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南乡村循环产业“三生共融”发展的作用机制与路径选择
1
作者 程哲 余侃华 +1 位作者 罗平平 李照熠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8-257,共10页
在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乡村,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循环产业成为欠发达地区突破经济滞后与生态脆弱双重约束、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该研究以中国秦巴山区陕南3市为研究范围,对乡村产业演化过程及... 在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乡村,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循环产业成为欠发达地区突破经济滞后与生态脆弱双重约束、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该研究以中国秦巴山区陕南3市为研究范围,对乡村产业演化过程及其特征展开研究,识别陕南秦巴山区“人-地-产-废”四要素间的驱动与制衡关系,并进一步探寻“三生共融”引导下乡村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之后构建了“人-地-产-废”四要素为框架的乡村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核密度、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因子模型,实现了陕南秦巴山区28个县(区)2016—2020年乡村循环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和障碍因子的识别。结果表明:1)研究区乡村循环产业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从高到低呈现出安康市、汉中市、商洛市的发展态势;2)各区县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两极分化的现象不断减弱,组间差异为3市间差距的主要来源;3)机械科技、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和人员投入是阻碍陕南秦巴山区乡村循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未来陕南秦巴山区应强化与高校、研究所、企业的合作关系,补足当前循环产业发展在从业人员、设施、技术和产业结构上的不足,研究结果可为面临经济与环境双重制约地区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秦巴山区 乡村循环产业 三生共融 人-地-产-废 高质量发展 发展水平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先行”目标下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晓燕 索利利 +3 位作者 韩苏 武萌 任宁 俞国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9-264,共6页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两个先行”建设的重要支撑。浙江省作为典型丘陵山区,低缓丘陵山区占比70%以上,地理位置和资源制约以及老龄化加深的影响下,决定浙江省“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浙江省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分...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两个先行”建设的重要支撑。浙江省作为典型丘陵山区,低缓丘陵山区占比70%以上,地理位置和资源制约以及老龄化加深的影响下,决定浙江省“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浙江省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分析数据为基础,结合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深入分析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区域间产业间发展不均衡、产业发展环节装备应用瓶颈、科技装备强农基础、农业机械化效益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从开展顶层设计、完善推广体系、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创新、强化人才建设、加强行业引导等方面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促进浙江省“两个先行”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丘陵山区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8年河南省农村地区育龄女性低体重、超重和肥胖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璀璨 柴健 +3 位作者 孙盼盼 董玮 张军喜 蒋丽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348,共6页
目的:分析2013-2018年河南省农村地区育龄女性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2018年河南省农村地区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3686404名育龄女性。根据BMI,计算低体重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并以2020年全国... 目的:分析2013-2018年河南省农村地区育龄女性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2018年河南省农村地区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3686404名育龄女性。根据BMI,计算低体重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并以202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标化体重率、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河南省农村地区育龄女性标化低体重率由2013年的6.36%下降至2018年的4.72%,AAPC(95%CI)为-6.14%(-6.20%~-6.09%);标化超重率由2013年的19.77%上升至2018年的23.78%,AAPC(95%CI)为4.19%(1.64%~6.80%);标化肥胖率由2013的4.88%上升至2018年的6.89%,AAPC(95%CI)为7.77%(4.68%~10.96%)。2013-2018年河南省山区和丘陵地区标化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长速度均高于平原地区。结论:河南省农村地区育龄女性超重肥胖问题日益严峻,应结合各区域特点加强体重管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女性 低体重 超重 肥胖 河南省 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万燕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185-188,共4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乡村振兴不仅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着城乡贫富差距显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基层人才资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乡村振兴不仅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着城乡贫富差距显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基层人才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定位、综合施策,要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带领广大农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谱写新时代乡村发展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河南省 农业农村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5
