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econd-hand House Prices in First-tier Cities——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Panel Data
1
作者 Dong Fan Zheng Xuefe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5-236,共12页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housing stock" in first - tier cities, the second - handhousing^market will become the dominant property market. This ardcle aim to the first - tiercities of second - hand housing prices and...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housing stock" in first - tier cities, the second - handhousing^market will become the dominant property market. This ardcle aim to the first - tiercities of second - hand housing prices and new home price index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data related to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result of the first -tier cities real estatemarket in China, the new home price index is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cond -hand house price indexi For Beijing, Shanghai second - hand housing and new home price in-dex time series johans test,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varia-bles,the new city real estate market prices out of a line on the secondary market have clearguide. Therefore, the real estate market regulation aiming at the first -tier cities and the"housing stock" should take the second - hand housing market as the main direction, startingwith the sale pri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w houses. At the same time, in different cities,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ity' s policies, reflect the policy differentiation, promote the reformof the real estate supply side, and promote the return of housing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 - tier CITIES second - hand house HOUSING PRICE panel data cointegra-tion johans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狮出生幼仔的人工哺育
2
作者 朱爱玲 阮敏强 +1 位作者 刘龙海 江志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432,共8页
通过对1~102日龄非洲狮(Panthera leo)幼仔人工哺育方法的总结和生长发育数据分析,填补较大日龄阶段(50~102日龄)非洲狮人工育幼资料的空白,为非洲狮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2020年8月20日,杭州动物园一只母狮生产4只幼仔,翌日发现母狮... 通过对1~102日龄非洲狮(Panthera leo)幼仔人工哺育方法的总结和生长发育数据分析,填补较大日龄阶段(50~102日龄)非洲狮人工育幼资料的空白,为非洲狮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2020年8月20日,杭州动物园一只母狮生产4只幼仔,翌日发现母狮走动较多,出现弃仔现象,将母狮隔离后,发现1只幼仔已被吞食一半,遂将剩余3只幼仔转移进行全人工育幼。采用PetAg Esbilac Powder犬用全效代母乳粉哺育幼仔,47日龄开始添加肉糜,49日龄停止人工刺激辅助排便,锻炼幼仔自主排便能力,55日龄幼仔首次自主排便,于70日龄将幼仔从育幼室转移至笼舍饲养,至102日龄3只幼仔的体质量分别从1日龄时的1.35、1.15、1.00 kg增长到15.10、13.60、11.10 kg。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非洲狮生长曲线,拟合度分别为0.999、0.999和0.992。研究表明,全人工哺育条件下非洲狮幼仔生长发育良好,人工育幼是亲本不能哺育时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狮 人工育幼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鸡的人工孵化与人工育雏
3
作者 李毅苑 何永新 +2 位作者 区梓涛 叶彩群 胡玉婵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4期73-77,共5页
