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诗的崩溃与日常生活的深入——从海子到安琪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思运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1,共5页
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的精英文化,随着90年代的经济转型,也发生了根本性质变,英雄史诗时代步入终结。海子和安琪分别是两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诗人之一。海子的史诗写作抱负,蕴含了历史理性主义的幽灵;而安琪则是在历史理性主义即... 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的精英文化,随着90年代的经济转型,也发生了根本性质变,英雄史诗时代步入终结。海子和安琪分别是两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诗人之一。海子的史诗写作抱负,蕴含了历史理性主义的幽灵;而安琪则是在历史理性主义即将解体的背景下,以碎片化的史诗模式,见证了史诗的崩溃。她在实现由史诗写作向生活写作的转型的同时,灵魂深处仍然在延续着她的最基本的人性基因:视诗歌为生命的诗歌英雄主义、诗歌所寄寓的理想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海子 安琪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的诗与情怀——由诗人海子的回望说起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慈江 李北葵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2-62,共21页
上个世纪80年代,是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年代。观照中国当代诗歌史的"后三十年",也是在论争、批评、接受、传播中,发生着、衍变着…。"80年代",无疑是带有"纪念性"的。回望之中,尊重所有人的历史感... 上个世纪80年代,是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年代。观照中国当代诗歌史的"后三十年",也是在论争、批评、接受、传播中,发生着、衍变着…。"80年代",无疑是带有"纪念性"的。回望之中,尊重所有人的历史感受和成长记忆,才是符合当时诗歌生态,而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其况味也在其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中国诗歌 海子 情报 纪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三重解读——兼及一种想象诗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梁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4-47,共4页
本文作者力图通过解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展示诗歌解读中的想象力运作过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存在幸福、死亡和崇高三重解读。首先,幸福与温暖是这首诗的前景色,而海子隐秘传达出来的死亡意识则是其底色,两者天衣无缝... 本文作者力图通过解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展示诗歌解读中的想象力运作过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存在幸福、死亡和崇高三重解读。首先,幸福与温暖是这首诗的前景色,而海子隐秘传达出来的死亡意识则是其底色,两者天衣无缝的结合正是此诗卓越所在。综合前景色和底色,我们看到了一个大悲悯大同情的海子,这又构成了此诗的崇高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想象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子“太阳”系列长诗与其诗学理念的转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海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7期29-33,共5页
"太阳"系列长诗见证了海子后期长诗创作感应先锋诗潮所作的多种技巧、多种形式的尝试与实验,见证了其脱离前期乡村抒情歌手式的创作风格的转型,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当代诗坛从有序走向无序的时... "太阳"系列长诗见证了海子后期长诗创作感应先锋诗潮所作的多种技巧、多种形式的尝试与实验,见证了其脱离前期乡村抒情歌手式的创作风格的转型,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当代诗坛从有序走向无序的时代大势和海子在此背景下所发生的诗学理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太阳”系列长诗 诗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子的“麦地情结”探析
5
作者 王琼 洪丹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56-59,共4页
"麦地"意象在海子的诗中多次出现,蕴含在其中的"麦地情结"更是独特而又复杂。海子十五岁之前的贫困生活是他对麦地产生深刻情感的根本原因,理想的幻灭则更是加深了他对"麦地"的回忆和向往。通过分析海子... "麦地"意象在海子的诗中多次出现,蕴含在其中的"麦地情结"更是独特而又复杂。海子十五岁之前的贫困生活是他对麦地产生深刻情感的根本原因,理想的幻灭则更是加深了他对"麦地"的回忆和向往。通过分析海子的诗歌,可以了解到"麦地情结"既是他对麦地的热爱和感激,更是对生命本源的探寻与亲近。这也警示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要忘记赖以生存的土地,保持对生命的感恩和敬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麦地 意象 情结 生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贺与海子诗歌“诗气”的同源性
