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ratum to:Forma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plating nickel-based composite coating on highly activ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s and its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dhesion performance
1
作者 WANG Bo LI Jia-wei +3 位作者 XIE Zhi-hui LIU Kang XU Tao YU 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692-692,共1页
Because of an unfortunate mistake by authors,the Project(5227010679)of Foundation item was wrong.The corrected Project is shown as follows:Project(52271073).
关键词 adhesion performance electroless plating highly activ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s nickel based composite coa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含量对镍基合金熔覆层高温腐蚀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波 王智春 +3 位作者 张瑜彤 李悦 韩哲文 张鹏鲲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本文研究了Mo含量分别为0wt.%、5wt.%、10wt.%的3种Ni-22Cr-xMo镍基合金熔覆层的高温腐蚀行为,探讨其用于生物质电厂受热面管高温腐蚀防护的理论可行性。以KCl和NaCl混合盐为腐蚀介质模拟生物质电厂焚烧环境,测量了在650℃、168 h后3种... 本文研究了Mo含量分别为0wt.%、5wt.%、10wt.%的3种Ni-22Cr-xMo镍基合金熔覆层的高温腐蚀行为,探讨其用于生物质电厂受热面管高温腐蚀防护的理论可行性。以KCl和NaCl混合盐为腐蚀介质模拟生物质电厂焚烧环境,测量了在650℃、168 h后3种熔覆层试样的高温腐蚀累积失重量,利用SEM、EDS、XRD分别对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元素成分及物相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无Mo熔覆层的氧化皮最厚,且与熔覆层之间存在较大的裂隙;添加Mo元素后,氧化皮与熔覆层之间未见明显裂隙,氧化皮厚度减小,表面Cr元素的质量分数有所提高,内部出现了明显的贫铬区,且贫铬区富集了大量的Mo,阻止了腐蚀的进一步内侵。但Mo的含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添加10wt.%Mo时,Mo元素在熔覆层内部分布的连续性比添加5wt.%Mo时相对较差,不利于阻止腐蚀向内部延伸;添加10wt.%Mo熔覆层的氧化皮比无Mo熔覆层更薄,但累积失重量却更大,说明添加过多的Mo会生成大量的挥发性产物,反而降低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添加5wt.%Mo元素的Ni-22Cr-xMo镍基合金熔覆层氧化皮与熔覆层之间结合性良好,表现出较高的耐高温腐蚀特性,对基体的保护作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镍基合金 高温腐蚀 Mo含量 生物质焚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5合金钎焊前电阻焊定位界面成形及性能分析研究
3
作者 盛红飞 邓黎鹏 +3 位作者 易润华 李海涛 程东海 黄斌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7-141,共5页
本工作研究了某航空发动机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构件真空钎焊电阻焊定位界面成形及性能。以Φ3.0 mm×0.1 mm的GH3030箔片为微隙支点,采用直流电阻焊机进行焊接,研究等值双脉冲电阻焊工艺参数(焊接电流I_(1)=I_(2)、焊接时长t_(1)=t_... 本工作研究了某航空发动机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构件真空钎焊电阻焊定位界面成形及性能。以Φ3.0 mm×0.1 mm的GH3030箔片为微隙支点,采用直流电阻焊机进行焊接,研究等值双脉冲电阻焊工艺参数(焊接电流I_(1)=I_(2)、焊接时长t_(1)=t_(2)、焊接压力P)对微隙界面成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拉伸载荷随焊接时长及焊接压力的增加呈倒“V”形变化。在t_(1)=t_(2)=0.2 s、P=11.54 kN条件下,随焊接电流的增大,界面微隙定位点连接面逐渐增大、γ-Ni相枝晶组织的生长方向趋于一致、拉伸载荷逐渐增大,且TaC的大量析出使得在TaC的富集区出现孔洞缺陷。同时,当I_(1)=I_(2)=6.7 kA时,微隙界面拉伸载荷达到最大值8.63 kN,微隙尺寸为0.05 mm;当I_(1)=I_(2)>6.7 kA时,支点飞溅严重,力学性能大幅下降。单脉冲拉伸断口韧窝较小且有未焊合现象,等值双脉冲拉伸断口韧窝较大,断裂位置在热影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电阻焊 微隙 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高Cr低熔点镍基合金显微组织及抗高温熔盐腐蚀性能
4
作者 李思勇 刘毅 +3 位作者 何佳颖 皇志富 成应晋 坚永鑫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3-464,共12页
