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华图专博物馆学教育的历史、特色、贡献
1
作者 韦昱杰 张衍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目前学界对于民国时期博物馆学教育研究较少,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博物馆学教育在中国博物馆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历史文献法对其博物学教育进行溯源。韦棣华、沈祖荣早年管理博物馆和赴美学习经历是其开展... 目前学界对于民国时期博物馆学教育研究较少,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博物馆学教育在中国博物馆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历史文献法对其博物学教育进行溯源。韦棣华、沈祖荣早年管理博物馆和赴美学习经历是其开展博物馆学教育的思想源头,民国时期社会教育事业的兴盛则为文华图专开展博物馆学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外在环境。文华图专博物馆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滥觞期、发展期、衰退期三个阶段,文章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分析其特点,并给出历史评价:文华图专的博物馆学教育是中国博物馆学教育的起源,为中国博物馆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遗憾之处是未能实现博物馆学教育的体系化、建制化发展。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在图书文物一体化收藏和社会教育发展等因素影响下,两个学科间形成了良好互动和交流。随着西学东渐的演进,两个学科在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同时也逐渐分野。在国家鼓励、支持、引导图档博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可通过学科史研究加强学科间的对话交流,促进学科协调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文华图专 博物馆学教育 博物馆学史 图书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回顾与展望——以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欢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 中国图书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教育九十年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蕾 张琦 程焕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65,共8页
图书和图书馆史是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20年文华图书科开设图书馆史课程以来,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教育经历了初创(1920-1949)、发展(1949-1978)和完善(1978-2010)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级教育体系,刘国... 图书和图书馆史是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20年文华图书科开设图书馆史课程以来,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教育经历了初创(1920-1949)、发展(1949-1978)和完善(1978-2010)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级教育体系,刘国钧、皮高品、谢灼华、来新夏等为图书和图书馆专门史教育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史 图书馆史 专业教育 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 被引量:74
4
作者 王子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2,35,共10页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六十年是曲折前行的,这一过程充满着滑稽、屈辱、奋进与迷茫。学术主体的独立、自由意识至今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研究内容与成果的官学色彩越来越浓,研究方法上不善于进行多方法的融合、交叉,学科自身的反省与批判能力...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六十年是曲折前行的,这一过程充满着滑稽、屈辱、奋进与迷茫。学术主体的独立、自由意识至今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研究内容与成果的官学色彩越来越浓,研究方法上不善于进行多方法的融合、交叉,学科自身的反省与批判能力、学科构建与学术协商的能力还明显不足,学术建制有专业知识浅薄化、激励制度行政化的倾向,学术前贤的优秀品质在代际传承中没有很好地继承等,这些都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长期存在的问题。只有克服这些问题,中国的图书馆学才能获得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研究 现代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课程应该教什么 被引量:17
5
作者 傅荣贤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4,69,共5页
学科史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强调学科史本身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局限在认知的层次上回避意义创造和价值揭示。就《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而言,其具体教学内容应聚焦于三大方面:第一,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是如何适应并支持中国传... 学科史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强调学科史本身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局限在认知的层次上回避意义创造和价值揭示。就《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而言,其具体教学内容应聚焦于三大方面:第一,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是如何适应并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从而从学科角度为传统文化的类型和特征提供独一无二的解释和说明。第二,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在当代中国图书馆学中的历史延续和时代更新中应发挥什么作用,从而基于民族本位立场,消解晚清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取向。第三,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对于世界图书馆学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从而为世界图书馆学研究贡献自己的智慧,确证中国图书馆学并不只是欧美中心之外的一种边缘化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 课程教学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 学科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及其历史作用与重要影响——纪念《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通过30周年 被引量:16
6
作者 潘燕桃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3,共7页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项由中央书记处正式通过的国家级公共图书馆政策,《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是"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图书馆事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总纲领,它对恢复和兴办图书馆、发展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确立我国公共图...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项由中央书记处正式通过的国家级公共图书馆政策,《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是"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图书馆事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总纲领,它对恢复和兴办图书馆、发展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确立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管理体制、以及建立图书馆协会和开办图书馆学刊物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近30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乃至整个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 图书馆事业史 公共图书馆政策 图书馆学教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 被引量:9
