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CT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复合指标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牡兰 斯琴格日勒 +1 位作者 白力嘎 其木格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4-922,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和外周血炎症复合指标特点,联合二者探讨其对儿童支原体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和外周血炎症复合指标特点,联合二者探讨其对儿童支原体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37例,普通7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影像学特征。对MPP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25)和预后良好组(n=8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正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验证模型对MPP患儿转归良好的预测效能和净效益。结果:相较于普通MPP组,重症MPP组发热热程更长、多数出现IgG、PLT、NLR水平显著升高,疾病转归多出现预后不良(P<0.05),观察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征发现,普通MPP患儿两肺纹理清晰,未见异常密度灶、两肺纹理增多,重症MPP患儿右下肺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清、两肺纹理增多,左下肺见斑片状高密度影,支气管肺炎伴部分病灶实变。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间的临床特征显示,发热程度、IgM、IgG、IgA、PLT、支气管充气征和肺实变影类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NLR、CRP、PCT、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充气征和肺实变影类型是MPP患儿疾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子。基于上述影响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显示AUC=0.827,具有较高预测效能,且校正曲线贴近理想曲线,DCA曲线验证预测概率高达79.3%,表示该列线图具有较高的预测净效益。结论:PLT、NLR、CRP、PCT、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充气征和肺实变影类型是MPP患儿疾病转归的独立预测因子,HRCT影像学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复合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儿童MPP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MPP患儿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高分辨率CT 肺炎 支原体 疾病转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分析
2
作者 龚玲 舒畅 冉海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3-508,共6页
目的 分析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临床资料,提高对儿童CTD-IL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53例CTD-ILD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HRCT、肺功能、治疗及转归等。结果 53例CTD-ILD患儿中,23... 目的 分析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临床资料,提高对儿童CTD-IL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53例CTD-ILD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HRCT、肺功能、治疗及转归等。结果 53例CTD-ILD患儿中,23例诊断CTD的同时经HRCT评估诊断为ILD,4例以ILD起病,26例CTD诊断ILD的时间跨度为15天~7年余。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为咳嗽(47.2%)、气促(28.3%)和啰音(26.4%),但有21例患儿无呼吸道症状,依据HRCT诊断ILD。胸部HRCT显示斑片影(64.2%)、条絮/条片影(55.6%)、条索影(37.7%)、网格/蜂窝影(24.5%)、囊状低密度影(24.5%)、磨玻璃影(22.6%)等。肺功能异常以弥散功能下降(46.5%)、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9.5%)和小气道功能障碍(32.6%)为主。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治疗后,48例患儿临床症状有好转。胸部HRCT:20例有好转,21例无明显变化,6例进展;肺功能:17例有好转,11例无明显变化,3例进展,8例正常。结论 儿童CTD-ILD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胸部HRCT及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病变,需积极完善检查并定期随访;治疗方案主要是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制剂,但生物制剂在儿童中的应用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临床特征 胸部高分辨率CT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间质病变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慕芝 付强 +2 位作者 扶琼 杨程德 李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9-363,384,共6页
目的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住院的RA患者... 目的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住院的RA患者,比较RA有ILD组(RA-ILD组)及RA无IL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主动吸烟、被动吸烟、用药史及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指标,分析RA-IL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评分系统量化肺部高分辨CT(HRCT)表现的方法对肺部HRCT进行评分,评估RA-ILD的严重程度,分析上述指标与RA-IL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17例RA患者,男性32例,女性85例;其中35例合并ILD(29.9%,35/117)。RA-ILD组中54.3%(19/35)有呼吸道症状。