针对严苛高温服役工况下零件腐蚀磨损失效严重的问题,利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方法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Cr的低熔点镍基合金,研究了Cr含量对合金组织性能与抗高温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 针对严苛高温服役工况下零件腐蚀磨损失效严重的问题,利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方法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Cr的低熔点镍基合金,研究了Cr含量对合金组织性能与抗高温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等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同时讨论了合金组织、硬度及抗高温熔盐腐蚀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制备的高Cr低熔点镍基合金组织主要由γ-Ni、CrB和Cr5B3组成;随着Cr含量增加,合金中硼化物含量相应升高,且块状Cr5B3相逐渐向粗大条状转变,菊花状(γ-Ni+CrB)共晶相消失,出现层片状的(γ-Ni+Cr5B3)共晶相。合金的硬度随Cr含量不断升高,最高达到HV360.8,主要源自基体相硬度的升高和硼化物硬质相含量的升高。与TP347H不锈钢相比,新型高Cr低熔点镍基合金的抗高温熔盐腐蚀性能更加优异,且随Cr含量增加,合金的抗高温腐蚀性能明显提高;其中含40%Cr的合金试样表现出最优抗腐蚀性能,比TP347H提高约15倍。在高温腐蚀过程中,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富Cr氧化膜,可有效阻碍腐蚀反应侵入;另一方面,Cr元素可发挥固硫作用,使得高Cr低熔点镍基合金表现出优异的抗高温熔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高Cr低熔点镍基合金 显微组织 硬度 高温熔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质纯度对超临界CO_(2)下材料腐蚀行为影响规律
5
作者 何闯 梁志远 +2 位作者 郭亭山 邵怀爽 赵钦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358-5368,I0002,共12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 )能够显著提升循环发电效率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高温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是限制机组效率的主要因素,要求耐热钢能够满足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需求。该文选取3种耐高温材料(铁素体...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 )能够显著提升循环发电效率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高温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是限制机组效率的主要因素,要求耐热钢能够满足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需求。该文选取3种耐高温材料(铁素体耐热钢T91、奥氏体不锈钢304和镍基高温合金617),探究3种耐热材料在600℃、15 MPa的研究级和工业级S-CO_(2)环境下500 h的腐蚀行为。利用腐蚀动力学增重曲线、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能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和Raman图谱对腐蚀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91和304在工业级S-CO_(2)下的腐蚀增重量均大于研究级S-CO_(2);T91的双层氧化膜由外层Fe_(3)O_(4)和内层(Fe,Cr)_(3)O_(4)组成,在工业级S-CO_(2)腐蚀下氧化膜中出现Fe_(2)O_(3);304和617氧化膜是单层Cr_(2)O_(3)氧化物,能较好地阻止杂质气体的腐蚀和渗碳反应的发生,因此研究级与工业级S-CO_(2)下腐蚀差异较小。结果可为S-CO_(2)机组的选材和预防腐蚀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铁素体耐热钢 奥氏体不锈钢 镍基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刀具跳动的GH3128镍基高温合金瞬时切削厚度与铣削力建模
6
作者 王喆 彭宝营 +1 位作者 吴伟 王鹏家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5,共7页
GH3128镍基高温合金多用于航空航天的精密零部件,而精密加工过程中的精确铣削力模型是优化铣削参数和保持工艺稳定性的基础。加工中刀具径向跳动不可避免,而现有铣削力模型较少考虑刀具径向跳动的影响,模型的实际应用有限。在考虑刀具... GH3128镍基高温合金多用于航空航天的精密零部件,而精密加工过程中的精确铣削力模型是优化铣削参数和保持工艺稳定性的基础。加工中刀具径向跳动不可避免,而现有铣削力模型较少考虑刀具径向跳动的影响,模型的实际应用有限。在考虑刀具径向跳动下建立不同切削刃的刀具瞬时切削厚度模型,获得铣削力的预测模型。在模型中,通过迭代跳动参数,计算铣削力与铣削力系数来校准真正的刀具径向跳动值。试验验证所提模型的精度,比较铣削力曲线发现,建立的铣削力模型比不考虑刀具跳动的模型具有更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刀具跳动 瞬时切削厚度 铣削力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nel 690镍基合金在不同环境下的超高周疲劳性能
7
作者 彭文杰 王金龙 +2 位作者 刘冬 吴圣川 肖永茂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0,共6页