6
作者 陈兴强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5-19,共5页
李贺、海子生活在不同时代,时代的差异造就了他们诗歌风格的迥异。但无论是唐朝的李贺还是现代的海子,都曾分别被誉为诗人中的"鬼才",其大量作品都呈现出浓郁的"诗气",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仔细探究,发现二... 李贺、海子生活在不同时代,时代的差异造就了他们诗歌风格的迥异。但无论是唐朝的李贺还是现代的海子,都曾分别被誉为诗人中的"鬼才",其大量作品都呈现出浓郁的"诗气",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仔细探究,发现二人的诗歌内涵有同源性,两者的诗无论是对生存的焦虑还是语言的使用甚或奇特大胆的想象,都绾纽为一个解不开的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海子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子抒情短诗中的大海意象浅论
7
作者 王欣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大海意象是理解海子抒情短诗的重要线索。在其早期以自我身份书写和文化寻根为追求的诗作中,大海象征着流动,是与农业文明不同的异质性力量和参照。晚期抒情诗中,大海象征现实的苦难、现代性的后果、以及艺术家选择的荒凉绝望之悲剧命... 大海意象是理解海子抒情短诗的重要线索。在其早期以自我身份书写和文化寻根为追求的诗作中,大海象征着流动,是与农业文明不同的异质性力量和参照。晚期抒情诗中,大海象征现实的苦难、现代性的后果、以及艺术家选择的荒凉绝望之悲剧命运等多重内涵,蕴含着某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与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大海意象 文化寻根 审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人海子的“王者情结”
8
作者 张建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33-38,共6页
海子作为中国第三代诗歌浪潮的杰出代表,其独具个性的诗风,庞大复杂而又相对集中的诗歌意象,都有着审美和研究的价值。以往学术界对海子诗歌的研究多集中在"麦地情结"上,很少言及诗歌意象具体分析与诗歌王国的向往。通过对诗... 海子作为中国第三代诗歌浪潮的杰出代表,其独具个性的诗风,庞大复杂而又相对集中的诗歌意象,都有着审美和研究的价值。以往学术界对海子诗歌的研究多集中在"麦地情结"上,很少言及诗歌意象具体分析与诗歌王国的向往。通过对诗人的成长、诗歌内容、思想向度等方面的分析,重点探讨诗人笔下另一意象的集中——"王者情结",以及其与诗人的非正常死亡之间的隐秘关系,以期能对学术界研究诗人海子提供一个崭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诗歌 王者情结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子的矛盾创作心态
9
作者 陈连锦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7-40,共4页
海子的诗歌创作具有明显的二元对立心态,如城市与乡村的对立、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等。海子矛盾创作心态的形成是与其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等息息相关的。剖析海子的矛盾和冲突的心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蕴涵。
关键词 海子 创作心态 二元对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性”与“差异”——“肘鼓子声腔系统”中【耍孩儿】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君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6-74,共9页
"肘鼓子戏曲声腔系统"是起源于山东省并主要发展、流布于该省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个地域性戏曲声腔系统。【耍孩儿】是该声腔系统所包含诸剧种中普遍运用的曲牌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系统中多支【耍孩儿】的分析,具体梳理它们在调... "肘鼓子戏曲声腔系统"是起源于山东省并主要发展、流布于该省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个地域性戏曲声腔系统。【耍孩儿】是该声腔系统所包含诸剧种中普遍运用的曲牌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系统中多支【耍孩儿】的分析,具体梳理它们在调式、调性、音阶、引子与过门、"核心性乐音进行模式"等方面的内在共性与差异,并通过对同一剧种中【耍孩儿】的不同变体,以及不同剧种间该曲牌之间的差异来呈现它的衍变与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鼓子戏曲声腔系统 【耍孩儿】 共性与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秀华诗歌谱系与疼痛美学——以《诗经》、海子、“梨花体”为参照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云峰 李俊国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7,共7页
