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6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水蔬菜主产区架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
作者 程凤林 张忠平 +3 位作者 唐瑞永 王丽君 尹惠萍 张小英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87-490,共4页
总结出天水蔬菜主产区架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当地架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指导。经过多年实地调研和试验研究,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天水地区架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结出天水蔬菜主产区架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当地架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指导。经过多年实地调研和试验研究,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天水地区架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解决了架豆生产水平低下,没有统一种植标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豆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天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封存单元及其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方法初探 被引量:9
2
作者 常锁亮 陈强 +5 位作者 刘东娜 潘永学 桂文华 刘自珍 曹路通 冯阿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6,共10页
煤层含气性与渗透性的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非均一性,基于地质选区理论预测的富集有利区控制精度不能完全适应煤层气开发的空间尺度需求。为将稀疏的钻孔测井资料和空间密集采样的地震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区块尺度下煤层气富集高产区的... 煤层含气性与渗透性的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非均一性,基于地质选区理论预测的富集有利区控制精度不能完全适应煤层气开发的空间尺度需求。为将稀疏的钻孔测井资料和空间密集采样的地震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区块尺度下煤层气富集高产区的精细预测,引入煤层气封存单元的概念,并对其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进行了讨论;提出基于地震地质综合研究,识别区块尺度下煤层气封存单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初步研究表明:在煤层气地质理论指导下,以煤层气封存单元的封堵层(带)为研究对象,运用以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反演为核心的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将构造、围岩岩性及其组合、聚煤前后沉积微相等封堵层(带)构成要素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实现对煤层气封存单元的识别与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封存单元 区块尺度 富集高产区 地震解释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
3
作者 韦还和 孟天瑶 +6 位作者 陈英龙 左文刚 姚荣江 高平磊 许轲 张洪程 戴其根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共8页
我国正积极推进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鉴于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高产栽培技术不够明晰,存在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了本团队在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滨海盐碱地水... 我国正积极推进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鉴于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高产栽培技术不够明晰,存在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了本团队在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需确保群体穗数充足且穗型较大,以此协同实现足够的群体库容量,并保持较高的库容充实度;(2)要稳定水稻前期生长量,合理增加中期光合生长量,显著增强后期干物质积累能力;(3)凭借良好的株型和群体支撑力,保障群体库容能够充分结实。围绕上述规律,我们针对性开展了一系列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涵盖土壤脱盐关键技术、土壤培肥关键技术、耐盐水稻品种筛选与鉴定、适宜的密肥组合与微咸水灌溉技术,以及外源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整合并形成了“耕、晒、泡、旋、排”多次循环与增施有机肥相结合的快速高效脱盐培肥技术,以及以应用耐盐优质品种和“早播、勤灌、壮秧、密植、足肥”为特征的机插综合栽培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滨海盐碱地机插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滨海盐碱地取得了显著的改良土壤与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水稻 产量形成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早籼超级稻中组53的种植表现及关键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胡依君 陈天晓 +3 位作者 龚俊 杨长登 周涵越 梁燕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0,116,共4页
中组5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早籼稻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备生育期较早、株型适中、分蘖旺盛、穗大粒多、高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及具有相似生态条件的区域作早稻种植。在2021年和2... 中组5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早籼稻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备生育期较早、株型适中、分蘖旺盛、穗大粒多、高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及具有相似生态条件的区域作早稻种植。在2021年和2022年超级稻百亩方测产验收中,中组53平均产量分别达到10.26 t/hm^(2)和9.90 t/hm^(2),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中组53于2017年引入江山市种植,现累计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333.33 hm^(2),2023年种植面积占比超过38.00%,已成为江山市早稻主推品种。本文介绍了中组53在江山市区域试验、展示及示范的种植表现及主要农艺性状,归纳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进一步促进中组53在江山市及类似区域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中组53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引99-05甘蔗新品种农艺性状及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易代勇 周正邦 +3 位作者 刘凡值 王代谷 詹正兴 朱文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2期60-61,56,共3页
结合多年品比、区试及生产示范试验研究和推广,总结了甘蔗新品种黔引99-05的农艺性状、增产性状、品质性状、抗病虫性和适应性等,介绍了该品种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推广建议。
关键词 甘蔗 黔引99-05 农艺性状 丰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间融合品种金凤2-1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卫红 肖在勤 甘炳成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16,共2页
