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nsenula anomala转化葡萄糖生产阿拉伯糖醇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晓芳 张国栋 王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4-317,共4页
对Hansenula anomala转化葡萄糖生产D-阿拉伯糖醇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高供氧量有利于阿拉伯糖醇的生成。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初始浓度越高,阿拉伯糖醇的产量也随之明显提高。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g/L):葡萄糖500,酵... 对Hansenula anomala转化葡萄糖生产D-阿拉伯糖醇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高供氧量有利于阿拉伯糖醇的生成。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初始浓度越高,阿拉伯糖醇的产量也随之明显提高。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g/L):葡萄糖500,酵母膏2,蛋白胨2,CaCl20.5,(NH4)2SO45,MgSO41,KH2PO43,pH5.0;发酵温度30℃,装液量15~20mL/500mL三角瓶,发酵时间263h。阿拉伯糖醇浓度为245.97g/L,转化率为0.49g阿拉伯糖醇/g葡萄糖,平均反应强度0.935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汉逊氏酵母(hansenula anomala) D-阿拉伯糖醇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和异常汉逊酵母在酿酒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颜兵 江月 +2 位作者 梁若楠 吴轩德 周世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在半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白酒酿造过程中,通过对微生物纯培养和混合培养过程中微生物数目变化、理化指标变化来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酿酒酵母、异常... [目的]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在半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白酒酿造过程中,通过对微生物纯培养和混合培养过程中微生物数目变化、理化指标变化来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酿酒酵母、异常汉逊酵母共培养过程中,异常汉逊酵母经过24 h短暂生长后迅速衰亡;对可能引起异常汉逊酵母衰亡的因子包括碳源、酒精度、p H、酵母无细胞滤液的初步研究,发现在酿酒酵母无细胞滤液和混合酵母无细胞滤液中,异常汉逊酵母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酿酒酵母生长正常。[结论]异常汉逊酵母和酿酒酵母共培养时,异常汉逊酵母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酿酒酵母的代谢产物是抑制其生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异常汉逊酵母 酿酒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化淀粉酵母的筛选及其生物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建国 时彦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9-21,22,共4页
菌株 Y960 1及 Y980 1是从 4株供试的同化淀粉酵母中挑选出的两株同化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株。在 3 0℃ ,p H5.5条件下 ,采用 2 %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摇瓶 2 4 h,酵母数每 ml分别达到 1 .5× 1 0 8个和 9× 1 0 7个 ;... 菌株 Y960 1及 Y980 1是从 4株供试的同化淀粉酵母中挑选出的两株同化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株。在 3 0℃ ,p H5.5条件下 ,采用 2 %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摇瓶 2 4 h,酵母数每 ml分别达到 1 .5× 1 0 8个和 9× 1 0 7个 ;采用井岗霉素废渣培养基固态发酵 2 4 h,酵母数每 g分别达到 4 .1× 1 0 9个和 2 .7× 1 0 9个。对菌株 Y960 1及 Y980 1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 ,表明菌株 Y960 1同化淀粉能力强 ,并对淀粉具有较强的酒精发酵能力 ,鉴定为酵母属糖化酵母的一个新种 ;菌株 Y980 1鉴定为异常汉逊酵母。这两株同化淀粉酵母在 4 0℃都能微弱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均为 3 0~ 3 4℃ ,最适生长 p H Y960 1株为 5.0~ 6.0 ,Y980 1株为 3 .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化 淀粉 发酵 酵母 井岗霉素 废渣 蛋白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橙酒固定化混菌发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幼慧 张惟广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4期355-358,共4页
本文研究了用海藻酸钙包埋酿酒酵母和生香酵母酿造甜橙酒的条件及性质.结果表明,混菌比例和固定化方式是影响田定化混茼发酵甜橙酒的两个主要因素.以2:1的酿酒酵母和生香酵母.先混菌后固定化方式为宜。其固定化混菌发酵比固定化单菌(酿... 本文研究了用海藻酸钙包埋酿酒酵母和生香酵母酿造甜橙酒的条件及性质.结果表明,混菌比例和固定化方式是影响田定化混茼发酵甜橙酒的两个主要因素.以2:1的酿酒酵母和生香酵母.先混菌后固定化方式为宜。其固定化混菌发酵比固定化单菌(酿酒酵母)发酵的产酒略低,产酯显著提高,有效地克服了固定化酿酒酵母单一菌诛快速酿酒口味上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酒 固定化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亚硒酸钠对发酵甘蓝的影响
5
作者 董红兵 王菁 +4 位作者 龚元元 朱于鹏 汪超 祁勇刚 李蕙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0-74,共5页