余秀华是新近爆红的诗人,她的诗歌理应纳入一个比较系统的评价体系之中。从互文与弃妇诗传统、意象选择与陌生化以及疼痛与戏仿三个方面分别将她的诗歌放在《诗经》、海子,以及与之同时而稍早的"梨花体"诗歌系统中,看她的诗... 余秀华是新近爆红的诗人,她的诗歌理应纳入一个比较系统的评价体系之中。从互文与弃妇诗传统、意象选择与陌生化以及疼痛与戏仿三个方面分别将她的诗歌放在《诗经》、海子,以及与之同时而稍早的"梨花体"诗歌系统中,看她的诗对《诗经》以及当代诗人作品的继承、发扬和疏离,并由此衡量其诗歌创作的谱系、特色和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秀华 海子 弃妇诗 陌生化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本事件与辽西抗日义勇军
12
作者 问昕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9-33,共5页
日本间谍石本权四郎被辽西抗日义勇军逮捕,惊动了日本朝野。究其原因,石本是一个侵华的狂热分子,作恶多端,历来受到日本侵略分子的器重。石本被捕后,中日双方围绕石本的去留问题,展开了几番斗智斗勇的较量,事件以石本被处死而告终。石... 日本间谍石本权四郎被辽西抗日义勇军逮捕,惊动了日本朝野。究其原因,石本是一个侵华的狂热分子,作恶多端,历来受到日本侵略分子的器重。石本被捕后,中日双方围绕石本的去留问题,展开了几番斗智斗勇的较量,事件以石本被处死而告终。石本事件发生时,正是日本关东军准备入侵热河省的关键时刻。日军便以石本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侵略热河的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本权四郎 李海峰 马子丹 辽西义勇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海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宁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8-91,共4页
诗人海子的死震惊了文坛。他的死是诗的悲哀诗的不幸。从诗歌创作来说 ,海子的死为他的诗歌创作画上了一个令人惋惜的句号 ;从诗歌影响来说 ,海子的死为他的诗歌安上了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 海子 天才诗人 诗人之死 爱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天空还给天空——关于朱湘与海子之死的追索
14
作者 邓筠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8-33,共6页
朱湘和海子是中国新诗史上两位杰出的诗人,他们却又都在不足而立之年弃世而去,留给世人无尽的遗憾。本文着力从家庭、事业、情爱和朋友诸方面,发掘和比较二人的心路历程,从而尝试对纯粹诗人的内心世界作一个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朱湘 海子 诗人 自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子诗歌语言张力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曦 《写作》 2021年第2期76-86,共11页
海子的诗歌语言张力源于互否、互补、对立、异质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具有矛盾性的悖论与戏剧性冲突较为明显地构成了海子诗歌的张力场域;陌生化与亲近化手法下海子诗歌中神性色彩与世俗化色彩相互碰撞与融合,营造出独特的诗性空间;海... 海子的诗歌语言张力源于互否、互补、对立、异质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具有矛盾性的悖论与戏剧性冲突较为明显地构成了海子诗歌的张力场域;陌生化与亲近化手法下海子诗歌中神性色彩与世俗化色彩相互碰撞与融合,营造出独特的诗性空间;海子诗歌语言中的杂语色彩体现出海子独特的文化转化能力,多种语体构成一个芜杂的语言世界,各种语言、文化因素与形式结构作为一种异质性、互补性的因素共同构成海子诗歌审美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诗歌语言 张力 悖论 神性空间 世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子诗歌的“原型写作”特征
16
作者 龚敦 《城市学刊》 2022年第1期87-91,共5页
海子诗歌以集体无意识为主要表现内容,诗中的原型连接着集体的、普遍的经验和记忆,具有明显的“原型写作”特征和风格。海子十分关注“元素和伟大材料”,主张进行史诗创作。海子创作中非常青睐自然基本元素类原型、古老乡村生活类原型... 海子诗歌以集体无意识为主要表现内容,诗中的原型连接着集体的、普遍的经验和记忆,具有明显的“原型写作”特征和风格。海子十分关注“元素和伟大材料”,主张进行史诗创作。海子创作中非常青睐自然基本元素类原型、古老乡村生活类原型、阿尼玛原型和阴影原型的呈现。“原型写作”赋予海子诗歌丰富的象征性,神话式、童话式、梦境式的表达方式和用生命书写的力度让其作品散发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原型写作 海子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老庄走向尼采:论海子诗歌的精神向度
17
作者 段曦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26-32,共7页
在大诗理想的统摄下,海子竭力吸收东西方文化资源,其中老庄与尼采对海子的影响鲜明地体现在其前后两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中。海子前期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和解与包容的气质,但他并没有继续顺着老庄之道进入逍遥无为的状态之中,而是转向了尼采... 在大诗理想的统摄下,海子竭力吸收东西方文化资源,其中老庄与尼采对海子的影响鲜明地体现在其前后两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中。海子前期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和解与包容的气质,但他并没有继续顺着老庄之道进入逍遥无为的状态之中,而是转向了尼采的权力意志与超人精神,这种在生命的狂放与沉醉之中的有为超越成为海子后期诗歌创作的精神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精神向度 庄子 尼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