作者 赵爽 郭龙飞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86-89,共4页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指导农村工作的基本单位,可为推动当地社会建设、提高经济水平提供动力,确保乡村治理与集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基于此,该文以河南省为例,从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入手,深入分析河南省...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指导农村工作的基本单位,可为推动当地社会建设、提高经济水平提供动力,确保乡村治理与集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基于此,该文以河南省为例,从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入手,深入分析河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满足广大农民对于高质量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村 基层党组织建设 乡村治理 领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村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6
作者 潘静静 王重建 +5 位作者 杨黎明 申明慧 陈小良 梁森 孙亮 胡东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9-431,共3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河南省新安县35~74岁常住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6953人,高血压的粗...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河南省新安县35~74岁常住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6953人,高血压的粗患病率为33.2%,用2000年全国人口数据标化后,高血压患病率为29.8%,女性高于男性(χ2=81.979,P<0.00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1321.850,P<0.001)。在男性中,肥胖(OR=2.952,95%CI:2.443~3.567)、高血压家族史(OR=2.281,95%CI:1.994~2.610)和糖尿病(OR=1.500,95%CI:1.202~1.870)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力活动(OR=0.825,95%CI:0.763~0.891)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在女性中,肥胖(OR=2.732,95%CI:2.428~3.075)、高血压家族史(OR=2.573,95%CI:2.320~2.853)和糖尿病(OR=1.334,95%CI:1.131~1.573)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力活动(OR=0.890,95%CI:0.839~0.944)是其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河南农村成年人具有很高的高血压患病率,应控制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从而防治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村 成年人 高血压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南山丘区坡面产流产沙与降雨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甜甜 张兴刚 +2 位作者 李亦然 李小倩 张永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探求鲁中南山丘区坡面侵蚀规律,选取山东省泰安市药乡小流域,以4个坡面径流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实测资料为基础,探究不同措施下各小区产流产沙的差异性和导致产流的降雨量临界值,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究径流泥沙与降雨的相关关系... 为探求鲁中南山丘区坡面侵蚀规律,选取山东省泰安市药乡小流域,以4个坡面径流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实测资料为基础,探究不同措施下各小区产流产沙的差异性和导致产流的降雨量临界值,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究径流泥沙与降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导致径流产生的降雨量临界值表现为裸地<农地<草地,草地临界降雨量分别比梯田种植、横坡种植、裸地高0.2,2.8,3.8mm;(2)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各小区产流产沙均为裸地最大,其中产流量约为农地的1.3~4.3倍,约为草地的2.8倍;产沙量约为农地的3.1~10.4倍,约为草地的77.6倍;产流开始时间以裸地最早,草地最晚,二者之间相差37min,结束时间正好相反;(3)通过对不同降雨因子与产流产沙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除降雨历时(D)外,其它降雨因子均与产流、产沙量有较好相关性,其中与降雨量(P)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南山丘区 径流小区 产流临界雨量 径流量 产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豫南雨养区土壤微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德奇 岳俊芹 +9 位作者 李向东 王汉芳 邵运辉 方保停 杨程 秦峰 马富举 时艳华 陈远凯 程红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2-38,共7页
针对豫南雨养农业区降水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但年内和年际间分配不均、土壤耕性差的生态实际,为解决小麦播种期和冬春干旱以及改善耕层水、肥、气、热等因子提供理论依据。于2007—2015年,在豫南雨养农业区进行了连续9a的大田定位试验... 针对豫南雨养农业区降水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但年内和年际间分配不均、土壤耕性差的生态实际,为解决小麦播种期和冬春干旱以及改善耕层水、肥、气、热等因子提供理论依据。于2007—2015年,在豫南雨养农业区进行了连续9a的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生长季土壤水分、容重、温度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T1(传统翻耕)、T2(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T3(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T4(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T5(覆盖/深松+覆盖/免耕)以及T6(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结果表明,(覆盖/深松+覆盖/免耕)T5可以有效提高小麦播种期0~40cm土层的含水量,为麦播提供较好的水分基础,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冬小麦越冬期和返青期土壤日平均温度影响较小,不足以对冬小麦发育进程产生影响。(覆盖/深松+覆盖/免耕)T5能够有效降低耕层0~20cm和0~40cm的土壤容重。覆盖/深松+覆盖/免耕处理的前3a,冬小麦产量较对照有所降低,从第4年开始较对照增产,2011—2015年增产幅度分别为2.02%、2.83%、10.93%、5.88%、1.97%。