RA-ILD组患者年龄、起病年龄均明显高于RA无ILD组(P=0.000 4,P=0.000 08);RA-ILD组主动吸烟患者、被动吸烟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RA无ILD组(P=0.001,P=0.005),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是RA-ILD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RA患者ILD程度较女性严重(P=0.023 6);男性RA患者出现ILD的时间早于女性(P=0.011 3);起病年龄越大,发生ILD越快(P=0.004 2,r=-0.472 0);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ILD程度倾向于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P=0.055 3)。ILD严重程度与既往是否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无关(P>0.05)。结论首次发现被动吸烟是RA发生ILD的独立危险因素;约半数RA-ILD患者呼吸道症状轻微,应及时行肺部HRCT检查以早期诊断;RA-ILD患者中,老年、男性、抗CCP抗体阳性者预示病情较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 高分辨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高分辨CT表现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海兰 熊曾 +2 位作者 刘进康 李懿莎 周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4-939,共6页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间质病变(connective tissue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结缔组织病患者...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间质病变(connective tissue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结缔组织病患者127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或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缔组织病,且HRCT证实存在肺间质病变,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肺部HRCT影像表现。结果:127例患者结缔组织病分类包括类风湿关节炎36例(28.3%),皮肌炎及多肌炎34例(26.8%),系统性硬化症31例(24.4%),干燥综合征18例(14.2%),混合性结缔组织病7例(5.5%),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0.8%)。根据HRCT表现分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77例(60.6%),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46例(36.2%),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ymphocyt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LIP)2例(1.6%),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1例(0.8%),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1例(0.8%)。36例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HRCT表现为UIP(24例,66.7%)和NSIP(12例,33.3%)。34例皮肌炎及多肌炎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HRCT表现为NSIP(32例,94.1%),UIP和COP(各1例,各占2.9%)。31例系统性硬化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HRCT表现为NSIP(21例,67.8%)和UIP(9例,29.0%),LIP(1例,3.2%)。18例干燥综合征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HRCT表现为NSIP(9例,50.0%),UIP(8例,44.4%)和LIP(1例,5.6%)。7例混合型CTDILD的HRCT表现为UIP(4例,57.1%)和NSIP(3例,42.9%)。系统性红斑狼疮仅见1例AIP。结论:不同类型CTD-ILD的HRCT表现具有相对独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间质病变 高分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例常见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妍华 蒲丹 +5 位作者 罗静 胡楠 冯秀媛 吕晓虹 郝志明 何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8-603,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见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47例常见CTD-IL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及胸部高... 目的探讨常见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47例常见CTD-IL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及胸部高分辨CT等临床资料。结果147例常见CTD-ILD患者,平均年龄(56.2±12.3)岁,女性为主(72.1%)。皮肤病变(51.7%)、乏力(50.3%)最为常见,高于呼吸系统症状如气短(47.6%)、咳痰(36.0%)、咳嗽(32.0%)。近一半(49.6%)患者出现低氧血症,肺功能改变多表现为混合性通气障碍伴弥散功能障碍。肺部影像学以磨玻璃影(78.3%)为主要特征,最常见影像学分型是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占67.2%。随访时间1~3.5年,期间病死率26.2%,其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66.7%)高于系统性硬化症(SSc)(15.1%)、类风湿性关节炎(RA)(15.1%)及干燥综合征(SS)(3.0%)。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14例(42.4%)及原发疾病急性进展11例(33.3%)。结论常见CTD-ILD患者好发于女性,皮肤改变、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生率高于气短、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病死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感染及疾病急性进展,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诊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临床表现 胸部高分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相关病理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晓莹 张令羽 +3 位作者 周怀琪 冯颖 蒋鹏 房斌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 :分析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3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和疾病对照组 14例分别行HRCT扫描、组织病理学检查 (包括HE、Masson氏三色染色 )及免疫组化。结果 :早期组中肺小叶间隔增厚 81.2 5... 