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A1c、Betatrophin对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杨录波 叶韬 +4 位作者 李丽敏 李桂平 崔丽娟 马玲娣 王伟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相关性,及对DKD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06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0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相关性,及对DKD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06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0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各30例;同期随机抽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与常规检测指标,分析HbA1c、Betatrophin与上述指标相关性,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HbA1c、Betatrophin联合检测在DK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四组性别、BMI、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FBG、Scr、TG、mALb、UACR、HbAlc、Betatrophin为DKD2>DKD1>DKD0>NC(P<0.05);eGFR、HDL-C为NC>DKD0>DKD1>DKD2(P<0.05);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血清中Betatrophin表达水平与年龄、UREA、Scr、mAlb、UACR呈正相关关系,与eGFR呈负相关关系,HbA1c表达与FBG、TC呈正相关关系,与Scr、eGFR呈负相关(P<0.05);患者年龄、FBG、TG、UREA、Scr、UACR、HbAlc、Betatrophin水平升高是2型DKD发生的危险因素,HDL-C、eGFR是2型糖尿病肾脏病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HbA1c、Betatrophin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单一检测高,HbA1c、Betatrophin及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0.860、0.887。结论:HbA1c、Betatrophin表达水平与早期DK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DKD诊断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a1c Betatrophin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TRP5、CTRP9与HbA1c的相关性及对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苗欢欢 王艳华 +1 位作者 李亚男 连立芬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6期43-48,55,共7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胱抑素-C、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CTRP5)、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及预测围产儿不良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150例GDM患者...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胱抑素-C、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CTRP5)、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及预测围产儿不良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15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围产儿结局分为不良结局组(n=41)、良好结局组(n=109)。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血清胱抑素-C、CTRP5、CTRP9、HbA1c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影响因素,Pearson法分析胱抑素-C、CTRP5、CTRP9与HbA1c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并比较各预测方案效能。结果不良结局组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分娩前BMI、孕中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及血清胱抑素-C、CTRP5、CTRP9、HbA1c水平与良好结局组比较有差异(P<0.05)。校正其他相关因素后,血清胱抑素-C、CTRP5、CTRP9、HbA1c仍是GDM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G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TRP5与HbA1c呈正相关,CTRP9与HbA1c呈负相关(P<0.05)。血清胱抑素-C、CTRP5、CTRP9联合预测GDM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95%CI:0.885,0.970),优于各指标单独及两两组合预测价值。结论胱抑素-C、CTRP5在GDM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CTRP9表达下调,各指标与HbA1c具有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围产儿不良结局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血糖控制情况、预测围产儿结局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胱抑素-c cTRP5 cTRP9 hba1c 围产儿结局 相关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SP认证标本在实现不同地区HbA1c检测系统溯源性和可比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德才 温冬梅 +3 位作者 张秀明 王伟佳 索明环 陈亚琼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认证标本在实现不同地区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系统溯源性和可比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NGSP的可接受标准,以通过NGSPⅠ级实验室认证的VariantⅡ检测系统为参比系统,用40例新鲜全血... 目的探讨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认证标本在实现不同地区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系统溯源性和可比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NGSP的可接受标准,以通过NGSPⅠ级实验室认证的VariantⅡ检测系统为参比系统,用40例新鲜全血对不同地区的8个检测系统进行方法学比对,对不可比的检测系统用NGSP认证实验标本进行校准,再用40例新鲜全血和10例NGSP能力认证标本进行溯源性验证。结果初步比对VariantⅡTurbo、D10及Capillarys 2 Flex Piercing结果可比,Ultra2等5个检测系统结果不可比,用NGSP认证标本进行准确度传递后,可比性显著提高,达到可接受标准。