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UV法检测微生物降解体系中西维因含量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凯弟 朱佳雯 +3 位作者 王兴洁 陈姝娟 何利 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2-198,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法测定微生物降解体系中西维因含量。根据细菌和霉菌降解体系的不同性质选用适宜前处理方式,以Sepax GP-C_(18)柱(150 mm×4.6 mm,5.0μm)为色谱柱,V(乙腈)∶V(水)=(56∶44)为流动相...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法测定微生物降解体系中西维因含量。根据细菌和霉菌降解体系的不同性质选用适宜前处理方式,以Sepax GP-C_(18)柱(150 mm×4.6 mm,5.0μm)为色谱柱,V(乙腈)∶V(水)=(56∶44)为流动相,流速0.5 m L/min,用紫外检测器于220 nm处检测西维因。结果表明,西维因标准品保留时间为7.922 min,在0.5~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 1。细菌培养液中西维因平均回收率为102.01%,RSD为0.29%;霉菌培养液中平均回收率为100.76%,RSD为1.22%;最低检测限为0.4mg/L。运用该法测得实验室保藏的细菌菌株A4和B-1在LB培养基中培养2 d对20 mg/L西维因降解率分别为35.72%、38.97%;霉菌菌株M-4和YAT在MM培养基中培养7 d对20 mg/L西维因降解率分别为38.69%、51.40%。该法简单,快速,回收率和精密度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 微生物降解体系 西维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19
2
作者 兰丰 刘传德 +5 位作者 周先学 王志新 鹿泽启 姚杰 柳璇 姜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6-714,共9页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VWD)检测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两者在枣中的消解动态、最终残留水平以及膳食摄入风险。样品加盐酸后,用乙腈匀浆提取,Florisil柱净化,HPLC—VWD检测,外...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VWD)检测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两者在枣中的消解动态、最终残留水平以及膳食摄入风险。样品加盐酸后,用乙腈匀浆提取,Florisil柱净化,HPLC—VWD检测,外标法定量。运用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对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不同人群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在0.1~5mg/kg添加水平下,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6%~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9.6%之间;两种农药在枣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1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5~2.5d和12.4~18.4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1~3.83和〈0.1~3.07mg/kg。对2~6、7—14、18—30和60~70岁4类人群进行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施药后7d,枣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2~6岁的幼儿存在不可接受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其他人群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较低;二氰蒽醌在施药后7、14和21d,吡唑醚菌酯在14和21d对4类人群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6%唑醚·氰蒽醌水分散粒剂防治枣树炭疽病,用药量为2.67∥kg,施药间隔期7d,最大施药次数3次,采收间隔期14d,收获期的枣对各类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氰蒽醌 吡唑醚菌酯 残留 风险评估 安全间隔期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6纳米纤维膜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检测牛奶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35
3
作者 殷雪琰 许茜 +2 位作者 吴淑燕 王敏 顾忠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0-695,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膜,结合固相萃取技术-液相色谱法(HPLC-UV)检测了市售牛奶样品中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含量.对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如提取溶剂的种类及用量、超声时间、洗脱溶剂的种类及用量、纳米纤维膜...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膜,结合固相萃取技术-液相色谱法(HPLC-UV)检测了市售牛奶样品中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含量.对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如提取溶剂的种类及用量、超声时间、洗脱溶剂的种类及用量、纳米纤维膜的用量、pH及过样速度等进行了考察.在最优化条件下,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检出限分别为0.02,0.01,0.05,0.05,0.10和0.25ng/mL.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品牌不同包装牛奶样品的检测,只需2.5mg PA6纳米纤维膜,即可完全萃取样品中的PAEs,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82%,回收率为93.40%~104.83%.该方法测定牛奶中PAEs环境雌激素,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PA6纳米纤维膜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 固相萃取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海 孙旭 +2 位作者 孙森 钱跹 刘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71-1177,共7页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光(UV)、HPLC-荧光(FLD)和HPLC-质谱(MS)3种检测方法测定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优劣性,并应用最优方法测定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HPLC仪器搭配U...