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0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rhead fragments motion trajectories tracking and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high-speed stereo photography
1
作者 Pengyu Hu Jiangpeng Wu +3 位作者 Zhengang Yan Meng He Chao Liang Hao Ba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62-172,共11页
High speed photography technique is potentially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measure the motion parameter of warhead fragment benefiting from its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efficiency.However,it... High speed photography technique is potentially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measure the motion parameter of warhead fragment benefiting from its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efficiency.However,it faces challenge in dense objects tracking and 3D trajectories reconstruction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ize and dense distribution of fragment swarm.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this work presents a warhead fragments motion trajectories tracking and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high-speed stereo photography.Firstly,background difference algorithm is utilized to extract the center and area of each fragment in the image sequence.Subsequently,a multi-object tracking(MOT)algorithm using Kalman filtering and Hungarian optimal assignment is developed to realize real-time and robust trajectories tracking of fragment swarm.To reconstruct 3D motion trajectories,a global stereo trajectories matching strategy is presented,which takes advantages of epipolar constraint and continuity constraint to correctly retrieve stereo correspondence followed by 3D trajectories refinement using polynomial fitting.Finally,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curately track the motion trajectories and reconstruct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1.0×10^(3)fragments in a field of view(FOV)of 3.2 m×2.5 m,and the accuracy of the velocity estimation can achieve 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head fragment measurement high speed photography Stereo vision Multi-object tracking Spatio-temporal re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Study on Non-transmission High Efficient Parallel Camber Grinding Machine
2
作者 LI Yu-pe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6-,共1页
Be directed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NC grinding machine towards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efficiency, some general weaknesses of existing camber grinding machin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deve... Be directed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NC grinding machine towards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efficiency, some general weaknesses of existing camber grinding machin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develop new type CNC camber grinding machine that can grind complex die, and genuinely achieved accurate feed and high efficient grinding, a new type camber grinding machine is put forward, called non-transmission virtual-shaft CNC camber grinding machine. Its feed system is a parallel mechanism that is directly driven by linear step motor. Therefore, traditional transmission types, such as the ball lead-screw mechanisms, the gears,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etc. are cancelled, and the feed system of new type CNC camber grinding machine can truly possess non-creep, good accuracy retentiveness a wide range of feed-speed change, high kinematical accuracy and positioning precision, etc. In order to realize that the cutting motion is provided with high grinding speed, step-less speed variation, high rotational accuracy,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non-transmission, the