所有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均<3.0%,符合国际对不同检测系统间Hb A1c检测结果离散度的最高可接受标准。结论以通过NGSPⅠ级实验室认证的检测系统作为参比系统,采用NGSP参考方法赋值的认证标本进行准确度传递是实现不同地区Hb A1c检测系统量值溯源性及保证检测结果一致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 量值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 溯源性 可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HbA1c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万贝贝 徐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115例164眼白内障手术患者按术前Hb A1c水平分四组:非糖尿病对照组30例43眼A组(Hb A1c≤6.5%);糖尿病组:B组26例38眼(Hb A1c≤...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115例164眼白内障手术患者按术前Hb A1c水平分四组:非糖尿病对照组30例43眼A组(Hb A1c≤6.5%);糖尿病组:B组26例38眼(Hb A1c≤6.5%)、C组28例40眼(6.5%<Hb A1c≤8.0%)、D组31例43眼(Hb A1c>8.0%)。采用角膜内皮镜检测术前;术后1d;1,2wk;1mo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和六边形细胞比率等参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各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1d;1,2wk和1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边形细胞比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变异系数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六边形细胞比例减低显著,变异系数增大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D组比较,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显著(P<0.05)。糖尿病各组间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边形细胞比例减少有差异,变异系数增大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均有一定程度损伤,Hb A1c≤6.5%时术后角膜内皮损伤最小,糖尿病患者术前Hb A1c值越高,术后损伤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hba1c 糖尿病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VEGF与HbA1C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群年 杨文东 高兴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525-526,共2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ype 2diabetesmellitus ,T2DM )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关系。方法 对 15 8例T2DM患者进行血清VEGF和HbA1C检测及眼底检查。结果 糖尿病视网...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ype 2diabetesmellitus ,T2DM )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关系。方法 对 15 8例T2DM患者进行血清VEGF和HbA1C检测及眼底检查。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组血清VEGF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在DR轻、中、重三组中 ,VEGF水平随病变的加重呈升高趋势。结论 血清VEGF可作为T2DM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及其他微血管病变的指标。血清VEGF与HbA1C在DR的早期诊断及反映DR病变程度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血清 VEGF hba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贾翠 杨胜慧 +3 位作者 张利平 黄婷婷 苏雅丽 齐秀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5期125-125,127,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7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对象HbA1c达标率为46.2%,HbA1c不达标组与达标组相比,年龄小,病程长、总胆固醇高、血糖监测不及时、没有...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7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对象HbA1c达标率为46.2%,HbA1c不达标组与达标组相比,年龄小,病程长、总胆固醇高、血糖监测不及时、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结论研究人群HbA1c达标率并不理想,影响达标的因素有年龄、病程、总胆固醇、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治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hba1c 达标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HbA1c、血糖波动、Lp-PLA2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丁喆 谢文皎 +2 位作者 王柔钧 孙鑫 王贵会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表达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糖尿病患者以HbA1c<7%、7%≤HbA1c<10%、HbA1c≥10%分组,每组50例。采集信息,使用同一台血糖...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表达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糖尿病患者以HbA1c<7%、7%≤HbA1c<10%、HbA1c≥10%分组,每组50例。采集信息,使用同一台血糖仪检测血糖(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 h血糖及睡前血糖),记录和计算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最高值、血糖最低值。受试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Lp-PLA2、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测量CIMT。数据采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HbA1c<7%组相比,7%≤HbA1c<10%组、HbA1c≥10%组的FBG、2hPG、LAGE、SDBG、Lp-PLA2、CIM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发现,HbA1c、SDBG、Lp-PLA2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高糖化血红蛋白组血糖水平、Lp-PLA2、CIMT增厚比例均较低糖化血红蛋白组升高,HbA1c、SDBG、Lp-PLA2为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Lp-PLA2有望成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风险预测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a1c 血糖波动 LP-PLA2 cIMT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A1c变异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其截断值的判定 被引量:7
