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号保真的地震数据插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双全 王尚旭 季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517,共3页
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在对地震资料进行高保真静校正及动校正处理时,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如何选用使地震信号保真的插值方法显得十分重要。文中采用sinc函数插值算法对地震数据进行插值,分析了sinc函数在地震数据插值方面的优... 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在对地震资料进行高保真静校正及动校正处理时,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如何选用使地震信号保真的插值方法显得十分重要。文中采用sinc函数插值算法对地震数据进行插值,分析了sinc函数在地震数据插值方面的优势,并介绍了sinc函数插值的实现方法。通过对实际模型数据例子的试验分析表明,用sinc插值方法能减少由于插值所引起的信号损伤,保护原始地震信号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保真 sinc函数 插值 采样 地震资料处理 数据插值 地震信号 高保真 地震数据 插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建民 刘杰烈 +4 位作者 陈守田 许建军 王雪艳 周志才 孙长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断陷叠置的复杂盆地,历经五个发育阶段,具有三套烃源岩地层、五套储层。该盆地近地表结构、岩性及速度在纵横向上均复杂多变,且规则干扰较为强烈。为此,基于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设计提出"四高、四精确、三小、二中、...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断陷叠置的复杂盆地,历经五个发育阶段,具有三套烃源岩地层、五套储层。该盆地近地表结构、岩性及速度在纵横向上均复杂多变,且规则干扰较为强烈。为此,基于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设计提出"四高、四精确、三小、二中、一宽、三措施"的配套岩性勘探地震采集技术、保真处理及精确成像技术、复杂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解释技术、精确储层预测技术、岩性圈闭识别与描述技术等组成的海拉尔断陷盆地岩性地震勘探集成技术系列,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及乌尔逊凹陷的岩性勘探应用中取得了成功,其中据此预测成果部署的希3井和巴X2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震勘探 断陷叠置盆地 宽方位采集 保真成像处理 岩性圈闭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保真模拟漏失地层堵漏评价试验装置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窦斌 舒尚文 +2 位作者 郭建华 李旭东 刘文堂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7,89,共3页
为了对堵漏材料与漏失地层的配伍性做出科学的评价,研制出一套高保真模拟漏失地层堵漏评价试验装置。通过测井、物探等技术获取漏失地层的物理参数,制作与井下地层复杂地质条件高度相似的模拟漏失地层,利用高压泵将堵漏材料挤入模拟漏... 为了对堵漏材料与漏失地层的配伍性做出科学的评价,研制出一套高保真模拟漏失地层堵漏评价试验装置。通过测井、物探等技术获取漏失地层的物理参数,制作与井下地层复杂地质条件高度相似的模拟漏失地层,利用高压泵将堵漏材料挤入模拟漏失地层进行评价。高保真对开岩心筒能够根据地层压力开启一定的裂缝,当压力释放时,模拟地层使堵漏液返排,根据井下温度可以在模拟装置上进行加热。室内评价结果为现场堵漏材料的配比提供了依据。该装置的研制为堵漏剂的优选、堵漏钻井液性能的评价及堵漏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试验评价方法,为相关科研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保真 漏失地层 堵漏装置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域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技术在高分辨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温书亮 王焕弟 +2 位作者 苑益军 何汉漪 刘永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2-516,共5页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 ,水平叠加的作用是压制随机噪声和消除多次波 ,但伴随的缺点是降低了地震资料分辨率 ,且模糊了振幅特征。为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振幅保真 ,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拟合方法代替水平叠加。然而 ,这些拟合方法也有其自身...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 ,水平叠加的作用是压制随机噪声和消除多次波 ,但伴随的缺点是降低了地震资料分辨率 ,且模糊了振幅特征。为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振幅保真 ,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拟合方法代替水平叠加。然而 ,这些拟合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弱点 ,如在提高信噪比方面的能力较弱等。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 ,讨论了时频域零炮检距拟合方法的特点及在海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叠前消除各种线性干扰和多次波的必要性。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 ,只要在叠前做好去噪工作 ,应用时频域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方法代替水平叠加有利于改善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振幅保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域 零炮检距 地震道拟合技术 高分辨率 地震资料处理 水平叠加 振幅保真 聚束滤波 均值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保真多色分色模型中间色的设置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真 周倩 朱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8-21,共4页
