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语言接触视域下甘青河湟地区语言区域特征研究 |
敏春芳
马宇晨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青海省河湟地区“三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 |
马睿晨
杨显明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青海河湟地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化、主导功能分区与可持续发展 |
杨显明
马睿晨
王爱梅
韩朋轩
|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多民族杂居地区文化共生与制衡现象探析——以河湟地区为例 |
张俊明
刘有安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1
|
|
|
5
|
试论明代青海河湟地区人口迁移 |
贾伟
马兴盛
|
《青海民族研究》
|
2002 |
7
|
|
|
6
|
汉族移民与河湟地区的人文生态变迁 |
李健胜
|
《西北人口》
CSSCI
|
2010 |
5
|
|
|
7
|
试析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俗与道教——以民和、乐都两县民俗与道教为例 |
马婧杰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
8
|
对民间艺术保护现状的思考——以青海河湟地区民间美术为例 |
邓湘琼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9
|
河湟汉族婚俗中抢婚文化的“遗留物” |
蒲生华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0
|
青海花儿曲令风格与多民族文化关系浅议 |
叱培虹
|
《青海民族研究》
|
2003 |
4
|
|
|
11
|
博弈与重构:清朝前期河湟地区的基层社会与家族组织 |
何威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
12
|
明清时期河湟地区自然灾害与农业发展 |
丁柏峰
王耀科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3
|
重檐歇山顶叠加暗廊转经道形制的河湟地区藏传佛教殿堂研究 |
李江
杨菁
刘源
李宁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14
|
天主教在河湟地域空间传播历史探究 |
戴燕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5
|
关联与共享:多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社会生命历程——基于青海省河湟刺绣的分析 |
王淑琴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16
|
试论北宋经略河湟区域的蕃族“汉法”经济法规 |
杨文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7
|
清代河湟地区的土地垦殖与环境变迁研究 |
陈新海
刘永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18
|
河湟地区民族交融历史进程及其内在因素探微 |
胡静
李健胜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9
|
基于气候分析的河湟地区传统庄廓绿色策略研究 |
王雪菲
雷振东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2020 |
6
|
|
|
20
|
河湟汉族转房婚存留的背景探析 |
王丽珍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