driving technology of hollow rotor motor is applied to drive the spindle of new type grinding machine,thus leading to the elimin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s of cutting motion. The principle structure model of new type camber grinding machine is advanced. The selection, control gist and driving circuit line of the linear step motor are expounded. The main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advantages of non-transmission virtual-shaft CNC camber grinding machine are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ber grinding machine non-transmission precision feed high speed grin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精密进近引导的北斗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康荣雷 张浩 +1 位作者 常军 熊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9-565,共7页
为保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北斗卫星信号的可靠、准确和连续的接收能力,在分析抗干扰与高精度联合处理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倒置准则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结合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北斗信号导向矢量获取失效、阵列... 为保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北斗卫星信号的可靠、准确和连续的接收能力,在分析抗干扰与高精度联合处理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倒置准则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结合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北斗信号导向矢量获取失效、阵列流形特性变化或信号入射角度未知等条件下实现北斗抗干扰处理并兼顾载波测量的相位响应不失真。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在抗干扰达到干噪比50 dB的同时,载波相位畸变误差小于整周1%,满足抗干扰与高精度测量要求,可以有效支持精密进近引导技术所适配的各类战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BDS) 精密进近引导 空时联合 抗干扰算法 高精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箱型路基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晶磊 周玮浩 +2 位作者 张伯扬 刘佳凡 张业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6,共10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箱型路基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轨道-路基-地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箱型路基的动应力、动位移和加速度的分布规律,并与常规填土路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时程曲线... 为研究高速铁路箱型路基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轨道-路基-地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箱型路基的动应力、动位移和加速度的分布规律,并与常规填土路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时程曲线周期性变化明显,不同车厢相邻2个转向架产生叠加效应,随深度增加叠加效应减弱,且发生时间滞后约0.1 s。动力响应沿深度分布,主要呈递减趋势。箱型路基内,竖向动应力和加速度衰减率分别可达60%、75%以上。动力响应沿横向分布,在支承层范围内,横向分布差异较小,顶板竖向动位移最大差值仅为0.008 mm,而范围外则变化迅速。动力响应沿横向分布,主要呈“马鞍”形和“U”形分布,在支承层边缘下方、竖板和顶、底板连接处以及底板边缘均出现峰值,存在应力集中效应。路基表面最大动应力为39.6 kPa,最大动位移为0.165 mm,路基内最大动应力为100.6 kPa,满足设计要求。与常规填土路基相比,箱型路基竖向动应力的衰减率更大,可达到95%,且加速度较小,对动荷载的吸收和耗散作用更显著。箱型路基与常规路基表面竖向动位移幅值分别为0.165 mm、0.329 mm,最大差值为0.036 mm、0.189 mm。箱型路基动位移更小,横向分布更均匀,整体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箱型路基 数值模拟 动应力 动位移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字形高速精量播种机正压气流导槽式导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衣淑娟 张淯朋 +3 位作者 戴智博 孔泠童 孙文胜 许磊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74,共14页
针对2BDQ系列玉米品字形播种机高速作业时(12~16 km/h)因气流裹挟种子进入双侧导种装置速度过快产生剧烈碰撞,使双侧种子交错均匀程度下降导致落种品字成形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正压气流导槽式导种装置。阐述了导种装置结构与上下组合式... 针对2BDQ系列玉米品字形播种机高速作业时(12~16 km/h)因气流裹挟种子进入双侧导种装置速度过快产生剧烈碰撞,使双侧种子交错均匀程度下降导致落种品字成形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正压气流导槽式导种装置。阐述了导种装置结构与上下组合式导槽导种原理,建立玉米种子在导槽上引种、附种过程的力学模型,探究导种过程中种子约束状态与导槽结构参数的关系。采用DEM-CFD耦合仿真方法,分析玉米种子导种速度轨迹并比较气流场确定上导槽与下导槽宽度比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上导槽高度、下导槽宽度与输送气流正压取值范围。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试验因素水平值,以品字形合格指数、导种一致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利用JPS-16型高速播种性能检测试验台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台架试验设计,得到导种装置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并选用4种不同类型的玉米种子进行导种装置最优参数组合的适播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上导槽高度354.491 mm、下导槽宽度2.245 mm、输送气流正压0.739 kPa,验证试验下该参数组合的品字形合格指数为91.791%、导种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111%,与优化结果相符,在田间试验作业速度12~16 km/h工况中测得品字形合格指数不低于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字形 高速精量播种机 正压 导种装置 导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致高铁桥墩位移的SVM预测方法