该文通过模拟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的自然孵化环境,即调控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并在孵化后对黑水鸡幼雏进行适宜的饲养和护理,以探究黑水鸡的人工孵化与育雏方法。结果表明:黑水鸡人工孵化期为18-20 d,其中多数为19 d;黑水鸡卵... 该文通过模拟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的自然孵化环境,即调控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并在孵化后对黑水鸡幼雏进行适宜的饲养和护理,以探究黑水鸡的人工孵化与育雏方法。结果表明:黑水鸡人工孵化期为18-20 d,其中多数为19 d;黑水鸡卵重为(18.33±1.00)g,卵径为(42.14±0.79)mm×(29.24±0.64)mm,卵形指数为1.45±0.03;在孵化温度为37.8℃、相对湿度为55%的条件下,孵化率为88.89%;黑水鸡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失重,失重与孵化天数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1133x+18.339,R^(2)=0.998;黑水鸡幼雏的生长发育符合Logistic、Gom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曲线模型,曲线拟合度(R2)分别为0.981、0.963、0.955,其中Logistic模型拟合度最高。Logistic方程为y=172.68(/1+21.587e-0.132609t),拐点质量A/2=86.34 g,拐点日龄lnB/k=23.16 d。研究结果对于黑水鸡的人工孵化和育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提高黑水鸡的繁育水平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鸡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育幼川金丝猴的回群引入
4
作者 陈媛媛 李萌青 +3 位作者 李梅荣 程家球 孙艳霞 洪立同 《山东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64-70,共7页
川金丝猴是一雄多雌的重层社会结构物种,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社群行为。人工育幼的个体通过回归群体,可以学习更多社交技能和行为模式,但目前对于川金丝猴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回群引入的研究仍属空白。本案例将一只人工育幼的川金丝猴引入群体... 川金丝猴是一雄多雌的重层社会结构物种,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社群行为。人工育幼的个体通过回归群体,可以学习更多社交技能和行为模式,但目前对于川金丝猴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回群引入的研究仍属空白。本案例将一只人工育幼的川金丝猴引入群体,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群体中不同角色个体对引入个体的携带、理毛、抱持、挨靠、攻击、玩耍行为发生的频率和变化。观察发现,群体成员与IF成功建立社交关系,其中IF的亲生母亲AF1对IF的携带、挨靠和抱持最多,其次是SF。青年猴主要参与了与IF的玩耍行为,未观察到AM与IF有明显互动。观察结果提示建立一个贴近野外川金丝猴社群结构的川金丝猴群体,对于人工育幼个体回群的必要性,为灵长类人工育幼个体回群提供宝贵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回群引入 人工育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哺育幼獐生长发育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耿广耀 刘群秀 袁耀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0-494,共5页
以上海动物园人工哺育的11只幼獐(雄性3,雌性8)为研究对象,收集1—15周龄的体重(Y)、体长(X2)、前后足长(X5,X4)、肩高(X1)、胸围(X3)、耳长(X6)和尾长(X7)8项体尺数据。利用SPSS 18.0计算各体尺的平均值,对所选8项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 以上海动物园人工哺育的11只幼獐(雄性3,雌性8)为研究对象,收集1—15周龄的体重(Y)、体长(X2)、前后足长(X5,X4)、肩高(X1)、胸围(X3)、耳长(X6)和尾长(X7)8项体尺数据。利用SPSS 18.0计算各体尺的平均值,对所选8项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幼獐的体重增长模型,并对影响体重较大的几项体尺构建回归方程。采用经典动物增长非线性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函数模型和Gauss、幂函数、指数函数对人工哺育幼獐体重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体重受体长、肩高、后足长和胸围影响较大,Y=-5456.11+35.80X1+60.43X2+30.25X3+160.01X4(R^2=0.978),Logistic、Gompertz、Gauss、指数函数增长模型对幼獐体重增长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本研究将为今后獐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哺育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蟒的人工饲养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毛杰 王强 +4 位作者 吴孔菊 刘选珍 余星明 赵康明 李洪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2-1065,共4页
