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 dose oral haloperidol does not prolong QTc interval in older acutely hospitalised adults: a sub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1
作者 Edmee JM Schrijver Maaike Verstraaten +5 位作者 Peter M van de Ven Pierre M Bet Astrid M van Strien Carel de Cock Prabath WB Nanayakkara on behalf of all HARPOON Investigators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01-407,共7页
Background Haloperidol is the most frequently prescribed antipsycbotic for delirium symptoms. The risk of QTc prolongation often raises concerns, although the effect of haloperidol on QTc interval has not yet been inv... Background Haloperidol is the most frequently prescribed antipsycbotic for delirium symptoms. The risk of QTc prolongation often raises concerns, although the effect of haloperidol on QTc interval has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in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fixed-dose study. Methods A sub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ophylactic haloperidol 1 mg or placebo 1 mg orally twice-daily (maximum of 14 doses) on QTc interval in patients aged 70 years and over. Bedside, 12-lead ECGs were record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one-week intervention period. Automatic QTc measurements were ob- tained in addition to manual measurements of QT and RR intervals, blinded for treatment status. Manual measurements were corrected (QTc) using Bazett (QTc-B), Framingham (QTc-Fa), Fridericia (QTc-Fi) and Hodges (QTc-H) methods. Mixed model analyses were used to test for differences in longitudinal course of QTc between patients receiving haloperidol and placebo. Results ECG recordings of 72 patients (haloperidol n = 38) were analysed, 45.8% male. Median (range) haloperidol serum concentration on day 4 was 0.71 (0.32-1.82) μg/L (n = 23). Longitudinal course of mean QTc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treatment arms for any of the automatic or manually derived QTc values. Conclusions Low dose oral haloperidol did not result in QTc prolongation in older acutely hospitalised patients. Results may not be generalizable to patients with existing ECG abnormalities such as atrial fibril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peridol PROLONGATION QTc interval The ag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韩露 李倩倩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 分析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T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门诊收治TD患儿8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氟哌啶醇治疗)40例、观察组(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抽动症状以及安全性。结... 目的 分析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T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门诊收治TD患儿8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氟哌啶醇治疗)40例、观察组(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抽动症状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YGT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TD患儿中有效改善患儿抽动症状,可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氟哌啶醇 多发性抽动障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ergency department management of acute agitation in the reproductive age female and pregnancy
3
作者 Ariella Gartenberg Kayla Levine Alexander Petrie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BACKGROUND:Agitation is a common presentation within emergent departments(EDs).Agitation during pregnancy should be treated as an obstetric emergency,as the distress may jeopardize both the patient and fetus.The safet... BACKGROUND:Agitation is a common presentation within emergent departments(EDs).Agitation during pregnancy should be treated as an obstetric emergency,as the distress may jeopardize both the patient and fetus.The safety of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 in the reproductive age female has not been well established.This review aimed to explore a summary of general agitation recommendations with an emphasis on ED management of agitation during pregnancy.METHODS:A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cute agitation and devise a preferred treatment plan for ED management of acute agitation in the reproductive age or pregnant female.RESULTS:While non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is preferred,ED visits for agitation often require medical management.Medication should be selected based on the etiology of agitation and the clinical setting to avoid major adverse effects.Adverse effects are common in pregnant females.For mild to moderate agitation in pregnancy,diphenhydramine is an effective sedating agent with minimal adverse effects.In moderate to severe agitation,high-potency typical psychotropics are preferred due to their neutral effects on hemodynamics.Haloperidol has become the most frequently utilized psychotropic for agitation during pregnancy.Second generation psychotropics are often utilized as second-line therapy,including risperidone.Benzodiazepines and ketamine have demonstrated adverse fetal outcomes.CONCLUSION:While randomized control studies cannot be ethically conducted on pregnant patients requiring sedation,animal models and epidemiologic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ects of psychotropic medication exposure in utero.As the fetal risk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doses of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 remains unknown,weighing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each agent,while utilizing the lowest effective dose remains critical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gitation within the 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TATION PREGNANCY haloperidol KETAMINE BENZODIAZEPIN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对儿童多发性抽搐症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王丹 彭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98-100,共3页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多发性抽搐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氟哌啶醇治疗,试验组在氟哌啶醇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多发性抽搐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氟哌啶醇治疗,试验组在氟哌啶醇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YGTSS评分、DA、5-HT均降低(P<0.05),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搐症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DA、5-HT等神经递质,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多发性抽搐症 针刺 氟哌啶醇 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 多巴胺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5
