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串联式仿生复合悬架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李占龙 周俊贤 +4 位作者 张正 高山铁 刘志奇 墨海波 郝鹏祥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48,100,共8页
针对高速-重载履带式全地形车悬架减振性能提高的问题,将扭杆弹簧与仿生“Z”字形缓冲结构结合,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抗冲击能力强的串联式仿生复合悬架系统。以单个悬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真建模和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研究表明,... 针对高速-重载履带式全地形车悬架减振性能提高的问题,将扭杆弹簧与仿生“Z”字形缓冲结构结合,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抗冲击能力强的串联式仿生复合悬架系统。以单个悬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真建模和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研究表明,串联式仿生复合悬架系统静、动态特性参数值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相同路面等级下,随着车速增加,串联式仿生复合悬架系统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和悬架动挠度均方根的相对增长率均有降低;随着路面等级和车速的增加,串联式仿生复合悬架系统车身垂向加速度传递率(1.7%~2.4%)的数值呈下降趋势;串联式仿生复合悬架在2~3 Hz出现共振峰,避开了人体的敏感频率段(4~8 Hz),表现出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符合悬架设计要求。该系统的提出也为高速-重载履带式全地形车悬架提升减振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重载 履带式 仿生学 悬架 串联式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荷和温度对CuSn12Ni2-C-GZ铜合金润滑磨损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振华 张帆 +2 位作者 成凌锋 王其良 王建梅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5,共8页
为研究风电齿轮箱行星齿轮用滑动轴承在重载低速工况下的润滑磨损特性,以滑动轴承拟用铸造锡青铜材料CuSn12Ni2-C-GZ铜合金为对象,考察其在不同载荷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其在高温重载下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 为研究风电齿轮箱行星齿轮用滑动轴承在重载低速工况下的润滑磨损特性,以滑动轴承拟用铸造锡青铜材料CuSn12Ni2-C-GZ铜合金为对象,考察其在不同载荷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其在高温重载下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CuSn12Ni2-C-GZ铜合金在混合润滑下的摩擦因数在0.05~0.07范围内,载荷变化对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的影响较大,高载荷下温度变化对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的影响较大;相同参数下,室温时的比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75℃时的比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室温时随着载荷增大,CuSn12Ni2-C-GZ铜合金磨损机制从轻微的磨粒磨损转变为塑性变形磨损;75℃时随着载荷增大,磨损机制从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轻微的剥层磨损转变为氧化磨损、黏着磨损、严重塑性变形磨损和剥层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n12Ni2铜合金 润滑磨损特性 滑动轴承 低速重载 风电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1)高速列车隧道交变压力载荷特征研究
3
作者 马瑶 梅元贵 +1 位作者 刘堂红 方丰彦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91,共12页
为评估400 km·h^(-1)高速列车在设计速度350 km·h^(-1)隧道条件下运行的适应性,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在不同隧道长度下及不同运行速度下、隧道内通过和交会时车体表面不同测点处的压力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隧道长... 