在载荷频率20 kHz、应力比-1、应力幅305~350 MPa条件下对国产Inconel 690镍基合金进行室温空气环境、室温水环境以及350℃高温空气环境中的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中该合金的超高周疲劳寿命以及疲劳断口特征。结果表明:Inconel 690镍... 在载荷频率20 kHz、应力比-1、应力幅305~350 MPa条件下对国产Inconel 690镍基合金进行室温空气环境、室温水环境以及350℃高温空气环境中的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中该合金的超高周疲劳寿命以及疲劳断口特征。结果表明:Inconel 690镍基合金在不同环境中均发生超高周疲劳失效,在相同应力幅下,室温空气环境中的疲劳寿命最高,室温水环境中的次之,高温空气环境中的疲劳寿命最低;不同环境中合金的断裂类型均为解理断裂。在室温空气环境中,合金的高周疲劳失效类型包括内部疲劳失效和表面疲劳失效,裂纹源为单裂纹源;在室温水环境中,在水的弱腐蚀性和循环载荷的作用下,合金发生表面疲劳失效,疲劳裂纹源包括单裂纹源和多裂纹源;在高温空气环境中,由于合金强度降低和表面氧化,合金发生表面疲劳失效,裂纹源为单裂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性能 Inconel 690镍基合金 试验环境 断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铅、铋、硒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浦益龙 李亚峰 +1 位作者 年季强 陈颖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取0.1000 g镍基高温合金样品置于10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2.0 mL盐酸、1.0 mL硝酸、0.5 mL氢氟酸,盖上塑料表面皿,于90℃水浴加热约60 min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后,溶液转移到100 mL塑料容量瓶中,加入10 mL硝酸,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 取0.1000 g镍基高温合金样品置于10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2.0 mL盐酸、1.0 mL硝酸、0.5 mL氢氟酸,盖上塑料表面皿,于90℃水浴加热约60 min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后,溶液转移到100 mL塑料容量瓶中,加入10 mL硝酸,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铅、铋、硒元素,通过自动进样器,依次加入3μL 250 g·L^(-1)磷酸二氢铵溶液、5μL250 g·L^(-1)硫脲溶液、8μL 1000μg·L^(-1)Pd(NO_(3))_(2)-500μg·L^(-1)Mg(NO_(3))_(2)溶液作为测定铅、铋、硒元素的基体改进剂,通过交流纵向塞曼背景校正干扰,以基质匹配的混合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结果表明,铅、铋、硒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0.03μg·L^(-1)。方法用于分析镍基高温合金标准物质,测定值基本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且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25%。方法用于分析3个实际镍基高温合金样品,与辉光放电质谱法比较,所得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镍基高温合金 铅元素 铋元素 硒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筒排气管焊接有限元模拟及工序优化研究
9
作者 戴浩 韩海波 +4 位作者 刘湘波 高远洋 孙燕琼 池金虎 魏艳红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7-241,共5页
直升机薄壁排气管焊接结构正面临由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引起的装配难、服役寿命短的问题。通过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GH3030单筒排气管TIG焊接过程进行模拟、验证,并对排气管的两道焊缝设计六种焊接工序进行优化研究,以控制焊接残余应力及... 直升机薄壁排气管焊接结构正面临由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引起的装配难、服役寿命短的问题。通过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GH3030单筒排气管TIG焊接过程进行模拟、验证,并对排气管的两道焊缝设计六种焊接工序进行优化研究,以控制焊接残余应力及焊后变形。结果表明:单筒排气管采用先长后短的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相反的工艺方案,其焊接应力更小,焊后变形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弹-塑性有限元法 氩弧焊 GH3030镍基高温合金 残余应力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元素改性对激光选区熔化铜镍合金微观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高世阳 贺星 +4 位作者 张咪娜 陈海达 周述东 王以珅 丁洁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52,共9页
