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pplied to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in the Northern Area of the Central Rif(Morocco)
1
作者 M.Amharrak J.El khattabi +2 位作者 B.Louche L.Asebriy E.Carlier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4-64,共1页
Recently,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have been used for various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essentially because they allow the modeling of a process,which starts from the database containing the variab... Recently,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have been used for various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essentially because they allow the modeling of a process,which starts from the database containing the variables that describe that particular process.They have already been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landslides in particular,with reference to the indirect determination of the trigg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statistical approac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central R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塔中锚室焊接变形预测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强斌 谢云杰 +4 位作者 雷电 杨洪 陈虎 郭红艳 李亚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9-467,共9页
为优化钢桥塔中锚室的焊接工艺,减小焊接变形,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钢塔中锚室的焊接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与三维激光扫描所测实际焊接变形进行对比,仿真结果相对误差基本小于20%,验证了模拟的合理性。进而系... 为优化钢桥塔中锚室的焊接工艺,减小焊接变形,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钢塔中锚室的焊接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与三维激光扫描所测实际焊接变形进行对比,仿真结果相对误差基本小于20%,验证了模拟的合理性。进而系统分析了焊接方向、焊接顺序及边界约束对中锚室焊接变形的影响,建立了涵盖128组焊接变形的数据库。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筛选,获得最优工艺组合,最大变形值较初始焊接工艺下的变形值降低约40%。优化后的焊接工艺能够有效减少焊接变形,提高制造精度,可为钢桥塔的实际焊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塔中锚室 焊接变形预测 三维激光扫描 深度神经网络 焊接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限制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中枢神经适应性反应——来自近红外功能成像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彬彬 李丹阳 +1 位作者 吕辰楠 吕万刚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4,共17页
目的使用近红外功能成像对不同加压强度下抗阻训练过程中大脑皮层的血氧活动进行监测,验证血流限制训练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大脑皮层适应性反应,探究训练效益产生的神经机制。方法以24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为4(加压强度:0 m... 目的使用近红外功能成像对不同加压强度下抗阻训练过程中大脑皮层的血氧活动进行监测,验证血流限制训练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大脑皮层适应性反应,探究训练效益产生的神经机制。方法以24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为4(加压强度:0 mmHg、150 mmHg、250 mmHg、350 mmHg)×3[兴趣脑区:初级运动皮层(M1)、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PMC-SMA)、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双因素被试内设计,对血流限制结合30%1RM颈后深蹲训练中的大脑皮层含氧血红蛋白浓度(HbO)变异进行测量,同时使用主观疲劳量表和心率表监控内负荷。结果①相比无加压条件(0 mmHg),150 mmHg和250 mmHg加压强度下的皮层HbO水平更高,而350 mmHg加压强度下的HbO水平对比150 mmHg和250 mmHg出现大幅下降;②加压强度和兴趣脑区的交互作用显著,加压强度对于皮层HbO水平的调控在M1、PMC-SMA区域相比DPLFC更加明显;③加压条件下的平均心率显著大于无加压条件,但不同加压强度之间的平均心率不存在显著差异;④加压强度和评估阶段(前、后)在主观疲劳等级(RPE)上有显著交互作用,血流限制训练前的RPE无明显差异,训练后的RPE随加压强度增加同步上升;⑤深蹲1RM和血流限制训练中皮层HbO水平呈负相关,并且相关程度在M1、PMC-SMA区域较DLPFC更高;⑥深蹲1RM和250 mmHg加压强度下获得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不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流限制训练能够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反应,中等强度的加压能够获得最佳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效果;M1、PMC-SMA在血流限制训练中发挥重要的主动调控作用;在有抗阻训练经验的人群中,最大力量素质不同的个体能够在血流限制训练中获得等量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 抗阻训练 近红外功能成像 中枢神经适应性反应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街景图片的城市相对贫困空间识别与评估--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4