为评估400 km·h^(-1)高速列车在设计速度350 km·h^(-1)隧道条件下运行的适应性,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在不同隧道长度下及不同运行速度下、隧道内通过和交会时车体表面不同测点处的压力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隧道长度和列车速度对交变压力载荷循环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00 km·h^(-1)高速列车在隧道内通过或交会时,同一车厢不同测点的压力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较为一致的规律,沿车体纵向和垂向测点的压力变化幅度差异均较小;单列车以400 km·h^(-1)速度通过不同长度隧道时的等效压力载荷幅值和均值分别为1.9~2.6 kPa和-1.8~-2.4 kPa,而2列车在不同长度隧道内交会时则分别增大为4.7~7.0 kPa和-3.6~-5.4 kPa,且随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等效压力载荷幅值也大幅度提升;列车以300,350和400 km·h^(-1)速度通过隧道时车体表面压力变化中幅值较大的载荷循环分别为4个半循环、2个半循环+1个全循环及2个半循环,而在隧道内交会时分别为4个半循环、2个半循环和2个半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学 400 km·h^(-1)高速列车 隧道通过 隧道交会 车体交变压力 载荷特性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连铸连轧用静动压油膜轴承润滑特性分析
4
作者 李炫儒 王建梅 +1 位作者 邵元朝 袁彦伟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4,共7页
静动压油膜轴承是薄板连铸连轧中的重要零件之一,随着轧制技术的提高,轧辊所受的压力和摩擦力越来越大。为探究轧机静动压油膜轴承的承载能力,以薄板连铸连轧机油膜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高偏心率下油膜流体域进行... 静动压油膜轴承是薄板连铸连轧中的重要零件之一,随着轧制技术的提高,轧辊所受的压力和摩擦力越来越大。为探究轧机静动压油膜轴承的承载能力,以薄板连铸连轧机油膜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高偏心率下油膜流体域进行数值计算,研究静压油腔形状、布置方式和轴颈转速对油膜压力和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腔形状对油膜压力和承载力影响较大,当各油腔形状等效面积相同时,矩形静压油腔的油膜压力和承载力最大,然后依次为圆形和椭圆形静压油腔;油腔的布置方式对油膜压力和承载力影响较大,当油腔位于承载区且不发生偏移时油膜压力和承载力达到最高;在低速重载情况下,转速与油膜压力和承载力呈正相关,但是转速对两者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动压油膜轴承 润滑特性 低速重载 高偏心率 油膜压力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重载斜齿轮传动摩擦动力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伍辉 李会兰 +1 位作者 黄开胜 张旭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为探究高速重载斜齿轮传动的摩擦动力学特性,研究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和时变摩擦系数对齿轮动力学特性与混合润滑耦合效应的影响。首先,利用势能法和切片理论计算斜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并建立耦合摩擦效应的斜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基... 为探究高速重载斜齿轮传动的摩擦动力学特性,研究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和时变摩擦系数对齿轮动力学特性与混合润滑耦合效应的影响。首先,利用势能法和切片理论计算斜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并建立耦合摩擦效应的斜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斜齿轮接触分析和弹流润滑理论建立混合弹流润滑模型;最后,采用迭代耦合方法求解动力学与混合弹流润滑耦合模型,研究在动力学与混合弹流润滑耦合作用下的动态啮合特性和润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动载荷下的时变摩擦系数产生大幅度波动,且相较于静载荷摩擦系数的值也有较明显的下降;耦合摩擦效应的动态啮合力可以有效地模拟齿轮的真实啮合状态;动载荷对混合弹流润滑效应有显著影响,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在压力一次峰值处存在明显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高速重载 摩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摩擦动力学的斜齿轮动态啮合效率计算方法
6
作者 李会兰 韩程 +1 位作者 黄开胜 向路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178,共7页
为解决斜齿轮啮合效率计算方法中未考虑动态特性与齿面摩擦的耦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齿轮动态载荷和摩擦系数迭代耦合的啮合效率计算方法。建立斜齿轮动力学与混合弹流润滑耦合模型,通过迭代耦合方法求解摩擦系数和动态载荷,建立考... 为解决斜齿轮啮合效率计算方法中未考虑动态特性与齿面摩擦的耦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齿轮动态载荷和摩擦系数迭代耦合的啮合效率计算方法。建立斜齿轮动力学与混合弹流润滑耦合模型,通过迭代耦合方法求解摩擦系数和动态载荷,建立考虑时变摩擦系数和动态载荷的啮合效率计算模型,计算耦合作用下斜齿轮的动态啮合效率,分析动态载荷和摩擦系数对啮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齿面摩擦的动态啮合力能有效模拟齿轮真实啮合状态;动态载荷和摩擦系数迭代耦合下的斜齿轮平均啮合效率为99.67%,幅值波动频繁,而经验公式下的平均啮合效率为99.71%,变化趋势相对平滑;动态载荷和摩擦系数迭代耦合的啮合效率计算方法可以有效计算斜齿轮的动态啮合效率,对齿轮传动效率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动态啮合效率 摩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日标准列车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结构体系受力特征