对金凤 2 - 1进行配方实验结果表明 :在以稻草 ,蔗渣为主料栽培金凤 2 - 1时 ,添加 15 %的麸皮 ,可以使其产量与纯棉壳栽培相当 ,使用麦草和杂木屑为主料时 ,添加 2 0 %的麸皮其产量仍低于对照 ;在菇房内收三潮菇后 ,移至室外脱袋埋土栽... 对金凤 2 - 1进行配方实验结果表明 :在以稻草 ,蔗渣为主料栽培金凤 2 - 1时 ,添加 15 %的麸皮 ,可以使其产量与纯棉壳栽培相当 ,使用麦草和杂木屑为主料时 ,添加 2 0 %的麸皮其产量仍低于对照 ;在菇房内收三潮菇后 ,移至室外脱袋埋土栽培 ,比继续留在菇房内出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在菌袋不太紧和培养料含水量70 %时能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间融合品种 食用菌 金凤2-1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高淀粉品种I-1085丰产栽培措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士杰 何庆才 +2 位作者 雷尊国 童安毕 黄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3期42-44,共3页
采用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I-1085块茎产量与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4因素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拟出该品种产量与密度、氮磷钾施肥水平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 马铃薯 高淀粉品种 -1085品种 丰产栽培 种植密度 施肥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早籼稻中组100超高产特征特性分析及关键栽培技术
8
作者 许剑锋 纪国成 +4 位作者 应伟杰 陈叶平 梁燕 龚俊 秦叶波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常规早籼稻品种中组100具有株型优良、分蘖力较强、结实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2024年该品种在江山创造了单产11.32 t/hm^(2)的浙江早稻攻关田历史纪录,比2016年中早39在诸暨创造的攻关田最高产量纪录(11.22 t/hm^(2))高0.10 ... 常规早籼稻品种中组100具有株型优良、分蘖力较强、结实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2024年该品种在江山创造了单产11.32 t/hm^(2)的浙江早稻攻关田历史纪录,比2016年中早39在诸暨创造的攻关田最高产量纪录(11.22 t/hm^(2))高0.10 t/hm^(2)。同时,百亩攻关方单产达11.25 t/hm^(2),刷新了“浙江农业之最”早稻百亩方最高单产纪录。本文介绍了中组100获得超高产的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中组100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再生力水稻品种福两优晶玉的选育及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刘鹏 李杨 +1 位作者 吴晓亮 周红英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7期101-103,共3页
福两优晶玉是以福7112S为母本、晶玉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于2023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32021)。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米质达到农业行业标准二级,且该品种作再生稻栽培,再生力强,周... 福两优晶玉是以福7112S为母本、晶玉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于2023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32021)。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米质达到农业行业标准二级,且该品种作再生稻栽培,再生力强,周年增产较为突出,适宜作再生稻推广种植。文中介绍了福两优晶玉的品种选育过程以及其作为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该品种的规模化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两优晶玉 选育 再生稻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高蛋白大豆濮豆82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海悦 李江涛 +2 位作者 于会勇 刘婷 胡珍珍 《大豆科技》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充分发挥濮豆820基因优势,实现大豆高产、优质。文章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濮豆820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大豆产量影响均显著。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施肥量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 为充分发挥濮豆820基因优势,实现大豆高产、优质。文章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濮豆820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大豆产量影响均显著。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施肥量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呈升高趋势。相同施肥量下,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呈先增后降趋势。种植密度对大豆品质影响不显著,施肥量对大豆品质影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19.5万株/hm^(2)、施肥量为300 kg/hm^(2)时,濮豆820产量和品质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施肥量 高产优质大豆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尼县黑木耳优质高产吊袋栽培技术
11
作者 杨阿丽 后爱红 +4 位作者 都雯玥 卢勇 蒋应涛 贺贞 胡永军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为解决高原地区黑木耳栽培中存在菌棒污染、出耳慢、耳片脱落等问题,以卓尼县为例,围绕栽培季节安排、菌种选择、栽培场地选择、栽培过程、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1套高效的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为其他高原地区黑木耳的... 为解决高原地区黑木耳栽培中存在菌棒污染、出耳慢、耳片脱落等问题,以卓尼县为例,围绕栽培季节安排、菌种选择、栽培场地选择、栽培过程、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1套高效的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为其他高原地区黑木耳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卓尼县 高原地区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优胜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1期11-13,92,共4页
为进一步普及黄秋葵栽培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为农民增收服务,和县从浙江省引进黄秋葵进行示范种植。文章介绍了黄秋葵的特征特性,并从品种和田块选择、整地、育苗及直播、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等方面阐述了黄秋葵高产... 为进一步普及黄秋葵栽培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为农民增收服务,和县从浙江省引进黄秋葵进行示范种植。文章介绍了黄秋葵的特征特性,并从品种和田块选择、整地、育苗及直播、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等方面阐述了黄秋葵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特征特性 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名市电白区圣女果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举措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春桃 李华锋 冯雨 《南方农机》 2025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茂名市电白区圣女果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举措,提升圣女果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升级。【方法】综合研究分析选地整地与品种选择、嫁接育苗技术、合理定植方法、肥水管理策略、搭架整枝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以及科... 