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中地区油菜根肿病的发展现状、蔓延原因解析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少钦 张山 张耀文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74-77,83,共5页
汉中既是油菜的优生区、高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油菜制种区。稳定和发展汉中的油菜生产对保障陕西省食用油供给安全、全国杂交油菜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油菜根肿病已成为影响该区油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油菜产量和种植效益构成了... 汉中既是油菜的优生区、高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油菜制种区。稳定和发展汉中的油菜生产对保障陕西省食用油供给安全、全国杂交油菜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油菜根肿病已成为影响该区油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油菜产量和种植效益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在解析油菜根肿病在汉中地区的发展现状、蔓延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提出普及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加速油菜抗根肿病品种选育,推广抗根肿病新品种等3项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地区 油菜根肿病 蔓延原因 综合防控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地区商品性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付文静 张鹏 +2 位作者 宋玉 解修超 唐琪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腹地,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且部分种类市场交易量可观。但是,针对该地区商品性野生食用菌的调查和分类学研究尚未开展,存在种类数量不清、物种鉴定不准、俗名流通而学... 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腹地,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且部分种类市场交易量可观。但是,针对该地区商品性野生食用菌的调查和分类学研究尚未开展,存在种类数量不清、物种鉴定不准、俗名流通而学名不详等问题。通过调查共收集汉中地区商品性野生食用菌样本104份,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序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准确鉴定,104份样本隶属于14科26属56个种(有3个物种所属的科尚未确定)。调查发现,近7年内报道的陕西省新记录种有7个,汉中地区最畅销的野生食用菌主要有8种,制作了图版以供参考。调查结果基本阐明了汉中地区商品野生食用菌的物种数量及名录(俗名和学名),为该地野生食用菌的科普宣传和种质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野生食用菌 汉中地区 分类学 物种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猕猴桃品种在汉中地区引种表现的综合评价
3
作者 王国军 薛莲 +5 位作者 肖飞 程丽萍 吴强 付伟伟 李俊东 李秀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46,共6页
为筛选出适合汉中地区栽培的优良猕猴桃品种,对引进的5个猕猴桃品种(“农大金猕”“农大郁香”“瑞玉”“金红50”“黑金”)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为筛选出适合汉中地区栽培的优良猕猴桃品种,对引进的5个猕猴桃品种(“农大金猕”“农大郁香”“瑞玉”“金红50”“黑金”)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猕猴桃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等存在差异,瑞玉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农大郁香次之,这2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应能力较强;金红50得分最低,表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引种 汉中地区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茬麦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吴玉红 郝兴顺 +6 位作者 田霄鸿 陈艳龙 张春辉 陈浩 李厚华 秦宇航 赵胜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8-1005,共8页
【目的】稻麦一年二熟轮作是汉中盆地小麦生产的最重要种植制度之一,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季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旨在揭示本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替代部分化肥的产量及沃土效应。【方法】试验共设置... 【目的】稻麦一年二熟轮作是汉中盆地小麦生产的最重要种植制度之一,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季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旨在揭示本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替代部分化肥的产量及沃土效应。【方法】试验共设置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秸秆还田(NPKS)、氮磷钾减量15%+秸秆还田(-15%NPKS)、氮磷钾减量30%+秸秆还田(-30%NPKS)4个处理。【结果】与秸秆不还田(NPK)相比,水稻秸秆还田处理(NPKS、-15%NPKS和-30%NPKS)均不同程度降低了0~1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其中对0~5 cm土层影响最为显著;NPKS和适量化肥减量(-15%NPKS)提高了0~15 cm土壤有机碳(TOC)和活性有机碳(LOC)含量,而高量化肥减量(-30%NPKS)会降低TOC和LOC含量,还田处理均提高了15~30 cm土层有机碳(TOC)含量;秸秆还田(NPKS)及适量化肥减量(-15%NPKS)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增幅分别达32.7%和29.0%;NPKS处理提高了蔗糖酶活性,增幅达19.8%,而化肥减量(-15%NPKS和-30%NPKS)显著降低了蔗糖酶活性,降幅分别为32.5%和10.7%。