作者 袁媛 沈睿熙 +2 位作者 李珊 吴庆瑜 陈曦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4,共9页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相对贫困问题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城市内部相对贫困人群集聚的空间,是城市高质量更新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地区。如何有效识别此类空间?传统的社会经济统计、人口普查数据更新周期长,城市多源数据种类和...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相对贫困问题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城市内部相对贫困人群集聚的空间,是城市高质量更新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地区。如何有效识别此类空间?传统的社会经济统计、人口普查数据更新周期长,城市多源数据种类和覆盖范围有限,且它们与城市建成环境特征关联度不大,不能为人居环境高质量更新提供研判基础。街道图像数据更新周期短且覆盖尺度小,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出街道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建成环境特征。本研究以广州市中心城区79个街道813个居委会为案例,尝试辅助利用多源大数据,基于结果导向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海量街景图片进行深度学习,构建居委会尺度下的相对贫困空间识别与预测模型,实证表明该方法具备较好的可行性。本研究有助于高质量城市更新地块甄别,有针对性地制定精细化更新空间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街景图片 卷积神经网络 识别与评估 广州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ransformer-GCN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
5
作者 梁辰 王奕森 +1 位作者 魏强 杜江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6-2303,共8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存在目标代码语法和语义缺失严重以及神经网络模型对目标代码图点(边)权重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码属性图(CPG)与自适应图卷积网络(AT-GCN)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 VulATGCN。该方... 针对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存在目标代码语法和语义缺失严重以及神经网络模型对目标代码图点(边)权重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码属性图(CPG)与自适应图卷积网络(AT-GCN)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 VulATGCN。该方法使用CPG对源代码进行表征,结合CodeBERT进行节点向量化,并通过图中心性分析提取深层次结构特征,从而多维度地捕捉代码的语法和语义信息。之后,结合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善于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和图卷积网络(GCN)善于捕捉局部特征的优势设计AT-GCN模型,从而实现对不同重要性区域特征的融合学习和精确提取。在真实漏洞数据集Big-Vul和SARD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 VulATGCN的平均F1分数达到了82.9%,相较于VulSniper、VulMPFF和MGVD等基于深度学习的漏洞检测方法提高了10.4%~132.9%,平均提高约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代码漏洞检测 代码属性图 图神经网络 中心性分析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气象要素影响的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苗芮 李明财 +2 位作者 孙玫玲 潘迪 张希帆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3-832,共10页
准确的供热负荷预测对于提高集中供热系统能效和建筑物室内舒适度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中国北方大城市天津为案例,利用2021-2022年采暖季实测小时供热负荷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综合气象要素对供热负荷的影... 准确的供热负荷预测对于提高集中供热系统能效和建筑物室内舒适度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中国北方大城市天津为案例,利用2021-2022年采暖季实测小时供热负荷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综合气象要素对供热负荷的影响,并基于非线性外部输入的自回归(NARX)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一种高效的短期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供热负荷具有显著的日变化及月变化特征,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太阳辐射呈弱负相关,与湿度、风速的相关关系有明显的季节差异。相较于仅考虑气温的供热负荷预测模型,同时引入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的预测模型性能最佳,相对误差降低约1.4%。与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NARX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对误差减少约3.6%,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供热负荷预测 NARX神经网络 集中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甘颖盈 胡敏 +2 位作者 崔淑雅 柴智 樊慧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5,共5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的一个大亚类,其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依赖Smad蛋白和不依赖Smad蛋白介导的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涉及多组织、多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MP信号通路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的一个大亚类,其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依赖Smad蛋白和不依赖Smad蛋白介导的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涉及多组织、多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MP信号通路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和发育主要起着促进作用,与少突胶质细胞的髓鞘形成密切相关,在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神经管畸形、帕金森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就BMP信号通路的组成、传导机制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潜在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信号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损伤 神经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技术研究
