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3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3年)、万方数据库(1998—2013年)、MEDLIN...目的系统评价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3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3年)、万方数据库(1998—2013年)、MEDLINE数据库中有关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采用Jadad改良7分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4.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SSS或NIHSS)改善以及不良反应(ADR)发生方面的差别,并根据用药情况将数据分为乌灵胶囊单用组及联用(乌灵胶囊+等量对照药)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RCT文献19篇(治疗组958例,对照组914例)进行Meta分析,其中乌灵胶囊单用组7篇(治疗组362例,对照组341例),联用组12篇(治疗组596例,对照组5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HAMD评分改善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亚组分析显示乌灵胶囊单用组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用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ADR总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亚组分析显示乌灵胶囊单用组ADR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联用组ADR发生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单用有效,与西药联用有协同增效作用,且能改善卒中后神经功能。乌灵胶囊单用不良反应少,与西药联用能缓解其副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方法按照严格的筛选及剔除标准,纳入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36)和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71),并按照相应的入组标准纳入年龄、性别和教育相应的对照组(n=59)。采用世界...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方法按照严格的筛选及剔除标准,纳入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36)和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71),并按照相应的入组标准纳入年龄、性别和教育相应的对照组(n=59)。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WHOQOL-BREF)和社会适应自我评价量表(The Social Adaptation Self-evaluation Scale,SASS)评估所有受试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以及蒙哥马利-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各组之间年龄、教育程度未发现显著差异。首发组和治疗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抑郁首发组及治疗组的生理、环境和生活质量总分与HAMD、HAMA、MADRS评分均呈负相关。SASS与生理、心理、环境和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结论首发组和治疗组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均明显下降,且抑郁症状越重,生活质量越差,而社会适应更好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3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3年)、万方数据库(1998—2013年)、MEDLINE数据库中有关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采用Jadad改良7分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4.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SSS或NIHSS)改善以及不良反应(ADR)发生方面的差别,并根据用药情况将数据分为乌灵胶囊单用组及联用(乌灵胶囊+等量对照药)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RCT文献19篇(治疗组958例,对照组914例)进行Meta分析,其中乌灵胶囊单用组7篇(治疗组362例,对照组341例),联用组12篇(治疗组596例,对照组5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HAMD评分改善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亚组分析显示乌灵胶囊单用组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用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ADR总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亚组分析显示乌灵胶囊单用组ADR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联用组ADR发生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单用有效,与西药联用有协同增效作用,且能改善卒中后神经功能。乌灵胶囊单用不良反应少,与西药联用能缓解其副作用。
文摘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方法按照严格的筛选及剔除标准,纳入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36)和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71),并按照相应的入组标准纳入年龄、性别和教育相应的对照组(n=59)。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WHOQOL-BREF)和社会适应自我评价量表(The Social Adaptation Self-evaluation Scale,SASS)评估所有受试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以及蒙哥马利-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各组之间年龄、教育程度未发现显著差异。首发组和治疗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抑郁首发组及治疗组的生理、环境和生活质量总分与HAMD、HAMA、MADRS评分均呈负相关。SASS与生理、心理、环境和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结论首发组和治疗组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均明显下降,且抑郁症状越重,生活质量越差,而社会适应更好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