6
作者 宋旭明 李小龙 +2 位作者 唐冕 王天良 程丽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3-1240,1252,共9页
为了研究邻近基坑开挖引起的高铁桥梁墩顶附加位移对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依托某深基坑开挖工程,建立考虑地下水影响的土体-桥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高铁桥墩附加位移的单因素敏感性.采用Box-Behnken design(BBD)试验设计方法结合支持向... 为了研究邻近基坑开挖引起的高铁桥梁墩顶附加位移对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依托某深基坑开挖工程,建立考虑地下水影响的土体-桥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高铁桥墩附加位移的单因素敏感性.采用Box-Behnken design(BBD)试验设计方法结合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建立高铁桥墩墩顶位移预测模型,结合蒙特卡洛法,对参数进行107次抽样计算,得到墩顶附加位移的可靠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基坑与高铁桥墩距离的变化对墩顶横向位移和竖向位移的影响最大.在8组不同超参数组合的SVM模型中,最优模型的预测值与有限元计算值的最大误差小于6%,最优模型可代替有限元进行计算.在墩顶横向位移为2 mm的限值下,背景工程基坑与桥墩距离为35 m时,墩顶横向附加位移的可靠概率为33.12%;当基坑与桥墩距离增加到39 m时,墩顶横向附加位移的可靠概率为99.68%.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削减因土层力学参数离散性大而产生的评估结果不确定性,为类似工程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深基坑 墩顶附加位移 支持向量机(SVM)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大豆高速导种装置籽粒姿态矫正元件设计与试验
7
作者 衣淑娟 王光宇 +3 位作者 李衣菲 王淞 李帅霏 卫睿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8-278,424,共12页
为解决带式导种装置在高速(13~16 km/h)播种时单种腔内籽粒姿态不稳定、位置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式导种装置籽粒姿态矫正元件,该元件由5阶平行横纹构成,每3阶横纹对应1个种腔,横纹凸起高度为1 mm。并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作,当大豆... 为解决带式导种装置在高速(13~16 km/h)播种时单种腔内籽粒姿态不稳定、位置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式导种装置籽粒姿态矫正元件,该元件由5阶平行横纹构成,每3阶横纹对应1个种腔,横纹凸起高度为1 mm。并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作,当大豆接触到第1阶横纹后会被其调整成籽粒长轴垂直于输种带运行方向进行稳定导种。通过分析籽粒在碰撞形变阶段和碰撞恢复阶段的状态,明确籽粒在矫正区内的理论二维输种位置。利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进行矫正横纹最佳高度仿真试验,以倾角合格率和偏移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籽粒从限位-矫正过渡阶段至矫正阶段终点的位移曲线,明确矫正横纹高度对籽粒横向运移规律,并得到横纹高度1.00 mm下籽粒倾角合格率平均值为95.7%,籽粒偏移合格率平均值为98.2%。利用高速摄像技术进行单因素对比试验,并以姿态变异系数和株距变异系数为指标进行矫正效果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矫正元件的带式导种装置姿态变异系数和株距变异系数均低于无矫正元件的带式导种装置;安装横纹高度为1 mm、厚度为4 mm的矫正元件后,籽粒姿态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6.45%,株距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2.78%,可满足高速精量播种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速精量播种机 带式导种装置 籽粒姿态矫正 定向导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场”定位及模糊PID控制的多AGV协同运输技术研究
8
作者 杨凌辉 姚俊汐 +4 位作者 刘思仁 叶夏 魏来 邢宏文 邾继贵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5,共12页
针对大尺寸飞机部段的自动化协同运输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光场”的多台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协同搬运方法,结合激光测量和控制策略,旨在提高飞机制造过程中的装配效率与精度。首先,利用工作空间测量定位系统(Worksp... 针对大尺寸飞机部段的自动化协同运输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光场”的多台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协同搬运方法,结合激光测量和控制策略,旨在提高飞机制造过程中的装配效率与精度。首先,利用工作空间测量定位系统(Workspace measuring and positioning system,wMPS)实时获取各AGV的位姿信息,并建立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得到运动偏差。其次,结合模糊控制与PID控制,设计一种适应复杂工业现场的模糊PID控制算法,对AGV的协同运动偏差进行实时调整,以实现高精度协同运输。试验结果表明,在空载和负载情况下,模糊PID控制显著改善了多AGV系统的运动精度和受力情况。相较于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将协同运动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定位器的平均受力降低了30%以上,最大受力保持在±300 N以内。同时,整个运输过程中工装的动态调整有效避免了受力过大导致的部段损坏。这一研究为国产大飞机的柔性装配线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空间测量定位系统 自动引导车 位姿解算 模糊PID控制 高精度协同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测量噪声的滑模观测器重构方法
9
作者 何静 赵潇 +1 位作者 刘建华 肖明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130,共7页