7
作者 邓咏秋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1,108,共4页
从六个方面对《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评述:(1)有助于增强图书馆行业的凝聚力;(2)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华图书馆协会的行业领导作用;(3)推动学科建设,提高图书馆学在学科之林的地位;(4)保存了很多重要的图书馆史资料;(5... 从六个方面对《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评述:(1)有助于增强图书馆行业的凝聚力;(2)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华图书馆协会的行业领导作用;(3)推动学科建设,提高图书馆学在学科之林的地位;(4)保存了很多重要的图书馆史资料;(5)会员交流的平台;(6)有助于国际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期刊 图书馆学史 中华图书馆协会 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教育”一词含义的历史演进--基于对各时期代表性图书馆学通论性著作的概念史考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谢欢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41,共10页
通过概念史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各个时期代表性图书馆学通论性著作中有关图书馆教育等词语所反映的概念,发现"图书馆教育"一词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1949年以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图书... 通过概念史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各个时期代表性图书馆学通论性著作中有关图书馆教育等词语所反映的概念,发现"图书馆教育"一词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1949年以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图书馆教育"一词逐渐走向"衰落";20世纪80年代开始,"图书馆教育"一词又逐渐恢复使用,而其含义却趋于窄化,且使用频率越来越低;到了21世纪所出版的图书馆学通论性著作中,"图书馆教育"一词已经很少用及,而"图书馆学教育"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图书馆教育"一词的历史演进路程,既反映出术语从模糊到规范,又反映了中国图书馆学从"器"到"道"的转变,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教育 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学通论性著作 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域的拓展与断裂的弥合--读《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的若干启迪与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君 王锰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9,共7页
《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一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从"内史"转向"内外史结合"的成功尝试,拓展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内容,添加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知识... 《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一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从"内史"转向"内外史结合"的成功尝试,拓展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内容,添加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知识增量。该书的研究还启迪人们,在图书馆学研究中要有多学科进入的意识,重视考察事物的内外部联系,并对研究的理念、方法与前提预设抱持必要的反思与自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要注意在"综合贯通"与"分题细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强化"综合贯通"研究的视角凝练与选择的同时,更加重视包括断代史、人物史、专门史在内的"分题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学史 学科制度 学科范式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图书馆馆史研究方法创新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玲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2,共2页
着眼图书馆馆史的历史科学属性,论述中国图书馆馆史研究方法之创新。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馆史 历史科学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图书馆学65年交流史(1899-1964)序说 被引量:7
11
作者 范凡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共6页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图书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根据图书馆学研究著述的流向,可将这65年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近代图书馆制度从美国传入的阶段、中国向日本学习图书馆学的阶段、中日两国图书馆学双向交流阶段、日本...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图书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根据图书馆学研究著述的流向,可将这65年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近代图书馆制度从美国传入的阶段、中国向日本学习图书馆学的阶段、中日两国图书馆学双向交流阶段、日本全面发动武装侵华战争后单向攫取的阶段、1949年以后到文革之前的相互交流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都有为数不多,却发挥了相当重要作用的学者,日方的有田中不二麿、间宫不二雄、大佐三四五、武居权内、松见弘道等人,中方的有梁启超、罗振玉、谢荫昌、顾实、杨昭悊、马宗荣、杜定友、刘国钧等人,他们通过翻译、著书立说、创办刊物、成立青年图书馆员联盟等研究会的形式,将当时各自国内还没有的先进的图书馆学介绍引进过来,不仅为本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而且为中日图书馆学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每个阶段的图书馆事业背景、图书馆学著述研究内容、各自的特征以及对彼此的影响,来考察中日图书馆学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为从国际角度观察中国图书馆学的码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史 分期 图书馆学史 中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教育运动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欢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新教育运动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它刺激了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促进了新式图书馆的建立,运动中涌现的各种教育社团及教育报刊对于图书馆专业组织的建立、图书馆人才的培养及图书馆学的传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新教育运动 图书馆事业 近代 图书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希明 倪萍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113,共9页
文章对民国以来不同时期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简要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注重"鉴往知今",但对史料... 文章对民国以来不同时期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简要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注重"鉴往知今",但对史料的挖掘和运用较为薄弱;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局限于现象描述,缺乏研究范式;对图书馆学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发展研究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教育史 研究综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早期图书馆事业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欢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27,34,共7页