高保真印刷技术通过在CMYK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原色的方法,达到扩大色域的目的,增加的原色与CMYK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替代关系可以简化复杂的高保真多色分色模型,并提高其精度。以CMYKRBG七色高保真模型中R为例,设计了渐变测控条,打印输出并... 高保真印刷技术通过在CMYK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原色的方法,达到扩大色域的目的,增加的原色与CMYK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替代关系可以简化复杂的高保真多色分色模型,并提高其精度。以CMYKRBG七色高保真模型中R为例,设计了渐变测控条,打印输出并测量了各级网点密度,采用多项式回归算法,拟合出了间色平衡曲线,建立了R与MY的替代方程,通过设置间色替代率,获取了R与MY之间的颜色替代量,最后设置了4组不同的间色替代率,通过色差确定了合适的间色替代率的取值范围。实验结果表明:确定的间色替代率在0.2左右,可以提高分色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保真印刷 间色 颜色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胞元式RBF神经网络的高保真分色模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小鹏 孔玲君 刘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采用胞元式RBF神经网络模型对七色印刷输出系统构建了分色模型。首先,借鉴颜色空间分区理论将7个主色在整个颜色空间中划分为了6个颜色区域,在每个分区中选取了CIE L*a*b*明度值L上等间隔均匀采样的网点面积率,用于设计建模所需的训练样... 采用胞元式RBF神经网络模型对七色印刷输出系统构建了分色模型。首先,借鉴颜色空间分区理论将7个主色在整个颜色空间中划分为了6个颜色区域,在每个分区中选取了CIE L*a*b*明度值L上等间隔均匀采样的网点面积率,用于设计建模所需的训练样本,然后对每个分区划分胞元,并且为每个小胞元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分色模型。对于任意给定的要复制的目标色,利用提出的胞元搜索算法确定其所在的胞元位置后,使用相应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色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分色算法能够达到较高的分色精度,可以满足高质量彩色复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色分色模型 高保真印刷 分区 胞元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部老区二次三维地震勘探的意义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发亮 杜劲松 +3 位作者 游洪文 杨小波 张树海 王瑞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中原油田全区基本覆盖了三维地震勘探 ,其中白庙地区的三维资料是 1987年采集的。由于该区地表条件复杂 ,地下小断层发育、岩性变化快、目的层埋藏深 ,虽经多次处理 ,仍不清楚该区的油气成藏规律。为此在 2 0 0 1年冬至 2 0 0 2年春重... 中原油田全区基本覆盖了三维地震勘探 ,其中白庙地区的三维资料是 1987年采集的。由于该区地表条件复杂 ,地下小断层发育、岩性变化快、目的层埋藏深 ,虽经多次处理 ,仍不清楚该区的油气成藏规律。为此在 2 0 0 1年冬至 2 0 0 2年春重新在该区开展一次三维地震勘探。在采集方法上采用可变面元三维观测系统 ,在资料处理上采用高保真度处理 ,在地震资料解释中采用高精度综合层位标定、地震正演分析、相干体分析、可视化等先进解释技术 ,所以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有了明显提高 ,为岩性反演、属性分析和储层预测提供了条件。本次在白庙地区开展的二次三维地震勘探见效快、投资周期短 ,可望为老油区资源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 地震解释 可变面元观测系统 油藏描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印刷的原真色彩色域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灵阁 李辉 +1 位作者 吕新广 简川霞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82,共3页
人们对印品质量要求的提高 ,使原真色彩复制成为现代彩色复制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把原真色彩印刷和一般的四色印刷相比较 ,分析两者的色域大小 。
关键词 原真色彩 高保真 色域 专色油墨 调频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隐蔽油气藏勘探能力的新思路 被引量:7
9
作者 谢占安 周锦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9-615,共7页
我国广大地区已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随着勘探对象的变化,地震技术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针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新思路:在三维“三高”精细处理和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叠前和叠后(AVO和波阻抗)属性参数反演和谱分解技术... 我国广大地区已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随着勘探对象的变化,地震技术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针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新思路:在三维“三高”精细处理和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叠前和叠后(AVO和波阻抗)属性参数反演和谱分解技术,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解释技术,将物探和地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处理、解释一体化工作模式,实现地质、地震、测井信息的有机结合,完成储层描述与评价,提出有利圈闭和井位部署建议。文中还讨论了在处理、解释一体化模式下的数据处理与数据解释技术及其重要性。文中认为,把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模式应用于数据处理、构造解释、储层解释和油气预测的全过程,既可促进地震技术的自身发展,又能提高地震技术的勘探效益并降低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处理 解释一体化 新思路 隐蔽油气藏勘探 高信噪比 高分辨率 高保真度 油气藏勘探 隐蔽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LD器件实现高保真D/A转换