8
作者 夏翔 李贤良 +3 位作者 潘华 闫东 张晓锋 张云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8,共7页
针对现有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峰值检测方法存在的误差大、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峰值检测方法。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平滑因子进行寻优,提高... 针对现有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峰值检测方法存在的误差大、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峰值检测方法。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平滑因子进行寻优,提高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中心波长计算的准确性。通过试验分析所提方法在不同中心波长下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传统方法更稳定,解调误差更小,整体中心波长绝对偏差降低了35.90%和24.24%,相对波长变化偏差降低了20.00%和1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峰值检测 中心波长 粒子群优化算法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模型混合驱动的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快速仿真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鑫 杨珂 +3 位作者 黄文琦 马云飞 耿光超 江全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55-2964,I0002,共11页
数据驱动建模方法改变了发电机传统的建模范式,导致传统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新范式下的电力系统。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模型混合驱动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data and physics driven time domain simulation,DPD-T... 数据驱动建模方法改变了发电机传统的建模范式,导致传统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新范式下的电力系统。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模型混合驱动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data and physics driven time domain simulation,DPD-TDS)算法。算法中发电机状态变量与节点注入电流通过数据驱动模型推理计算,并通过网络方程完成节点电压计算,两者交替求解完成仿真。算法提出一种混合驱动范式下的网络代数方程组预处理方法,用以改善仿真的收敛性;算法设计一种中央处理器单元-神经网络处理器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CPU-NPU)异构计算框架以加速仿真,CPU进行机理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求解;NPU作协处理器完成数据驱动模型的前向推理。最后在IEEE-39和Polish-2383系统中将部分或全部发电机替换为数据驱动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仿真算法收敛性好,计算速度快,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暂态 时域仿真 数据-模型混合驱动 收敛性 CPU-NPU异构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海鹏 秦瑞 +1 位作者 施晓芬 朱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5-1576,共12页
针对具有多自由度的四足机器人,结合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和模型预测控制机理(MPC),提出2种模型融合的神经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模型预测原理为基础,通过模拟生物神经控制机制,构建腿足机器人行为运动神经控制架构.该架构能够处理外部环境信... 针对具有多自由度的四足机器人,结合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和模型预测控制机理(MPC),提出2种模型融合的神经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模型预测原理为基础,通过模拟生物神经控制机制,构建腿足机器人行为运动神经控制架构.该架构能够处理外部环境信息,自适应调节机身和腿部位置,实现机器人位置跟踪、全向运动和多种非典型步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PC-CPG控制架构的机器人可以快速响应并消除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机身轨迹跟踪的位置误差始终保持在−0.1~0.1 m,姿态角误差保持在−0.05~0.05 rad.在MPC-CPG控制器的作用下,机器人不仅具有较高的轨迹跟踪精度,还表现出行为多样性,验证了所提出的MPC-CPG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神经控制 中枢模式发生器 模型预测控制 行为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与信息共享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协同控制交通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同春 王波 +2 位作者 程浩然 罗乐 曾能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8-545,共8页
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多路口交通灯实时控制的多智能体深度循环Q-网络(MADRQN),目的是提高多个路口的联合控制效果。该方法将交通灯控制建模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将每个路口的控制器作为智能体,根据位置和观测信息对智能体聚类,然后在聚类... 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多路口交通灯实时控制的多智能体深度循环Q-网络(MADRQN),目的是提高多个路口的联合控制效果。该方法将交通灯控制建模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将每个路口的控制器作为智能体,根据位置和观测信息对智能体聚类,然后在聚类内部进行信息共享和中心化训练,并在每个训练过程结束时将评价值最高的值函数网络参数分享给其它智能体。在城市交通仿真软件(SUMO)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减少通信的数据量,使得智能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中心化训练更加可行和高效,车辆平均等待时长少于当前最优的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交通灯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灯协同控制 集中训练分散执行 强化学习智能体聚类 生长型神经气 深度循环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度中心性选择攻击节点的对抗攻击算法
