸钇晶体中Ho3+ 各激发能级的自发辐射跃迁速率、辐射寿命、荧光分支比和积分发射截面等光谱参量的预计值 ,这些光谱参量值与YAlO3等激光材料中的值比较 ,某些跃迁明显占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钇晶体 吸收光谱 有效光谱参量 激光材料 光学性能 JUDD-OFELT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特性对单晶SiC固相芬顿反应研磨丸片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路家斌 曹纪阳 +2 位作者 邓家云 阎秋生 胡达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为提高单晶SiC研磨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制备固相芬顿反应研磨丸片,研究固相催化剂Fe_(3)O_(4)特性(粒径和质量分数)对研磨丸片的硬度、抗弯强度、气孔率、催化性能及其对单晶SiC研磨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_(3)O_(4)粒径的增大... 为提高单晶SiC研磨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制备固相芬顿反应研磨丸片,研究固相催化剂Fe_(3)O_(4)特性(粒径和质量分数)对研磨丸片的硬度、抗弯强度、气孔率、催化性能及其对单晶SiC研磨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_(3)O_(4)粒径的增大,丸片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减小、气孔率增大、催化性能减弱,材料去除率M_(MRR)从43.12 nm/min降到36.82 nm/min,表面粗糙度R_(a)从1.06 nm增大到3.72 nm。随着Fe_(3)O_(4)质量分数的增大,丸片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减小、气孔率增大、催化性能增强,M_(MRR)从40.14 nm/min降到33.51 nm/min,表面粗糙度R_(a)先减小后增大,分别为3.25 nm、1.75 nm和1.88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特性 固相芬顿反应研磨丸片 单晶SiC 研磨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基-4-硝基-1H-吡唑-3-(2H)-酮及其含能离子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邓沐聪 王毅 +1 位作者 张文全 张庆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6-650,共5页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能化合物——5-甲基-4-硝基-1H-吡唑-3-(2H)-酮(MNPO),总收率68%,通过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由MNPO与一系列高氮阳离子反应,制备出了相应的含能离子化合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XRD)、傅里叶变换...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能化合物——5-甲基-4-硝基-1H-吡唑-3-(2H)-酮(MNPO),总收率68%,通过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由MNPO与一系列高氮阳离子反应,制备出了相应的含能离子化合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13)CNMR)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其热分解温度;运用Explo5v6.02软件对其爆轰性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MNPO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1495(18)nm,b=1.1639(3)nm,c=1.3834(3)nm,V=1.1512(5)nm^3,Z=8。对密度范围为1.62~1.74g·cm^(-3)的MNPO的含能离子化合物,它们的热分解onset温度范围为181~272℃,理论爆速大于7000m·s^(-1),爆压大于15GPa;实测撞击及摩擦感度低,其中MNPO的铵盐的撞击感度为28J,摩擦感度为240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5-甲基-4-硝基-1H-吡唑-3-(2H)-酮(MNPO) 含能离子化合物 单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YAG/Sm∶Y_(3)ScAl_(4)O_(12)单晶光纤的生长及光谱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杰 宋青松 +4 位作者 刘坚 丁雨憧 李东振 徐晓东 徐军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91-1396,共6页
采用微下拉法成功生长出Sm∶YAG和Sm∶Y_(3)ScAl_(4)O_(12)单晶光纤。XRD结果表明晶体为立方晶系,晶胞参数分别为a=1.1993 nm和a=1.2000 nm。测试了室温下单晶光纤的拉曼光谱、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Sm∶Y_(3)ScAl_(4)O_(12)... 采用微下拉法成功生长出Sm∶YAG和Sm∶Y_(3)ScAl_(4)O_(12)单晶光纤。XRD结果表明晶体为立方晶系,晶胞参数分别为a=1.1993 nm和a=1.2000 nm。测试了室温下单晶光纤的拉曼光谱、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Sm∶Y_(3)ScAl_(4)O_(12)最大声子能量为766 cm-1。Sm∶YAG和Sm∶Y_(3)ScAl_(4)O_(12)在可见波段的最强吸收位于405 nm附近,非常适合InGaN/GaN二极管泵浦。404 nm激发下,最强发射带位于618 nm处,对应于Sm^(3+)的^(4)G_(5/2)→^(6)H_(7/2)能级跃迁,测得Sm∶YAG和Sm∶Y_(3)ScAl_(4)O_(12)上能级4G5/2的荧光寿命分别为1.86 ms和1.83 ms。实验结果表明Sm∶YAG和Sm∶Y_(3)ScAl_(4)O_(12)单晶光纤是有潜力的红橙光波段激光增益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YAG Sm∶Y_(3)ScAl_(4)O_(12) 单晶光纤 微下拉法 晶体生长 可见激光 光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氨基-4-偕二硝基甲基呋咱二肼盐:合成、结构及性能
9
作者 林智辉 孙琦 陆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64-868,共5页