10
作者 赵建顺 王英华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49-250,共2页
通过对D/A输出信号频谱的傅立叶分析 ,找出影响信号失真的因素 ,设计了一种新的信号滤波器。利用PLD器件的灵活性及强大的内部逻辑功能 ,实现宽动态范围、高保真D/A转换输出。特别适用于计算机的多媒体声卡伴音信号处理。
关键词 频谱分析 信号失真 PLD 数/模转换 高保真 D/A 信号滤波器 计算机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码在无线高保真音频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杰 董金明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5期19-21,共3页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设备占据着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无线传输存在着传输带宽以及误码率等因素的限制。在无线音频传输中,想要获得高保真的效果,就必须在带宽以及误码率方面加以着重考虑。讨论了在无线...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设备占据着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无线传输存在着传输带宽以及误码率等因素的限制。在无线音频传输中,想要获得高保真的效果,就必须在带宽以及误码率方面加以着重考虑。讨论了在无线传输误码率问题上RS码所带来的纠错能力以及其实现方法,并且给出了一种可行的低成本的无线音频传输系统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码 无线传输 高保真 音频编码 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中部大足地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处理及其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山 华素琴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8-49,共12页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介绍了弥陀场工区两条正交高分辨率测线的处理情况,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资料的处理效果。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子波的频带宽度、振幅谱形态以及子波的相位特性。箱形谱、零相...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介绍了弥陀场工区两条正交高分辨率测线的处理情况,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资料的处理效果。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子波的频带宽度、振幅谱形态以及子波的相位特性。箱形谱、零相位、宽频子波的分辨率最高。高分辨地震资料处理的基本目标是把野外记录到的具有一定时变空变特点的子波尽可能转换成时不变的、空不变的、振幅谱为箱形的零相位子波。在弥陀场工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处理中,我们通过道编辑、叠加方式的选取以及高保真去噪声方法提高信噪比,拓宽有效频带宽度(我们把信噪比大于等于1的所有频率成分的集合定义为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带);通过SCALCOMP消除了大部分与岩性无关的横向振幅变化;通过DESIG、QCOMP及TCOMP把振幅谱整形为时变作用较小的白色谱;通过NMP处理获得零相位子波。经过上述处理,资料的有效波频带宽度达到10~110Hz,相对频带宽度约为3个倍频程,子波近似为10~100Hz的零相位Sine子波;在高速的碳酸盐岩地区,薄层分辨力约为15~23m,与常规地震剖面相比分辨率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振幅的调谐作用探测地层厚度小于1/4波长地质目标 被引量:75
13
作者 凌云研究小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凌云研究小组 .应用振幅的调谐作用探测地层厚度小于 1/ 4波长地质目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6 8~ 2 74  由于大地吸收作用和干扰波的影响 ,在一个地区地震采集能获得的成像主频往往有一个极限—— 1/ 4波长的分辨... 凌云研究小组 .应用振幅的调谐作用探测地层厚度小于 1/ 4波长地质目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6 8~ 2 74  由于大地吸收作用和干扰波的影响 ,在一个地区地震采集能获得的成像主频往往有一个极限—— 1/ 4波长的分辨率限制。但是 ,地震勘探的 1/ 4波长极限却难以满足地质家对探测薄互层地质目标的要求 ,特别是开发地震中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存在储层尖灭 (埋深为 5 10 0 m、厚度为 0~ 35 m)条件下的实际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研究了厚度小于 1/ 4波长的储层尖灭线的识别问题。通过采用保持振幅和提高分辨率处理 ,并在声波测井、VSP数据的标定和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 ,进行沿层振幅提取、沿层波形识别、正演模型和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振幅的调谐作用可以识别厚度小于 1/ 4波长的薄砂层透镜体、岩性尖灭等地质体。这套处理和解释方法特别适合我国陆相沉积环境下的岩性油气藏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 调谐作用 高分辨率 波长 薄砂层 岩性尖灭 地震勘探 地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声技术近年进展
14
作者 沈 《应用声学》 CSCD 1996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讨论近年电声技术的进展,综述电声器件概况,介绍高保真立体声中的环境声和数字声频,并总结迅速发展的声场电声控制技术,最后讨论了主观电声测量方面的动态.
关键词 高保真立体声 立体声 电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