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全方位视觉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13
1
作者 汤一平 王庆 +2 位作者 陈敏智 杨冠宝 朱艺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20-1527,共8页
折反射双曲面型的全方位视觉传感器(ODVS)是一种快速、可靠、具有固定单视点成像特点的全景视觉信息采集设备。本文利用两个相同参数的具有固定单视点的ODVS在同一轴心线面对面的进行合成,设计了一种双目全景立体测量装置。利用两个ODV... 折反射双曲面型的全方位视觉传感器(ODVS)是一种快速、可靠、具有固定单视点成像特点的全景视觉信息采集设备。本文利用两个相同参数的具有固定单视点的ODVS在同一轴心线面对面的进行合成,设计了一种双目全景立体测量装置。利用两个ODVS的固定单一视点在同一轴心线上设计的特点,简化了成像单元的标定、极线的配准以及特征点匹配等烦琐的步骤。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立体全方位视觉传感器能有效解决极线约束难题、快速实现立体图像的特征点匹配、降低立体测量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全方位视觉传感器 单视点成像 立体图像匹配 双目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注入法”与选线测距定位 被引量:21
2
作者 桑在中 潘贞存 李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5-39,共5页
根据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提出了“S注入法”选线、测距和定位新原理,导出了有关的公式和算法,研制出了相应的装置,并已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S注入法”的主要特点有:(1)通过PT注入。单相接地时接地相PT... 根据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提出了“S注入法”选线、测距和定位新原理,导出了有关的公式和算法,研制出了相应的装置,并已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S注入法”的主要特点有:(1)通过PT注入。单相接地时接地相PT一次被短接,处于不工作状态,利用不工作PT注入信号,不增加一次设备,不会对运行设备产生不良影响;(2)只向接地线路接地相注入。有利于提高选线和定位的分辨率;(3)注入信号的基波频率f0处于工频的N次谐波与N+1次谐波之间,有利于躲过工频及其各次谐波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选线 测距 S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距偏心测量的精度分析及其测量方法改进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何英伟 曹军奇 +1 位作者 闵方晖 刘飞 《黄金科学技术》 2011年第4期73-76,共4页
针对全站仪单距偏心测量存在精度低、测距受限及精度变化无规律等问题,依据单距偏心测量的测量原理,对其精度进行分析,找出误差源。对于与测站不通视的待测点的坐标测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实地测量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单距偏心测... 针对全站仪单距偏心测量存在精度低、测距受限及精度变化无规律等问题,依据单距偏心测量的测量原理,对其精度进行分析,找出误差源。对于与测站不通视的待测点的坐标测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实地测量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单距偏心测量,该测量方法能显著提高测量精度并扩大测距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站仪 单距偏心测量 精度分析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条测线”应力变化确定超前支护距离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6-90,共5页
基于大量的钻孔应力数据,摒弃“分析单测点应力确定超前支护距离”的思维模式,以整条测线应力监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随推采进度的变化特征,得到了超前支承压力变化规律,确定了准确的超前支护距离,结果表明:随工作面推进,测点位置不同,... 基于大量的钻孔应力数据,摒弃“分析单测点应力确定超前支护距离”的思维模式,以整条测线应力监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随推采进度的变化特征,得到了超前支承压力变化规律,确定了准确的超前支护距离,结果表明:随工作面推进,测点位置不同,上覆岩层的破断高度不同,应力变化特征也不同,则确定的超前支护距离存在差异;与分析单测点应力变化相比,分析整条测线的应力变化特征得到的超前支护距离更准确;工作面未推采测线时,其应力曲线呈“近高远低”形态,工作面推采时,其应力曲线呈“近乎水平”形态,近水平跨距为9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测点 整条测线 超前支承压力 超前支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