本文对2001~2007年先后饲养于成都动物园的14条蟒的食性、行为和护理等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为,蟒行为活动受季节和气温变化影响大,夏季活动与休息的比例为1∶9;冬季活动与休息的比例仅1∶60。人工饲养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 本文对2001~2007年先后饲养于成都动物园的14条蟒的食性、行为和护理等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为,蟒行为活动受季节和气温变化影响大,夏季活动与休息的比例为1∶9;冬季活动与休息的比例仅1∶60。人工饲养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90%;安全越冬的基础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60%~90%。可以自主采食兔子、鸡、鸭和大白鼠等活体动物,而人工填食可用牛肉、精猪肉。易患寄生虫、口腔炎、感冒并继发肺炎等疾病,人工饲养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养 行为观察 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鹈鹕人工孵化与育雏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单芬 黄润基 +3 位作者 吴其锐 陈武 邹洁建 陈兴永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2-427,共6页
为了提高白鹈鹕的繁育水平,将28只白鹈鹕(12♂,16♀)饲养于内有小岛的1 500 m^2的湖中,以活鱼投喂,并对白鹈鹕卵进行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结果显示:2012~2014年,人工孵化34枚白鹈鹕卵,其卵重165.4~196.2 g,平均卵重为179.4 g;卵径(94.3&... 为了提高白鹈鹕的繁育水平,将28只白鹈鹕(12♂,16♀)饲养于内有小岛的1 500 m^2的湖中,以活鱼投喂,并对白鹈鹕卵进行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结果显示:2012~2014年,人工孵化34枚白鹈鹕卵,其卵重165.4~196.2 g,平均卵重为179.4 g;卵径(94.3±4.2)(89.1~101.2)mm×(58.2±1.9)(55.5~61.0)mm;卵形指数1.51~1.74,卵受精率33.3%~62.5%,人工孵化温度为37.1~37.4℃,湿度为55%~65%,孵化期为37~38 d,白鹈鹕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有平均12.43%的失重,人工孵化的健雏率达100%。白鹈鹕初生锥体重为116~136 g,雏鸟在22~40日龄时体重呈快速增长,至40日龄时体重达1 412~1 520 g。喙在20日龄前生长缓慢,21~86日龄生长较快,90日龄时喙长达34.2~37.4 cm,1 a的成活率66.7%~100%。刚出生的雏鸟皮肤裸露无毛,完全依靠喂养,需要以恒温箱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90~120日龄的雏鸟能独立采食和飞翔。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白鹈鹕繁殖率与成活率,对于白鹈鹕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鹈鹕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发育与形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哺育长颈鹿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其锐 刘小青 +5 位作者 黄翠莲 钟铁汉 徐义花 陈洪汉 谢高基 陈武 《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4期18-20,共3页
本研究采用牛奶、奶糊或羊奶分别哺育未吃到母乳的5头黑羚羊和1头长颈鹿初生幼仔。同时对比国内3地动物园用牛奶人工哺育长颈鹿幼仔的情况,通过进行替代乳和长颈鹿母乳成份和特性的对比分析,选择和配制人工育幼的乳汁;通过进行哺乳方式... 本研究采用牛奶、奶糊或羊奶分别哺育未吃到母乳的5头黑羚羊和1头长颈鹿初生幼仔。同时对比国内3地动物园用牛奶人工哺育长颈鹿幼仔的情况,通过进行替代乳和长颈鹿母乳成份和特性的对比分析,选择和配制人工育幼的乳汁;通过进行哺乳方式的试验与分析,确定人工哺乳方式、方法,并特制出人工哺育工具,营造适宜的人工哺育环境;通过渐进式断奶结合成兽带教幼仔采食饲料等,取得了国内人工哺育长颈鹿的首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哺育 长颈鹿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孵化及育雏技术在北京地区鸳鸯(Aix galericulata)重引入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崔多英 杜洋 +5 位作者 曹亚妮 赵娟 张媛媛 李静 孟彤 张金国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4期420-425,共6页