作者 马昂 张耀东 +3 位作者 谷裕 王梦琴 赵小桐 梅道启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截至2023年8月在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发表的关于利培酮(观察组)与氟哌啶醇(对照组)治疗抽动障碍的随机对... 目的 系统评价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截至2023年8月在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发表的关于利培酮(观察组)与氟哌啶醇(对照组)治疗抽动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2名研究人员利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23篇研究,涉及1 59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分及锥体外系反应、口干、嗜睡/镇静、静坐不能、便秘及体质量增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均可有效治疗抽动障碍,改善患儿抽动症状,但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氟哌啶醇 抽动障碍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口溶膜与肌肉注射氟哌啶醇治疗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随机对照研究
6
作者 孙龙龙 吴延海 +3 位作者 李叶新 谭陈晨 崔舒 赵菁华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5期409-413,共5页
背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对患者自身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非侵入性制剂的给药方式可能有助于快速控制激越行为、改善患者体验,但目前关于奥氮平口溶膜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证据有限。目的比较奥氮平口溶膜与肌肉注射氟... 背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对患者自身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非侵入性制剂的给药方式可能有助于快速控制激越行为、改善患者体验,但目前关于奥氮平口溶膜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证据有限。目的比较奥氮平口溶膜与肌肉注射氟哌啶醇对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效果和安全性,以期为患者激越行为的改善提供参考。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5月—2023年7月在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男性封闭病房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伴激越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n=44)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研究组接受奥氮平口溶膜10 mg/d治疗,对照组接受肌肉注射氟哌啶醇8 mg/d治疗。于治疗前和用药6 h后,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和激越-镇静评估量表(ACES)评定患者激越行为严重程度,并根据PANSS-EC评分减分率,计算治疗应答率;于用药6 h后,使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和静坐不能评定量表(BAR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用药6 h后,两组PANSS-EC评分和AC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39、0.082,P均>0.05);两组治疗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9,P=0.51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B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7,P=0.561);研究组RSES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7,P<0.01)。结论奥氮平口溶膜和肌肉注射氟哌啶醇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的效果相当,且奥氮平口溶膜的安全性优于肌肉注射氟哌啶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口溶膜 氟哌啶醇注射液 精神分裂症 激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慧芳 沈婷 +6 位作者 余一旻 刘登堂 王飚 江开达 郭晓云 诸索宇 凌政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兴奋激越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治疗21天。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兴奋激越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治疗21天。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奎硫平组40例,氟哌啶醇组30例。1.奎硫平与氟哌啶醇的总体疗效(t=1.815)、兴奋症状的控制(t=0.478)效果相当(P>0.05)。2.不良反应方面:氟哌啶醇引起的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如肌强直、静坐不能较奎硫平高。结论奎硫平合并氯硝西泮对精神分裂症兴奋症状的疗效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兴奋症状 对照研究 治疗 副反应量表(TESS) 激越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扩冠活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郑锦鸿 石刚刚 +1 位作者 盘鹰 李长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 :合成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并研究其对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 :以氟哌啶醇为原料 ,将其与卤代烃在回流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而得到其季铵盐衍生物。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测定法和Langendorff灌流法研究这些衍生物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结果 :... 目的 :合成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并研究其对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 :以氟哌啶醇为原料 ,将其与卤代烃在回流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而得到其季铵盐衍生物。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测定法和Langendorff灌流法研究这些衍生物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结果 :合成了 7个新化合物 (1 7) ,其中化合物 7量效依赖地压低KCl所致的猪冠脉条收缩曲线 ,阻断较大剂量所致的冠脉条痉挛 ,并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结论 :化合物 7显示了良好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季铵盐 氟哌啶醇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硝西泮、氟哌啶醇及其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朝 诸索宇 +5 位作者 王慧芳 陈华 余一旻 刘登堂 王飙 张明园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氯硝西泮、氟哌啶醇及其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活性对照研究,共分3组。氯硝西泮组15例,剂量范围(2-6)mg/d;氟哌啶醇组15例,剂量范围(5-15)mg/d;氟哌啶... 目的比较氯硝西泮、氟哌啶醇及其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活性对照研究,共分3组。氯硝西泮组15例,剂量范围(2-6)mg/d;氟哌啶醇组15例,剂量范围(5-15)mg/d;氟哌啶醇+氯硝西泮组15例,氯硝西泮剂量范围(2-6)mg/d,氟哌啶醇剂量范围(5-15)mg/d。3组均以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总分、BPRS兴奋激越项目分数、BPRS阳性症状项目分数及按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标准评定观察24小时。结果3组的总体疗效大致相当,24h治疗后BPRS兴奋激越项目评分与基线分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PRS阳性症状项目评分与基线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硝西泮肌注对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与氟哌啶醇或氟哌啶醇加氯硝西泮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西泮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急性激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执行功能及PSP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余艳 蒋志锋 +1 位作者 罗锐 董铭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4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执行功能及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经临床确诊的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组(n=44)和B组(n... 