针对高速列车系统中存在的传感器测量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测量噪声重构方法。从高速列车17自由度横向振动的1/2整车模型入手,构造了在测量噪声影响下的列车等效模型,通过定义辅助的状态变量作为输出信号滤波器,将传感... 针对高速列车系统中存在的传感器测量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测量噪声重构方法。从高速列车17自由度横向振动的1/2整车模型入手,构造了在测量噪声影响下的列车等效模型,通过定义辅助的状态变量作为输出信号滤波器,将传感器的测量噪声等效转换为伪执行器噪声,对新的增广噪声状态空间系统设计了滑模观测器,并根据Lyapunov理论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稳定性证明,同时利用滑模等值原理对测量噪声进行重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对突变测量噪声和缓变测量噪声的重构效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1/2整车模型 测量噪声重构 滑模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自由面高速航行体超空泡特征研究
10
作者 魏平 翁明灯 +2 位作者 杨晓彬 王首发 王一鸣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05,共12页
为了研究自由面对超空泡形状以及航行体水动力的影响,采用自适应网格方法结合流体体积方法对近自由面条件下超空泡航行体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自由面对超空泡形状、航行体升力、阻力、转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面的存在会... 为了研究自由面对超空泡形状以及航行体水动力的影响,采用自适应网格方法结合流体体积方法对近自由面条件下超空泡航行体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自由面对超空泡形状、航行体升力、阻力、转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面的存在会导致超空泡尾部远离自由面偏移,超空泡的长度远小于无限水域中的超空泡长度;近自由面时,速度对航行体的升力有重要影响(小于50 m/s升力为负,大于60 m/s升力为正);当空泡完全包裹航行体时,仅空化器头部沾湿,航行体上的零转矩点始终出现在前端x=1D(D为空化器直径)附近,当超空泡尾部界面与航行体相交时,航行体的零转矩位置发生改变;当航行体攻角为正时,转矩受水深的影响较小,当攻角为负时,转矩受水深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航行体 超空泡特征 自由面 空泡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限姿导引侧充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11
作者 苏微 袁波 +3 位作者 赖庆辉 周生武 宛渊 李如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2-706,共15页
【目的】针对现有的机械式玉米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条件下播种质量下降的问题,设计一种双列限姿导引侧充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方法】采用限姿板配合排种盘和护种盘分级限制引导种子侧充进入充种型孔前的姿态,同时利用径向突变结构辅助... 【目的】针对现有的机械式玉米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条件下播种质量下降的问题,设计一种双列限姿导引侧充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方法】采用限姿板配合排种盘和护种盘分级限制引导种子侧充进入充种型孔前的姿态,同时利用径向突变结构辅助种子自重清种,实现高速精量排种作业。结合玉米种子的形状特征与尺寸,分析种子分级限姿导引侧充的原理,确定关键部件的基本结构参数。运用离散元法与多体动力学(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nd multi-body dynamics, DEM-MBD)耦合的方法,以型孔插件顶部宽度、护种盘后侧高度以及护种盘底部角度为试验因素,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与漏播指数为评价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仿真试验,并开展台架试验验证仿真试验的可靠性。【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12 km/h时,型孔插件顶部宽度为4.65 mm、护种盘后侧高度为5.10 mm、护种盘底部角度为81.86°时,玉米排种质量最优,此时排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分别为92.18%、5.13%和2.69%。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12 km/h时,排种合格指数为91.45%,与仿真试验的相对误差为0.79%,仿真优化试验结果可靠;在作业速度为8~16 km/h时,合格指数均大于90%,重播指数均小于7%,漏播指数均小于4%,且排种效果优于传统的勺轮式排种器。【结论】设计的排种器对作业速度的适应性较好,满足玉米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式排种器 精量播种 高速播种 玉米 限姿导引 DEM-M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接软土基坑高铁桥梁变形的轴力伺服主动控制方法
12
作者 涂启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141,共6页
近接运营高铁桥梁的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而高铁桥梁变形的控制标准极为严格,仅通过加强基坑变形被动控制措施,很难实现毫米级变形控制目标。本文依托一近接高铁桥梁软土深基坑工程,提出高铁桥梁变形的轴力伺服直接与间接两种主动控制方... 近接运营高铁桥梁的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而高铁桥梁变形的控制标准极为严格,仅通过加强基坑变形被动控制措施,很难实现毫米级变形控制目标。本文依托一近接高铁桥梁软土深基坑工程,提出高铁桥梁变形的轴力伺服直接与间接两种主动控制方法,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两种轴力伺服主动控制方法通过适时调整伺服轴力均能严格控制高铁桥梁墩台与桩基变形;随着基坑开挖两种轴力伺服主动控制方法所需施加的轴力近似呈线性增长,轴力伺服间接控制方法所需施加的轴力约是轴力伺服直接控制方法的2.0倍;基坑地下连续墙与排桩组成的门式刚架结构能够有效承担轴力伺服控制方法施加的轴力,减少对围护结构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桥梁 软土深基坑 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轴力伺服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转速范围的同步伺服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一兵 樊卓远 +2 位作者 刘姣 李匡正 朱小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07,共7页