12
作者 钱榕 徐雪飞 +4 位作者 刘晓豫 张克君 曾俊铭 吕宗芳 郭竞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5-293,共9页
图卷积网络(GCN)在图神经网络中应用广泛,在处理图结构数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GCN容易受到中毒攻击等恶意攻击。在针对GCN的所有可能的对抗性攻击中,有一种特殊的方法是针对图卷积网络的目标通用攻击TUA(target u... 图卷积网络(GCN)在图神经网络中应用广泛,在处理图结构数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GCN容易受到中毒攻击等恶意攻击。在针对GCN的所有可能的对抗性攻击中,有一种特殊的方法是针对图卷积网络的目标通用攻击TUA(target universal attack)。该方法在挑选攻击节点时为了简便采用随机选择策略,该策略忽略了节点邻居对节点的重要性,对攻击成功率有负面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度中心性的攻击节点选择策略的对抗攻击算法(adversarial attack algorithm based on degree centrality attack node selection strategy,DCANSS)。优化挑选攻击节点的方式,引入度中心性,得到攻击节点。注入假节点并与攻击节点连接。挑选辅助节点并应用图卷积网络的消息传递机制,使节点信息扩散,计算扰动并将扰动特征赋予假节点,完成攻击,达到误分类目标。在三个流行的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当仅使用3个攻击节点和2个假节点时,所提出的攻击对图中任意受害节点的平均攻击成功率达到90%。将DCANSS算法与TUA算法以及其他建立的基线算法进行实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DCANSS算法的攻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中心性 目标通用攻击(TUA) 基于度中心性的攻击节点选择策略(DCANSS) 图对抗攻击算法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督和胃针法在中风后中枢性面瘫中的应用
13
作者 文人锋 招启萌 王宇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究调督和胃针法对中风后中枢性面瘫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中风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探究调督和胃针法对中风后中枢性面瘫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中风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督和胃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面部神经功能、口唇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瘫中医证候(急躁易怒、面色黯滞/淡白、少言懒语、疼痛及舌淡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夹形血管、排列整齐血管、线型流态血管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ouse-Brackmann量表(H-B)评分以及面部肌电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面部肌电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督和胃针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值得推广。在治疗中风后中枢性面瘫方面,该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肌肉麻痹,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中枢性面瘫 调督和胃针法 温胆汤加减 疗效 口唇微循环状态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脑”模型与信息处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韩力群 涂序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10-1612,共3页
本文阐述了数字人脑与数字人体的关系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讨论了数字人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 ,提出数字人脑的研究目标 ,并给出数字人脑研究的总体方案。
关键词 数字人脑 高级中枢神经系统 协调机制 信息模式 模型 数字人体 信息处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脑高级神经中枢的模型及实现方案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力群 毕思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提出了数字人脑的多中枢自协调模型 ,探讨了模型中智能类中枢与调控类中枢的设计方案和主要实现技术 ,并给出一种多中枢自协调拟人脑模型的实验方案。
关键词 数字人脑 高级中枢神经系统 控制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西太平洋鲣鱼渔场预报模型构建与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洋洋 陈新军 +2 位作者 郭立新 方舟 汪金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5-73,共9页
根据1998-2013年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生产统计数据以及海洋环境数据,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以初值化后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Catch per unit of effort)和捕捞努力量(Fishing Effort)作为中心渔场的表征因子,并作为BP模型... 根据1998-2013年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生产统计数据以及海洋环境数据,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以初值化后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Catch per unit of effort)和捕捞努力量(Fishing Effort)作为中心渔场的表征因子,并作为BP模型的输出因子,以时间因子、空间因子、海洋环境因子(包括海表温度SST、海面高度SSH、Nino3.4区海表指标及叶绿素浓度Chl-a)等作为输入因子,构建22个BP神经网络模型,以最小拟合残差作为判断标准,比较渔场预报模型优劣。实验结果,以捕捞努力量为输出因子的模型的最小拟合残差均小于以CPUE为输出因子的模型,表明捕捞努力量更适合作为表征中心渔场的因子;同时,拟合残差的平均值随着输入因子的增加而减少,表明本研究所选的时间、空间、海洋环境因子等对鲣鱼中心渔场预报均极为重要。其中,以月份、经度、纬度、SST、SSH、Nino3.4a、Chl-a为输入因子,以初值化后的捕捞努力量为输出因子,结构为7-5-1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精度为最高,影响因子的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是经度、Chl-a、SST、纬度、NINO3.4a、SSH、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太平洋 鲣鱼 中心渔场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忠秋 焦建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0-1056,共7页