2009~2013年,连续5 a在北京动物园收集堆巢(Dump nesting)和弃巢(Drop nesting)的鸳鸯卵共计254枚用于人工孵化和育雏研究.其中受精卵218枚,受精率85.83%;出雏205只,受精卵孵化率94.04%.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机温度(37.6±0.... 2009~2013年,连续5 a在北京动物园收集堆巢(Dump nesting)和弃巢(Drop nesting)的鸳鸯卵共计254枚用于人工孵化和育雏研究.其中受精卵218枚,受精率85.83%;出雏205只,受精卵孵化率94.04%.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机温度(37.6±0.2)℃,湿度50%~55%;落盘后移至出雏机,温度(37.0±0.2)℃,稍低于孵化温度,湿度70%~75%,稍高的湿度有利于雏鸟出壳.鸳鸯卵的鲜卵重(48.09 ±4.02)g,卵长径(53.09±1.43)mm,短径(39.95±1.62) mm,卵形指数为1.33±0.06.平均孵化期(29.10 ±0.32)d,孵化期间的平均失重率(16.13±1.27)%.卵重与孵化天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0.279x+ 48.06,其中x表示孵化天数,y表示卵重.人工育雏满45 d的青年鸳鸯体型已接近成鸟,活力旺盛,觅食和躲避天敌的能力较强.经过兽医体检、放飞前评估和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后全部在北京地区放归野外,并进行野化放飞后的跟踪监测.其中,2009年野化放飞18只鸳鸯,2010年放飞14只,2011年放飞47只,2012年放飞16只,2013年放飞100只,连续5 a共野化放飞鸳鸯195只.鸳鸯重引入项目的实施,可以壮大北京地区野生鸳鸯种群数量,实现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移地保护的重要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 人工孵化 人工育幼 重引入 移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化孟加拉虎的人工育幼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丽霞 卫泽珍 +2 位作者 王开朗 井林林 郎中红 《野生动物》 2012年第6期315-319,共5页
对1窝4只白化孟加拉虎从1日龄到70日龄的人工育幼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述,对代乳犬和幼虎的饲养,幼虎的脐部护理,视觉器官发育、听觉器官发育、牙齿发育、行为观察、体重增长情况、体长和尾长增长情况、室温判定等进行了全面记述和分析讨... 对1窝4只白化孟加拉虎从1日龄到70日龄的人工育幼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述,对代乳犬和幼虎的饲养,幼虎的脐部护理,视觉器官发育、听觉器官发育、牙齿发育、行为观察、体重增长情况、体长和尾长增长情况、室温判定等进行了全面记述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幼虎4~6日龄脐带脱落,8~10日龄眼睛睁开,12~16日龄具有防御意识,50日龄能够看15~20 m,65日龄30颗牙齿基本长出。随着日龄增加,幼虎体重、体长、尾长均呈现线性增长,且在1月龄内增长速度受初生重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孟加拉虎 人工育幼 代乳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孔雀的人工孵化和育雏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丽霞 卫泽珍 +1 位作者 吴菲 王开朗 《饲料博览》 2015年第7期41-44,共4页
采用机器孵化法孵化绿孔雀,并进行人工育雏。孵化温度为37.0∽37.8℃,孵化湿度为50%∽60%,第1∽3天育雏温度为33℃,第4∽6天为31∽32℃,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室温。试验显示,每对绿孔雀1个繁殖期共产卵36枚,受精率为37.5%,受精卵孵化率为... 采用机器孵化法孵化绿孔雀,并进行人工育雏。孵化温度为37.0∽37.8℃,孵化湿度为50%∽60%,第1∽3天育雏温度为33℃,第4∽6天为31∽32℃,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室温。试验显示,每对绿孔雀1个繁殖期共产卵36枚,受精率为37.5%,受精卵孵化率为58%,雏雀成活率为85.9%。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绿孔雀孵化和育雏成功的首要因素;湿度对孵化和育雏也极其重要;地理位置可能会影响绿孔雀发情时间;产蛋后期卵均不受精,可能是雄鸟个体的原因,也可能是物种的生理特性。因此,采用机器孵化和人工育雏以增加绿孔雀数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金刚鹦鹉的饲养与繁育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武 陈仕焯 +2 位作者 冼木森 黄海英 彭健欢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3期320-324,共5页
以广州动物园和广州鹦鹉研究中心饲养的3对小金刚鹦鹉及其于2008-2013年间产下的72枚卵和孵化出的37只幼年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年小金刚鹦鹉在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巢箱的设计制作、人工孵化、人工育雏、饲料配方等,并... 以广州动物园和广州鹦鹉研究中心饲养的3对小金刚鹦鹉及其于2008-2013年间产下的72枚卵和孵化出的37只幼年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年小金刚鹦鹉在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巢箱的设计制作、人工孵化、人工育雏、饲料配方等,并以收集自然育雏条件下雏鸟增重的资料为依据,对人育锥幼年鹦鹉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金刚鹦鹉自然孵化的时间为28-30 d,种类丰富和营养均衡的日粮有利于小金刚鹦鹉的繁殖;繁殖巢箱的设计与挂置应满足亲鸟的繁殖需求,人工孵育可以提高小金刚鹦鹉繁殖率和成活率,可分别达300%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刚鹦鹉 日粮 繁殖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蜥的人工饲养初探