传统基于定向磁场控制的同步伺服电机调速系统难以在宽转速范围内实现高精确的转速控制,在低速区间甚至会出现失速。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宽转速范围的同步伺服系统无传感器高精度控制策略,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器的无位置传感器结构,对中... 传统基于定向磁场控制的同步伺服电机调速系统难以在宽转速范围内实现高精确的转速控制,在低速区间甚至会出现失速。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宽转速范围的同步伺服系统无传感器高精度控制策略,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器的无位置传感器结构,对中高转速区间内电机转速及符号进行精确估算与控制;同时通过带Luenberger观察器和参考模型的控制策略,解决低速区间下无法实现精确控制的问题。搭建实验样机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中高转速区间可以得到较小的伺服电机转速和位置跟踪偏差值,同时低速区间的跟踪精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高精度控制 宽转速范围 无迹卡尔曼滤波器 Luenberger观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准线与高通滤波方法的大跨度桥上轨道精调方案论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社会 张雨潇 +1 位作者 周丽 时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3-624,共12页
为剖析高速铁路大跨度桥上轨道不平顺调控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效果,将大跨度桥上轨道线形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结合,在综合考虑大桥温度变形、线路随机不平顺和线形拟合偏差的条件下,研究多基准线法的技术原理,分析不同轨道不平顺滤波波长... 为剖析高速铁路大跨度桥上轨道不平顺调控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效果,将大跨度桥上轨道线形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结合,在综合考虑大桥温度变形、线路随机不平顺和线形拟合偏差的条件下,研究多基准线法的技术原理,分析不同轨道不平顺滤波波长条件下高速列车车体垂向加速度变化规律,提出高通滤波法的滤波原则。在此基础上依据垂向偏差和60 m中点弦测值分析多基准线与高通滤波方法在处理轨道不平顺方面的时域特征,通过计算功率谱密度对比了2种方法在处理轨道不平顺方面的频域特征。通过论证调整效果,揭示了二者在理论特性和应用效果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多基准线法应在温度每变化7℃设置一条基准线,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对不同跨度、不同类型桥上轨道线形的通用性较差;2)高通滤波法则应采用200 m作为滤波波长,该方法通用性强,但施工现场需依赖滤波软件完成运算;3)2种方法均可有效剔除大跨桥温度变形引起的长波不平顺,消除60 m中点弦测值在大跨度桥上跨中和主塔位置的趋势项,均可用于评判大跨度桥上轨道平顺性状态;4)应用高通滤波法制定的精调方案起道量更小,且调整后平顺性更优,这是由于多基准线受轨道线形设计参数限制,其长波平顺性相比滤波线形略差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桥梁 轨道不平顺 精调方案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5
作者 赵志财 于海 +2 位作者 万秋华 赵长海 李勇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1,共11页
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在机械精密制造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与其他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相比,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实现大量程测量等优点,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为进一步开展光... 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在机械精密制造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与其他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相比,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实现大量程测量等优点,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为进一步开展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研究,文中分析了三种光栅直线位移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归纳整理了三种光栅直线位移测量的研究进展,并总结现有研究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基于莫尔条纹的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受限于衍射极限的影响,分辨力难以进一步提高,基于衍射光栅的直线位移测量技术难以实现绝对位置测量,基于图像处理算法的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存在集成化程度较低、测量范围有限等缺点,展望了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开展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直线位移测量 高精度 高分辨力 大量程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面光投影成像的直线位移测量系统
16
作者 赵志财 于海 +3 位作者 万秋华 梁立辉 张红鑫 曾琪峰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41,共10页
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的图像式位移测量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容错性,是一种新型数字化位移测量技术。为了减小测量系统体积,同时实现高分辨率直线位移测量,设计基于球面光投影成像的直线位移测量系统。首先,采用球面光投影的放大作用,设计球... 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的图像式位移测量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容错性,是一种新型数字化位移测量技术。为了减小测量系统体积,同时实现高分辨率直线位移测量,设计基于球面光投影成像的直线位移测量系统。首先,采用球面光投影的放大作用,设计球面光投影成像放大光路,并根据光波平面模型对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像素灰度值进行补偿。接着,为了在单码道上实现绝对位置测量与编码元素区分,设计伪随机序列的编码方式及基于宽度阈值的译码方法。然后,为实现亚像素级直线位移测量并提高系统精度,设计直线位移细分算法与多质心融合算法。最后,设计实验装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所设计的实验装置测量光路高度仅有5 mm。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在250 mm的量程范围内,实现理论分辨力为5 nm,误差范围为-3.3~3.6μm,补偿后误差范围为-0.6~1μm的直线位移测量。所做的研究,可在减小系统体积的同时实现高分辨力直线位移测量,为开展高分辨力直线位移测量研究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光投影成像 图像式直线位移测量 高鲁棒性 高容错性 高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量播种机种子运移过程与装置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光宇 衣淑娟 +4 位作者 王淞 李帅霏 李衣菲 陶桂香 毛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共9页