目的观察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执行功能及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经临床确诊的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组(n=44)和B组(n=41),A组给予奥氮平片治疗,B组给予氟哌啶醇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PSP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估问卷(Q-LES-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1)。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SP和Q-LES-Q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A组PANSS评分下降较B组更为显著,PSP和Q-LES-Q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完成分类数、总正确数较治疗前上升,且A组各项WCST评分变化较B组更为显著(P<0.05,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效果优于氟哌啶醇,奥氮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执行功能,提高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氟哌啶醇 执行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合并短期肌注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激越行为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锟 刘云 +4 位作者 宁南义 孙建中 孙亚军 孙同勋 曹长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104-106,共3页
目的对比氟哌啶醇或氯硝西泮短期肌注合并利培酮与氟哌啶醇肌内注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50例新入院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组(A组)、利培酮... 目的对比氟哌啶醇或氯硝西泮短期肌注合并利培酮与氟哌啶醇肌内注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50例新入院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组(A组)、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组(B组)和氟哌啶醇组(C组),观察2周。采用阳性及阴性评定量表(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定精神症状(激越行为),采用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入院测评基线比较,各组患者PANSS兴奋因子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各组组间兴奋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SD两两比较,A、B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PANSS-兴奋激越项目减分率分级标准计算疗效的比较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TESS量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三组患者在肌强直、震颤、扭转性运动及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症状(EPS)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肌强直、震颤及静坐不能等EP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C组肌强直、震颤、扭转性运动等EP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而A、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短期肌注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行为,可作为临床处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氯硝西泮 氟哌啶醇 激越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谵妄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邹文淑 王剑峰 +2 位作者 唐文 陈德助 高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治疗老年谵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老年谵妄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奥氮平组(80例)、氟哌啶醇组(76例)和对照组(40例),3组分别治疗7 d,治疗前后用简明精神病评...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治疗老年谵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老年谵妄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奥氮平组(80例)、氟哌啶醇组(76例)和对照组(40例),3组分别治疗7 d,治疗前后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奥氮平组、氟哌啶醇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显效率分别为83.75%、80.26%和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奥氮平与氟哌啶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氟哌啶醇组为55.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氮平治疗谵妄患者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但副作用少,耐受性好,且安全有效,可替代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谵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氟哌啶醇 抗精神病药 随机对照试验 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齐拉西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可 王德燧 田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氟哌啶醇组各36例。... 目的探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氟哌啶醇组各36例。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5~10 mg/次,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不大于20 mg;氟哌啶醇组患者给予常规氟哌啶醇针剂5 mg/次,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不大于10 mg。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体印象量表之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以及治疗前(T0)和治疗后2 h(T1)、8 h(T2)、24 h(T3)、48 h(T4)、72 h(T5)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中的兴奋因子(PANSS-EC)评分。采用SAS 9.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的2组患者PANSS及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72 h后,2组患者PANSS及CGI-S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T0比较,T1-5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T1比较,T2-5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氟哌啶醇组比较,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患者肌强直[2. 78%(1/36) vs 16. 67%(6/36)]、震颤[2. 78%(1/36) vs 19. 44%(7/36)]、流涎[5. 56%(2/36) vs 22. 22%(8/36)]、头颈部运动[2. 78%(1/36) vs 19. 44%(7/36)]等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患者的效果与常规氟哌啶醇相似,同时具有副作用发生率较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激越症状 氟哌啶醇 甲磺酸齐拉西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建章 孙梅玲 孟月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疗程均为6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疗程均为6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4、6w末阴性症状、反应缺乏、抑郁因子,以及精神症状总体缓解程度与临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6w末研究组有效率90.0%,对照组78.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程度轻(P<0.05或P<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尤其对阴性症状疗效佳,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氟哌啶醇 PANSS T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许建雄 朱建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8例,口服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氟哌啶醇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8例,口服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氟哌啶醇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6.3%、有效率89.5%,对照组分别为72.5%、85.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15、0.3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4%,对照组为52.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1,P>0.05),但研究组失眠、恶心呕吐、内分泌改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未出现嗜睡、心动过速、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P<0.