13
作者 毛杰 王强 +4 位作者 吴孔菊 刘选珍 余星明 左智力 李洪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100,共3页
对2001~2007年先后饲养于成都动物园的4条巨蜥的食性、行为和疾病等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巨蜥生性胆小,白天很少活动;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自主采食鲫鱼、青蛙和小白鼠等活的动物,也可自主采食牛肉、精猪肉和鹌鹑蛋;常患寄生虫、感冒... 对2001~2007年先后饲养于成都动物园的4条巨蜥的食性、行为和疾病等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巨蜥生性胆小,白天很少活动;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自主采食鲫鱼、青蛙和小白鼠等活的动物,也可自主采食牛肉、精猪肉和鹌鹑蛋;常患寄生虫、感冒并继发肺炎等疾病。人工饲养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90%;安全越冬的基础温度为20℃,相对湿度60%~90%。人工饲养的难度较大。提出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巨蜥饲养环境配置、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越冬和越夏的饲养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蜥 人工饲养 饲养管理 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黑白疣猴的饲养繁殖及人工育幼 被引量:4
14
作者 迟俊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3期277-281,共5页
对东黑白疣猴的饲养、繁殖和人工育幼进行了初步研究。描述了东黑白疣猴的饲养环境需求,安全越冬的温度要求为18℃以上,对东黑白疣猴饲料的组成和日粮配制进行了阐述,对常见疾病预防给出了建议;对东黑白疣猴的发情、交配、妊娠和产仔等... 对东黑白疣猴的饲养、繁殖和人工育幼进行了初步研究。描述了东黑白疣猴的饲养环境需求,安全越冬的温度要求为18℃以上,对东黑白疣猴饲料的组成和日粮配制进行了阐述,对常见疾病预防给出了建议;对东黑白疣猴的发情、交配、妊娠和产仔等行为进行了描述,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东黑白疣猴幼仔1-10月龄身长、尾长、臂长、腿长、头围、肩毛和尾毛的长度,对东黑白疣猴幼仔1-150日龄的外部发育特征做了描述;对人工育幼东黑白疣猴的环境、育幼方法、疾病防治、人工乳的配制给出了建议,并对其体重进行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黑白疣猴 饲养 繁殖 人工育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盐水处理后用于河蟹人工育苗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玉春 金天明 刘丽艳 《水产科技情报》 2000年第4期156-159,共4页
在没有海水可以利用的地区 ,地下盐水经处理后可用于河蟹人工育苗。实验结果显示 ,育苗水体中钾离子严重缺乏会导致河蟹 期氵蚤状幼体的死亡。钙含量偏高 ,钙镁比失调的水质环境会影响各期氵蚤状幼体的变态、成活和生长发育。
关键词 地下盐水 河蟹 人工育苗 水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虎母乳成分分析及虎代乳粉的研制
16
作者 许卫华 林开雄 +3 位作者 林炜明 陈腾腾 刘丹 傅文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4-173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测定华南虎母乳营养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虎专用代乳粉。采集3只产后6~10 d华南虎母乳,对乳中氨基酸、脂肪酸、乳糖、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并根据虎母乳氨基酸结构,研制一种虎专... 本试验旨在测定华南虎母乳营养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虎专用代乳粉。采集3只产后6~10 d华南虎母乳,对乳中氨基酸、脂肪酸、乳糖、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并根据虎母乳氨基酸结构,研制一种虎专用代乳粉。结果表明:1)华南虎母乳(以新鲜基础计)中,总氨基酸、总脂肪酸、乳糖含量分别为(10.85±0.80)%、(8.94±1.14)%和(2.70±0.14)%。2)华南虎母乳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分别为41.126%、21.029%、20.880%、23.639%和1.529%。3)华南虎母乳中钙、磷、钠和钾含量分别为0.156%、0.179%、0.117%和0.088%,钙磷比例接近1∶1。4)以乳蛋白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幼虎代乳粉中,蛋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和组氨酸4种氨基酸构成限制性氨基酸。5)人工育幼的18只东北虎幼虎和1只华南虎幼虎全部成功断奶。