为提高铜镍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利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在CuNi30基体粉末中引入质量分数0~3%Cr粉,并结合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制备相对密度高于98%的CuNi30-xCr(x为质量分数,x=0,1%,2%,3%)铜镍块体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 为提高铜镍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利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在CuNi30基体粉末中引入质量分数0~3%Cr粉,并结合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制备相对密度高于98%的CuNi30-xCr(x为质量分数,x=0,1%,2%,3%)铜镍块体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研究了Cr质量分数对铜镍合金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阐明Cr对合金力学性能的优化机理和对腐蚀行为的调控机制。研究表明:在激光熔化过程中,少量Cr元素会固溶到α-Cu相中,提高Cr含量会促进富Cr相的析出。Cr元素的添加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随着Cr质量分数的增加,合金显微硬度由HV_(0.2)126提升至HV_(0.2)157;当Cr质量分数为3%时,合金自腐蚀电位由-0.238V(CuNi30)正移至-0.210 V(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腐蚀电流密度从1.38×10^(-6)A·cm^(-2)降至7.72×10^(-7)A·cm^(-2),降幅达44%。这是由于Cr元素的固溶强化与富Cr第二相的形成抑制了基体阳极溶解倾向,进而提高了合金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铜镍合金 铬含量 微观组织 耐蚀性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镍矿高压酸浸液控铬工艺研究
11
作者 苏立峰 郑朝振 +2 位作者 杨均流 肖桂龙 郭纵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39,共8页
针对部分地区红土镍矿高压酸浸溶液中六价铬(Cr^(6+))毒性高、难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褐煤和木炭的碳基还原控铬工艺。通过高压酸浸试验,系统探究了不同总碳量(0%~0.8%)对浸出液中Cr^(6+)含量、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浓度、... 针对部分地区红土镍矿高压酸浸溶液中六价铬(Cr^(6+))毒性高、难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褐煤和木炭的碳基还原控铬工艺。通过高压酸浸试验,系统探究了不同总碳量(0%~0.8%)对浸出液中Cr^(6+)含量、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浓度、锰浸出率及镍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褐煤或木炭的总碳添加量为0.45%(褐煤或木炭含碳量与红土镍矿质量比)时,浸出液ORP值降至500 mV以下,Cr^(6+)被完全还原为低毒性的Cr^(3+)(Cr^(6+)含量低于检测限),同时Fe^(2+)浓度显著提高,溶液还原态势增强。在此条件下,镍、钴浸出率均高于95%,锰浸出率提升至90%以上,且浸出液残酸含量降低,减轻了后续中和工序的压力。该工艺采用廉价易得的褐煤和木炭作为还原剂,兼具高效性、环保性和经济性,为红土镍矿湿法冶金中铬污染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控铬工艺 高压酸浸 碳基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精密轧制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徐超 吴畏 +5 位作者 吴勇 孟刚 王方军 刘海定 王东哲 肖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6-218,共13页
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被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相较于传统轧制,精密轧制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表面/板形质量控制、力学性能调控、尺寸精度把控等方面更具优势。本文介绍了六辊、十二辊、二十辊精密轧制设备加工能力及板形调控... 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被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相较于传统轧制,精密轧制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表面/板形质量控制、力学性能调控、尺寸精度把控等方面更具优势。本文介绍了六辊、十二辊、二十辊精密轧制设备加工能力及板形调控手段,探讨了镍基合金精密轧制宽幅受限的原因,探究了极薄带轧制过程中表面与板形缺陷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包括辊形控制、特征尺寸、轧制工艺在内的极薄带精密轧制成形关键控制因素,着重分析了凸度、窜辊、宽度、厚度、宽厚比、变形量等因素对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形状/性能调控的影响规律,总结了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精密轧制成形技术的应用现状,包括装备设计制造、在线与离线检测技术应用、国内外制造水平对比,探究了未来极薄带轧制的研究趋势,通过将极限可轧厚度研究与极薄带轧制工艺相结合,在晶体塑性变形行为的基础上,衍生出极薄带轧制新方法。