与秸秆不还田(NPK)相比,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均降低了土壤养分含量。此外,适量化肥减量(-15%NPKS)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而高量化肥减量(-30%NPKS)会显著降低小麦产量。相关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显著相关。秸秆还田与化肥氮磷钾减量15%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无负面影响。【结论】因此,稻麦轮作体系下,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同时氮磷钾肥减量15%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小麦季小麦稳产,而且减少环境污染风险,具有农学、经济、环境三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盆地 秸秆还田 化肥减量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地区林业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邸丽俊 李新生 +3 位作者 陈志远 黄新民 张卫平 赵冠杰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
汉中地区特殊的地理区域和丰富的生物种群多样性,形成了其独特的林业生产格局。本研究以汉中市10县1区各林业局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阐述了汉中地区林业经济现状,分析了林业结构布局、林业经济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汉中市林业经济... 汉中地区特殊的地理区域和丰富的生物种群多样性,形成了其独特的林业生产格局。本研究以汉中市10县1区各林业局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阐述了汉中地区林业经济现状,分析了林业结构布局、林业经济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汉中市林业经济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知名品牌缺乏和产品层次较低依然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林业种植规模、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层次的林业经济发展思路,为汉中地区的林业生产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地区 林业现状 结构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茶区农业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江波 杨利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864-5866,共3页
为了充分利用汉中茶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笔者根据汉中地区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汉中茶区的光、温、水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各茶区年平均气温大部分在14.0℃以上,≥10... 为了充分利用汉中茶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笔者根据汉中地区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汉中茶区的光、温、水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各茶区年平均气温大部分在14.0℃以上,≥10℃活动积温一般在3 941~4 554℃.d,持续天数为208~225 d,茶树冻害在汉中表现并不明显,全年平均无霜期在211~246 d;各茶区年降水量在779.8~1 279.5 mm,在茶树生长期内(4~10月)月均降水量均在100.0 mm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81%,年干燥度在0.57~0.99,空气比较湿润;全年日照百分率为29%~38%。可见,汉中各茶区的光、温、水等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但冬季低温、伏旱、冬旱对茶树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茶叶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 茶区 农业气候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汉中稻区晚熟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建军 贾哲 +2 位作者 涂强 张党省 张效瑕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65,共6页
为优化水稻产量和品质,确定汉中稻区晚熟稻最佳施N量、降低施肥对生态环境影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肥和参照汉台区农民习惯施N量为对照,研究不同施N量对汉中稻区晚熟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对汉中稻区晚熟... 为优化水稻产量和品质,确定汉中稻区晚熟稻最佳施N量、降低施肥对生态环境影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肥和参照汉台区农民习惯施N量为对照,研究不同施N量对汉中稻区晚熟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对汉中稻区晚熟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种的每穗粒数在一定施N量范围内随施N量的递增而增加,但超过一定值后呈下降趋势;结实率及千粒质量在施N量递增到254.10kg/hm2范围内随施N量递增而增加,但超过254.10kg/hm2呈下降趋势;产量在施N量递增到277.20kg/hm2范围内随施N量递增而增加,超过277.20kg/hm2产量呈下降趋势;施N量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碱消值除协优527的直链淀粉含量在施N量超过277.20kg/hm2呈下降趋势外,其余指标均随施N量增加而增大;其胶稠度、垩白米率随施N量增加而减小;其糙米率在施N量递增到277.20kg/hm2范围内随施N量增加而增大,超过277.20kg/hm2则呈下降趋势;精米率及整精米率在施N量递增到254.10kg/hm2范围内随施N量增加而增大,超过254.10kg/hm2则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稻区 施氮量 晚熟稻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地区种植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志远 李新生 +2 位作者 邸丽俊 黄新民 党娅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9期1-4,11,共5页