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总体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但不良反应表现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氟哌啶醇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副反应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陶建青 刘佳斌 +2 位作者 梁亚志 李伟生 冯昌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评价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口服奎硫平治疗;对照组29例,口服氟哌啶醇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8w末采用潘氏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 目的评价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口服奎硫平治疗;对照组29例,口服氟哌啶醇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8w末采用潘氏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9%(U=2.089,P<0.05)。潘氏量表评分治疗2w末起两组总分、阳性症状分及研究组一般精神病理分,4w末起研究组阴性症状分及对照组一般精神病理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8w末对照组阴性症状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2w末一般精神病理分、4w末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0.05),阳性症状分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8w末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4.016,P<0.01)。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奎硫平 氟哌啶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注射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平军辉 方润领 仲照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观察3d。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观察3d。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兴奋因子分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d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兴奋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各时点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治疗第3 d后实验组急性激越症状显效率6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分别为72.5%、9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4、0.21,P>0.05)。两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能够快速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但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的连续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激越症状 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 肌内注射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兴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抗精神病药对脱髓鞘小鼠模型髓鞘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锡艳 陈东 +2 位作者 汪云 王晗知 肖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3-396,共4页
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诱导的慢性脱髓鞘动物模型中髓鞘修复的作用。方法:持续给予CPZ喂养12周诱导小鼠慢性脱髓鞘模型,采用快蓝染色、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等方法检测各组髓鞘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诱导的慢性脱髓鞘动物模型中髓鞘修复的作用。方法:持续给予CPZ喂养12周诱导小鼠慢性脱髓鞘模型,采用快蓝染色、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等方法检测各组髓鞘变化,观察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和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对髓鞘修复的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标志物Olig2,比较药物对OPCs的影响。结果:氟哌啶醇可以阻止髓鞘的自发性修复;喹硫平能促进慢性髓鞘再生的进程。在髓鞘修复过程中氟哌啶醇使OPCs数目减少;喹硫平可以促进OPCs增生。结论:在脱髓鞘模型中,氟哌啶醇抑制髓鞘自发修复,喹硫平可以促进髓鞘的慢性修复,其机制可能与两种药物对OPCs的不同作用有关。OPCs可能是抗精神病药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髓鞘修复 氟哌啶醇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普噻吨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琴普 栗克清 +5 位作者 胡景荣 孙东 李建峰 杨老虎 李薇 张香云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比较氯普噻吨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为氯普噻吨组(n=33)及氟哌啶醇组(n=38)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不良反... 目的比较氯普噻吨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为氯普噻吨组(n=33)及氟哌啶醇组(n=38)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氯普噻吨注射液对控制急性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躁动疗效与氟哌啶醇注射液相当,统计学无显著意义(P>0.05),但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氟哌啶醇注射液少。结论氯普噻吨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而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普噻吨注射液 氟哌啶醇注射液 急性精神分裂症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IBITION OF MELATONIN BIOSYNTHESIS ACTIVATES PROTEIN KINASE A AND INDUCES ALZHEIMER-LIKE TAU HYPERPHOSPHORYLATION IN RATS 被引量:3
20
作者 Ling-qiangZhu Shao-huiWang Zhi-qunLing QunWang Mao-qiongHu Jian-zhiW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3-87,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inhibiting melatonin biosynthesis on activities of protein kinase A (PKA),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GSK-3) and tau phosphorylation at PS214 and M4 epitopes using haloperidol, a s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inhibiting melatonin biosynthesis on activities of protein kinase A (PKA),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GSK-3) and tau phosphorylation at PS214 and M4 epitopes using haloperidol,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5-hydroxyindole-O-methyltransferase. Methods Brain ventricular an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s were used for haloperidol administration, Western blots for tau phosphorylation, 32P-labeling for PKA and GSK-3 activit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for detection of serum melatonin levels. Results Haloperidol injection through the lateral ventricle and intraperitoneal reinforcement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PKA activity with a concurrent hyperphosphorylation of tau at M4 (Thr231/Ser235) and PS214 (Ser214) sites. Prior treatment of the rats using melatonin supplement for one week and reinforcement during the haloperidol administration arrested PKA activity and attenuated tau hyperphosphorylation. GSK-3 activity showed no obvious change after haloperidol injection, however, melatonin supplements and reinforcements during haloperidol infusion inactivated basal activity of GSK-3. Conclusion Decreased melatonin may be involved in Alzheimer-like tau hyperphosphorylation, and overactivation of PKA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haloperidol MELATONIN TAU protein kinase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