以上结果表明,通过T5(覆盖/深松+覆盖/免耕)的简耕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利用降水资源、培肥地力,提高产量,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秸秆 豫南雨养区 耕作方式 冬小麦 土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某农村地区老年人群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黎明 刘晓田 +5 位作者 张路宁 王高帅 王雪青 张子健 李玉倩 王重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1-665,共5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农村地区老年人群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探讨其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农村地区5459名6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比值比( OR)探...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农村地区老年人群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探讨其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农村地区5459名6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比值比( OR)探讨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联强度。结果:河南省农村老年人群脑卒中的患病率为5.84%。中心型肥胖、TG升高、HDL-C降低、血压升高、FPG升高的患病率分别为45.91%、18.96%、33.67%、64.54%和44.42%;与非脑卒中人群相比,上述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联强度[OR(95%CI)]分别为1.298(1.035~1.628)、1.389(1.065~1.812)、1.607(1.279~2.020)、2.770(2.061~3.725)和1.148(0.915~1.440)。随着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数量的增加,脑卒中的患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OR(95%CI)分别为2.050(1.118~3.761)、3.087(1.717~5.549)、3.018(1.660~5.488)、3.550(1.892~6.663)和7.256(3.693~14.257)。不同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在脑卒中和非脑卒中人群中的聚集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在河南农村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与脑卒中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 脑卒中 患病率 老年人 农村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村成年人身体脂肪率与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樊静静 刘晓田 +5 位作者 王盼盼 周浩 尹磊 冯天平 赵景志 王重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河南省农村地区成年人身体脂肪率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农村35~74岁成年人9 980人,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及高血压家族史等信息,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坐位上臂血压,生物电... 目的:探讨河南省农村地区成年人身体脂肪率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农村35~74岁成年人9 980人,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及高血压家族史等信息,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坐位上臂血压,生物电阻抗法测量身体脂肪率。结果:河南农村地区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标化率)为33.99%(29.13%),其中男性为35.45%(31.96%),女性为33.19%(27.85%),男性高于女性(P=0.023)。总人群身体脂肪率中位数(P25~P75)为31.8%(26.6%~35.7%),男性为25.1%(21.8%~28.0%),女性为34.5%(31.7%~37.1%);女性大于男性(Z=71.700,P<0.001)。按照身体脂肪率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1组(<P_(25))、Q2组(P_(25)~)、Q3组(P_(50)~)、Q4组(≥P_(75))。与Q1组相比,Q2、Q3、Q4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均增加(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中身体脂肪率与高血压存在关联,Q2、Q3、Q4组调整后的OR(95%CI)分别为1.71(1.48~1.97)、2.69(2.25~3.22)和4.34(3.60~5.23)(P趋势<0.001)。男性和女性人群中两者关联性表现与总人群一致。结论:河南农村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身体脂肪率增加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脂肪率 高血压 患病率 河南 农村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南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鹏 刘刚 +1 位作者 柳京安 刘作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49,共4页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及其水资源供需态势,为高效开发利用流域雨水资源和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以代表该地区典型区域的鲁中南山区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确定了小流域雨水资源理论潜力和现实潜...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及其水资源供需态势,为高效开发利用流域雨水资源和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以代表该地区典型区域的鲁中南山区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确定了小流域雨水资源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典型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及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小流域总需水量中生态需水的比重最大,占总需水量的68.11%,农业生产需水量其次,占31.37%,人畜生活需水量最少,仅为0.52%。以小流域降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评估基础,当降雨设计频率分别为50%,75%和95%时,典型小流域的需水量占可供水量比重分别达到63.1%,75.2%和101.7%,研究区域典型小流域基本上都处于用水高度紧张状态,同时,提出了该地区未来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南山区 小流域 雨水资源潜力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烟区烟草青枯病菌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其防病效果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小杰 李成军 +4 位作者 胡亚静 李淑君 邱睿 白静科 陈玉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1,68,共6页