7
作者 林文康 王继军 王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由于中国、欧洲、日本三地无砟轨道发展路径不同,无砟轨道结构体系采用的列车竖向设计荷载也有所区别。为了得到无砟轨道最不利设计荷载,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单元式无砟轨道结构和连续式无砟轨道结构在上述三种标准列车荷载下的结... 由于中国、欧洲、日本三地无砟轨道发展路径不同,无砟轨道结构体系采用的列车竖向设计荷载也有所区别。为了得到无砟轨道最不利设计荷载,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单元式无砟轨道结构和连续式无砟轨道结构在上述三种标准列车荷载下的结构受力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单轴荷载和转向架荷载,本文提出了等效轴距的概念,分析了单元式轨道结构等效轴距与结构体系总体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标准列车荷载在单元式无砟轨道和连续式无砟轨道之间都存在差异,单轴荷载加载为单元式无砟轨道最不利加载方式,LM-71荷载加载为连续式无砟轨道最不利加载方式;计算得到了等效轴距范围为1.1~1.6 m,小于国内现行高速列车和货车机车轴距;提出了以单轴加载作为单元式无砟轨道设计荷载,以LM-71荷载加载作为连续式无砟轨道设计荷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受力特征对比 数值模拟 列车荷载 无砟轨道 中国标准 欧洲标准 日本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重载工况下基于精细接触区域的斜齿轮齿面闪温分布研究
8
作者 甘敬升 古代辉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7期76-81,共6页
为得到高速重载工况下斜齿轮传动副的齿面闪温分布情况,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斜齿轮齿面局部接触区域分析模型,推导了齿面接触相关函数,得到了接触点的相对滑动速度变化情况;基于此,考虑传动误差与承载变形,构建了基于局部接触区域的... 为得到高速重载工况下斜齿轮传动副的齿面闪温分布情况,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斜齿轮齿面局部接触区域分析模型,推导了齿面接触相关函数,得到了接触点的相对滑动速度变化情况;基于此,考虑传动误差与承载变形,构建了基于局部接触区域的斜齿轮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模型,从而获得了齿面载荷分布;依据Blok闪温理论,构建了局部接触区域下的闪温计算模型,进而得到了齿面瞬时接触温度。结果表明:考虑齿面间隙与传动误差下的基于精细接触区域的齿面承载闪温分布算法与传统ISO闪温计算方法、热弹流润滑算法相比,平均误差分别为8.3%和4.7%,且基于所提理论算法下得到的结果较传统ISO闪温计算方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高速重载 承载接触 载荷分布 齿面闪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车辆荷载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力 朱胜阳 +3 位作者 韦强文 王开云 王平 翟婉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74,82,共7页
为进一步探讨无砟轨道荷载设计参数取值,为我国时速400 km及以上高速铁路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撑,通过开展无砟轨道静力分析以及钢轨焊缝、车轮扁疤激励下车辆-轨道动力相互作用,揭示列车静、动力载荷特征及传递规律;同时根据轨道承载特... 为进一步探讨无砟轨道荷载设计参数取值,为我国时速400 km及以上高速铁路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撑,通过开展无砟轨道静力分析以及钢轨焊缝、车轮扁疤激励下车辆-轨道动力相互作用,揭示列车静、动力载荷特征及传递规律;同时根据轨道承载特点和无砟轨道设计原理,提出车辆竖向设计荷载取值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高速列车车轮扁疤和钢轨焊缝不平顺将造成显著的轮轨冲击,其轮载动载系数最大可达5.79,远高于现行规范取值;扣件系统对扁疤和焊缝不平顺引起的轮轨力高频成分衰减作用明显,扣件支反力的动载系数最大为2.64;(2)钢轨焊缝不平顺引起的轮轨冲击力随着车速提高以及焊缝不平顺幅值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建议500 km/h及以下高速铁路的钢轨焊缝平直度标准取0.2 mm/m;(3)列车轮载通过扣件支反力作用于轨道板,从传递特性的角度来说,以扣件支反力作为轨道板竖向设计荷载更为合理,其动载系数可取3.0,且能满足400 km/h及以上高速铁路的行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车辆载荷传递特性 动载系数 扣件支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可压缩性对高速航行体入水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瑾浩 崔乃刚 +2 位作者 刘晓健 潘恺 凡友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0,共7页