汉中是我国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形成了汉中地区独特的种植业生产格局。从分析了汉中地区的种植业生产现状,阐述了汉中市10县1区别具特色的种植业布局,提出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措施和种植制度的调整,为汉... 汉中是我国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形成了汉中地区独特的种植业生产格局。从分析了汉中地区的种植业生产现状,阐述了汉中市10县1区别具特色的种植业布局,提出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措施和种植制度的调整,为汉中地区的种植业生产和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地区 种植业现状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水源地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静 秦公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10,115,341,共7页
从粮食、耕地、人口的角度出发,利用土地承载模型、土地承载指数和趋势分析法,借助GIS技术,研究了汉中市县域尺度土地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预测了该市2020年耕地资源承载潜力。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汉中市土地承载... 从粮食、耕地、人口的角度出发,利用土地承载模型、土地承载指数和趋势分析法,借助GIS技术,研究了汉中市县域尺度土地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预测了该市2020年耕地资源承载潜力。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汉中市土地承载处于人粮基本平衡状态,2000年以后土地承载指数开始上升,人粮关系出现紧张,截至2010年表现为土地过载现象。(2)空间来看,宁强、略阳、西乡自20世纪90年代始人口就略显超载,山区县由农业生产粗放的经营转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区域粮食安全隐患。(3)对比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为5 370~5 810kg/hm2,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可在区域范围内保证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 时空差异 汉江水源地 汉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度假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汉中度假旅游发展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347-15349,15352,共4页
近20年来,度假旅游在中国发展迅速。然而,在度假地数量猛增的同时,多数旅游度假地存在活动项目雷同、综合效益低下、生命周期短暂和恶性竞争等问题。这与当前度假市场的强烈需求存在很大反差。笔者从分析我国度假旅游发展供需现实矛盾入... 近20年来,度假旅游在中国发展迅速。然而,在度假地数量猛增的同时,多数旅游度假地存在活动项目雷同、综合效益低下、生命周期短暂和恶性竞争等问题。这与当前度假市场的强烈需求存在很大反差。笔者从分析我国度假旅游发展供需现实矛盾入手,指出发展区域度假旅游势在必行,并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市为例,探讨了度假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即找准目标市场,做好市场定位;挖掘资源特色,实施中档为主,长短线结合的产品策略;拓宽融资渠道,进行市场化运作及走区域联合发展的道路等,以期为区域度假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度假旅游 矛盾 汉中 条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汉中市发展雪茄烟叶产业的优势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立新 艾绥龙 +6 位作者 王平平 曾祥华 周文 李品鹤 王辉 李先锋 杜珊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2-15,共4页
为论证陕西省汉中市发展雪茄烟叶产业的优势,对汉中市烟叶产区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市发展雪茄烟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充足的宜烟耕地面积、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技术储备和工商合作协... 为论证陕西省汉中市发展雪茄烟叶产业的优势,对汉中市烟叶产区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市发展雪茄烟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充足的宜烟耕地面积、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技术储备和工商合作协同发展等有利条件和优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在以上论证基础上,提出了汉中市雪茄烟叶产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区域优势 烟叶生产 汉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周《辛术妻裴氏墓志》考释——兼论北周对洋州的管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锐超 《文博》 2017年第3期63-66,共4页
北周《辛术妻裴氏墓志》追溯了裴姓源流及裴氏的父祖名讳官职,颂扬了裴氏襄助丈夫建功与她独自抚育子女成人的妇德与母仪,强调了她去世后获赠郡君的哀荣。志文的细微之处,蕴含着一些值得深入解读的历史文化信息,如"治……"是... 北周《辛术妻裴氏墓志》追溯了裴姓源流及裴氏的父祖名讳官职,颂扬了裴氏襄助丈夫建功与她独自抚育子女成人的妇德与母仪,强调了她去世后获赠郡君的哀荣。志文的细微之处,蕴含着一些值得深入解读的历史文化信息,如"治……"是当时的一种独特的任职形式,又如裴氏一子辛伯儒任治洋州刺史,透露出北周对设立不久的洋州进行着严格而有效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术妻裴氏 辛术 洋州 汉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12年陕西汉中地区极端气温指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成全 袁野 +1 位作者 叶凤珍 赵景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186-190,共5页
