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水流域古城镇防御空间营建研究——以宋元明清川陕鄂地区城镇为例
1
作者 胡根根 张卫 卓怡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8,共11页
中国古代城池结合山水人文自然要素,建立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水人居防御空间。宋元明清时期汉水江防与川陕鄂防区交相呼应,构建了沿河线性山水人居防御体系。通过对汉水流域城镇防御史进行分期回顾,概述其点线结合、分区设防的选址... 中国古代城池结合山水人文自然要素,建立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水人居防御空间。宋元明清时期汉水江防与川陕鄂防区交相呼应,构建了沿河线性山水人居防御体系。通过对汉水流域城镇防御史进行分期回顾,概述其点线结合、分区设防的选址布局特点,以川陕鄂地区城镇为重点,结合两宋兵书、明清方志城池图等史料,从人居环境安全防御的视角,考证宋元对峙与明清动荡时期汉水流域古城镇的防御格局与空间特征,探究汉水流域山水人居防御环境适应性演变过程,提炼山水人居防御空间营建智慧。这对丰富古代人居环境防御史中地方城市规划经验,推进宋元城池防御空间结构复原,认识明清城墙军事建筑遗产防御空间要素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流域 人居环境 防御空间 川陕鄂地区 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水环境容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党志良 吴波 +1 位作者 冯民权 胡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0-666,共7页
目的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目前现状,对水环境容量进行科学预测。方法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一维水质预测模型和水环境容量预测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水环境容量进行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等各行业的发... 目的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目前现状,对水环境容量进行科学预测。方法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一维水质预测模型和水环境容量预测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水环境容量进行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等各行业的发展,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的水环境容量在逐年减少。结论加强水污染治理、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流域陕西段 水环境容量预测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定量标准化初探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自英 胡安焱 向丽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分析生态补偿理论及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基础,探讨生态建设区的总成本计算方法,根据上游水资源特点与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建立了陕南汉江流域受益区对上游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总成本补偿计算模型,提出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并对修... 分析生态补偿理论及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基础,探讨生态建设区的总成本计算方法,根据上游水资源特点与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建立了陕南汉江流域受益区对上游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总成本补偿计算模型,提出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并对修正因素中的水量分摊系数、水质修正系数和效益修正系数的赋值方法进行了说明。最后,以汉江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区补偿标准的计算为例,得出受益区年补偿额为71.13亿元。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补偿额度 陕南地区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丹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虎 王继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陕南汉丹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及分布规律,为其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历史和遥感等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汉丹江流域可以划分为6个水土流失类型区,水土流失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明显。结论针对汉丹江流域丰水年和枯水... 目的探讨陕南汉丹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及分布规律,为其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历史和遥感等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汉丹江流域可以划分为6个水土流失类型区,水土流失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明显。结论针对汉丹江流域丰水年和枯水年时间变化特点,地带性侵蚀规律,在低山丘陵区以营造生态林为主,在河谷平川区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为主,在高山中山区以预防保护,生态自我修复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丹江流域 水土流失 类型区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丹汉江流域水质现状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春玲 李娅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3期87-90,共4页
通过对汉江、丹江流域水质现状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形成丹江、汉江流域水质现状的成因,提出了该流域水质污染的防护的对策。
关键词 水质现状 防护对策 丹江流域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定量化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亚娇 张子航 +1 位作者 李家科 郝改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9-27,35,共10页
丹汉江流域位于汉江中上游,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水源区,其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因此对该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研究显的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该流域泥沙和养分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输移特征,归纳了多种负... 丹汉江流域位于汉江中上游,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水源区,其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因此对该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研究显的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该流域泥沙和养分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输移特征,归纳了多种负荷估算方法和模型应用进展,从源头、过程和末端3个方面阐述了水土以及养分流失的控制措施和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非点源污染源及污染过程和输移特征尚不清晰、应用模型较少且自主建立模型鲜见、污染控制与管理措施零散等问题。未来需要不断加强资料的系统监测,探明该流域非点源污染种类、来源及负荷,提高应用模型种类和精度,建立流域土地、水域最优开发和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定量化研究与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负荷定量化 非点源污染模型 污染控制 丹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解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家科 郝改瑞 +4 位作者 李舒 彭凯 宋嘉 韩蕊翔 张子航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5-285,共11页
基于收集的汉江流域陕西段27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雨数据、安康站水量水质数据及2017年流域内各区县统计年鉴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法、径流分割法、输出系数法及等标污染负荷法等方法分析降雨周期及空间分布、非点源污染负荷通量量化及农业... 基于收集的汉江流域陕西段27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雨数据、安康站水量水质数据及2017年流域内各区县统计年鉴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法、径流分割法、输出系数法及等标污染负荷法等方法分析降雨周期及空间分布、非点源污染负荷通量量化及农业源污染物负荷空间分布特性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降雨量有27 a的主周期,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空间分布趋势不一致,但高值中心均位于镇巴县;2)汉江干流安康段2011—2017年的水文频率在5%~97%之间,非点源污染物TN、TP、COD、NH 3-N通量的多年均值分别为:4260.1 t、351.8 t、8.67万t和1987.6 t,其占比在41.4%~86.7%之间;3)等标污染负荷空间分布有较强的一致性,TN污染主要来源是农业用地,TP、NH 3-N污染主要来源是畜禽养殖,COD污染主要来源是农村生活。未来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治理应根据各区县污染源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方案,最大程度地减轻源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陕西段 非点源污染 小波分析 径流分割法 关键源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汉江、丹江非点源污染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春玲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年第1期18-25,共8页
通过对汉江、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状况的研究 ,详细分析了汉江、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现状 。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控制 汉江 丹江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格局变化下陕西汉江流域生态价值与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孟晓璐 张艳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0-200,共11页
陕西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研究流域内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的相关性,对保持流域内生态系统稳定性、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具有指导意义。基于2000年、200... 陕西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研究流域内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的相关性,对保持流域内生态系统稳定性、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具有指导意义。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陕西汉江流域5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景观生态风险评估等方法,研究景观格局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机制及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流域内景观格局斑块破碎程度降低、异质性和连通性减弱、多样性增加,各地类景观向复杂化方向发展;(2)研究时域内,研究区ESV总体增加5.23亿元,气候调节价值最高,占比41.70%,以较低和中等价值等级为主,占比约61.62%;(3)研究时域内,研究区ESR整体呈小幅减少趋势,降幅1.40%,以较低和中等生态风险等级为主,占比约61.55%;(4)陕西汉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风险之间存在显著负向空间相关性。景观格局变化使陕西汉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升高,生态风险降低,两者空间自相关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风险 生态服务价值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陕西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