为研究流体的可压缩性对航行体高速入水的影响,对不同入水速度和不同入水角度的航行体入水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入水角度情况下,与不考虑流体可压缩性相比,随着航行体入水速度的增加,空泡尺寸逐渐减小、航行体阻力增大... 为研究流体的可压缩性对航行体高速入水的影响,对不同入水速度和不同入水角度的航行体入水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入水角度情况下,与不考虑流体可压缩性相比,随着航行体入水速度的增加,空泡尺寸逐渐减小、航行体阻力增大。考虑流体可压缩性引起的空泡尺寸偏差最大超过20%,入水运动轨迹速度方向的偏移程度最大可达1.7倍的差距。对于高速入水航行体,流体可压缩性对于流场参数的影响愈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入水 流体可压缩性 超空泡 载荷特性 流体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弹流理论的球轴承胶合失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敬贤旺 孟凡明 巩加玉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基于热弹流理论建立了适用于球轴承的胶合分析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方法获得了用来表征胶合程度的温度安全系数和膜厚安全系数在计算域中的分布.针对球轴承提出了其考虑乏油润滑影响的胶合失效判定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温度及膜厚对球轴承... 基于热弹流理论建立了适用于球轴承的胶合分析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方法获得了用来表征胶合程度的温度安全系数和膜厚安全系数在计算域中的分布.针对球轴承提出了其考虑乏油润滑影响的胶合失效判定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温度及膜厚对球轴承胶合失效的影响,不仅可以判断球轴承滚道与滚动体接触副之间是否发生胶合,还可以确定其发生胶合的具体区域及胶合程度.研究了不同入口油膜厚度、径向载荷和内圈转速对球轴承抗胶合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油膜厚度降低、径向载荷增大和内圈转速升高会增加球轴承胶合失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失效 球轴承 热弹流润滑 乏油润滑 高速重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重载大行程运动升降平台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倩宇 吴勇 李维嘉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9-324,共6页
[目的]为满足恶劣海况下舰船的大幅运动模拟需求,开展高速、重载、大行程运动升降平台的研发工作。[方法]针对运动平台的重载、高速及变参数特点,基于Adams仿真平台对采用重量平衡、4钢缆同步伺服驱动的高速升降平台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 [目的]为满足恶劣海况下舰船的大幅运动模拟需求,开展高速、重载、大行程运动升降平台的研发工作。[方法]针对运动平台的重载、高速及变参数特点,基于Adams仿真平台对采用重量平衡、4钢缆同步伺服驱动的高速升降平台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多电机同步驱动控制系统,并基于控制特性相似原理研制了1∶14的缩比高速升降平台。[结果]通过平台的响应特性试验,验证了控制系统具有同步性强、控制精度高的优点,运动平台可以良好地模拟恶劣海况下舰船的升沉运动。[结论]所设计的重量平衡、4钢缆同步伺服驱动的高速升降平台可填补舰船大幅升沉运动模拟领域的空白,并对类似运动模拟器的研发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平台 运动控制 高速重载 钢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速400 km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表面气动载荷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争龙 杨旸 +2 位作者 魏康 杜云超 梅元贵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65-1476,共12页
为研究隧道单列车通过和2列车等速中央交会时隧道内中央处和洞口内压力波动机制和特征,隧道内各测点气动载荷最大正负压值和最大压力峰峰值沿隧道长度方向的分布规律,隧道长度对隧道气动载荷最值的影响,列车速度对气动载荷最值大小、位... 为研究隧道单列车通过和2列车等速中央交会时隧道内中央处和洞口内压力波动机制和特征,隧道内各测点气动载荷最大正负压值和最大压力峰峰值沿隧道长度方向的分布规律,隧道长度对隧道气动载荷最值的影响,列车速度对气动载荷最值大小、位置和幅值频次的影响,以及基于隧道内最大压力峰峰值的最不利隧道长度的分布特征,采用一维非定常可压缩不等熵流动模型广义黎曼变量特征线法数值模拟方法和雨流计数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单列车通过和2列车等速交会的隧道相同位置测点压力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同;列车驶出隧道后,压力波形周期重复,与压缩波/膨胀波在隧道内传播的周期相同。2)在3种速度和0.5~10 km隧道长度范围内,单列车通过时,隧道内最大正压值在距离隧道入口200~600 m的位置;速度增加,部分长度隧道的最大负压值和最大压力峰峰值位置由隧道中央近进口端内一侧变为隧道中央近出口端内一侧。3)当时速为400 km时,单列车通过基于不同隧道压力最值的最不利长度相同,为1.3 km;2列车等速中央交会依次是1.4、0.94、1.2 km。4)隧道单列车通过和2列车等速中央交会的最高幅值等级分别可达到4800~5200 Pa和10000~10400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隧道 气动载荷 压力衰减 一维流动模型特征线方法 雨流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固结排水条件下上海原状饱和软黏土的动力特性试验