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教育杂志》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本杂志。《教育杂志》对我国早期图书馆事业十分重视,刊载了大量与图书馆有关的图片、报道及研究论文等,文章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教育杂志》对我国早期图书... 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教育杂志》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本杂志。《教育杂志》对我国早期图书馆事业十分重视,刊载了大量与图书馆有关的图片、报道及研究论文等,文章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教育杂志》对我国早期图书馆事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启蒙了国人的现代图书馆观念,促进庚子赔款用于图书馆事业,奠定我国儿童图书馆学研究基础,开启现代图书馆学本土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杂志》 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事业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年“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方针的历史审视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欢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12,F0003,共10页
1956年"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方针是为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口号而制定的,该方针的直接效果是加快当时图书馆旧藏整理速度,促进馆际合作发展,促进书目、索引、联合目录的编制;附带效果是促进20世纪50年代图书馆学... 1956年"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方针是为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口号而制定的,该方针的直接效果是加快当时图书馆旧藏整理速度,促进馆际合作发展,促进书目、索引、联合目录的编制;附带效果是促进20世纪50年代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人才的培养。然而,由于政策宣传过于强调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该方针在执行过程中忽略了普通群众的需求及服务,产生了一些意外效果。"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方针的制定及执行历史对当下的借鉴意义表现在:保障民众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权利是制定各项图书馆政策的永恒基石,图书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一定要因时、因地、因馆制宜,要重视图书馆政策的事前、事中、事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政策 “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方针 向科学进军 中国图书馆史 19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第一次图书馆学发展规划研究--基于《1956-1967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有关图书馆学规划的内容解读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琦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6,共7页
《1956—1967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规定了包括图书馆学在内的15个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及需完成的重要著作,第一次将图书馆学纳入到国家科学发展规划日程。该规划纲要中规定的有关图书馆... 《1956—1967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规定了包括图书馆学在内的15个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及需完成的重要著作,第一次将图书馆学纳入到国家科学发展规划日程。该规划纲要中规定的有关图书馆学的相关内容,鼓舞了广大图书馆学人,彰显了图书馆学的学科地位,推动了图书馆学著作、教材的出版,为图书馆学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初期图书馆学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我国图书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 学科规划 图书馆学史 建国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师通俗图书馆百年回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彭元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9,共4页
京师通俗图书馆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力倡导社会教育的背景下创建,其建成开馆标志着中国图书馆发展历史上一种新的图书馆类型即通俗图书馆的出现。京师通俗图书馆是我国最早实施免费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其开放促成了《通俗图书馆规... 京师通俗图书馆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力倡导社会教育的背景下创建,其建成开馆标志着中国图书馆发展历史上一种新的图书馆类型即通俗图书馆的出现。京师通俗图书馆是我国最早实施免费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其开放促成了《通俗图书馆规程》的颁布,并为民国初年通俗图书馆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通俗图书馆 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史 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洪都与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事业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雪婷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1,123,共6页
从对燕京大学图书馆建设方面的贡献、参与组织筹备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图书馆建筑三个方面阐述田洪都对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关键词 田洪都 燕京大学图书馆 中华图书馆协会 图书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里程碑——读范凡的《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书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127,共4页
范凡著《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注重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调查统计,围绕图书馆学核心内容进行阐释,有着宏大而开放的学术体系,全面展现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规模与特色,是近年来有关民国图书馆学学术史研... 范凡著《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注重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调查统计,围绕图书馆学核心内容进行阐释,有着宏大而开放的学术体系,全面展现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规模与特色,是近年来有关民国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该书继往开来,对推动民国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 图书馆学学术史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的筹划与实施
20
作者 张柏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7-63,共17页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新局面。经过5年多的筹划,2000年该项目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内30多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工承担二级课题...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新局面。经过5年多的筹划,2000年该项目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内30多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工承担二级课题,超过70%的课题由中青年学者承担,按时完成了研究任务。从2004年到2010年,项目成果《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的35种、共47册书陆续出版发行。相互包容、通力合作和契约精神是集体研究项目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 知识创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