8
作者 胡佳琪 周倩倩 +3 位作者 徐慧君 袁晓丹 李洮俊 楼青青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67-971,共5页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对2型糖尿病(T2D)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作用,并通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用于诊断早期DR的截断值(cut-off值)。方法对3386例T2D患...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对2型糖尿病(T2D)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作用,并通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用于诊断早期DR的截断值(cut-off值)。方法对3386例T2D患者进行纵向队列研究,随访2~5 a,平均4.0 a,每年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依据患者所有记录的HbA1c值计算其平均值(A1c-Mean)和标准差(A1c-SD),其中HbA1c变异性表达为A1c-SD。收集并分析患者病史和临床资料。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讨HbA1c变异性等因素对DR的影响,绘制ROC曲线以评价HbA1c变异性对DR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混合效应结果显示,Alc-Mean、A1c-SD与DR的发展均呈正相关(β=0.049、0.031,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A1c变异性曲线下面积(AUC)为0.630,用于诊断早期DR的cut-off值为0.625,敏感度为0.781,特异度为0.573。结论HbA1c变异性能够预测T2D患者DR的发生,可作为初步预测DR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hba1c变异性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肽、HbA1c与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沈宝洁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7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C肽、HbA1c与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安陆市普爱医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作为糖尿病... 目的:研究血清C肽、HbA1c与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安陆市普爱医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组,同时选择同时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单纯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HbA1c、血清C肽、NAG的水平。结果: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分别为(9.22±1.52)年、(10.37±1.57)mmol/L、(24.72±1.17)mg/mmol,单纯糖尿病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分别为(3.78±1.03)年、(8.43±1.13)mmol/L、(8.28±1.13)mg/mmo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组患者HbA1c、血清C肽、NAG的水平分别为(8.77±1.42)%、(0.53±0.08)ng/mL、(19.07±1.87)U/L,单纯糖尿病组患者HbA1c、血清C肽、NAG的水平分别为(7.68±1.03)%、(1.72±0.37)ng/mL、(13.53±1.43)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肽、HbA1c与NAG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 hba1c NAG 2型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时间长短与T2DM患者肥胖及HbA1c水平相关 被引量:1
10
《现代医院》 2012年第11期110-110,共1页
日本学者一项研究显示,睡眠时间长短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肥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呈“u形”相关,因此可能被作为一种可改变的因素,用于T2DM患者的临床干预措施。论文11月12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 日本学者一项研究显示,睡眠时间长短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肥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呈“u形”相关,因此可能被作为一种可改变的因素,用于T2DM患者的临床干预措施。论文11月12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DM 睡眠时间 hba1c 患者 肥胖 长短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血清1,5-AG与FPG、HbA1c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振卫 顾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2期1349-1350,共2页
及时准确测定血糖可反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人的代谢状况。目前血糖、HbA1c等已广泛用于临床,1,5-脱水-D-山梨醇(1,5-anhydro—D—glucitol,1,5-AG)作为一种新血糖控制指标,也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血清1,5... 及时准确测定血糖可反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人的代谢状况。目前血糖、HbA1c等已广泛用于临床,1,5-脱水-D-山梨醇(1,5-anhydro—D—glucitol,1,5-AG)作为一种新血糖控制指标,也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血清1,5-AG与HbA1c、FBS相关性分析,旨在探讨其在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a1c 病人血清 糖尿病 FPG 血糖控制 D-山梨醇 相关性分析 代谢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A1c检测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柴改会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空腹胰岛素分泌水平将其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57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空腹胰岛素分泌水平将其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57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57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HbA1c、胰岛素释放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等指标。