该研究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接种至甘蓝并进行发酵,研究不同亚硒酸钠添加量对发酵甘蓝菌落数、总酸、pH、总酯、有机硒和亚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亚硒酸钠能显著促进植物乳杆... 该研究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接种至甘蓝并进行发酵,研究不同亚硒酸钠添加量对发酵甘蓝菌落数、总酸、pH、总酯、有机硒和亚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亚硒酸钠能显著促进植物乳杆菌和异常汉逊酵母增殖(P<0.05),且最佳添加量为60μmol/L。添加60μmol/L亚硒酸钠的实验组总酸含量由初始0.013 g/100 mL快速增至发酵6 d时的0.943 g/100 mL,同时pH值由起始的5.91快速降至3.21,发酵6 d后总酯含量为3.49 g/kg,比对照组提高39.61%,有机硒转化率高达80.68%。添加亚硒酸钠的实验组硝酸盐下降速度快,亚硝峰峰值降低,且提前1 d出现。发酵6 d的甘蓝,添加60μmol/L亚硒酸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色泽和组织状态上无差异,但其酯香气更浓郁。表明添加亚硒酸钠能提升发酵甘蓝感官品质和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异常汉逊酵母 甘蓝 亚硒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酸菜发酵酵母菌冻干保护剂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郑慧纹 闫茹 +2 位作者 徐琳琳 董娜 陈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6-140,共5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东北酸菜发酵异常汉逊酵母菌(Hansenula anormala)的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以异常汉逊酵母菌体存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脱脂乳、海藻糖和木寡糖3个显著因素,采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3因素的...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东北酸菜发酵异常汉逊酵母菌(Hansenula anormala)的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以异常汉逊酵母菌体存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脱脂乳、海藻糖和木寡糖3个显著因素,采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3因素的水平并作为响应面优化试验的中心点,利用Box-Behnken优化设计试验建立异常汉逊酵母菌体存活率与3个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各个因素对响应值的效应关系。结果表明,最佳保护剂各组分为脱脂乳21.8 g/100 mL,海藻糖11.6 g/100 mL,木寡糖0.6 g/10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预测的菌体存活率为82.20%。应用优化保护剂进行3次重复冻干试验,菌体冻干存活率的平均实际值为82.11%,与预测值基本相符,表明该模型具有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冷冻干燥 保护剂 异常汉逊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重组异常汉逊酵母菌Ar_Han0458的转录组学分析及谷胱甘肽代谢途径富集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寒玉 唐朝 +2 位作者 冯光文 毛培宏 蔡长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5,共6页
研究可稳定遗传的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在发酵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表达信息及与谷胱甘肽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的5个发酵时间点的RNA-seq数据。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各发... 研究可稳定遗传的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在发酵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表达信息及与谷胱甘肽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的5个发酵时间点的RNA-seq数据。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各发酵时间与0 h相比,下调表达基因数量多于上调表达;除发酵96和72 h外,相邻时间点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均以下调为主;发酵48和72 h时的基因表达谱相近。各发酵时间点间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GO功能均以细胞过程、细胞和催化活性为主。KEGG富集分析显示,10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谷胱甘肽的代谢,谷胱甘肽的合成速率分别在24和96 h达到峰值,与实验测得胞外GSH产量变化趋势一致。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在发酵96 h时差异表达基因数目以上调为主,且谷胱甘肽合成速率最快。该研究为重组异常汉逊酵母的代谢调控研究及其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异常汉逊酵母菌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谷胱甘肽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异常汉逊酵母菌不同发酵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朝 张寒玉 +4 位作者 王婷 冯光文 钱卫东 蔡长龙 毛培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具有较强的发酵力和酯化力,并能积累色氨酸。为了进一步理解其发酵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与代谢的关系,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5个发酵时间点(0、24、48、72、96 h)的异常汉逊酵母... 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具有较强的发酵力和酯化力,并能积累色氨酸。