综上所述,华南虎母乳具有独特的营养构成,开发的虎代乳粉可成功饲喂东北虎幼虎和华南虎幼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东北虎 母乳 代乳粉 人工育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蓝鹇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侯方晖 邹洁建 +3 位作者 陈武 洗木森 毛少珍 许建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5-329,共5页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40.21±1.42)(38.2~43.1)mm,卵形指数1.26~1.48,卵受精率88.6%以上,人工孵化温度为37.2~37.5℃,湿度为50%~55%,孵化期为25 d,蓝鹇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有平均12.9%的失重,人工孵化的健雏率89.9%以上。蓝鹇幼雏出生体重为24.3~31.2 g,3~19日龄时雏鸟体重快速上升,雄鸟体重的增加速度要高于雌鸟,29日龄时雄鸟的平均体重为126.2 g,雌鸟平均体重为98.4 g。50日龄前,雏鸟采用育雏箱进行控温控湿育雏,成活率91.8%以上。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蓝鹇的繁殖率与成活率,对于蓝鹇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鹇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受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白冠长尾雉人工孵化与人工育雏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润基 单芬 +1 位作者 肖清 陈武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0-794,共5页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提高圈养白冠长尾雉的繁育水平,在其繁殖期前调整日粮配方进行投喂,调整雌雄性比,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白冠长尾雉的出雏率和成活率。结果显示:繁殖期前...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提高圈养白冠长尾雉的繁育水平,在其繁殖期前调整日粮配方进行投喂,调整雌雄性比,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白冠长尾雉的出雏率和成活率。结果显示:繁殖期前的调整提高了白冠长尾雉卵的品质,调整后,孵化率由30.8%提升到53.4%,健雏率和1年成活率分别由38.3%、73.2%提升到70.9%、92.5%。圈养白冠长尾雉卵重为27—37 g,卵径为(46.10±2.38)mm×(34.75±1.21)mm,卵形指数为1.05—1.47。人工孵化时,温度为37.2—37.5℃,相对湿度为45%—55%,孵化期为24—26 d,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约有12.9%的失重。出雏后,雄、雌分群饲养,修喙,防止过食,提高育雏成活率。研究表明,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白冠长尾雉的繁殖率及成活率,利于白冠长尾雉的种群快速复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冠长尾雉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用羊奶粉、婴幼儿奶粉应用于白化孟加拉虎人工育幼结果初报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向 张丽霞 +2 位作者 井林林 赵润星 卫泽珍 《饲料博览》 2018年第9期39-42,共4页
白化孟加拉虎在人工圈养情况下易发生产后弃养行为,人工育幼可有效提高幼虎的成活率。2017年,太原动物园对5只幼龄孟加拉白虎进行人工育幼,1~3号幼虎沿用飞鹤婴幼儿奶粉进行人工育幼,4号和5号幼虎首次采用维斯康幼犬专用羊奶粉进行人... 白化孟加拉虎在人工圈养情况下易发生产后弃养行为,人工育幼可有效提高幼虎的成活率。2017年,太原动物园对5只幼龄孟加拉白虎进行人工育幼,1~3号幼虎沿用飞鹤婴幼儿奶粉进行人工育幼,4号和5号幼虎首次采用维斯康幼犬专用羊奶粉进行人工育幼。结果表明,犬用羊奶粉能满足幼虎的营养需要,幼虎食用后生长发育良好,无脱毛现象。得出结论,维斯康幼犬专用羊奶粉配方可能接近母虎母乳,吸收方面优于婴幼儿奶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用羊奶粉 婴幼儿奶粉 白化孟加拉虎 人工育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育幼非洲狮、孟加拉虎、豹幼仔的生长曲线拟合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区倩韵 张学礼 +4 位作者 陈思明 罗盛辉 方婧 张鹏 董贵信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生长曲线(Growth curve)是揭示动物生长发育规律的有效手段之一,反映动物发育指标(包括体重、体尺、体表面积等度量值)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盛志廉和吴常信,1995)。生长曲线方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表示报酬递减规律的方程,如指数函... 生长曲线(Growth curve)是揭示动物生长发育规律的有效手段之一,反映动物发育指标(包括体重、体尺、体表面积等度量值)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盛志廉和吴常信,1995)。生长曲线方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表示报酬递减规律的方程,如指数函数;第二类是描述光滑S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曲线 人工育幼 非洲狮 孟加拉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