最后提出了共性结论与局限性看法,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即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精密轧制技术将朝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带 镍基高温合金 精密轧制 板形控制 凸度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挤压强化对GH4169孔结构高温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建兴 咸志帆 +4 位作者 王欣 刘茜 刘海燕 王荣桥 胡殿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4-193,共10页
为探究孔挤压强化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孔结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规律,针对孔挤压强化后螺栓孔特征模拟件开展残余应力松弛及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结果表明,经热松弛稳定后,孔边依旧可以保持至少400 MPa的残余压应力水平,且孔壁表面... 为探究孔挤压强化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孔结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规律,针对孔挤压强化后螺栓孔特征模拟件开展残余应力松弛及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结果表明,经热松弛稳定后,孔边依旧可以保持至少400 MPa的残余压应力水平,且孔壁表面残余应力松弛幅度高于内部;孔挤压强化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一个数量级,随着相对挤压量增加,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幅度增大,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增幅为4~22倍。结合有限元仿真及断口分析,孔挤压强化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机制可归结为松弛至稳定后的残余压应力抵消部分外载应力,导致有效应力强度因子范围减小,使得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基于该机制,利用残余应力修正的Walker模型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进行预测,误差在1.8倍分散带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冷挤压 残余应力 疲劳裂纹扩展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镍基合金油套管适用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金声 王熙 +5 位作者 曾德智 杨建 李祚龙 罗建成 史胜垚 张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深层高温高压高含硫气藏腐蚀环境复杂且苛刻,井筒管柱合理选材是保障井筒完整性和安全的关键,目前仅以环境开裂和腐蚀速率为核心评价指标进行选材存在一定局限。为此,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了四川盆地东北部(以下简称川东北)地区某高... 深层高温高压高含硫气藏腐蚀环境复杂且苛刻,井筒管柱合理选材是保障井筒完整性和安全的关键,目前仅以环境开裂和腐蚀速率为核心评价指标进行选材存在一定局限。为此,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了四川盆地东北部(以下简称川东北)地区某高含硫气藏气井服役的井筒环境,以腐蚀速率、应力腐蚀损伤程度、抗外挤强度、抗内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成本为指标构建了镍基合金油套管适用性层次结构评价模型,评价了BG2532、G3和SM2550镍基合金管材在苛刻环境中的耐蚀性能、应力腐蚀损伤和强度衰减规律,并定量评价了上述3种镍基合金管材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模拟工况条件下BG2532、G3和SM2550的腐蚀速率都符合油田控制指标,且SM2550耐蚀性能最好,腐蚀速率为0.0083 mm/a;②应力腐蚀试验后,3种合金管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硬化指数和断裂韧性都衰减,其中SM2550衰减率最小,力学性能较稳定;③依据适用性定量评价结果,川东北地区高含硫气井完井管材油管推荐选用顺序为:SM2550>BG2532>G3,套管选用顺序为:G3>SM2550>BG2532。结论认为,构建的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镍基合金油套管适用性评价新方法为苛刻服役环境的油套管选材提供了有力依据,将有助于保障高含硫、特高含硫天然气的安全绿色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高含硫气藏 镍基合金油套管 评价指标 腐蚀速率 强度衰减 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勇 张文格 +2 位作者 马好放 王泽 杨小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23-3946,共24页