以3-氨基-4-偕氯肟呋咱为原料,通过五步反应制备得到3-硝氨基-4-偕二硝基甲基呋咱二肼盐(化合物6)。采用核磁(氢谱、碳谱),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确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7236... 以3-氨基-4-偕氯肟呋咱为原料,通过五步反应制备得到3-硝氨基-4-偕二硝基甲基呋咱二肼盐(化合物6)。采用核磁(氢谱、碳谱),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确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7236(4)?;b=14.3867(18)?;c=20.386(2)?;β=92.432(5)°;V=1091.1(2)?3;Z=4;Dc=1.815 g·cm^(-3)。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存在的大量氢键作用,这有利于分子稳定性的提高。水合肼的加入导致了N,N'-亚甲基联3-硝氨基-4-偕二硝基甲基呋咱(化合物5)中C—N键的断裂和化合物6的生成。依据Gaussian 09计算得到化合物6的生成焓为291.7 kJ·mol^(-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其室温下(298 K)晶体密度为1.782 g·cm^(-3)。使用EXPLO 5计算得到化合物6的爆速(D)与爆压(p)分别为9032 m·s^(-1),35.9 GPa,优于黑索今(D=8848 m·s^(-1),p=34.8 GPa)。通过BAM标准方法测得化合物6的撞击感度为4 J,摩擦感度为76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离子盐 3-硝氨基-4-偕二硝基甲基呋咱二肼盐 合成 C-N键断裂 单晶结构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1.3)Al_(0.3)Ti_(1.7)(PO_(4))_(3)原位包覆提升单晶三元LiNi_(0.8)Co_(0.1)Mn_(0.1)O_(2)性能研究
10
作者 唐雅婷 鞠博伟 +2 位作者 杨乐之 何特特 涂飞跃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4-367,共4页
高镍三元材料因其高容量、低成本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但其存在循环性能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使用溶胶-凝胶法,利用单晶高镍三元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S-NCM)表面残碱,对S-NCM进行原位Li_(1.3)Al_(0.3)Ti_(1.... 高镍三元材料因其高容量、低成本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但其存在循环性能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使用溶胶-凝胶法,利用单晶高镍三元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S-NCM)表面残碱,对S-NCM进行原位Li_(1.3)Al_(0.3)Ti_(1.7)(PO_(4))_(3)(LATP)包覆,制备了具有小于10 nm厚度的均匀包覆层的LS-NCM正极材料。在电化学测试中,LS-NCM表现出明显提升的倍率和循环性能,这主要归因于:(1)LATP原位包覆S-NCM可显著降低其表面残碱量;(2)LATP原位包覆S-NCM可提高其表面稳定性,阻止副反应的发生,防止晶内裂纹产生;(3)因LATP具有高离子电导率,LATP原位包覆可减小S-NCM的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0.8)Co_(0.1)Mn_(0.1)O_(2) 单晶 Li_(1.3)Al_(0.3)Ti_(1.7)(PO_(4))_(3) 原位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4-甲基苯磺酸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梦辉 韩科展 +1 位作者 周志旭 赵春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5-1068,共4页
2-羟基-4-甲基苯磺酸是合成内皮素拮抗剂UK-350,926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以4-氯-3-甲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磺化和氢解两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研究,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X-ray单晶衍射确证。经优化后的工艺原料... 2-羟基-4-甲基苯磺酸是合成内皮素拮抗剂UK-350,926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以4-氯-3-甲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磺化和氢解两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研究,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X-ray单晶衍射确证。经优化后的工艺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且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反应总收率8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4-甲基苯磺酸 4-氯-3-甲基苯酚 合成 单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TF的合成、单晶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珀会 曾炼 +3 位作者 谌思嘉 吴金婷 黄明 李鸿波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7,I0005,共9页
以3,4-双(3'-氨基呋咱基-4'-)氧化呋咱(BAFF)为原料,采用廉价易得且绿色环保的丙三醇为溶剂,经氯化亚锡还原合成关键中间体3,4-双(3'-氨基呋咱基-4'-)呋咱(BATF),后经过氧化氢氧化得到3,4-双(3'-硝基呋咱基-4'-... 以3,4-双(3'-氨基呋咱基-4'-)氧化呋咱(BAFF)为原料,采用廉价易得且绿色环保的丙三醇为溶剂,经氯化亚锡还原合成关键中间体3,4-双(3'-氨基呋咱基-4'-)呋咱(BATF),后经过氧化氢氧化得到3,4-双(3'-硝基呋咱基-4'-)呋咱(BNTF),总收率为59.0%。采用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BATF和BNTF进行表征,并成功获得BNTF单晶结构数据,BNTF晶体为正交晶系,属P212121空间群,a=0.71437(10)nm,b=0.96839(11)nm,c=1.51555(17)nm,V=1.0484(2)nm^3,Z=4,Dc=1.876 g·cm^-3,F(000)=592;优化BNTF合成工艺,考察投料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BNTF产率的影响,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BATF)∶n(35%H2O2)∶n(98%H2SO4)∶n(Na2WO4·2H2O)=1∶60∶40∶0.86,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30℃,收率可达93.3%;采用DSC法和TG-DTG法测定BNTF的热稳定性,分别用Kissinger法、Rogers法和Arrenhis法计算BNTF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47.83 kJ·mol^-1)、指前因子A(9.33×10^15 min^-1)和分解速率常数k(2.18×10^-44),计算了BNTF的热爆炸临界温度(Tb=201.36℃);利用Kamlet-Jacobs方程估算得到BNTF的爆速(8.3 km·s^-1)、爆压(31.3 GPa);分别按照GJB772A-1997方法601.2和602.1测试BNTF特性落高(H50=43.0 cm)和摩擦感度(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铸炸药 3 4-双(3'-硝基呋咱基-4'-)呋咱(BNTF) 合成 单晶 热分解动力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