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写文明史: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座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顺庆 刘诗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0,206,共17页
中国自古便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文论体系、史学体系、艺术体系、教育体系、医学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然而,中国原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现当代基本上不被承认。这一问题的根源在文明观,文明观是基础,是自主... 中国自古便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文论体系、史学体系、艺术体系、教育体系、医学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然而,中国原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现当代基本上不被承认。这一问题的根源在文明观,文明观是基础,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座。近现代以来支撑各学科知识生产的标准、内涵、体系都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底座上。文明底座是西方的,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也就必然唯西是从,直接导致了对中国文明的贬低,对中国知识体系的全盘否定,形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整体性的垮塌,走上了自毁长城之歧途。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重塑文明观”,重塑文明观则必须“重写文明史”,再从文明底座上建构哲学、史学、医学、科学技术等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重获各学科知识体系本来的“话语权”,向世界呈现“理论中的中国”“创新中的中国”“文明中的中国”,建构自立自强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明史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文明观 变异学 中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精神生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梅岚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探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视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向度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了深刻的理论内涵。在马克思精神生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理论研究的精神生产成果,...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探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视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向度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了深刻的理论内涵。在马克思精神生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理论研究的精神生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时代优秀精神产品的总和,体现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蕴含的规律性原则,体现着马克思精神生产活动的历史使命。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首先要对伟大精神生产成果进行谱系化传承,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引导力,在党的自我革命的推进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与学习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穿透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党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在明清社会经济中生发的双重效应——兼评弗兰克与彭慕兰的"全球经济观"编造出的新神话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宪堂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贡德·弗兰克与彭慕兰通过对明清时期西方白银流入东方过程的描述试图说明,直至18世纪中期,中国一直在世界 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这一观点对于打破长期流行的"欧洲中心论"的神话是有益的,它为人们重新认识世界历史提供了... 贡德·弗兰克与彭慕兰通过对明清时期西方白银流入东方过程的描述试图说明,直至18世纪中期,中国一直在世界 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这一观点对于打破长期流行的"欧洲中心论"的神话是有益的,它为人们重新认识世界历史提供了新的 框架和角度。然而,白银在明朝中期以后的大量输入,虽然扩大了中国大一统经济系统的容量,促进了生产的扩张与贸易的发 展,使濒于热寂状态的社会经济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毫无疑问,这是以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超限榨取为代价的。白银加快 了中国经济之轮的转速,却未能开拓出经济发展的新天地,反而使整个社会因资源的过度耗费而陷进了"高度平衡的陷阱"。所 以,弗兰克与彭慕兰在抛弃旧神话的同时,又编造出了一个新神话,即以"一体化全球经济"为前提的"大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 中国经济史 明清外贸 全球经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大流行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瑾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5,共7页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亚洲GVC中心。以全球价值链的视角研究发现,COVID-19全球大流行将对我国最终产品、纺织品、ICT产品、服务贸易出口造成较大冲击。如果疫情震中从欧美转入亚洲,我国外贸将受重创。应对COVID-19全球大流行对...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亚洲GVC中心。以全球价值链的视角研究发现,COVID-19全球大流行将对我国最终产品、纺织品、ICT产品、服务贸易出口造成较大冲击。如果疫情震中从欧美转入亚洲,我国外贸将受重创。应对COVID-19全球大流行对我国外贸的冲击,短期应利用财税、金融、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政策工具确保供应链稳定、物流畅通、中小企业发展,长期应加快政府数字化服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全球价值链 中国外贸 贸易数字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思想在中国外贸思想史上的发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慧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6,共4页
比较优势思想在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史上主要经历了古代以“绝对优势”为特征的萌芽阶段、近代以“静态比较优势”为特征的形成阶段以及当代以“动态复合优势”为特征的创新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时代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等... 比较优势思想在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史上主要经历了古代以“绝对优势”为特征的萌芽阶段、近代以“静态比较优势”为特征的形成阶段以及当代以“动态复合优势”为特征的创新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时代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对中国对外贸易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中国外贸思想史 发展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中欧关系中的重点及战略
6
作者 陈志敏 戴炳然 +2 位作者 潘忠岐 丁纯 罗湘衡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10期28-39,共12页
当今,欧洲联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强大而重要的,尽管对双方而言其并未处于最理想状态。中欧关系在历经1995—2005年的渐进式发展之后,近年来见证了一系列使双方感到刺激的挫折。由于世界在严重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之后正在拥抱一个更... 当今,欧洲联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强大而重要的,尽管对双方而言其并未处于最理想状态。中欧关系在历经1995—2005年的渐进式发展之后,近年来见证了一系列使双方感到刺激的挫折。由于世界在严重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之后正在拥抱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未来,并且鉴于《里斯本条约》所涵盖的新外交政策体系正在成形,为了贡献于这一重要关系的可能复苏,欧盟与中国进行一次更加认真的深层次对话可谓恰当其时。在本文中,作者将辨识以往欧盟在中国外交政策构想中的地位,评价双方关系的发展,勾勒中国的欧盟政策重点以及架构中国的对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中国关系 中国外交政策 欧盟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史 双边主义与多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前后日本与中国东北贸易的发展
7
作者 王惠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3,共5页
1948—1950年,美国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发展有限日中贸易的政策。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传统的贸易对象,成为美国复兴日本经济的政策中对外贸易的一个重点。美国政策制订者认为,发展与共产党中国的贸易,不仅对重建日本经济十分重要,同时能减轻... 1948—1950年,美国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发展有限日中贸易的政策。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传统的贸易对象,成为美国复兴日本经济的政策中对外贸易的一个重点。美国政策制订者认为,发展与共产党中国的贸易,不仅对重建日本经济十分重要,同时能减轻美国的财政负担,更有可能借此制造中苏分裂。日本与中国东北的贸易在这一政策下有所恢复。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这一政策匆匆收场。其原因首先在于政策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美国国务院和军方之间始终存在着意见分歧。其次,东北解放区优先发展同苏联贸易的政策也决定了东北与日本的经贸关系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国东北 对外贸易 美国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70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演变与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董腾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94,共6页
建国70年,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起初的摸索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迅速扩张阶段、加入WTO以后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阶段、进入新时代的发展阶段。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角度来看,建国70年我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取... 建国70年,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起初的摸索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迅速扩张阶段、加入WTO以后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阶段、进入新时代的发展阶段。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角度来看,建国70年我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出口导向导致效率低顺差大、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结构极不平衡、世界工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快转变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新时期对外贸易更高质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70年 对外贸易 发展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