增材制造技术为镍基高温合金复杂零部件的制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在实验研究和实际生产中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制约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不同尺度的模拟方法逐步应用于指导镍基高温合金的增材制造和... 增材制造技术为镍基高温合金复杂零部件的制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在实验研究和实际生产中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制约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不同尺度的模拟方法逐步应用于指导镍基高温合金的增材制造和开发。宏观尺度模拟关注成形过程中的热历史、成形控制、残余应力分布和力学行为;介观尺度模拟主要用于解决成形过程中的激光吸收、熔池内熔体流动、熔化凝固、缺陷形成以及裂纹防治等问题;微观尺度模拟则聚焦于制造过程中构建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化;而多尺度模拟通过耦合不同类型的模型,实现了材料成形过程中的跨尺度研究。本文通过综述宏观、介观和微观以及多尺度条件下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模拟方法对于解决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成形和控性相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最后,针对如何推动数值模拟在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指出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镍基高温合金 物理现象 多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氯化物熔盐中表面改性Inconel 625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思雨 张弦 +2 位作者 李腾 刘静 吴开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9,共13页
氯化物熔盐作为传热蓄热介质,对太阳能热发电储能系统中金属部件产生严重腐蚀,而针对镍基合金在氯化物熔盐中的高温腐蚀行为研究较少。以镍基合金Inconel 625和经过表面改性后的Inconel 625(ST In625)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表征、微拉伸... 氯化物熔盐作为传热蓄热介质,对太阳能热发电储能系统中金属部件产生严重腐蚀,而针对镍基合金在氯化物熔盐中的高温腐蚀行为研究较少。以镍基合金Inconel 625和经过表面改性后的Inconel 625(ST In625)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表征、微拉伸试验及高温熔盐浸泡试验,研究不同样品的力学性能变化以及在二元和三元氯化物熔盐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ST In625合金强度明显提升,拉伸塑性有所下降。腐蚀初期,两种样品在氯化物熔盐中形成的氧化膜以Cr_(2)O_(3)和NiCr_(2)O_(4)为主,ST In625表面产生的腐蚀坑较少;腐蚀后期,在两种样品表面均检测到NiO,二元氯化物熔盐中两种样品表面未生成明显氧化层,出现明显腐蚀坑,而三元氯化物熔盐表面会生成新的Cr_(2)O_(3)和NiCr_(2)O_(4)絮状氧化层,无腐蚀坑出现。因此,在氯化物熔盐中ST In625的腐蚀失重较小,耐蚀性明显提高,且两种样品在二元氯化物熔盐中的腐蚀速率较低、但存在明显晶间腐蚀;在三元氯化物熔盐中腐蚀速率更高,而晶间腐蚀较为轻微。通过表面改性提高了镍基合金在氯化物熔盐环境中的耐蚀性,可为太阳能热发电储热材料的金属部件选择提供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氯化物熔盐 表面改性 微拉伸 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微细电火花加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旭东 杜连明 +1 位作者 王蕾 曲胜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2,共5页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疲劳性,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微细电火花加工属于非接触式加工,无宏观切削应力,在高硬度、高强度、难加工材料加工中具有传统加工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以GH4169镍基高温合金为研...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疲劳性,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微细电火花加工属于非接触式加工,无宏观切削应力,在高硬度、高强度、难加工材料加工中具有传统加工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以GH4169镍基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开路电压、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主轴转速等参数对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从60 V增大到100 V时,材料去除率增加了81.7%;电容自330 pF增长到10 nF时,材料去除率增加了19.7%;电阻自20 kΩ减小到1 kΩ时,材料去除率增加了187%;提高主轴转速,可改善加工过程中蚀除产物的排出效果,进而增强加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GH4169 微细电火花加工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基体匹配校准法测定镍基合金中铬含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洁 谭胜楠 +3 位作者 戚振南 任玲玲 葛晶晶 孙中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50-2255,共6页