精量播种是现代农业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精量播种机是实现高速、精量、节本增效的重要载体。种子在精量播种机内的运移过程主要由充种、携种、清种和导种4个环节组成。以种子在精量播种装置内的运移过程为基本分类,分别梳理了国内... 精量播种是现代农业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精量播种机是实现高速、精量、节本增效的重要载体。种子在精量播种机内的运移过程主要由充种、携种、清种和导种4个环节组成。以种子在精量播种装置内的运移过程为基本分类,分别梳理了国内外精量播种机4个环节对应装置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得出无伤充种、平稳携种、有效清种和精确导种是提升精量播种技术精度和效率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对播种作业过程的精量化、有序单粒化、株距均匀化、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需求,指出了未来精量播种机种子运移过程与装置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气力式充种环节中的气室压损最小化、电驱动排种环节中的精准控制技术、多级气力式清种环节中的种子有序单粒化,以及全约束导种环节中的“零速投种”原理和装置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精量播种技术的精度和效率,为满足现代农业对节能、高速、高效精量播种作业需求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量播种 种子运移 有序单粒化 零速投种 高速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式高精度时统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张法瑞 李玉泉 +5 位作者 李步云 徐飞 范满义 王杨睿 史黎明 李子欣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0,共9页
针对高速电磁推进系统的大规模集群和高精度时统需求,提出一种集群式高精度时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分层架构,硬件以DSP+ARM+FPGA为核心,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展示。通过同步触发、时间同步和多源数据融合,... 针对高速电磁推进系统的大规模集群和高精度时统需求,提出一种集群式高精度时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分层架构,硬件以DSP+ARM+FPGA为核心,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展示。通过同步触发、时间同步和多源数据融合,大幅提高了时统融合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同时监测40个分布式测控装置;支持每百μs并行采集20 480路通道数据的功能;分布式装置时间同步精度达μs级。该系统为高速电磁推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磁推进系统 集群 高精度 时统监测 时间同步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LS的高精度位移测量算法的硬件加速设计
19
作者 陈昊然 王天昊 +5 位作者 路美娜 宋茂新 罗环 吴晓宇 骆冬根 裘桢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1,共11页
针对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对高速位移测量算法的运行速度、可移植性及降低研发成本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高层次综合(high-level synthesis, HLS)技术的高精度测量算法的硬件加速设计方法。使用HLS技术实现C++语言到Verilog语言的综合,针对高... 针对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对高速位移测量算法的运行速度、可移植性及降低研发成本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高层次综合(high-level synthesis, HLS)技术的高精度测量算法的硬件加速设计方法。使用HLS技术实现C++语言到Verilog语言的综合,针对高精度位移测量算法设计策略,利用HLS技术中的流水化和数组重构等优化技术进行硬件加速,并将其封装为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IP)核,提高算法的可移植性。以Xilinx公司的Kintex-7系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芯片XC7K325TFFG676为载体的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整个算法耗时91.8μs,相比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单元将运行时间缩短了308.2μs,测量精度达到44.44 nm,稳定性为49.20 nm,线性度为0.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综合技术 位移检测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硬件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速目标测量的射频(微波)相位调制激光雷达技术
20
作者 张博华 杜军 张元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1,共6页
为了实现对高速目标的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方法的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简称微波激光雷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调制器将射频(微波)信号加载到激光雷达的出射激光上,再由Fabry-Perot干涉仪和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将射频(微波)信... 为了实现对高速目标的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方法的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简称微波激光雷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调制器将射频(微波)信号加载到激光雷达的出射激光上,再由Fabry-Perot干涉仪和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将射频(微波)信号从激光雷达接收的目标回波信号光上解调下来,通过测量射频(微波)信号来获取目标信息。微波激光雷达既保留了激光雷达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又发挥了微波雷达高速度测量范围、抗大气湍流的优势,从而为高速目标的探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产生、接收和处理射频(微波)信号,对旋转硬目标和气溶胶模拟目标(如高速导弹及其激波场)的速度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激光雷达可以对马赫数在4.4内的高速目标及其激波场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目标测量 微波相位调制 激光雷达 微波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