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光(UV)、HPLC-荧光(FLD)和HPLC-质谱(MS)3种检测方法测定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优劣性,并应用最优方法测定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HPLC仪器搭配UV、FLD和MS检测器建立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采用HPLC-FLD法对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和5-HT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HPLC-UV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ng/mL、NE 107.5ng/mL、5-HT 93.6ng/mL;HPLC-FLD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ng/mL、NE 10.75ng/mL、5-HT9.36ng/mL;HPLC-MS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ng/mL、NE 32.25ng/mL、5-HT 9.36ng/mL。HPLC-FLD和HPLC-MS法对DA和5-HT的测定优于HPLC-UV法,HPLC-FLD法对于NE的测定优于HPLC-MS法,而HPLC-MS法存在较强的基质效应。HPLC-FLD法检测结果示血管性抑郁小鼠海马组织中DA含量最低,大脑皮质中5-HT含量最低,而不同脑组织中NE含量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与HPLC-UV法和HPLC-MS法相比,HPLC-FLD法更适用于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5-HT)的含量测定。DA和5-HT可以用作血管性抑郁症疾病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胺类神经递质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器 血管性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片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滔敏 刘振 +2 位作者 沈丽萍 龚慧敏 段更利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 用改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托普利片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DiamonsilC18( 15 0mm× 4 .6mm 5 μm)色谱柱 ,流动相 :乙腈 :0 .0 5 %磷酸水溶液 =2 6∶74 ,柱温 4 0℃ ,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 2 2 0mm ,按峰面积外... 目的 用改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托普利片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DiamonsilC18( 15 0mm× 4 .6mm 5 μm)色谱柱 ,流动相 :乙腈 :0 .0 5 %磷酸水溶液 =2 6∶74 ,柱温 4 0℃ ,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 2 2 0mm ,按峰面积外标法计算。结果 卡托普利在 5 .0 4~ 15 0 μm/mL范围内和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在 1.5 12~ 4 5μm/mL范围内线性良好 ,卡托普利线性方程为 ρ =14 .36A - 10 .80 (r =0 .9998,n =5 ) ,卡托普利二硫化物线性方程为 ρ =15 .81A - 10 .0 2 (r =0 .9996 ,n =5 ) ,加样回收率为 99.5 8~ 10 1.83% (n =5 ) ,日内、日间RSD <2 .10 % (n =5 )。卡托普利最低检出浓度为 0 .17μg/mL ,卡托普利二硫化物为 0 .4 5 μg/mL。测得几个厂家的样品含量均合格 ,但有差异 ;有关物质二硫化物的含量小于 3% ,均合格。结论 本方法简便 ,快速 ,结果准确 ,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含量 测定 片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添加剂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文惠 耿静静 裴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72-475,共4页
建立了一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苯甲酸、山梨酸、香兰素七种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方法。实验采用等度洗脱的方法,以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为分离柱,甲醇-0.02mol/L乙酸铵(pH6)-乙... 建立了一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苯甲酸、山梨酸、香兰素七种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方法。实验采用等度洗脱的方法,以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为分离柱,甲醇-0.02mol/L乙酸铵(pH6)-乙腈(体积比为30:80:10)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在230nm下对饮料、果冻、榨菜、蜜饯等样品进行检测。除柠檬黄外,其余物质均实现基线分离。一次进样分析在11min内完成。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5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范围为0.9975~0.9995,平均回收率在81.3%~117.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2%(n=6),最低检测限为3~10ng/ml。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方便,检测快速,是检测食品添加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同时测定 紫外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基球扁药中钝感剂的含量 被引量:7
7
作者 熊立斌 应三九 罗付生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4-55,共2页
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基球扁药中的钝感剂含量。借助于紫外检测器于波长 2 2 3nm处检测了中定剂和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的含量。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器 中定剂 钝感剂 单基球扁药 含量 DBP 发射药 苯二甲酸二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检测牛奶及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冬东 代汉霞 +5 位作者 彭涛 姚佳 王昕 张建新 里南 王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3,61,共3页
