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史诗的崩溃与日常生活的深入——从海子到安琪 |
赵思运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2
|
20世纪80年代的诗与情怀——由诗人海子的回望说起 |
于慈江
李北葵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2
|
|
3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三重解读——兼及一种想象诗学 |
杜梁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13 |
2
|
|
4
|
海子“太阳”系列长诗与其诗学理念的转变 |
周海琳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5
|
海子的“麦地情结”探析 |
王琼
洪丹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4 |
0 |
|
6
|
李贺与海子诗歌“诗气”的同源性 |
陈兴强
|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
2010 |
0 |
|
7
|
海子抒情短诗中的大海意象浅论 |
王欣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
2018 |
0 |
|
8
|
论诗人海子的“王者情结” |
张建伟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0 |
|
9
|
海子的矛盾创作心态 |
陈连锦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0
|
“共性”与“差异”——“肘鼓子声腔系统”中【耍孩儿】的研究 |
赵君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1
|
余秀华诗歌谱系与疼痛美学——以《诗经》、海子、“梨花体”为参照 |
刘云峰
李俊国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2
|
石本事件与辽西抗日义勇军 |
问昕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3
|
走向海子 |
张宁生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14
|
把天空还给天空——关于朱湘与海子之死的追索 |
邓筠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5
|
海子诗歌语言张力论 |
段曦
|
《写作》
|
2021 |
1
|
|
16
|
论海子诗歌的“原型写作”特征 |
龚敦
|
《城市学刊》
|
2022 |
0 |
|
17
|
从老庄走向尼采:论海子诗歌的精神向度 |
段曦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