结果研究A组、研究B组空腹血糖、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A组空腹胰岛素高于对照组,研究B组空腹胰岛素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A组空腹胰岛素、HOMA-β高于研究B组,HbA1c低于研究B组(P <0.05);研究A组、B组空腹时、30 min、60 min胰岛素释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80 min胰岛素释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A组120 min胰岛素释放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B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A组空腹时、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胰岛素释放水平均高于研究B组(P <0.05)。结论 HbA1c检测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可进一步分析胰岛素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可指导2型糖尿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hba1c检测 胰岛素释放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改善糖尿病患者HbA1c、UACR、CysC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艳 《北方药学》 2023年第12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对患者HbA1c、UACR、CysC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门诊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HbA1c:7.5%~9.5%)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90例,常规方案...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对患者HbA1c、UACR、CysC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门诊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HbA1c:7.5%~9.5%)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90例,常规方案治疗)和观察组(90例,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比患者血糖水平、HbA1c、UACR、CysC水平。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HbA1c、UACR、CysC水平,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以及HbA1c、UACR、CysC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西格列汀 糖尿病 hba1c UAcR cysc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A1c水平升高可为房颤危险因素
14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46期27-27,共1页
日本一项研究纳入52448名受试者(中位年龄72岁)。结果显示,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水平组(〈6.5%),心房颤动(房颤)发生与心源性疾病(P〈0.001)、HbA1c水平升高(P〈0.001)、
关键词 hba1c 心房颤动 低水平 危险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 心源性疾病 中位年龄 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胶凝集抑制法和HPLC法测定HbA1C的比较
15
作者 胥娣 潘柏莉 向省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12X期54-55,共2页
随机抽取的108例患者的EDTA抗凝血2mL分别用乳胶凝集抑制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法测定HbA1C,通过配对t检验,p>0.05,2种方法测定HbA1C没有显著性意义。
关键词 乳胶凝集抑制 胶乳增强免疫 hba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A1c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亚南 吴元健 +3 位作者 陆婵 顾涛 陆进 许秋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1年以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尿病的新标准,对GDM患者及健康孕妇各200例分别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检测HbA1c水平并...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1年以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尿病的新标准,对GDM患者及健康孕妇各200例分别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检测HbA1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DM组与健康孕妇组HbA1c水平分别为(4.7±0.4)%与(4.3±0.3)%,差异显著(t=11.314,P<0.01);经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02,以HbA1c 4.9%为诊断GDM的cut off值,HbA1c诊断GDM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85.5%,阳性预测值为85.2%,阴性预测值为83.8%,诊断效率为84.5%。结论以HbA1c 4.9%为筛查GDM的cut off值,对孕妇可能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好,但需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颖斐 吴炯 +2 位作者 郭玮 张春燕 潘柏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评价Roche公司第3代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的性能。方法分析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的精密度、线性,评价Hb、胎儿Hb(HbF)、三酰甘油(TG)、总胆红素(T-Bil)和不稳定HbA1c对HbA1c检测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及其与HPLC法测Hb... 目的评价Roche公司第3代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的性能。