为了进一步理解其发酵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与代谢的关系,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5个发酵时间点(0、24、48、72、96 h)的异常汉逊酵母菌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发酵时间点与其相邻的上一个时间点相比,发酵24、48、72、96 h的上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分别为585、487、154、615,下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分别为1 112、725、5、245。差异表达基因功能的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异常汉逊酵母菌的代谢强度在0~48 h下降,48~96 h上升,并且在96 h时,具有较强的代谢活动和遗传信息处理能力。产色氨酸通路的差异基因表达矩阵分析表明,异常汉逊酵母菌合成色氨酸的速率在0~24 h下降,随后上升;而色氨酸的分解速率从0~48 h上升,随后下降。这些结果可为异常汉逊酵母菌的分子育种及其代谢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汉逊酵母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与光密度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江月 何松贵 周世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OD值),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液浓度,并研究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异常汉逊酵母在YEPD培养基中指...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OD值),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液浓度,并研究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异常汉逊酵母在YEPD培养基中指数期的菌液浓度与光密度值呈现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菌液浓度(y)与光密度值(x)线性回归方程:y=2.246x-0.030(R2=0.998 6)。植物乳杆菌在MRS肉汤培养基中指数期菌液浓度的对数值与光密度值呈现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菌液浓度的对数值(y)与光密度值(x)线性回归方程:y=0.172 4x+8.432 1(R^2=0.996 6)。[结论]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快速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汉逊酵母 植物乳杆菌 菌液浓度 光密度值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异常汉逊酵母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贤清 陶能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从白酒酒曲中分离得到1株酵母菌S-1,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S-1被确定为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将S-1分别置于乙醇体积分数为0%、8%、10%、12%、14%和16%的YPD培养基上,28℃下恒温培养144h,结果表明,S-2可耐12%的... 从白酒酒曲中分离得到1株酵母菌S-1,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S-1被确定为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将S-1分别置于乙醇体积分数为0%、8%、10%、12%、14%和16%的YPD培养基上,28℃下恒温培养144h,结果表明,S-2可耐12%的乙醇。对糖度为13°Brix的500mL甘蔗糖液进行发酵,发酵产物经初馏和精馏后得到70mL馏分。GC分析结果表明,该馏分为高纯度的乙醇,乙醇得率为0.52g乙醇/g甘蔗糖液,接近理论转化率。该实验中所分离的异常汉逊酵母菌株S-1是1株可用于甘蔗产燃料乙醇的理想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异常汉逊酵母 酒曲 发酵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的异常汉逊酵母菌株792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分布特征研究
11
作者 王婷 张寒玉 +4 位作者 蔡长龙 唐朝 毛培宏 钱卫东 李永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7-62,共6页
重复序列是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的进化、遗传和基因的表达调控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异常汉逊酵母菌株792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的基础上,对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全基因组中重复序列... 重复序列是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的进化、遗传和基因的表达调控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异常汉逊酵母菌株792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的基础上,对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全基因组中重复序列总长346 417bp,其中,串联重复序列238 164bp,散在重复序列108 253bp,占基因组长度的2.52%,平均每4.05Kb就有一个重复序列.微卫星DNA序列中重复单元拷贝数大多低于15次,其优势碱基类型为三核苷酸重复,重复单元基序为AAC的微卫星序列数目最多;小卫星DNA序列重复单元拷贝数小于微卫星DNA,主要分布1~3次,重复单元大于15bp的小卫星序列数目随着重复单位长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散在重复序列中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数目最多,滚环(RC)平均长度最长.本研究结果为汉逊酵母菌的分子定向育种和SSR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汉逊酵母菌 基因组 小卫星DNA 微卫星DNA 散在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