14
作者 戴世安 崔振东 廖红建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针对高铁列车荷载引起的地基长期沉降,既有动三轴试验研究往往忽略高铁运营期间存在间歇期、加载方式实际为分阶段加载的情况。基于此,本文通过一系列循环三轴试验研究间歇阶段固结排水条件下上海饱和软黏土在动应力影响下的动力特性,... 针对高铁列车荷载引起的地基长期沉降,既有动三轴试验研究往往忽略高铁运营期间存在间歇期、加载方式实际为分阶段加载的情况。基于此,本文通过一系列循环三轴试验研究间歇阶段固结排水条件下上海饱和软黏土在动应力影响下的动力特性,并探讨不同动应力和不同加载方式对土体轴向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动应力影响下,间歇期固结排水产生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增量随间歇阶段的后移始终呈非线性减小的发展趋势;当振次相同并且动应力幅值为10 kPa时,分阶段加载产生的累积塑性应变大约是连续加载的3倍;当振次相同并且动应力幅值为30 kPa时,连续加载产生的超孔压大约是分阶段加载产生的超孔压的5倍。分阶段加载使高铁地基产生更大的沉降,对高铁运营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荷载 原状饱和软黏土 分阶段循环加载 间歇固结排水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EGR的重型柴油机低速高负荷性能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贵升 沈颖刚 +2 位作者 郑尊清 尧命发 张韦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3,共7页
以低速高负荷为研究工况,重点研究增压系统、进气温度、废气再循环(EGR)方式和喷油控制策略对采用EGR技术的重型共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减小单级增压器的涡轮有效流通面积与压气机流量范围或采用两级增压系统都... 以低速高负荷为研究工况,重点研究增压系统、进气温度、废气再循环(EGR)方式和喷油控制策略对采用EGR技术的重型共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减小单级增压器的涡轮有效流通面积与压气机流量范围或采用两级增压系统都能有效提升EGR循环能力,同时改善NOx-燃油消耗率(BSFC)和NOx-碳烟(soot)的trade-off关系;随进气温度升高,EGR率的提升和NOx的降低逐渐受到涡前温度过高限制,但降低进气温度能同时显著改善NOx-soot和NOx-BSFC的trade-off关系;相比高压EGR,采用低压EGR能有效增强废气循环能力与增压系统做功能力,显著改善NOx-soot和NOxBSFC的trade-off关系并将NOx降至更低水平;降低喷油压力与推迟喷油定时相结合能在实现等NOx时降低soot.经主-后喷间隔角度和后喷油量优化,采用主喷加后喷射的多次喷射策略能进一步降低s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低转速 高负荷 废气再循环 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腔多油垫静压推力轴承膜厚高速重载特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于晓东 孙丹丹 +3 位作者 吴晓刚 隋甲龙 刘丹 付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50-1355,共6页
为了研究高速重载对静压推力轴承油膜厚度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润滑理论和摩擦学原理推导出环形腔多油垫静压推力轴承旋转工作台转速、载荷与间隙油膜厚度的关系,设计了油膜厚度测试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为了研究高速重载对静压推力轴承油膜厚度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润滑理论和摩擦学原理推导出环形腔多油垫静压推力轴承旋转工作台转速、载荷与间隙油膜厚度的关系,设计了油膜厚度测试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旋转工作台转速升高和承载增大,惯性流量、剪切和挤压热增大,润滑油粘度下降,致使油膜厚度变薄,局部出现油膜破裂和干摩擦,导致静压支承摩擦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推力轴承 环形腔多油垫 油膜厚度 高速重载特性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机座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17
作者 贺莹 梅江平 +1 位作者 方志炜 孙玉德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共9页
针对一种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机座的多目标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对码垛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工作空间分析及力学分析,得到机座所受的力和力矩的最大值。建立了机座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态对比试验,校验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静力学... 针对一种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机座的多目标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对码垛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工作空间分析及力学分析,得到机座所受的力和力矩的最大值。