为了获得烟草青枯病菌的稳定拮抗内生细菌菌株,从豫南烟区烟草栽培品种中烟100和云烟87的根茎中共分离到208株细菌,利用平板共培养法筛选出9株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菌株Rsa3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半径... 为了获得烟草青枯病菌的稳定拮抗内生细菌菌株,从豫南烟区烟草栽培品种中烟100和云烟87的根茎中共分离到208株细菌,利用平板共培养法筛选出9株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菌株Rsa3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半径达7 mm,且在转移5~6代后仍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依据16S r DNA序列,将拮抗菌Rsa3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该细菌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主要在于菌体本身,在温室盆栽试验中发酵液的防病效果可达79.17%,同时具有促进烟苗根系生长的能力。以上结果表明,拮抗菌Rsa3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抑菌和防病作用,同时对烟苗的根系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烟区 烟草青枯病菌 拮抗内生细菌 筛选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农区产业集群研究——以河南为例 被引量:19
13
作者 覃成林 李二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目前,学术界对内地农区产业集群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基于对河南农区产业集群所做的实地调查,初步探讨了内地农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演变的阶段与机理,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主要结论:内地农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具有企业... 目前,学术界对内地农区产业集群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基于对河南农区产业集群所做的实地调查,初步探讨了内地农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演变的阶段与机理,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主要结论:内地农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个别农民利用偶然机遇开拓出商业机会,特定地区传统生产工艺与产业文化所决定的产业发展"路径依赖"效应,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人际关系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打工农民返乡创业所产生的扩散效应。其演化过程可分为手工作坊生产与原始积累,机械化生产与快速发展,内部分工与地方生产系统形成3个阶段。这个过程主要受4种机制的支配,即,创新与模仿的交互作用,促使产业集群不断实现规模扩张;低价格要素组合,低管理成本,形成了产业集群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市场的成长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成为推动其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泉。解决农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在许多方面都有赖于地方政府的合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农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北缘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对比 被引量:17
14
作者 段士刚 薛春纪 +3 位作者 燕长海 刘国印 宋要武 张德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398,共16页
华北陆块北缘是中国重要铅锌成矿带,对其南缘地区铅锌矿的勘查近年进展明显,对比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有助于南缘地区铅锌找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对比分析表明,华北陆块南、北缘地质特征相似:南、北缘印支期铅锌成矿作... 华北陆块北缘是中国重要铅锌成矿带,对其南缘地区铅锌矿的勘查近年进展明显,对比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有助于南缘地区铅锌找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对比分析表明,华北陆块南、北缘地质特征相似:南、北缘印支期铅锌成矿作用都不太发育,均在燕山期铅锌成矿明显;以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充填和变质热液成矿以及对早先形成的矿床或矿源层的变质改造作用为主,出现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及蚀变岩型等矿床类型;南、北缘铅锌矿都有由"层控"向"岩控"变化的趋势,成矿元素组合也由简单变得复杂。但华北陆块南、北缘不同的地质时代成矿的主导作用有所不同:北缘有太古宙VMS型矿床,而南缘发现的都是中元古代以来的矿床;北缘主要是元古宙和燕山期成矿作用,特别是中元古代Sedex型成矿作用更为显著,形成多个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而南缘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古生代和燕山晚期,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栾川断裂以北的裂谷系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有寻找MVT矿床的前景,宽坪岩群分布区可以作为今后寻找Sedex型铅锌矿床的重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华北陆块南缘和北缘 铅锌矿床 成矿特征对比 找矿方向 豫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区主要森林类型地被层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学军 姜志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1,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 8种主要森林类型地被层的结构功能特点 ,结果表明森林灌草层、枯落物层的数量特征及其水文功能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各森林类型地被层的水源涵养功能排序为 :栎类混交林 >麻栎人工林 >马... 系统地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 8种主要森林类型地被层的结构功能特点 ,结果表明森林灌草层、枯落物层的数量特征及其水文功能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各森林类型地被层的水源涵养功能排序为 :栎类混交林 >麻栎人工林 >马尾松林 >杉木林 >板栗经济林 >毛竹林 >火炬松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丘陵区 森林类型 地被层 水源涵养 成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水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亚平 董增川 +1 位作者 李庆航 刘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8,共4页