目的 :分析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3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和疾病对照组 14例分别行HRCT扫描、组织病理学检查 (包括HE、Masson氏三色染色 )及免疫组化。结果 :早期组中肺小叶间隔增厚 81.2 5 % ,肺内渗出毛玻璃影 18.75 % ,肺内小结节影 66.67% ,胸膜下曲线 12 .5 % ;中、晚期组中肺小叶间隔纡曲、僵直、变形 85 .71% ,支气管血管束纡曲、僵直 3 5 .71% ,范围较广的肺气肿 3 2 .14 % ,蜂窝肺 2 8.5 7% ,胸膜增厚3 9.2 9%。结论 :HRCT是一种安全、反映准确、无创性的诊断ILD的手段 ,经与病理对照 ,毛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小结节影、网状影和胸膜下曲线是ILD早期征象 ;而肺小叶间隔纡曲、僵直、变形 ,支气管血管束纡曲、僵直 ,范围较广的肺气肿及蜂窝肺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性疾病 高分辨率CT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改变的HRCT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旭升 邹利光 +3 位作者 白莉 张松 王长征 梁开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探讨哮喘和COPD患者段和亚段支气管重塑的差异。方法哮喘34例,COPD 32例,正常对照2... 目的通过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探讨哮喘和COPD患者段和亚段支气管重塑的差异。方法哮喘34例,COPD 32例,正常对照24例,胸部HRCT扫描,对双上肺尖段及亚段、双下肺后基底段及亚段支气管进行描述性观察和定量分析,采用支气管自动分析软件Thoracic VCAR分别测量4支段和亚段支气管的壁厚度(wall thickness,WT)、腔内径(inner diameter,Din)、壁面积(wall area,WA)和壁面积百分比(WA%),并计算平均值,分析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哮喘和COPD患者支气管改变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和管腔变窄。哮喘和COPD患者段支气管各参数的组间比较:WT和WA无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Din小于COPD(P<0.05);哮喘WA%大于COPD(P<0.05)。哮喘和COPD患者亚段支气管各参数的组间比较:哮喘WT、WA和WA%均小于COPD(P<0.05);哮喘Din大于COPD(P<0.05)。结论哮喘和COP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重塑,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和管腔变窄,哮喘患者的气道重构在段和亚段支气管均较明显,COPD患者的气道重构在亚段支气管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分辨率CT 气道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T炸药熔铸结晶成型过程μCT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田勇 刘石 +3 位作者 张伟斌 戴斌 周红萍 罗观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利用微焦点工业CT(μCT)对TNT炸药熔铸结晶成型过程进行了在线监测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型过程TNT炸药结晶与成型质量的三维细观结构及其分布的演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炸药结晶凝固速度在初始阶段最快,随后逐渐降低;在凝固过程中缩孔存... 利用微焦点工业CT(μCT)对TNT炸药熔铸结晶成型过程进行了在线监测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型过程TNT炸药结晶与成型质量的三维细观结构及其分布的演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炸药结晶凝固速度在初始阶段最快,随后逐渐降低;在凝固过程中缩孔存在逐渐增大直至稳定、交联的现象;靠近侧壁和底部部位的缩孔少、CT值高,相应密度值也高。在保温、不补缩状态下熔态TNT浇铸凝固后的细小缩孔率为7.13%,集中缩孔与细小缩孔体积之和大于所浇铸悬浮液体积的20%;药柱下部与中下部直至中部截面的线密度差约1.5%~8%,表层与浅表层直至靠近中心部位的线密度差则达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微焦点工业CT(μCT) TNT炸药 熔铸成型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肺部受累胸部高分辨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宋兰 杜华阳 +3 位作者 陈茹萱 隋昕 宋伟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肺部受累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的影像学分型,提高对RA肺部受累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61例确诊RA伴肺部受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病史、肺部活检病理、肺泡灌洗或肺功能检查...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肺部受累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的影像学分型,提高对RA肺部受累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61例确诊RA伴肺部受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病史、肺部活检病理、肺泡灌洗或肺功能检查等将RA相关肺部病变(RA-LD)进行影像学分型,并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161例RA-LD患者男56例、女105例,确诊RA-LD时平均年龄(60.7±12.8)岁(14~85岁),包括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样改变87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样改变44例、机化性肺炎样改变10例、淋巴细胞性肺炎样改变7例、小气道病变(SAD)9例、其他表现4例。UIP样改变组平均年龄最大[(63.3±12.1)岁]、吸烟比率最高(41.4%),SAD及其他组平均年龄最小[(54.7±15.1)岁]且均无吸烟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1)。70例(43.5%)RA-LD患者合并胸膜病变。结论RA累及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最主要的表现是间质性改变,以UIP和NSIP样改变为主;RA患者应尽早做肺HRCT以了解肺部受累与否及相关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高分辨 肺部病变 影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听道狭窄合并耳蜗神经管狭窄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劲松 杨勇 +1 位作者 魏梦绮 徐俊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7-179,183,共4页