【目的】研究茂名市电白区圣女果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举措,提升圣女果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升级。【方法】综合研究分析选地整地与品种选择、嫁接育苗技术、合理定植方法、肥水管理策略、搭架整枝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以及科技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和产业融合等推广举措的有效性。【结果】茂名市圣女果种植成效显著,高产栽培技术有效提升了圣女果的产量和品质,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结论】面对成本、气候和病虫害等挑战,建议加强科技培训、应用先进设施及农业技术、强化病虫害防控、拓展销售渠道以及融合乡村旅游,推动圣女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女果 高产栽培技术 推广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粳优4号品种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章文斌 任军凯 +1 位作者 叶胜海 张国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583-1586,共4页
浙粳优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育成的籼粳杂交稻品种。该品种表现为穗大粒多,分蘖能力强,抗倒伏性突出,熟期转色好。为确保其丰产,本文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浙粳优4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新区灌区粮饲兼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薛莲 谢成俊 +4 位作者 张芮 薛亮 张鹏 闫宗芳 陈延明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87-290,共4页
为加快兰州新区粮改饲项目实施进度,推动寒旱区灌区农业“以养带种、种养结合、农牧互促”的循环发展,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经多年试验示范,从播前准备、播期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兰州新区... 为加快兰州新区粮改饲项目实施进度,推动寒旱区灌区农业“以养带种、种养结合、农牧互促”的循环发展,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经多年试验示范,从播前准备、播期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兰州新区灌区粮饲兼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以期为提升当地粮饲兼用玉米生产水平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饲兼用玉米 兰州新区 灌区 栽培技术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自洽强度方法的冲击加载-再加载实验技术
16
作者 俞宇颖 谭叶 +5 位作者 谭华 戴诚达 彭建祥 李雪梅 吴强 王翔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1-496,共6页
针对自洽强度方法存在的冲击加载-再加载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较高硬度材料为支撑制作组合飞片的简便方法。利用该方法获得了铝、锡和锆基金属玻璃较理想的冲击加载-再加载粒子速度剖面,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由本文获得的冲击加载-... 针对自洽强度方法存在的冲击加载-再加载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较高硬度材料为支撑制作组合飞片的简便方法。利用该方法获得了铝、锡和锆基金属玻璃较理想的冲击加载-再加载粒子速度剖面,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由本文获得的冲击加载-再加载粒子速度剖面,并根据自洽方法,计算得到了铝、锡和锆基金属玻璃再加载过程剪应力变化数据。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本文涉及的压力范围内,仅由冲击加载-卸载实验得到的铝、锡和锆基金属玻璃屈服强度将比实际结果降低20%~50%。因此,在采用自洽方法计算高压强度时,冲击加载-再加载数据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高压强度 冲击加载-再加载 自洽方法 组合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双晚”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孟庆华 王信宝 +1 位作者 王凤梅 刘玉文 《耕作与栽培》 2017年第2期70-71,共2页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和冬季气候变暖,采取小麦晚播和玉米晚收为核心的"双晚"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可最大限度利用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优化周年资源分配,提高光能利用率,是提高山东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周年高产高效生产的重要...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和冬季气候变暖,采取小麦晚播和玉米晚收为核心的"双晚"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可最大限度利用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优化周年资源分配,提高光能利用率,是提高山东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周年高产高效生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晚播 玉米中晚熟品种 一年两熟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18
作者 王胜春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7-50,共4页
银杏是中国特有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其生长缓慢、雌雄异株、结果迟,若用实生苗栽植,20年左右才能开花结果,从而制约了银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造林地选择、良种壮苗、精细栽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银杏... 银杏是中国特有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其生长缓慢、雌雄异株、结果迟,若用实生苗栽植,20年左右才能开花结果,从而制约了银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造林地选择、良种壮苗、精细栽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银杏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旨在为银杏的丰产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丰产 栽培 管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河县青菜头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李洪碧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7期21-22,25,共3页
该文详细阐述了青菜头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时间、土壤要求、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青菜头产量和品质,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菜头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探究
20
作者 江代勇 《新疆农机化》 2025年第3期22-24,共3页
针对传统水稻种植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严重及生产效率低下问题,结合黔东南地区季节性干旱、立体气候特征及高湿诱发病虫害等挑战,集成机械化作业与生态调控技术,提出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通过抗病品种筛选、机械化浸种催芽、... 针对传统水稻种植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严重及生产效率低下问题,结合黔东南地区季节性干旱、立体气候特征及高湿诱发病虫害等挑战,集成机械化作业与生态调控技术,提出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通过抗病品种筛选、机械化浸种催芽、宽窄行插秧配合智能水肥调控、生物—化学协同防控等方法,系统解决水肥利用率低、倒伏率高、病虫害频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