小胶质细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细胞,其数量占整个神经胶质细胞数量的5%~20%。小胶质细胞最早由Hortega通过碳酸银法所区分鉴定出来,认为小胶质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在胚胎发育后期形成血管时侵入脑内。最新研究表明,... 小胶质细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细胞,其数量占整个神经胶质细胞数量的5%~20%。小胶质细胞最早由Hortega通过碳酸银法所区分鉴定出来,认为小胶质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在胚胎发育后期形成血管时侵入脑内。最新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来源于卵黄囊原始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作为CNS常驻免疫细胞,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是CNS抵御病原入侵的一道重要的免疫防线。静息状态下,小胶质细胞对神经系统起到监视维持内稳态的作用;其活化后,一方面起到吞噬细胞碎片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不同病理条件下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起到神经保护与神经毒性双重作用。本文对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及在CNS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神经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与SOM神经网络分级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55
18
作者 陈园园 李宁 丁四保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61-1467,共7页
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通过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城市流模型和城市通达性模型,构建系列空间联系能力数理模型,定量分析辽中南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OM神经网络分级模型,以评价辽中南城市群十个节点城市的空... 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通过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城市流模型和城市通达性模型,构建系列空间联系能力数理模型,定量分析辽中南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OM神经网络分级模型,以评价辽中南城市群十个节点城市的空间联系能力。研究表明:①沈阳的经济联系总量最大,沈阳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和沈阳距其铁路距离呈S形曲线关系。②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的大小将辽中南城市群十个节点城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大连的值最大,营口则显现出作为该城市群中部区域极点的潜力。③沈大高速公路集中了通达性处于前三位的三个城市,辽阳在城市通达性方面显现出显著的优势,四项通达性指标全位居第一。④从SOM神经网络的分级结果看,沈阳都作为独立的一级,表明沈阳的空间联系能力最强,体现了其中心性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中南城市群 空间联系能力 通达性 SO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称重传感器静态非线性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严洁 赵研 张俊利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5-1028,共4页
在混凝土智能材料和纤维材料的称量中,混凝土搅拌站的计量准确度是至关重要的。神经网络处理对无法建立确定模型的非线性输入输出映射关系,尤其是输入输出映射关系不断动态变化的场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故本文中利用其对混凝土搅拌站... 在混凝土智能材料和纤维材料的称量中,混凝土搅拌站的计量准确度是至关重要的。神经网络处理对无法建立确定模型的非线性输入输出映射关系,尤其是输入输出映射关系不断动态变化的场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故本文中利用其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称重系统输入输出映射关系进行逆映射,以得到趋向称重系统输入真值的计量值,提高混凝土搅拌站的计量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搅拌站 高准确度称重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果分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姚立健 边起 +1 位作者 雷良育 赵大旭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6-930,共5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果分级方法。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选择水果表面颜色的均值和方差来表示水果的颜色特征,采用一个与水果目标具有同样二阶矩的椭圆来近似表示水果的形状,简化了果形描述的复杂程度...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果分级方法。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选择水果表面颜色的均值和方差来表示水果的颜色特征,采用一个与水果目标具有同样二阶矩的椭圆来近似表示水果的形状,简化了果形描述的复杂程度。通过RP算法训练,可以得到一个具有9个隐层神经元的BP神经网络结构参数。试验表明:采用该模型对水果等级进行分级,平均正确率为92.5%,分级一个水果的时间为10.3 ms。说明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可实现对水果等级的自动判定,该方法具有正确率高、实时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分级 BP神经网络 图像处理 二阶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