方法分析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的精密度、线性,评价Hb、胎儿Hb(HbF)、三酰甘油(TG)、总胆红素(T-Bil)和不稳定HbA1c对HbA1c检测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及其与HPLC法测HbA1c结果的相关性;比较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的一致性。结果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的变异系数(CV)均<2.5%。在4.7%~15.4%范围内,理论值与实测均值呈线性相关,r2值达0.999。Hb、HbF、T-Bil、TG水平分别在57~177 g/L、1.7%~11.7%、27~265μmol/L、3.2~9.85 mmol/L范围时,差异百分比均<5%;当HbF>13.5%时,差异百分比>5%。不稳定GHb(样本葡萄糖糖含量0~55.56 mmol/L)对HbA1c检测无影响。免疫比浊法(X)与高效液相色谱法(Y)相关性良好,Y=1.0188X-0.2271,r2=0.971 3。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性能良好,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性能评价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35家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A1c检测结果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志晔 张葵 魏红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各医疗机构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检测方法及结果的可比性,分析室间变异和测定偏差,初步探讨误差原因和改进措施,为做好实验室结果互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备新鲜混合全血样本,确立靶值,并分发至南京市35家实验室,24 h... 目的了解南京市各医疗机构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检测方法及结果的可比性,分析室间变异和测定偏差,初步探讨误差原因和改进措施,为做好实验室结果互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备新鲜混合全血样本,确立靶值,并分发至南京市35家实验室,24 h内完成检测;按方法学分组统计分析各实验室结果;分别按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的推荐标准(靶值±8%偏差)和"可接受总误差"标准(靶值±3.9%偏差)来判断结果是否可接受;以水平2样本HbA1c靶值6.5%为例观察结果的分布。结果高效液相色谱(HPLC)组CV为2.91%~4.48%,免疫比浊组为9.66%~11.10%,低压液相色谱(LPLC)组为11.6%~16.1%,微粒色谱组为10.4%~20.3%;按CAP标准以靶值±8%偏差来判断,三级医疗机构实验室合格率为78.6%,二级医疗机构实验室为31.5%;以靶值±3.9%偏差来判断时,三级医疗机构实验室合格率为42.8%,二级医疗机构实验室为10.5%;水平2样本在±8%偏差之内的有25家,占71.4%(25/35);在±3.9%偏差内的有15家,占42.9%(15/35)。结论南京市三级以上医疗机构HbA1c检测结果较一致,二级医疗机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方法学差异在HbA1c检测中的确存在,但严格的室内质控和实验室间比对才是保证结果准确一致最重要的因素;各实验室特别是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实验室的质控意识仍有待加强,实验室间比对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室间变异 偏差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6σ质量管理理论评价糖化血红蛋白A1c指标的检测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学兵 居漪 +1 位作者 孙文化 王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6-417,共2页
目的探讨6σ质量管理理论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Westgard等报道的计算σ值方法,以生物学变异计算"合适"、"理想"和"最低"允许总误差(TEa)为质量目标,CV(不精确度或变异系... 目的探讨6σ质量管理理论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Westgard等报道的计算σ值方法,以生物学变异计算"合适"、"理想"和"最低"允许总误差(TEa)为质量目标,CV(不精确度或变异系数)取自于本室室内质控的平均累积值,bias来源于上海临床检验中心HbA1c室间质评结果。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结果 HbA1c基于生物学变异理想、合适和最低的要求bias值分别为0.75%、1.5%和2.25%;根据本室室内质控8个月累积的平均CV值是2.15%,室间质评的平均bias为1.4%,实际平均TEa为4.95%。其中本室实际最大的CV为2.74%,TEa为5.92%,QGI=0.43<0.8,浓度1(低值)的QGI=0.34<0.8,浓度2(高值)的QGI=0.60<0.8,σ值达到了上海地区质量要求,未达到生物变异和NGSP的要求。结论 6σ质量管理理论可用于评价HbA1c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理论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标准化 生物学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糖化血红蛋白A1c室内不精密度调查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薇 钟堃 +3 位作者 何法霖 袁帅 李国华 王治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调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室内质控不精密度现状,了解实验室满足允许不精密度质量规范水平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用基于网络的电子化室间质评上报系统收集2014年参加全国HbA1c室间质评的1 250家实验室的室内质控结果,包括2014... 目的调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室内质控不精密度现状,了解实验室满足允许不精密度质量规范水平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用基于网络的电子化室间质评上报系统收集2014年参加全国HbA1c室间质评的1 250家实验室的室内质控结果,包括2014年2月和累积的室内质控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CV)等相关信息;用《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指南》中对于HbA1c精密度的要求[室内CV<3%,以<2%为宜],美国国家临床生化学院(NACB)发布的室内CV<2%,以及根据生物学变异导出的最佳、适当、最低允许不精密度质量规范6种评价标准,计算HbA1c两个批号的室内质控CV和按照仪器系统分组后CV的通过率。结果分别有907家(批号1)和459家(批号2)实验室回报了室内质控数据,根据"指南"中适宜和NACB不精密度要求,满足评价标准的实验室所占比例,批号l为46.8%(当月)、37.0%(累积);批号2为58.0%(当月)、47.1%(累积)。不同仪器系统中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能满足的实验室所占比例更低,批号2中Roche组、Primus HPLC组、惠中MQ-2000/2000PT组和Hitachi系列组在适当和最佳标准的实验室满足比例为0%。结论大多数实验室HbA1c的不精密度水平很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a1c 室内质量控制 不精密度 生物学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