建立免疫亲和柱富集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法检测牛奶及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样品经离心处理、免疫亲和柱净化,即可应用液相色谱一紫外法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加标水平下牛奶和奶粉添加黄曲霉毒素M,回收率分别为8... 建立免疫亲和柱富集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法检测牛奶及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样品经离心处理、免疫亲和柱净化,即可应用液相色谱一紫外法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加标水平下牛奶和奶粉添加黄曲霉毒素M,回收率分别为87.4%-108%、89.5%-103%,RSD分别为2.61%-7.83%和2.07%4.15%。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1ng/mL牛奶、2.0ng/g奶粉。该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不需荧光检测器就能达到较高的灵敏度,前处理简便,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M. 液相色谱一紫外法 免疫亲和柱 牛奶 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7种磺胺类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惠芸华 冯兵 +1 位作者 张晓玲 于慧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84-286,299,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同时测定17种磺胺类药物的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了色谱柱、流动相配比对磺胺类药物分离的影响。通过研究,确定了最佳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分离条件为:YMC ODS-C18柱;以2%乙酸溶液、乙腈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同时测定17种磺胺类药物的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了色谱柱、流动相配比对磺胺类药物分离的影响。通过研究,确定了最佳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分离条件为:YMC ODS-C18柱;以2%乙酸溶液、乙腈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该方法的检测限为:磺胺胍和磺胺为2.0 ng/ml,磺胺二甲氧哒嗪、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多辛、磺胺胍、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基异噁唑、磺胺甲氧哒嗪、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噁唑、磺胺、磺胺吡啶、磺胺喹噁啉、磺胺噻唑和磺胺异噁唑均为5.0 ng/ml。各组分的回收率在81.3%~97.9%,相对标准偏差在0.1%~4.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器 磺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盐酸齐拉西酮的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妮 沈顺 +2 位作者 仲艳 王兆莹 郁韵秋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6-657,共2页
目的 建立RP HPLC法测定盐酸齐拉西酮的含量。方法 以C18柱 (4 .6mm× 15 0mm ,5 μm)为固定相 ,甲醇 -水 (5 0mmol/L醋酸钠 ,用冰醋酸调节 pH至 6 .0 ) (75 :2 5 ,V/V)为流动相 ,流速 1.2mL/min ,检测波长 2 5 4nm ,柱温 2 5℃... 目的 建立RP HPLC法测定盐酸齐拉西酮的含量。方法 以C18柱 (4 .6mm× 15 0mm ,5 μm)为固定相 ,甲醇 -水 (5 0mmol/L醋酸钠 ,用冰醋酸调节 pH至 6 .0 ) (75 :2 5 ,V/V)为流动相 ,流速 1.2mL/min ,检测波长 2 5 4nm ,柱温 2 5℃。结果 盐酸齐拉西酮的最低定量限为 10 .10ng ,线性范围 1.0 10~ 10 10 μg/mL ,r=1.0 0 0 ,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 <2 %。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法 齐拉西酮 含量测定 RSD 检测波长 灵敏 调节 盐酸 甲醇 醋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斯匹林铜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友志 尹笃林 +1 位作者 伏再辉 杨明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6-58,共3页
建立了用于新药阿斯匹林铜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采用YWG C1 8柱 ,在室温下 ,n(乙腈 )∶n(水 )(内含 0 .2 %三乙胺 ,用H3 PO4调pH值至 2 ) =32∶68为流动相 ,药用标准品阿斯匹林和水杨酸为对照品 ,在紫外 2 30nm处检测阿斯匹林和水... 建立了用于新药阿斯匹林铜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采用YWG C1 8柱 ,在室温下 ,n(乙腈 )∶n(水 )(内含 0 .2 %三乙胺 ,用H3 PO4调pH值至 2 ) =32∶68为流动相 ,药用标准品阿斯匹林和水杨酸为对照品 ,在紫外 2 30nm处检测阿斯匹林和水杨酸的含量 ;阿斯匹林铜和水杨酸铜的最小检测限为 0 .0 52mg·L-1 ,0 .0 4mg·L-1 ;阿斯匹林铜和水杨酸铜的平均回收率为 99.7% ,99.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阿斯匹林铜 水杨酸铜 药物测定 药理活性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法测定馒头中喹啉黄、食用绿S和亮绿3种色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勇 罗奕 +4 位作者 吴琳琳 杨娟艳 史蕙 许乾丽 游正琴 《粮油食品科技》 2015年第6期71-75,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串联紫外器(DAD)测定馒头中3种色素含量的方法。以无水乙醇—氨水—水(7:2:1)溶液作为提取溶剂,用超声辅助提取样品中的色素,用HPLC-DAD进行检测,检测波长425 nm、624 nm,色谱柱为PAK CAPCELL C_(18)(5μm,4.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串联紫外器(DAD)测定馒头中3种色素含量的方法。以无水乙醇—氨水—水(7:2:1)溶液作为提取溶剂,用超声辅助提取样品中的色素,用HPLC-DAD进行检测,检测波长425 nm、624 nm,色谱柱为PAK CAPCELL C_(18)(5μm,4.6×200 mm),流速1.0 mL·min^(-1),柱温35℃,以甲醇-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3种色素分离度较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重现性、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3%),检出限食用绿S为0.848 4 ng、喹啉黄为6.833 9 ng、亮绿为1.336 0 n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105%。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回收率高、检出限低,适用于馒头中喹啉黄、食用绿S、亮绿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DAD) 馒头 色素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测定高脂饮食小鼠血清中槲皮素含量