利用1960—2012年汉中地区每日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orlet复数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汉中地区9种极端气温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及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60—2012年汉中地区极端最低... 利用1960—2012年汉中地区每日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orlet复数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汉中地区9种极端气温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及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60—2012年汉中地区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暖夜、暖日、夏天日数和热夜日数变化均呈上升趋势,而冷夜、冷日和霜日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上升态势最显著的是暖夜、夏天日数和热夜日数,升幅分别为7.94、3.54、3.06 d/10 a;下降趋势最显著的是冷夜和霜日,降幅分别为5.83、5.14 d/10 a。除了热夜日数之外,各极端气温指数均呈现具有年代际阶段性变化特征,并有突变现象发生。极端气温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期、90年代后期、2000—2010年。汉中地区极端气温事件普遍存在30年左右的主周期,冷日和极端最高气温还具有17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冷日、冷夜、暖日和暖夜均具有更小尺度的周期。综合分析得出,目前该区正处于气温突变容易发生的阶段。1960—2012年汉中地区极端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这易于造成农业气象灾害,需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气候变暖 气温突变 周期规律 汉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汉中市水土保持区划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一梅 张孝中 孙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9-153,160,共6页
[目的]在1986年汉中地区原区划的基础上,完成省级区划与地级市区划的链接,更深入结合汉中市的水土流失特点,与时俱进地为汉中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方向。[方法]采用叠图分析法,结合汉中市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趋势等,将全市水土... [目的]在1986年汉中地区原区划的基础上,完成省级区划与地级市区划的链接,更深入结合汉中市的水土流失特点,与时俱进地为汉中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方向。[方法]采用叠图分析法,结合汉中市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趋势等,将全市水土保持分区重新进行划分。[结果]全市共划分为4个区域:北部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中部人居环境水质维护区、西部水源涵养水质维护区、南部土壤保持生态维护区。[结论]北部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应注重保护和合理开发天然林草资源,严禁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改陡坡轮垦为带状间作。中部人居环境水质维护区应注重护岸治滩,整治江河,继续搞好城镇绿化,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化生态农业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西部水源涵养水质维护区应提高治理面源污染的能力,针对坡耕地、矿山开挖裸露面和草地等用地类型,做好治理及植被恢复工作,维护水源区水质。南部土壤保持生态维护区需在25°以上的坡耕地和部分缓坡地一定区域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使林草、土壤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重点推广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显著的经济林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区划 陕西省汉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变电站330kV第二电源供电方案研究
15
作者 李晓婷 赵刚 《西北电力技术》 2004年第4期40-42,共3页
为了解决汉中电网缺乏可靠电源点的问题,需要进行汉中电网第二电源的研究。针对“汉中电网第二电源的研究”这一课题,提出若干可行的330 kV汉中变电站第二电源供电方案。结合陕南330 kV主网发展规划,分析了建设330 kV安—喜—汉线、金... 为了解决汉中电网缺乏可靠电源点的问题,需要进行汉中电网第二电源的研究。针对“汉中电网第二电源的研究”这一课题,提出若干可行的330 kV汉中变电站第二电源供电方案。结合陕南330 kV主网发展规划,分析了建设330 kV安—喜—汉线、金—喜—汉线、和马汉Ⅱ回线的优缺点,最终提出汉中变电站第二电源的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变电站 330kV第二电源 供电 电网 电压等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地区草地鼠害调查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牛德俊 杜大方 +6 位作者 段景智 陈文和 吴德福 王小军 聂超 刘兴华 许建军 《中国草地》 CSCD 1997年第2期55-58,共4页
汉中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交接带的秦巴山区。草地分布在秦岭南坡和巴山两大地域。采用夹日法结合药杀,两年共捕鼠220只,隶属20个种,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黄胸鼠、白腹鼠。♂:♀为1:0.77;繁殖雌鼠占雌鼠比例为70.8... 汉中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交接带的秦巴山区。草地分布在秦岭南坡和巴山两大地域。采用夹日法结合药杀,两年共捕鼠220只,隶属20个种,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黄胸鼠、白腹鼠。♂:♀为1:0.77;繁殖雌鼠占雌鼠比例为70.8%,窝平均产仔7.51只。秦岭和巴山在鼠种分布、繁殖表现等方面有所差异。每年仅20hm2以上的大块草场因鼠害损失牧草222900t以上,并提出以培植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地区 草地 危害 防治 调查 鼠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