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优势的基本条件,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水资源的量和面源污染起着制约作用。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苏南丘陵地区句容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下产流、产污进行模拟,... 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优势的基本条件,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水资源的量和面源污染起着制约作用。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苏南丘陵地区句容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下产流、产污进行模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前后对区域产流产污(氮和磷等)的影响,为当地土地利用方式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水资源 水量水质模拟 面源污染 苏南丘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的鲁中南山区不同混交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亦然 张兴刚 +3 位作者 李泽东 张如明 程甜甜 张永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7,共10页
为更好地开展鲁中南山区水土流失生态工作,有必要对该地区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出适宜的混交林模式。以鲁中南山区典型石灰岩山地和砂石山地的12种10年生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为更好地开展鲁中南山区水土流失生态工作,有必要对该地区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出适宜的混交林模式。以鲁中南山区典型石灰岩山地和砂石山地的12种10年生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林分的蓄水保土效益和改良土壤的效益,运用熵权法计算权重,并基于TOPSIS原理对各混交林模式进行评价;综合13项水土保持效益指标,对不同混交林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筛选出适合石灰岩山地和砂石山地的混交林。结果表明:对于石灰岩山地,乔灌混交林中的侧柏黄栌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中的侧柏刺槐混交林表现较优;对于砂石山地,针阔混交林中的黑松刺槐混交林、阔阔混交林中的刺槐麻栎混交林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生态效益评价 TOPSIS法 鲁中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8
作者 师小勤 朱春燕 +1 位作者 郑鹏远 田庆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8-572,共5页
目的:调查河南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4074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老年人能力评估》(MZ/T039-2013)对其社会参与能力进行评估。采用... 目的:调查河南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4074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老年人能力评估》(MZ/T039-2013)对其社会参与能力进行评估。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结果:4074名河南农村老年人中,849人(20.84%)社会参与能力不同程度受损,其中轻、中、重度受损率分别为15.49%、3.83%、1.52%。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均是河南省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因素;年龄60~、70~、80~岁的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强于90~岁者[OR(95%CI)分别为0.048(0.031~0.075)、0.103(0.067~0.158)、0.316(0.206~0.487)],无配偶的老年人弱于有配偶者[OR(95%CI)为1.520(1.270~1.820)],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弱于高中及以上者[OR(95%CI)分别为3.294(2.048~5.296)、2.689(1.680~4.302)、1.883(1.149~3.089)]。结论:河南省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受损率为20.84%,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农村 老年人 社会参与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清臻 楚纯洁 于长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545-11547,共3页
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发展生态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河南省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业4个方面提出了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从生态工程建设与环境生态建设两方面对... 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发展生态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河南省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业4个方面提出了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从生态工程建设与环境生态建设两方面对河南省农村生态产业实施过程中的配套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 生态文明 农村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某农村地区中老年女性人群高甘油三酯腰围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小萌 任永成 胡东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分析农村中老年女性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腰围(HTGW)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于2013年7~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新安县某镇4 573名40岁及以上的常住女性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行为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农村中老年女性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腰围(HTGW)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于2013年7~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新安县某镇4 573名40岁及以上的常住女性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行为危险因素、人体测量及空腹脂质谱检测。结果:1 642人(35.91%)患有HTGW。在调整了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HTGW患病危险因素有超重、肥胖和高血压,其OR(95%CI)分别是5.27(4.46~6.23)、8.89(7.37~10.72)和1.23(1.07~1.42),而重体力活动为保护性因素,其OR(95%CI)为0.84(0.73~0.96)。结论:该农村中老年女性人群具有较高的HTGW患病率,超重、肥胖和高血压为其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女性 高甘油三酯腰围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农村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