13
作者 边会喜 蔡静 +2 位作者 吴泽宇 张弦 刘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86-89,共4页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法测定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血清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溶液(40∶60,V/V);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流...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法测定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血清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溶液(40∶60,V/V);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流速:0.50 m L/min。结果:槲皮素在2.5~4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6.0%,相对标准偏差为10.98%(n=5)。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重复性。可以对血清中的槲皮素实现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检测器 高脂饮食 血清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色谱峰的光谱分析方法
14
作者 彭长华 李承彬 +1 位作者 王昌富 张国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2-323,共2页
采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和自编吸收光谱分析程序对色谱峰在195~7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得到样品和标准品的吸收光谱图,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来鉴定色谱峰纯度,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峰纯度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检测酱油中的3-氯-1,2-丙二醇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倩 江洪 +1 位作者 马济美 曾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3,共7页
建立了一种新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测定酱油中的有害物质3-氯-1,2-丙二醇(3-chloro-1,2-propanediol,3-MCPD)含量的方法。首先将3-MCPD与叠氮化钠反应,所得到的叠氮化产物进一步和苯乙炔发生CuAAC型点击反应,所得衍生物3-(4-... 建立了一种新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测定酱油中的有害物质3-氯-1,2-丙二醇(3-chloro-1,2-propanediol,3-MCPD)含量的方法。首先将3-MCPD与叠氮化钠反应,所得到的叠氮化产物进一步和苯乙炔发生CuAAC型点击反应,所得衍生物3-(4-苯基-1,2,3-三氮唑基)-1,2-丙二醇最后采用HPLC-UV进行分析检测。本检测方法对3-MCPD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和0.3μg/mL,且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对酱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8.63%~100.17%,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1.95%~4.74%。将本检测方法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GB 5009.191―2016进行对比检测,结果显示2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3-氯-1 2-丙二醇 叠氮化 点击反应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检测器HPLC测定桔梗皂苷D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尤钺 田冬娜 郭建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别建立桔梗皂苷D的HPLC-UV和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桔梗饮片和朝医传统方剂"千金文武汤"中桔梗皂苷D含量,对比两种方法的适用性。方法Thermo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 目的分别建立桔梗皂苷D的HPLC-UV和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桔梗饮片和朝医传统方剂"千金文武汤"中桔梗皂苷D含量,对比两种方法的适用性。方法Thermo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UV检测波长为210 nm;ELSD漂移管105℃,载气N2,压力10.2 Mpa,流速1.5 L·min^-1。结果桔梗皂苷D对两种检测器均有响应,在饮片及复方中均能被完全分离,保留时间相近,但峰面积有显著差异,HPLC-ELSD测定的结果含量更高;仪器精密度RSD均小于2%,HPLC-UV存在基线漂移和干扰峰,HPLC-ELSD基线稳定,无干扰峰,专属性较强;HPLC-UV灵敏度、精密度及准确度略优于HPLC-ELSD,且简单、易行;HPLC-ELSD可以减少流动相配比变化对基线产生的影响,利于梯度洗脱。结论两者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规定,HPLC-ELSD较HPLC-UV更适于复方制剂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桔梗皂苷D 桔梗 千金文武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三相液相微萃取法测定猪尿及牛奶中的盐酸克伦特罗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小清 冯寅洁 汪静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9-223,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中空纤维膜三相液相微萃取(hollow fiber based liquid-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HF-LLLME)富集浓缩猪尿及牛奶中的痕量盐酸克仑特罗,后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a ultrav... 