目的研究内听道(IAC)狭窄合并耳蜗神经管(CNC)狭窄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内听道狭窄(30个内听道)合并耳蜗神经管狭窄的高分辨CT及其中5例MRI表现,并通过CT测量相应耳蜗神经管与内听道宽度,同时与颞骨CT显示中耳炎对照... 目的研究内听道(IAC)狭窄合并耳蜗神经管(CNC)狭窄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内听道狭窄(30个内听道)合并耳蜗神经管狭窄的高分辨CT及其中5例MRI表现,并通过CT测量相应耳蜗神经管与内听道宽度,同时与颞骨CT显示中耳炎对照组(30例60个内听道)的相应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 CT显示病变组耳蜗神经管和内听道均有不同程度狭窄,平均耳蜗神经管宽度为(0.72±0.38)mm,平均内听道宽度为(2.31±0.46)mm,两者呈正相关(r=0.552,P<0.01),即二者宽度具有一致性。中耳炎对照组平均耳蜗神经管宽度为(2.02±0.20)mm,平均轴位内听道宽度为(4.62±0.63)mm。病变组与中耳炎对照组内听道宽度与耳蜗神经管宽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98,P<0.01;t=-21.351,P<0.01)。内听道薄层MRI可以显示耳蜗神经管狭窄及耳蜗神经发育不良征象。结论内听道狭窄常合并耳蜗神经管狭窄,后者会引起耳蜗神经发育异常,进而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容积高分辨 CT%K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容积高分辨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检查在泌尿系结核影像诊断与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东 陆普选 +2 位作者 袁虹 邓群益 李晶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36例泌尿系结核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术(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特点以及影像学在指导治疗中的价值,以期提高诊断符合率和为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泌尿系结核患者... 目的探讨36例泌尿系结核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术(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特点以及影像学在指导治疗中的价值,以期提高诊断符合率和为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泌尿系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HRCT在泌尿系结核中的扫描技术、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同时评价HRCT在泌尿系结核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作用。结果1)36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HRCT平扫与增强中发现3例早期肾结核,表现为肾实质内小低密度病灶。2)肾内多发花瓣状低密度区25例,肾弥漫性钙化即肾自截2例,肾皮质局限萎缩变薄4例,肾萎缩10例,肾盂或肾盏壁普遍增厚4例。3例腹膜后可见多发性大小不一的淋巴结。3)HRCT平扫加增强,对病灶侵犯脏器和周围组织的范围和程度及肿大淋巴结等进行评价,据此决定手术方式和手术时间。结论肾实质内较小的低密度病灶,肾内多发花瓣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后病变区瓣壁呈环状中度延迟强化,并有不规则钙化是肾结核的影像学特点。依据HRCT影像表现特点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核 X线计算机 HRCT表现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合并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丽萍 陈颖 +3 位作者 于碧磬 李芬宇 史冉庚 武丽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提高对结缔组织病(CTD)合并肺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78例CTD患者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及肺部影像学等特点,推断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肺部病变的病理类型。结果 678例CTD患者中,共117例(17.... 目的提高对结缔组织病(CTD)合并肺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78例CTD患者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及肺部影像学等特点,推断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肺部病变的病理类型。结果 678例CTD患者中,共117例(17.3%)合并肺疾病,病变主要出现在病程的(32.1±19.2)个月时,其中以肺部表现为首发症状者17例(2.5%)。CTD合并的肺疾病包括肺间质病94例(13.9%)、肺动脉高压11例(1.6%)、胸腔积液46例(6.9%)、胸膜增厚6例(0.9%)和感染6例(0.9%)。CTD-ILD的主要呼吸系统症状为干咳(63.8%)、呼吸困难(43.6%)、胸痛(13.8%)及咯血(2.1%)。其中62.8%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型,36.2%为无症状型,仅在皮肌炎/多肌炎中有1例急性型。依据高分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推断CTD-ILD的病理类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占70.2%,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占17.0%,寻常型间质性肺炎占9.6%。结论 CTD患者较多合并肺疾病,其中以CTD-ILD最为多见。合并肺疾病的患者呼吸系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HRCT对诊断CTD-ILD及其病理类型的推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疾病 肺间质病变 临床表现 高分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不同阈值CT测量的磨玻璃密度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群慧 叶晓丹 +5 位作者 朱莉 江一峰 邵晋晨 张杰 李志明 叶剑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超高分辨率CT(UHRCT)扫描上磨玻璃密度(GGO)含量的相关性,并筛选出合理的CT测量阈值。方法:最大径≤2cm的肺部孤立性小腺癌52例纳入研究,采用飞利浦64层机完成UHRCT扫描,在标准算法重建1mm层厚肺窗... 目的:研究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超高分辨率CT(UHRCT)扫描上磨玻璃密度(GGO)含量的相关性,并筛选出合理的CT测量阈值。方法:最大径≤2cm的肺部孤立性小腺癌52例纳入研究,采用飞利浦64层机完成UHRCT扫描,在标准算法重建1mm层厚肺窗上,分别采用-300Hu、-350Hu、-400Hu、-450Hu、-500Hu和-550Hu6种CT阈值进行病灶GGO含量的定量,同时均完成病理上肺泡细胞癌成分的半定量。两种定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肺小腺癌CT上GGO含量与病理上肺泡细胞癌含量间有明显相关性,当采用阈值为-350Hu进行分析时,其相关性相对更好(r=-0.691,P=0.000)。