建立了机座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态对比试验,校验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静力学分析,得到机座的最大应力和位移。通过振动试验。获得机器人工作时机座所受激振力的频率。由以上测试与分析结果确定.以质量最小、最大位移最小为目标,以第1阶固有频率不降低、最大应力小于许用应力为约束条件。通过灵敏度分析选取设计变量,并以其取值范围为约束条件.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RSM法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近似模型,并通过了可信度验证,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NSGA一Ⅱ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了优化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在保证强度、刚度及振动稳定性的情况下,质量减轻了8.7%,验证了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重载 机座 多目标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电气化铁路钢轨电位监测系统 被引量:6
18
作者 艾兵 董安平 +2 位作者 吴广宁 周利军 雷栋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72,共6页
重载高速电气化铁路区段由于牵引电流大和钢轨对地漏泄电阻高,导致的钢轨电位偏高对人身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本文阐述了钢轨电位的产生机理,分析了其基本特性,并用实测波形和仿真数据验证了钢轨电位偏高情况频繁发生。提出了研究钢轨... 重载高速电气化铁路区段由于牵引电流大和钢轨对地漏泄电阻高,导致的钢轨电位偏高对人身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本文阐述了钢轨电位的产生机理,分析了其基本特性,并用实测波形和仿真数据验证了钢轨电位偏高情况频繁发生。提出了研究钢轨电位监测系统的必要性,从监测系统中的采集系统、GPS授时同步系统、抗干扰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上分析得到,建立高速重载电气化铁路钢轨电位监测系统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重载 电气化铁路 钢轨电位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路基动力试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聂如松 冷伍明 +1 位作者 张家生 余志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101,共6页
针对室内铁路路基动力模型试验加载面临的困难及列车荷载较复杂这一特点,研制了大型轨道-路基动力试验系统,介绍该系统的主要构成、功能特点及工作原理。在室内进行轴重分别为23t、25t、28t、30t,速度为80km/h的路基动力响应试验。试验... 针对室内铁路路基动力模型试验加载面临的困难及列车荷载较复杂这一特点,研制了大型轨道-路基动力试验系统,介绍该系统的主要构成、功能特点及工作原理。在室内进行轴重分别为23t、25t、28t、30t,速度为80km/h的路基动力响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新颖、技术先进、稳定性能好,能较真实地产生列车竖向荷载,为室内开展大比例尺路基模型试验提供了重要平台,目前该系统已用于多项重载铁路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动力响应长期动力性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 路基 试验系统 路堤 高速铁路 重载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400km·h^(-1)高速列车作用于声屏障的脉动风荷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施洲 杨仕力 +1 位作者 蒲黔辉 邓跞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11,共9页
针对350~400km·h^(-1)高速列车作用于声屏障的脉动风荷载问题,基于三维非稳态的k-ε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移动网格的数值仿真计算多种车速、多种屏轨距条件下列车通过声屏障区域的动态风场过程,得出声屏障各部位的脉动风荷载时程曲... 针对350~400km·h^(-1)高速列车作用于声屏障的脉动风荷载问题,基于三维非稳态的k-ε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移动网格的数值仿真计算多种车速、多种屏轨距条件下列车通过声屏障区域的动态风场过程,得出声屏障各部位的脉动风荷载时程曲线等各类结果数据及多种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00~400km·h^(-1)列车脉动风荷载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加速增大,与声屏障至线路中心距离呈现近双曲线性反比关系,风压值分布沿声屏障高度呈现底部大、顶部小的规律;理论计算风压值及其与实测列车脉动风荷载时程曲线形状、参数影响规律等均相符较好,部分计算风压量值略大于实测值,原因在于计算中列车及声屏障模型光滑表面的模拟方法忽略了实际粗糙表面的风阻等因素。在仿真与实测的基础上,提出380~400km·h^(-1)高速列车脉动风荷载的最大风压取值建议及广义振动频率范围1.96~4.79Hz等动力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声屏障 列车脉动风荷载 风压值 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