本文建立了中空纤维膜三相液相微萃取(hollow fiber based liquid-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HF-LLLME)富集浓缩猪尿及牛奶中的痕量盐酸克仑特罗,后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a ultraviolet detector,HPLC/UV)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对影响HF-LLLME萃取效率的因素如有机溶剂种类、选择有机萃取时间、搅拌速率以及盐效应等进行了优化,最终溶剂为甲苯,萃取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4000 r/min,给予相中不加盐,在最优条件下,考察了该方法分析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5~1000μ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80),方法检出限(S/N=3)、定量限(S/N=10)分别为0.5和1.5μg/L,HF-LLLME带来的高倍浓缩效率将HPLC/UV测定克仑特罗的灵敏度提高约2个数量级。萃取过程相对标准偏差(n=7)RSD=8.8%,对猪尿和牛奶分别进行5、50、500μg/L三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猪尿87.0%~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5.1%~9.8%),牛奶80.2%~94.4%(相对标准偏差为2.7%~6.4%)。该方法富集效率高、操作简单、环保、经济、可靠,适用于定量分析尿样及牛奶等中痕量的盐酸克伦特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克伦特罗 中空纤维膜三相液相微萃取(HF-LLLME)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 猪尿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紫外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地下水中16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曹攽 马军 李云木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9-542,共4页
应用荧光-紫外检测器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地下水中16种多环芳烃。对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分析方法,并用于实际水样分析。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加标回收率为86.3%~105%,方法精密度(RSD,n=7)为0.39%~2.55%,检出限为0.001... 应用荧光-紫外检测器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地下水中16种多环芳烃。对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分析方法,并用于实际水样分析。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加标回收率为86.3%~105%,方法精密度(RSD,n=7)为0.39%~2.55%,检出限为0.001~0.010μg/L。分析16种PAHs仅用20min,比EPA8310方法中采用的液相色谱法缩短了17min。方法灵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大批量地下水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环芳烃 荧光-紫外检测器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的残留量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鸾玉 杨姝丽 +4 位作者 韦信贤 童桂香 吴祥庆 黄玉柳 蒙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称取经粉碎并匀浆后的水产样品(5.00±0.05)g,先后用水12mL及8mL在60℃水浴中提取2次,每次10min。离心分离,合并2次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饱和硼砂溶液9mL和300g·L-1硫酸锌溶液3mL,充分混匀进行脱色和除去杂质。离心分离,取... 称取经粉碎并匀浆后的水产样品(5.00±0.05)g,先后用水12mL及8mL在60℃水浴中提取2次,每次10min。离心分离,合并2次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饱和硼砂溶液9mL和300g·L-1硫酸锌溶液3mL,充分混匀进行脱色和除去杂质。离心分离,取上清液,通过固相萃取柱(SPE)使被测组分吸附在柱上,SPE柱用5mL水淋洗,弃去淋洗液。用甲醇-乙酸乙酯(10+90)混合液10mL将被测组分从柱上洗脱。收集洗脱液并在50℃条件下吹氮至近干,残渣用色谱分离所用的流动相1.0mL溶解,以下按色谱条件操作。用BEH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水(15+85)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80nm。结果表明:喹乙醇的质量浓度在0.150~50.0mg·L-1内与其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0μg·kg-1。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76.4%~9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3.3%~9.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检测器 喹乙醇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三种姜黄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禹君 公丕学 +3 位作者 戴琨 刘桂亮 薛霞 刘艳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9-244,共6页
建立了检测鸡蛋中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方法。样品经搅打混匀,乙腈分散提取,正己烷除脂,通过Atlantis T3 C_(18)色谱柱分离,以V(0.2%甲酸,体积分数)∶V(乙腈)=1∶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紫外/二极管... 建立了检测鸡蛋中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方法。样品经搅打混匀,乙腈分散提取,正己烷除脂,通过Atlantis T3 C_(18)色谱柱分离,以V(0.2%甲酸,体积分数)∶V(乙腈)=1∶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42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在0.05~1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5%~101%,精密度在0.34%~4.16%,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检出限可达0.5 mg/kg,定量限可达1 mg/kg。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适用于鸡蛋中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类化合物 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鸡蛋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