结论: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CT上GGO含量具有明显相关性,以阈值-350Hu进行CT定量效果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磨玻璃密度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高分辨率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中医证型与肺部高分辨CT和肺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松伟 王子华 +1 位作者 李桓 王慧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中医证型与肺部高分辨CT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7例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和肾阳虚证4个证型,对各个证型与肺部高分辨CT...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中医证型与肺部高分辨CT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7例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和肾阳虚证4个证型,对各个证型与肺部高分辨CT和肺功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207例患者中肺肾气阴两虚证最多(45.9%),肾阳虚证最少(11.1%)。对各个证型在肺HRCT不同阶段的比例数比较发现:在肺HRCT 1期阶段,肾阳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在肺HRCT 2期阶段,肾阳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在肺HRCT 3期阶段,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肺功能方面:在肺功能轻度下降阶段,肾阳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在肺功能中度下降阶段,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肾阳虚证;在肺功能重度下降阶段,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结论:肺肾气阴两虚证是RA-ILD的主要证候类型,肾阳虚证最少见;肺肾气阴两虚证多见于肺HRCT的2期和3期阶段,肺功能的中、重度下降阶段,程度最重;肾阳虚证多见于肺HRCT的1期和2期阶段,肺功能的轻、中度下降阶段,程度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中医证型 肺部高分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活动性肺结核对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凤英 涂静 +2 位作者 张燕 黄勇 周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0-385,390,共7页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肺结核对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进行筛选,有非活动性肺结核表现的CPFE患者作为观察组(n=42),仅符合CPFE表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38);采用视觉评分量化纤维化、肺...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肺结核对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进行筛选,有非活动性肺结核表现的CPFE患者作为观察组(n=42),仅符合CPFE表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38);采用视觉评分量化纤维化、肺气肿和非活动性肺结核。按非活动性肺结核评分将观察组再分为≥10分组(n=18)和<10分组(n=24)。比较各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HRCT表现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70%的发生率较高(28/42),25%的最大呼气流量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较低,≥10分组还有50%最大呼气流量更低(均P<0.05);各组间肺气肿评分、纤维化评分、动脉氧分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活动性肺结核可加重CPFE患者气流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气肿 非活动性肺结核 高分辨率CT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的肺部HRCT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起航 刘甫庚 +2 位作者 吴国庚 周诚 潘继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57-559,共3页
目的 回顾分析 2 8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肺HRCT表现 ,并与胸部平片比较。方法  2 8例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年龄 2 0~ 75岁 ,平均 37 5岁 ,男性 9例 ,女性 19例 ,所有病人均有X线平片和CT扫描 ,HRCT采用1~ 1 5mm层厚 ,高频率重... 目的 回顾分析 2 8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肺HRCT表现 ,并与胸部平片比较。方法  2 8例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年龄 2 0~ 75岁 ,平均 37 5岁 ,男性 9例 ,女性 19例 ,所有病人均有X线平片和CT扫描 ,HRCT采用1~ 1 5mm层厚 ,高频率重建算法和吸气末扫描 ,另 7例加扫呼气末HRCT ,肺窗条件窗宽 15 0 0Hu ,窗位 - 6 70~ -70 0Hu。记录X线平片及HRCT表现并对比分析。结果 X线平片见肺容积增加和肺透亮度增加 4例 (14 3% ) ,肺纹理增粗 5例 (17 9% ) ,纵隔气肿 1例 ,总阳性率 2 5 % (7/ 2 8)。HRCT表现呈支气管壁增厚 15例 (5 3 6 % ) ,支气管扩张 6例 (2 1 4% ) ,马赛克征象 3例 (11 8% ) ,纵隔气肿 1例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4例 ,呼气末空气潴留 5例 ,总阳性率 71 4% (2 0 / 2 8)。结论 HRCT比X线平片更有效显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内异常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胸部平片 支气管哮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常见恶性征象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辉 阚晓婧 +2 位作者 宁培刚 陈翠云 冯敢生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2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探讨良、恶性孤立肺结节(SPN)部分常见HRCT征象的发生率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SPN(其中88例为恶性,41例为良性)的HRCT图像,采用双盲法阅片,观察指标包括短毛刺征、深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分析、记录上述征... 