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麦新品种新麦9369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霍建中
朱红彩
范永胜
蒋志凯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2
|
豫北灌区优质高产小麦品种鉴选及其生理特征 |
毕新铜
葛子菲
杨洋
冯健超
马冬云
谢迎新
王晨阳
贺利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德清县优质高产小麦的多品种比较试验 |
任洁
宓盛
林琴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4
|
国审优质高产小麦品种郑麦918的选育及应用 |
杨攀
周正富
雷振生
吴政卿
李文旭
代资举
秦毛毛
徐福新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
5
|
小麦品种青林13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尚大虎
马同富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
0 |
|
|
6
|
春小麦新品种武春11号选育报告 |
王林成
任成梁
于芮芦
徐海生
于录寿
王希忠
|
《寒旱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7
|
芮城县小麦节水节肥高产栽培技术 |
韩晶
|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25 |
0 |
|
|
8
|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生产性能评价 |
俞华林
杨继忠
魏孔梅
赵宝勰
师学豪
贾瑞丽
|
《寒旱农业科学》
|
2024 |
0 |
|
|
9
|
小麦新品种伟隆188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
宁江权
王轩
王铭春
徐盟
董永利
|
《陕西农业科学》
|
2024 |
1
|
|
|
10
|
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冀麦782的选育及其育种策略 |
赵炜
郭晓蕊
牟东明
赵爱菊
刘玉平
吕亮杰
|
《河北农业科学》
|
2024 |
1
|
|
|
11
|
2023年单季晚粳品种筛选 |
徐建庭
方忠坤
徐乐斌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4 |
0 |
|
|
12
|
黄淮冬麦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模式研究 |
崔党群
张娟
闻捷
王俊振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2
|
|
|
13
|
小麦多品种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及稳产作用研究 |
沈丽
叶香萍
廖华明
何华健
王胜
刘如东
罗林明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7 |
12
|
|
|
14
|
小麦高产品种籽粒灌浆与粒重的关系 |
高翔
董剑
庞红喜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2 |
24
|
|
|
15
|
冬小麦高产节水技术与品种筛选研究 |
郭进考
张士昌
何明琦
史占良
刘彦军
底瑞耀
蔡欣
傅晓艺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
16
|
群体调控对济南17号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
徐恒永
赵振东
刘建军
张存良
刘爱锋
张怀友
毕德锋
杭新杰
|
《山东农业科学》
|
2001 |
38
|
|
|
17
|
滴灌条件下不同冬小麦品种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 |
薛丽华
胡锐
赛力汗
雷钧杰
乔旭
陈兴武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
18
|
山东省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选择思路 |
王志芬
吴科
宋良增
王守瑰
范仲学
张凤云
朱连先
张福锁
|
《山东农业科学》
|
2001 |
48
|
|
|
19
|
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
乔玉强
曹承富
赵竹
杜世州
张耀兰
刘永华
张四华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
20
|
小麦高产品种分蘖特性与成穗规律的研究 |
高翔
宁锟
宋哲民
|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
1994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