铬元素在镍基合金中具有多重作用,对增加合金涂层耐磨性具有突出贡献,同时,铬能在高温燃气作用下生成致密的氧化保护膜,显著提高合金抗高温氧化和热疲劳性能。在高铬含量的情况下,铬容易与合金中的钛、铝、钼等元素形成有害相而降低合... 铬元素在镍基合金中具有多重作用,对增加合金涂层耐磨性具有突出贡献,同时,铬能在高温燃气作用下生成致密的氧化保护膜,显著提高合金抗高温氧化和热疲劳性能。在高铬含量的情况下,铬容易与合金中的钛、铝、钼等元素形成有害相而降低合金的强度。对镍基合金中铬元素的准确定值非常关键。镍基合金样品使用氢氟酸、盐酸、硝酸经过微波消解后,采用基体匹配,配制校准溶液测定镍基合金中铬元素在分析谱线的净强度从而计算得出含量。针对镍基合金中镍、钼、铁等高含量元素对铬含量测定有干扰,选择干扰元素少、灵敏度适中的266.602 nm为分析谱线,系统考察了基体效应和共存元素的干扰效应,采用配制校准溶液时,将含量大于5%的元素均进行等同含量的匹配,配制铬元素低标校准溶液Kl Cr,配制铬元素高标校准溶液Kh Cr,制备样品溶液KS Cr,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依次测定低标校准溶液Kl Cr、样品溶液KS Cr、高标校准溶液Kh Cr在分析谱线的净强度,按照公式计算得出铬含量。利用标准参考物质评价了方法的准确性,采用YS/T 539.4—2009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5和0.10μg·mL^(-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2.5%,标准参考物质的测定值与认定值对比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RE)小于2.5%。该方法操作方便、检测准确,拓宽了ICP-OES光谱法测定镍基合金中铬元素含量的检测范围,检测下限由2%降为0.1%,检测范围上限由30%升为33.5%,大大提高了镍基合金中铬元素含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适用于各种牌号的镍基合金中铬元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基体匹配 校准法 镍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微槽刀具微槽位置参数优化
19
作者 犹大国 何林 +1 位作者 周小容 王伟强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4,共6页
在GH4169高温镍基合金的切削加工中,较大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会加剧刀具磨损,降低刀具寿命。在刀具温度场合理置入微槽织构可以有效改善刀具切削性能和延长刀具寿命。对微槽刃边距、微槽长度、微槽与主切削刃所成角度进行参数优化,基于... 在GH4169高温镍基合金的切削加工中,较大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会加剧刀具磨损,降低刀具寿命。在刀具温度场合理置入微槽织构可以有效改善刀具切削性能和延长刀具寿命。对微槽刃边距、微槽长度、微槽与主切削刃所成角度进行参数优化,基于切削力经验公式建立切削力和刀具最高切削温度关于微槽位置参数的函数,借助NSGA-Ⅱ算法建立切削力和最高切削温度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经优化得到微槽刀具微槽的最佳位置参数组合为刃边距0.11mm,微槽长度1mm,角度46.1°。与原刀具相比,优化后的微槽刀具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得到有效降低,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镍基合金 刀具温度场 微槽织构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多电极高效加工GH4169D闭式整体叶轮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子雄 周明 +3 位作者 王泽涵 杨建伟 徐佩 辛方晴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3,共9页
叶轮是飞机发动机的重要核心零/部件之一,镍基高温合金GH4169D闭式整体叶轮是其中加工难度最大的一种。传统电火花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闭式整体叶轮,主要受限于加工效率低,成品率低。为此,创新研发了电火花多电极... 叶轮是飞机发动机的重要核心零/部件之一,镍基高温合金GH4169D闭式整体叶轮是其中加工难度最大的一种。传统电火花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闭式整体叶轮,主要受限于加工效率低,成品率低。为此,创新研发了电火花多电极多变量自适应控制系统,根据加工过程中的放电状态和加工环境,自适应调节间隙电压、抬刀周期和脉冲间隔时间,既保证了多电极同时加工的条件,又可以维持高效加工的极间加工环境。在大能量放电条件下,采用多个电极同时加工闭式整体叶轮的多个流道型面;在小能量放电条件下,通过分步加工的方法,修整粗加工后的流道型面,这样既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又可以满足加工表面质量的要求。实验结果显示,在多电极粗加工中,单个流道型面加工平均用时仅需17 min,相比单电极加工单个流道型面,效率提高了10倍左右。在多电极精加工中,叶盆和叶背表面粗糙度分别仅为1.246和1.487μm。该结果表明了电火花多电极多变量自适应控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闭式整体叶轮的加工制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整体叶轮 镍基高温合金 电火花加工 多电极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