目的:探讨良、恶性孤立肺结节(SPN)部分常见HRCT征象的发生率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SPN(其中88例为恶性,41例为良性)的HRCT图像,采用双盲法阅片,观察指标包括短毛刺征、深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分析、记录上述征象出现的数量。将无上述3种征象的SPN纳入A组,仅具有其中1种征象的SPN为B组,具有2种上述征象的SPN为C组,具有3种上述征象的SPN为D组。计算在恶性SPN和良性SPN中,A、B、C、D四种情况的出现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情况在恶性SPN中的出现率为2.2%(2/88),在良性SPN中为53.7%(22/41),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B情况在恶性SPN中的出现为23.9%(21/88),在良性SPN中为26.8%(11/41),良、恶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情况在恶性SPN中的出现率为30.7%(27/88),在良性SPN中为12.2%(5/41),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情况在恶性SPN中的出现率为43.2%(38/88),在良性SPN中比7.3%(7/41),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HRCT常见恶性征象组合出现对于恶性SPN的定性诊断意义大于单独出现或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高分辨率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 肺肿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与CT计量诊断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晓华 马大庆 周新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CT计量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45例经病理证实的SPN(原发性肺癌86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29例),采用最大似然法综合分析它们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HRCT或薄层CT征象(边缘形...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CT计量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45例经病理证实的SPN(原发性肺癌86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29例),采用最大似然法综合分析它们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HRCT或薄层CT征象(边缘形态、密度、周边特征),转化为评分值,判定结节所属类型。结果最大似然判别法对原发性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炎性结节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9%、83.3%、72.2%、48.3%。平均判断正确率为80.0%。结论结合临床和CT指标的计量诊断法有助于鉴别S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孤立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面隐窝气房CT测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道行 张岩昆 田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应用颞骨轴位高分辨CT(high resol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测量面神经隐窝气房,以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面隐窝气房的发育情况。方法 对210例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前通过HRCT对面隐窝气房进行评估和形... 目的 应用颞骨轴位高分辨CT(high resol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测量面神经隐窝气房,以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面隐窝气房的发育情况。方法 对210例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前通过HRCT对面隐窝气房进行评估和形态测量,按患者的年龄分组对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人工耳蜗植入者面隐窝的发育状况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用术前的HRCT进行手术中定位指导,将术中发现的面隐窝气房形态与术前HRCT评估进行比较。结果 210例人工耳蜗植入者有13例面隐窝未发育,占6%。197例面隐窝发育者其平均体积为4.26mm^3,其中〈5.0岁组(A组)为4.56mm^2,5.0~12.0岁组(B组)为7.70mm^3,〉12.0岁组(C组)为3.09mm^3。〈5.0岁组、5.0~12.0岁组与〉12.0岁组的面隐窝气房发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术中面隐窝气房的发现与术前HRCT评价相符。结论 210例人工耳蜗植入者94%的面隐窝有气房发育;12岁以下者面隐窝气房的发育者优于12岁以上;术前对手术侧耳HRCT的面隐窝气房进行认真地评估,术中利用HRCT对面隐窝气房准确定位,可克服手术的盲目性,避免术中面隐窝周边重要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面神经隐窝 高分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管骨折HRCT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万辉 张毅 +1 位作者 刘先军 邓礼辉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 :探讨HRCT检查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外伤性视神经伤患者 1 2例行视神经管HRCT扫描 ,骨算法重建 ,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 2例患者共 1 4只眼视神经管骨折 ,视神经管内壁骨折 8例 ,其中内壁为蝶窦壁 6例、... 目的 :探讨HRCT检查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外伤性视神经伤患者 1 2例行视神经管HRCT扫描 ,骨算法重建 ,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 2例患者共 1 4只眼视神经管骨折 ,视神经管内壁骨折 8例 ,其中内壁为蝶窦壁 6例、筛窦壁 2例。外壁骨折 3例 ,视柱骨折 1例 ,上壁骨折 3例 ,下壁骨折 5例。视神经管骨折CT表现可分为 4型 :①线形型骨折 ;②凹陷型骨折 ;③粉碎型骨折 ;④混合型骨折。 1 4只眼视神经管骨折中 9只眼视神经管骨折是颅底骨折的一部分。结论 :HRCT检查可提高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水平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T 视神经管骨折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